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


    藍衣少女笑道:“就是你師父來了,也幫不了你們了!”郭襄道:“妙言別鬧了!”藍衣少女當然是妙言,此時她看到這兩個童子被她戲耍的手忙腳亂,心中大喜,道:“好玩,我再玩一會,讓他們多吃點苦頭!哈哈!”


    郭襄搖了搖頭,突然道:“小心!”妙言還不知怎麽迴事,正要開口,忽聽得身後冷冷的一個聲音說道:“欺侮小孩,算得什麽英雄?”妙言聽那聲音清冷峭寒,心頭一震,迴過頭來,隻見一個冷峻的少年站在三聖坳門口,大約十四五歲,一身白衣如雪,盛氣逼人。


    妙言光顧戲耍這兩個童子,沒有在意這人如何來到門口。那兩個童子看到白衣少年出聲,大喜道:“大師兄,你終於來了!快把這人拿住!”那白衣少年老氣橫生道:“那還不容易,不過兩位師弟應該知道,我幫你們出手的代價?”其中一個童子一聽,突然想到此,黯然道:“這一個月中,三聖坳以你為尊,洗衣做飯,打掃房間等一切雜活我們都替你去做!總可以了吧!”


    那白衣少年大喜道:“那好,你們退下,我來拿他!”另外一個童子大哭起來道:“哥哥我不想!”前一個童子道:“我們打不過他,隻有大師兄才能贏他,不然就墜了三聖坳的名聲。師父知道一定不高興的,等我們以後勤學武功,超過大師兄,就不必看他臉色了!”另一個童子仍是大哭不已。妙言刷的收迴長劍,護住前身,道:“別哭了,我不和你們玩了,你們走吧!”說完就要跳出圈外,誰知那兩個童子一起道:“三聖坳豈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嗎?”說著兩人又躍到妙言身邊,長劍一伸又向妙言刺去,妙言隻得接住雙劍。妙言看這兩人明知打不過她,卻還糾纏不讓她走,真不知他們兩個到底要做什麽?


    白衣少年道:“兩位師弟若不想讓我幫忙,就等著師父懲罰吧!我走了!”兩個童子聽到“師父懲罰”,一起道:“大師兄不要走,我兄弟倆以後都聽你的!你快出手吧!”白衣少年高興說道“好,說話算話”,拔出長劍一招“漫卷西風”,長劍向三人劍中一插,撥開兩個童子的長劍,嗤的一聲,長劍刺向了妙言前身。


    妙言沒想到他正說話間竟然說出劍就出劍,隻見他一刹那之間,已拔出長劍,撥開兩個童子,迅捷直刺妙言的要害。妙言幸好應變也是極快,側身閃過,長劍一擋,當的一聲響,雙劍相交,白衣少年道:“不錯,再接我幾劍試試。”說著刷刷刷刷刷,連刺五劍,一劍比一劍快,隻聽當當當當當,響了五聲,妙言連擋五劍,不過也連退了五步,才避開這快捷劍招。


    白衣少年這五劍一出,圍觀眾人都屏住唿吸,大氣都不敢喘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心中暗想若是自己隻怕一劍都接不了,都替妙言捏了一把汗。白衣少年這五劍和剛才那兩個童子劍法招式截然不同,出招快如閃電,招式之間無跡可尋,不知道是什麽劍法?


    此時郭襄也不禁注目細看起來,暗中思索如何破解?並留意妙言,怕她有什麽閃失被白衣少年所傷!


    白衣少年看妙言登時被逼的手忙腳亂,又喝道:“再接幾招,看看你還能破嗎?”說著長劍又連環刺出,刺、撩、削、抖,一把長劍出招越來越快,如銀蛇狂舞,不僅招式精妙,並把劍法中‘快’字,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招未完,一招又起。


    妙言急忙連換幾種劍法招式接招,哪知白衣少年劍法實在太快,剛欲出劍,對方劍招已轉個方向,始終慢了一拍。幾招過後,妙言可是不論換任何劍法招式,如何加快劍招速度,都無法擋住他這快劍招式,隻得連忙後退,避其鋒芒,在場邊遊走。


    妙言一邊後退,一邊大叫道:“姑姑救我!”郭襄此時也在思索如何破解這白衣少年的劍法快招,剛才她破解那兩個童子的兩儀劍法招式,其實是因為郭襄知道兩儀生四象的道理。在去彭城參加丐幫大會路上,何足道曾向她說過兩儀劍法的精妙,又結合自身學習過的劍法招式,這才想出破解兩個童子的兩儀劍法招式,才讓妙言下場想製止兩個童子。沒想到三聖坳種又出來一個白衣少年,也不知是不是何足道的徒弟,使出這無跡可尋的快招劍法,登時把妙言逼得險象環生。郭襄看出那白衣少年隻是劍招極快,若是她出手,一招就可以製住他,可是那樣卻有勝之不武的感覺。想打敗一個人容易,可是要破解他的劍招卻不容易。郭襄於是把自己所學的劍法招式在腦海中飛速過濾一遍,看有什麽武功劍法能破了他這快劍招式劍法,哪知思索一遍,仍毫無頭緒,並沒對付快招劍法的武功!


    郭襄不禁有點黯然傷神,暗思自己學習這麽多各門各派的絕妙招式,隻是效顰學步,自己卻沒創出一招一式,這時明知那白衣少年少年雖劍招精妙快捷,功力卻稀鬆平常,自己都毫無辦法。


    正在黯然神傷,妙言又是驚叫一聲,郭襄一看此時妙言更是險象環生,幾次差點被白衣少年長劍刺中。就在這時郭襄突然想起一人,忙道:“呆若木雞!”妙言聽到,不解道:“這是什麽?招式嗎?我沒學過!”


    郭襄這才想到,這是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招式,妙言哪裏會使!略微想了想,正所謂一通百通,想明白其中道理,一切就都迎刃而解!正所謂物極必反,萬物相克。


    郭襄對妙言道:“慢斯條理!”這是西北長風門的武功,稀鬆平常的招式,一種慢騰騰的武功招式。妙言聽到後,疑惑道:“是長風門的武功嗎?”郭襄道:“是的,你聽我就行?”妙言仍道:“這能行嗎?這招那麽慢!”


    郭襄道:“越慢越好!”妙言正在狐疑,此時白衣少年長劍又攻了過來,妙言看劍勢淩厲至極,退無可退,隻得一閉眼把“慢斯條理”使出,心想反正是死,姑且一試吧!


    誰知道這慢騰騰的一招,竟然把白衣少年淩厲的攻勢擋住了。妙言隻聽當的一聲,睜開眼睛看到長劍擋住白衣少年,頓時大喜,大叫道:“姑姑這招還真不錯!”郭襄道:“太快了,你再慢一些!”妙言和圍觀眾人都不解,武功招式曆來都是以快勝慢,“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不知郭襄為什麽要妙言再慢一些。而這稀鬆平常的招式,怎麽就破了白衣少年迅捷精妙的劍招,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白衣少年也是疑惑,他對於各門各派的劍法招式略有了解,對長風門這招“慢斯條理”根本不屑一顧,沒想到竟然破去自己劍招,心想可能是湊巧吧!大叫一聲,長劍刷刷刷連刺,全是指向妙言要害之處。竟是一劍連著一劍,一劍比一劍快,連綿不絕,攻勢如潮。


    妙言大叫道:“姑姑,出什麽招?”郭襄早就脫口而出道:“\\\"貴妃醉酒\\\",接著\\\"病虎出籠\\\"、\\\"春風拂柳\\\"、\\\"懶驢上磨\\\"、\\\"貴妃出浴\\\"、\\\"老樹盤根\\\"……”


    郭襄前麵說著,妙言跟著使出這些招式,隻見她有氣無力,懶意倦怠,雜亂無章的劍招,竟然無一不恰到好處把白衣少年快劍一一擋住。圍觀眾人聽到郭襄說出招式名字,有人驚唿道“塞外霓裳宮的\\\"貴妃醉酒\\\"”,“山東猛虎山莊的\\\"病虎出籠\\\"”,“黔南杜家堡的\\\"懶驢上磨\\\"”,“江南花家的\\\"春風拂柳\\\"”……


    眾人認得都是不同門派的武功,都是慢騰騰的招式,沒想到這些懶意洋洋,有氣無力心神恍惚的招式組合起來,讓人看了更加不知所謂,卻正好破解的白衣少年淩厲招式。


    妙言看到這些劍招竟有這麽大的威力,大喜道:“姑姑如何勝他?”郭襄道:“你再慢一些,就可勝他了!”


    白衣少年看到這些劍招都被妙言破去,滿臉通紅大叫道:“再接我最後一招!”說著長劍疾刺而出,但見劍勢如虹,嗤嗤之聲大作,這一劍比前麵劍招更快更疾,劍刃未到,劍鋒已將妙言全身籠罩住,隻見她周身前後左右,俱是白衣少年長劍刺來,避無可避,擋無可擋。圍觀眾人看到白衣少年此劍一出。全都“啊”的一聲大叫,就像長劍刺到自己一般,眼見妙言就要刺中,縱不是橫死劍下,也會身受重傷。


    妙言此時也臉色蒼白,望著郭襄,郭襄道:“天地俱滅!”妙言聽到想也沒想,隻見她身子一挺,收腹聳立,長劍向前方一推,身子一動不動。圍觀眾人想不到郭襄竟然讓妙言使出這一動不動的招式來,此時就是一個靶子,那白衣少年長劍刺來,妙言非被刺成馬蜂窩不可。俱都轉頭過去,不忍心看到血濺當場的場麵。


    就在這電光石火的一瞬間,隻聽當的一聲,白衣少年長劍擊在妙言長劍上,啪的一聲,兩劍相激在一起,妙言的軟劍本是削鐵如泥的利器,自然無恙,而白衣少年那把長劍卻斷成兩截。


    白衣少年臉色蒼白,呆呆看著手中短劍。妙言此時看到他長劍折斷,也不用郭襄提醒,長劍已架在白衣少年脖子上,笑道:“不過如此!”那兩個童子看到大師兄被製住,大聲道:“放了大師兄!”說著手持雙劍,就要向前,妙言道:“慢著,你們再上來,我就殺了他!”那兩個童子連忙停住腳步,不敢上前,妙言嘻嘻笑道:“這下就打平了,你們也不用幫他做雜物活了!”


    白衣少年淒慘道:“以後還請兩位師弟多多服侍師父,把三聖坳的雜物活做好,師父最喜歡幹淨利落了!”那兩個童子道:“大師兄不可!”妙言還沒明白他這話是什麽意思,隻見那白衣少年脖子就向妙言軟劍伸去,妙言這才發覺原來這白衣少年想要自刎而死,嚇得手腳無措起來。


    就在這時,隻聽破空當的一聲,一粒石子疾射過來,打在軟劍上,妙言拿捏不住,軟劍被震落到一邊。那白衣少年一愣,又舉起手中斷劍想要自刎,突然嗤嗤之聲,隻感覺雙手“肩井穴”被同時點中,胳膊一麻,頓時沒有了知覺,斷劍也掉在地上。這是那兩個童子趁機上前扶住白衣少年,道:“大師兄不可,我們替你向師父求情!”白衣少年道:“不關師父的事,是我愧對師父教誨了,有負師父!”


    郭襄沒想到這少年如此剛烈,忙上前一步道:“勝負乃是兵家常事,讓你師父出來,我來說,他不會怪罪你們的!”那兩個童子聽了卻一動不動。絲毫沒有想進穀的意思!妙言奇道:“你們兩個不想救你們大師兄了嗎?快去叫你們師父出來,他一見姑姑,就不會懲罰你們了!”


    兩個童子互相看了看,仍是一動不動,妙言急道:“你們師父可是昆侖三聖何足道?”兩個童子點了點頭道:“是的!”妙言道:“那就沒事,我姑姑是他朋友,他出來一見就知道了!你快進去通報!”其中一個童子道:“不是我們不想去,因為我們也見不到師父!”妙言和郭襄都道:“為什麽?”另一個童子道:“師父從中原迴來,就把自己關在房中,誰也不見。三聖坳一切事物都交給我們三人打理!除了送飯時,我們才能看到師父一麵!外人一律不見!”


    妙言道:“那他在做什麽?閉關練功嗎?”兩個童子搖了搖頭,看著白衣少年不敢說話,白衣少年道:“你們就直說吧!”其中一個童子這才說道:“師父可能發瘋了!”郭襄一聽大驚失色道:“怎麽會這樣?我半年前還在中原見過他的,很正常的!”


    另外一個童子哭著道:“師父半年前從中原迴來後,就開始發瘋的!不知是受了什麽刺激所致?”郭襄道:“你們怎麽看出他發瘋的?”一個童子道:“師父迴來後,就把自己整天關在房中,我們送飯時看到師父有時一手下棋,一手彈琴;有時一手彈琴,一手練劍;還有時兩隻手在空中胡亂比劃,嘴中一直說道,昆侖三聖,何足道哉,技不如人,欺名盜世,一敗再敗,這麽簡單的都做不好,還有個麵目在江湖混……我們勸過師父幾次,師父不是撫琴悲歌就是放聲大笑,還把我們趕出去,讓我們不要叫他師父了,我們請了幾個大夫想給師父治療,都被師父打傷趕了出去!你們說師父是不是發瘋了?”


    郭襄聽了明白幾分,何足道心高氣傲,在中原武林一敗再敗,後來在彭城丐幫大會時,兩人又失散,而且自己所說“左右互搏”之術,練了十來年都沒練成,想來是急火攻心所致!想了想對兩個童子和白衣少年道:“你們師父不礙事!”


    三人聽了,疑惑看著郭襄道:“你真能救治好師父嗎?可不要騙我們?我們給你磕頭了!”妙言道:“姑姑當然能了,她可是郭襄郭女俠,還能騙你們三個小孩嗎?”


    聽到郭襄之名,不光三個小孩呆住了,就連圍觀眾人都驚呆了沒想到和他們一起行走幾天之人,竟是俠義名滿天下郭靖郭大俠的女兒郭襄,紛紛圍了過來。


    白衣少年道:“你真是郭襄,我師父整天說起你的,我們去給你通報,”說著就要向穀中跑去,誰知他剛站起身來,由於兩個胳膊被點中穴道,不能動彈,一動身體就失去了平衡,啪的一聲就倒在地上。郭襄連忙伸出食指向他肩上連點兩下,白衣少年登時胳膊活動自如。圍觀眾人都大叫起來道:“一陽指!”這一陽指的功夫他們早有耳聞,據說可以隔空點穴,隻是誰也沒見過,還以為使以訛傳訛,沒想到竟然真的見過,怎麽不激動萬分。


    白衣少年還想動,郭襄扶住他道:“不用了,情況緊急,我叫你師父出來吧!”說著把玉簫放在嘴邊,吹起了一曲“考盤”,簫聲宛轉悠揚,響徹整個三聖坳穀中。圍觀眾人不明覺厲,不知郭襄為何如此!


    過了一會,三聖坳中傳出琴聲,竟然也是“考盤”。過一會隻聽瑤琴聲和簫聲交織在一起,一會琴聲勝過簫聲,一會簫聲又勝過琴聲,來迴交替,煞是好聽。


    一曲吹完,三聖坳中傳來一聲大喝道:“襄兒是你來了嗎!”話音未落,隻見一個白影從穀中奔出,眾人還沒看清楚,那人已經站在郭襄麵前。


    那兩個童子和白衣少年看到那人,齊齊跪倒在地大喜道:“師父你終於出來了!”圍觀眾人這才知道原來那白衣人正是\\\"昆侖三聖\\\"何足道!


    何足道看著郭襄,激動道:“果然是你,你怎麽來了?”郭襄笑笑道:“考盤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寐言,永矢勿諼!君子之交,何必強求!”何足道聽了,旋而大笑道:“好,說的好!”


    這首“考盤”曲,是郭襄與何足道在嵩山下第一次偶遇時,郭襄彈奏的曲子,所以何足道一聽曲子就知道是郭襄來了,所以急忙出來相見。其實何足道被沒有瘋,隻是在中原接連遇到高手被打敗,看到心儀的女子卻無法幫忙,自己武功一直沒有進步,練不成“左右互搏”之術,心中大受打擊,在彭城泉山丐幫大會時看到郭襄衝進火海找人,何足道也衝了進去,卻沒找到郭襄,這才迴到了昆侖山三聖坳中,想早點練成“雙手互搏”,哪知越是心急越是沒有效果,這才才有些瘋癲之舉。


    剛才郭襄說出那幾句話,就是讓何足道仍向以前那樣無拘無束生活,不要強求太多,徒增煩惱。何足道何等聰明,當然一聽就明白了,當下釋然。


    何足道連忙要把郭襄邀請進穀一敘,郭襄看到門口這許多人在排隊等候。讓何足道先處理完別人事,何足道讓三個徒弟問清楚這些人前來目的。一部分人是來感謝何足道救命之恩的,何足道就讓他們放下禮物,送了一些救傷藥物送他們下山。還有一部分本來向何足道討教武功的,看到他三個弟子如此厲害,都不敢再說討教武功,下山去了。


    剩下的就是聽聞何足道大名,想請他幫忙去明教要迴女兒的,本來何足道不想幫他們,但聽到郭襄也是請他去明教光明頂的,立刻改變主意,就答應了下來。


    郭襄此時也把所來昆侖山的目的說了一遍,何足道一口應承下來,郭襄聽了大喜。


    郭襄和妙言就在三聖坳中休息一晚,其他同去明教之人聽說郭襄與何足道都要去明教光明頂,都很高興,就在三聖坳空地中休息等待。何足道此時看到郭襄到來,心情大好,也沒趕他們走,還讓三個弟子多燒些熱水米粥給那些人。三個徒弟大感意外,師父平時最不喜歡有人進入三聖坳,此時竟態度大變,著實讓人匪夷所思。


    晚上郭襄向何足道打聽明教光明頂狀況,何足道也所知不多,就連明教高層諸人也沒見過。不過光明頂的位置,他還是知道的。


    何足道讓三個徒弟拜見郭襄妙言,郭襄這才知道那個白衣少年叫白鹿子,乃是他的大徒弟。兩個童子乃是孿生兄弟。


    第二日,何足道交代好白鹿子等三個徒弟守好三聖坳,就帶著郭襄妙言與其他江湖群雄敢去明教光明頂。


    一路上就不多說了,到了光明頂山下,正好遇到蒙古大軍圍住光明頂,一行人無法通過,於是何足道個郭襄琴簫合奏,直闖蒙古大軍,朝光明頂闖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暴雨梨花孤燈下並收藏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