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迴:中原圍攻光明頂,五局三勝鬥輸贏( 2)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
那一邊餘人洪和鐵三山也交上了手,鐵三山手持獨腿銅人以“泰山壓頂”直朝餘人洪頭頂砸去。餘人洪伸手拔起地下鐵槍一架,兩重兵器相交,隻聽“當”的一聲巨響,隻震得各人耳中嗡嗡發響。兩人虎口都是隱隱發痛,知道對方力大,鐵三山用力重壓,獨腿銅人上十指直插餘人洪頭上大穴。餘人洪一招“乾坤倒轉”雙手一轉,長槍轉動,槍頭直向鐵三山麵門刺去!鐵三山隻得變招,跨步側身,一招“橫雲斷峰”,銅人攔腰疾掃。餘人洪長槍舞動槍花,又是“當\\\"的一聲,兩種兵器又是金鐵交鳴的一聲巨響。
這番惡鬥,不似青鳩子和江海波那般狠辣致命。二人對陣,大力拚大力,各以上乘外門硬功相抗,鐵槍銅人揮動間虎虎生風,旁觀眾人看的盡皆駭然。兩人交手都是大開大合,直來直去,沒有絲毫取巧招式,鐵槍和獨腿銅人碰撞聲如霹靂驚雷,震耳欲聾。兩人拆數十招,兩人力氣絲毫不衰,反而精神彌長,越打越有力氣。
四人在廣場中本是兩兩對打,過了一會四人糾纏在一起,轉眼又變成兩兩對打,卻是鐵槍對長鞭,長劍對獨腿銅人,這一番打鬥又和剛才迥異不同。江海波長鞭猶如長蛇,想纏住餘人洪的鐵槍,餘人洪鐵槍舞動間卻如蛟龍一般,隻見他攢、刺、打、挑、攔、搠、架、閉,槍尖黑光閃動,把長槍威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依稀有當年鐵槍王彥章幾分風采,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無論長鞭如何變招都近不了他槍影中。江海波本想以柔克剛,卻不想餘人洪卻是施展以剛壓柔,壓製住長鞭攻勢,大有鞭長莫及之勢,讓江海波無可奈何。可是這樣,餘人洪卻是大耗氣力,江海波以逸待勞。這一番比鬥和剛才鐵槍戰銅人大相徑庭,另有精彩,旁觀者看的驚心動魄,中原群雄和明教眾人不禁都為兩人捏一把汗。
而那邊青鳩子和鐵三山打鬥又是另一番場景。兩人貼身搏鬥,猶如肉搏,鐵三山舉重若輕,手提獨腿銅人施展點穴功夫,連點青鳩子前身大穴,青鳩子長劍防身,短劍變成匕首專刺鐵三山,鐵三山又把獨腿銅人變成盾牌擋住短劍,青鳩子又一招“飛鷹展翅”長劍又變刺為削,直朝鐵三山脖子砍去,鐵三山獨腿銅人轉動,竟然用銅人上手臂夾住長劍,青鳩子短劍又刺來,兩人短兵相接,肉搏之戰直看的明教和中原群雄驚心動魄提心吊膽,又大唿過癮。眼睛都不敢眨動一下,場上形勢瞬息萬變,難以想象!
鬥到一頓飯時分,太陽已由東快到正中,中午時分,四人兩方仍苦鬥不止。這時兩方不在單打獨鬥,而是互相配合,青鳩子長短劍和餘人洪長槍聯手對抗江海波長鞭和鐵三山獨腿銅人,這一番打鬥又和剛才不同,雙方都摸清對方路數,不敢輕易出招進攻,兩人一人進攻,另一個注意防守,不給對方可乘之機。於是四人攻勢放緩,不知不覺已打了快兩個時辰,體力都有所下降。眼看已驕陽當空,四人都不免心急起來,知道這樣下去終是難以分出勝負,隻見餘人洪長槍不在舞動,讓長鞭盡數纏上,伸出左手抓住長鞭向外扯動,右手單手持槍刺向江海波,江海波看到長鞭被抓住,暗運內力向自己這邊拉,左手也抓住長槍紅纓處向外推,兩人暗用內力俱是一拉一推,不多會鐵槍已被擠壓成彎弓狀,而長鞭卻被拉扯的如弓弦,兩人兵器鐵槍長鞭已成一把拉滿的弓一般,隻差一支穿雲箭了。這比剛才更加兇險,隻要誰力弱一分都會被兵器所傷,還有誰的兵器先斷,也是誰輸?兩人隻得苦苦支撐!
那邊青鳩子和鐵三山更加兇險,此時長劍被獨腿銅人牢牢夾住,獨腿銅人轉動長劍纏繞幾圈在銅人,想奪下長劍,青鳩子當然全力向外拉,短劍卻刺向鐵三山咽喉處,而獨腿銅人上的十指對著青鳩子太陽穴處,相距不到十寸,兩人站立不動,各使內力,稍有差池都要血濺當場。
旁觀的中原群豪和明教眾人眼見這等情景,知道這場拚鬥下來,不僅是分出勝敗而已,四人之中隻怕有半數要命喪當場。偌大廣場上,刹時間竟無半點聲息,群雄大半汗濕衣背,沒一個不是提心吊膽,為己方的人擔憂。
這時一人突然道:“無量天尊,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雙方無法贏,不如就判和局如何?”此言一出,不論是中原群雄還是明教眾人一聽都覺得甚有道理,循聲望去,竟然是全真道士苗道一所言。衣飛揚也高聲道:“道長言之有理,那就算平局吧!不知使者意下如何?”後麵顯然是對碧玉生所說,碧玉生也早就看到場中四人狀況,知道在鬥下去也是難分輸贏,隻得道:“這樣也好,不知班掌門意下如何?”班若雲道:“那就平局吧!就讓四人罷手停戰吧!”衣飛揚大喜忙高聲道:“四位請一起住手!此戰算是和局!”
可是場上四人仍是不動,依然是生死相搏,沒有絲毫後退的跡象!其實這倒怪不得四人充耳不聞,四人俱都聽到兩方對話,也知道在這樣下去也是沒有結果,但苦於正都全力相拚,無法收手,若是收迴內勁,立時便被對方的勁氣兵器所傷,此刻都是欲罷不能,身不由己。
此時明教眾人和中原群雄雙方也都看出四人心思,苗道一對明教一方道:“既然四人不好分開,就請明教也出一人與我一起去分開他們如何?”要知道場上四人已經是強弩勁弓,若是沒有深厚的功力,不僅無法分開他們,還可以被兩人內力擊傷。若是救了一方傷了另一方,也是大損顏麵。明教這邊看苗道一如此說,明教這邊也不能示弱,衣飛揚長身向場中掠去,對苗道一道:“道長那我們就一人一邊如何?”苗道一道:“正合貧道心意!”說著手持拂麈走到餘人洪和江海波中間,他說一聲得罪了,拂麈絲條搭在鐵槍上,大叫一聲“起”,隻見鐵槍和長鞭騰空而起,躍上半空中,餘人洪和江海波兩人同時飛身而起,接住各自兵器,落到地上後,一起走到苗道一麵前,兩人一起拱手道:“多謝道長!”隻見苗道一此時拿著手中拿著的拂麈隻剩一個柄,拂麈的絲條已寸寸斷碎,落到地上。兩人不禁佩服,俱想這道長這柔軟的拂麈,竟然可以分開剛才那萬仞之力,看來全真教內力確是不凡。苗道一打了一個稽首道不必了。餘人洪和江海波分別迴到自己陣營。
那邊衣飛揚走到青鳩子和鐵三山麵前道得罪,隻見他雙手同時握住兩手手腕,大叫一聲“開”,青鳩子和鐵三山隻覺一道強勁內力擊來,感覺手腕震痛,不自覺收迴內力對抗,兩人隨著衣飛揚雙手越分越開,不一會長劍和獨腿銅人也分開了,兩人也迴到各自一方休息不說。
這時場上就剩下苗道一和衣飛揚二人,苗道一道:“法王好強的內力!”衣飛揚也道:“全真絕技果然名不虛傳!”大有惺惺相惜的意思。苗道一又道:“今日之戰關乎中原武林,不得不得罪了!明教若能棄暗投明也就省了這不必要的恩怨,若能放了那些無辜少女,我自會替你們求情,給你們一條活路!”衣飛揚何嚐不知道他所說有理,但是做為護教法王又怎麽置明教安危於不顧呢?衣飛揚道:“道長應該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道長出招吧!”雙袖一擺,抱拳為禮。苗道一合十還禮,說道:“法王請先發招。”衣飛揚道:“那就無禮了!”當下更不耽擱,輕飄飄一拳擊出,叫道:“道長,請接招。”這一拳招式尋常,但拳到中途,忽然晃動起來,拳如泉水一般噴散而出,到處都是拳頭,不知哪一個是實,哪一個是虛,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隻看的旁觀眾人都眼花繚亂,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現在是旁觀者迷,不知當局者是怎麽樣?
苗道一一看拳擊出變幻莫測,脫口而出一聲道:“幻影神拳!果然厲害。”當即唿的一掌拍出,他擊向拳影中,啪的一聲拳掌相交,兩人身體微微一晃。拳頭散去,衣飛揚道:“再來!”說著左拳擊出,右拳跟著從左拳中穿過,兩拳到了中途,同時晃動,苗道一已被籠罩在拳影中。隻見苗道一臉色凝重,踏著九宮八卦步伐,不時還出兩掌。明教眾人和中原群雄凝神細看,但見衣飛揚拳法變幻莫測,每一拳擊出,甫到中途,晃動間拳影如鮮花綻放,拳法如此奇幻,直是生平所未睹。苗道一的掌法卻甚是質樸,出掌收掌,似乎顯得頗為沉重緩慢,但不論衣飛揚拳法如何幻影疊出,他的掌法都能找到實招,衣飛揚看他掌法擊出必隨之變招,看來兩人旗鼓相當,功力悉敵。眾人看的眼花繚亂,如夢幻中。
歡迎關注
那一邊餘人洪和鐵三山也交上了手,鐵三山手持獨腿銅人以“泰山壓頂”直朝餘人洪頭頂砸去。餘人洪伸手拔起地下鐵槍一架,兩重兵器相交,隻聽“當”的一聲巨響,隻震得各人耳中嗡嗡發響。兩人虎口都是隱隱發痛,知道對方力大,鐵三山用力重壓,獨腿銅人上十指直插餘人洪頭上大穴。餘人洪一招“乾坤倒轉”雙手一轉,長槍轉動,槍頭直向鐵三山麵門刺去!鐵三山隻得變招,跨步側身,一招“橫雲斷峰”,銅人攔腰疾掃。餘人洪長槍舞動槍花,又是“當\\\"的一聲,兩種兵器又是金鐵交鳴的一聲巨響。
這番惡鬥,不似青鳩子和江海波那般狠辣致命。二人對陣,大力拚大力,各以上乘外門硬功相抗,鐵槍銅人揮動間虎虎生風,旁觀眾人看的盡皆駭然。兩人交手都是大開大合,直來直去,沒有絲毫取巧招式,鐵槍和獨腿銅人碰撞聲如霹靂驚雷,震耳欲聾。兩人拆數十招,兩人力氣絲毫不衰,反而精神彌長,越打越有力氣。
四人在廣場中本是兩兩對打,過了一會四人糾纏在一起,轉眼又變成兩兩對打,卻是鐵槍對長鞭,長劍對獨腿銅人,這一番打鬥又和剛才迥異不同。江海波長鞭猶如長蛇,想纏住餘人洪的鐵槍,餘人洪鐵槍舞動間卻如蛟龍一般,隻見他攢、刺、打、挑、攔、搠、架、閉,槍尖黑光閃動,把長槍威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依稀有當年鐵槍王彥章幾分風采,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無論長鞭如何變招都近不了他槍影中。江海波本想以柔克剛,卻不想餘人洪卻是施展以剛壓柔,壓製住長鞭攻勢,大有鞭長莫及之勢,讓江海波無可奈何。可是這樣,餘人洪卻是大耗氣力,江海波以逸待勞。這一番比鬥和剛才鐵槍戰銅人大相徑庭,另有精彩,旁觀者看的驚心動魄,中原群雄和明教眾人不禁都為兩人捏一把汗。
而那邊青鳩子和鐵三山打鬥又是另一番場景。兩人貼身搏鬥,猶如肉搏,鐵三山舉重若輕,手提獨腿銅人施展點穴功夫,連點青鳩子前身大穴,青鳩子長劍防身,短劍變成匕首專刺鐵三山,鐵三山又把獨腿銅人變成盾牌擋住短劍,青鳩子又一招“飛鷹展翅”長劍又變刺為削,直朝鐵三山脖子砍去,鐵三山獨腿銅人轉動,竟然用銅人上手臂夾住長劍,青鳩子短劍又刺來,兩人短兵相接,肉搏之戰直看的明教和中原群雄驚心動魄提心吊膽,又大唿過癮。眼睛都不敢眨動一下,場上形勢瞬息萬變,難以想象!
鬥到一頓飯時分,太陽已由東快到正中,中午時分,四人兩方仍苦鬥不止。這時兩方不在單打獨鬥,而是互相配合,青鳩子長短劍和餘人洪長槍聯手對抗江海波長鞭和鐵三山獨腿銅人,這一番打鬥又和剛才不同,雙方都摸清對方路數,不敢輕易出招進攻,兩人一人進攻,另一個注意防守,不給對方可乘之機。於是四人攻勢放緩,不知不覺已打了快兩個時辰,體力都有所下降。眼看已驕陽當空,四人都不免心急起來,知道這樣下去終是難以分出勝負,隻見餘人洪長槍不在舞動,讓長鞭盡數纏上,伸出左手抓住長鞭向外扯動,右手單手持槍刺向江海波,江海波看到長鞭被抓住,暗運內力向自己這邊拉,左手也抓住長槍紅纓處向外推,兩人暗用內力俱是一拉一推,不多會鐵槍已被擠壓成彎弓狀,而長鞭卻被拉扯的如弓弦,兩人兵器鐵槍長鞭已成一把拉滿的弓一般,隻差一支穿雲箭了。這比剛才更加兇險,隻要誰力弱一分都會被兵器所傷,還有誰的兵器先斷,也是誰輸?兩人隻得苦苦支撐!
那邊青鳩子和鐵三山更加兇險,此時長劍被獨腿銅人牢牢夾住,獨腿銅人轉動長劍纏繞幾圈在銅人,想奪下長劍,青鳩子當然全力向外拉,短劍卻刺向鐵三山咽喉處,而獨腿銅人上的十指對著青鳩子太陽穴處,相距不到十寸,兩人站立不動,各使內力,稍有差池都要血濺當場。
旁觀的中原群豪和明教眾人眼見這等情景,知道這場拚鬥下來,不僅是分出勝敗而已,四人之中隻怕有半數要命喪當場。偌大廣場上,刹時間竟無半點聲息,群雄大半汗濕衣背,沒一個不是提心吊膽,為己方的人擔憂。
這時一人突然道:“無量天尊,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雙方無法贏,不如就判和局如何?”此言一出,不論是中原群雄還是明教眾人一聽都覺得甚有道理,循聲望去,竟然是全真道士苗道一所言。衣飛揚也高聲道:“道長言之有理,那就算平局吧!不知使者意下如何?”後麵顯然是對碧玉生所說,碧玉生也早就看到場中四人狀況,知道在鬥下去也是難分輸贏,隻得道:“這樣也好,不知班掌門意下如何?”班若雲道:“那就平局吧!就讓四人罷手停戰吧!”衣飛揚大喜忙高聲道:“四位請一起住手!此戰算是和局!”
可是場上四人仍是不動,依然是生死相搏,沒有絲毫後退的跡象!其實這倒怪不得四人充耳不聞,四人俱都聽到兩方對話,也知道在這樣下去也是沒有結果,但苦於正都全力相拚,無法收手,若是收迴內勁,立時便被對方的勁氣兵器所傷,此刻都是欲罷不能,身不由己。
此時明教眾人和中原群雄雙方也都看出四人心思,苗道一對明教一方道:“既然四人不好分開,就請明教也出一人與我一起去分開他們如何?”要知道場上四人已經是強弩勁弓,若是沒有深厚的功力,不僅無法分開他們,還可以被兩人內力擊傷。若是救了一方傷了另一方,也是大損顏麵。明教這邊看苗道一如此說,明教這邊也不能示弱,衣飛揚長身向場中掠去,對苗道一道:“道長那我們就一人一邊如何?”苗道一道:“正合貧道心意!”說著手持拂麈走到餘人洪和江海波中間,他說一聲得罪了,拂麈絲條搭在鐵槍上,大叫一聲“起”,隻見鐵槍和長鞭騰空而起,躍上半空中,餘人洪和江海波兩人同時飛身而起,接住各自兵器,落到地上後,一起走到苗道一麵前,兩人一起拱手道:“多謝道長!”隻見苗道一此時拿著手中拿著的拂麈隻剩一個柄,拂麈的絲條已寸寸斷碎,落到地上。兩人不禁佩服,俱想這道長這柔軟的拂麈,竟然可以分開剛才那萬仞之力,看來全真教內力確是不凡。苗道一打了一個稽首道不必了。餘人洪和江海波分別迴到自己陣營。
那邊衣飛揚走到青鳩子和鐵三山麵前道得罪,隻見他雙手同時握住兩手手腕,大叫一聲“開”,青鳩子和鐵三山隻覺一道強勁內力擊來,感覺手腕震痛,不自覺收迴內力對抗,兩人隨著衣飛揚雙手越分越開,不一會長劍和獨腿銅人也分開了,兩人也迴到各自一方休息不說。
這時場上就剩下苗道一和衣飛揚二人,苗道一道:“法王好強的內力!”衣飛揚也道:“全真絕技果然名不虛傳!”大有惺惺相惜的意思。苗道一又道:“今日之戰關乎中原武林,不得不得罪了!明教若能棄暗投明也就省了這不必要的恩怨,若能放了那些無辜少女,我自會替你們求情,給你們一條活路!”衣飛揚何嚐不知道他所說有理,但是做為護教法王又怎麽置明教安危於不顧呢?衣飛揚道:“道長應該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道長出招吧!”雙袖一擺,抱拳為禮。苗道一合十還禮,說道:“法王請先發招。”衣飛揚道:“那就無禮了!”當下更不耽擱,輕飄飄一拳擊出,叫道:“道長,請接招。”這一拳招式尋常,但拳到中途,忽然晃動起來,拳如泉水一般噴散而出,到處都是拳頭,不知哪一個是實,哪一個是虛,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隻看的旁觀眾人都眼花繚亂,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現在是旁觀者迷,不知當局者是怎麽樣?
苗道一一看拳擊出變幻莫測,脫口而出一聲道:“幻影神拳!果然厲害。”當即唿的一掌拍出,他擊向拳影中,啪的一聲拳掌相交,兩人身體微微一晃。拳頭散去,衣飛揚道:“再來!”說著左拳擊出,右拳跟著從左拳中穿過,兩拳到了中途,同時晃動,苗道一已被籠罩在拳影中。隻見苗道一臉色凝重,踏著九宮八卦步伐,不時還出兩掌。明教眾人和中原群雄凝神細看,但見衣飛揚拳法變幻莫測,每一拳擊出,甫到中途,晃動間拳影如鮮花綻放,拳法如此奇幻,直是生平所未睹。苗道一的掌法卻甚是質樸,出掌收掌,似乎顯得頗為沉重緩慢,但不論衣飛揚拳法如何幻影疊出,他的掌法都能找到實招,衣飛揚看他掌法擊出必隨之變招,看來兩人旗鼓相當,功力悉敵。眾人看的眼花繚亂,如夢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