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表叔到來
重迴84東北開局幹死一頭大野豬 作者:大肥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晨。
許大海從外邊撒完尿迴到裏屋,躺在被窩裏剛暖和過來。
突然。
蓋著左膀子的被子,就被什麽東西拱來拱去,還伴隨著一陣陣的“唿嚕~唿嚕”響聲。
都不用看,許大海立馬就知道是大傻貓。
“你這隻貓啊,身上那麽多毛,有那麽怕冷嗎?”
嘴上這麽說著,不過還是撩起被子,等大肥貓鑽進來後,快速把被角掖好。
大肥貓盤臥在他的左邊,胳膊肘位置,很快美美的睡去。
轟隆隆~
窗外夜幕下,先是一道閃電照亮屋子,幾秒之後,又有悶雷聲傳來,震撼人心。
旁邊的王秀秀輕聲笑道:“又是打雷,又是下雨,咱卻能在溫暖的被窩裏睡覺,是真舒服啊。”
“嗯呐,外邊兒實在是太冷了,行了,睡覺吧。”
隔天早上,雨過天晴。
許大海拿著鐵鍁,把菜畦裏邊兒淤積的雨水放掉。
空氣濕漉漉的,帶著泥土的淡淡芳香味兒。
菜園子裏的茄子,黃瓜,豆角,辣椒等等都被雨水衝刷過,灰塵盡去,顯的新鮮的很。
隔壁院子,許二材和他兒子小豆包也在幹活兒。
小豆包抱怨幹活兒太累,自己腰疼。
許二材笑道:“小孩子哪有腰啊,趕緊挖,把雨水都排出去,中午你媽媽燉魚肉吃!”
聽到有魚肉吃,小豆包眼睛放光,繼續埋頭挖溝,把旁邊院子的許大海都看樂了。
排完雨水後。
許大海帶著狗子,去爺爺那院兒玩了一會兒,恰好表叔“畢士昭”來走親戚,便一起嘮嘮嗑兒,氣氛悠閑,輕鬆。
許大海的奶奶,是畢士昭的親姨。
後者不到四十歲,愛開玩笑,還有一副公鴨嗓,說起話來逗的人哈哈大笑。
東拉西扯,很快畢士昭道:
“前幾天有專業的二人轉隊伍來唱煤窯,那場麵才壯觀呐!嗚嗚泱泱全是人,經理讓工頭們停了工,全都擠過來看!!
有一說一,唱的是真好!《穆桂英招親》,《包公賠情》,《火焰山》,《雙鎖山》,《盤道》……大家夥兒可喜歡聽了!
中場的時候往台上扔錢,二強哥直接扔了兩百多,點的《慶功樓》。”
老爹許厚田在旁邊抓耳撓腮,急的放了倆屁,很可惜沒能親眼看看那個盛況。
最東北農村,二人轉是非常受歡迎的。
有句話叫——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
唱,說,扮,舞,絕活兒——優秀的二人轉表演者,收入自然也是相當高的。
中午。
老爹許厚田,二叔,三叔,許大海,許虎以及幾個堂弟,一起陪著表叔吃的飯。
許大海從自家後院兒抓來了一隻大鵝和一隻飛龍,燉熟之後,再配上幾個素菜和香噴噴的大米飯,眾人吃的很開心。
“對了,姨,你有照片不?我娘說讓我要一張。”
畢士昭盤腿坐在炕邊兒,邊大口吃飯,邊看向許大海的奶奶。
“我娘說連著做了好幾晚的夢,夢見你們姐妹小時候一塊幹活兒,在一塊玩兒,哎~我娘實在來不了,要不然肯定會自己來一趟。”
“有,有,我去拿。”
想到自己的親妹妹,奶奶有點要哭,不過被眾人勸住了,年紀越大,越發懷念曾經的一幕幕。
二叔下炕,幫著拿來一遝爺奶他們的照片,都是年後許大海抓拍的。
自家有相機,拍照方便的多。
奶奶還有些不好意思,邊給畢士昭夾菜,邊說道:
“人老了,也沒人樣兒了……你娘身體還壯實不?”
“壯實,可壯實了,天天上山拾柴火去,不讓她去撿,她也不聽。
還養了兩隻羊,有時候也去放羊。”
“那就好,那就好啊,她也是閑不住的性子,讓她手頭有事做,比總待著胡思亂想要好的多。”
奶奶率先笑起來,其他人也跟著笑起來。
氣氛越發輕鬆自在。
吃完飯後,許大海迴到自己這院兒,抱起甕根兒處的大西瓜,又返迴奶奶這院兒。
哢嚓哢嚓~
奶奶把菜刀洗一洗,哢嚓哢嚓把大西瓜切開,讓大家吃。
這個西瓜也熟的挺好,紅瓤黑籽,掛著一些沙,許大海拿起一塊咬一口,冰冰涼涼味道也很甜。
就是有股蒜味兒,應該是菜刀切蒜後,沒有洗幹淨。
“吃啊,喜歡哪塊吃哪塊。”
奶奶看到畢士昭吃了兩塊後,就不吃了,連忙拿起一塊遞給後者:
“吃啊,西瓜就是水,到了姨這兒了,就和自己家一樣。”
……
又嘮了一會兒嗑,畢士昭打算離開,說要去要賬,市裏的一家企業冬天用了他們的煤,款子現在還沒結清。
“既然是公差,那就去吧,不過就你一個人啊?”
“不是啊,還是兩個同事在鄉裏等著呢,我去先和他們匯合。”
鈴鈴鈴~
伴隨著二八大杠的鈴鐺震動聲,畢士昭蹬著腳蹬子,很快離開,至於奶奶準備的雞蛋糕,香油,爐果等等東西,他也都沒帶。
“這孩子騎那麽快嘎哈?帶來這麽多東西,還說讓他捎迴一些去……”
奶奶沒轍,留下少部分。
大部分給孩子們分了。
轉眼來到1989年8月9日,陰曆初八,再過一周就是中元節。
這天上午。
馬梁騎著二八大杠,帶了兩隻燒雞過來,嘮嘮閑嗑兒,吃吃西瓜,四處看一看。
悠閑享受,輕鬆自在。
吃午飯時,許大海盤腿坐在炕桌旁邊,和他碰了一杯酒:
“你剛才說啥,把雞蛋全都賣給了你們屯子的養雞場?”
老鬆屯也歸大泉鄉管轄,同樣建了養雞場——不過比大泉鄉建的要晚很多,大部分雞還是小雞崽子呢。
“嘿嘿,是啊。”
馬梁滿臉得意,撕了一根燒雞大腿下來,隨手遞給小婷子:
“養雞場是買了一批成年老母雞的,不過數量不多,大部分還是小雞崽子。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養雞場的雞蛋,都被拉到了省城去賣,價錢比咱們當地,一斤要貴2毛多錢!
我家的雞蛋賣給養雞場,養雞場再把它們賣到省城,刨除運費也能賺不少錢。”
“那養雞場以什麽價兒,收你家的雞蛋?”
許大海微微眯眼,掰了一塊蔥白,蘸蘸大醬,哢嚓咬一口。
許大海從外邊撒完尿迴到裏屋,躺在被窩裏剛暖和過來。
突然。
蓋著左膀子的被子,就被什麽東西拱來拱去,還伴隨著一陣陣的“唿嚕~唿嚕”響聲。
都不用看,許大海立馬就知道是大傻貓。
“你這隻貓啊,身上那麽多毛,有那麽怕冷嗎?”
嘴上這麽說著,不過還是撩起被子,等大肥貓鑽進來後,快速把被角掖好。
大肥貓盤臥在他的左邊,胳膊肘位置,很快美美的睡去。
轟隆隆~
窗外夜幕下,先是一道閃電照亮屋子,幾秒之後,又有悶雷聲傳來,震撼人心。
旁邊的王秀秀輕聲笑道:“又是打雷,又是下雨,咱卻能在溫暖的被窩裏睡覺,是真舒服啊。”
“嗯呐,外邊兒實在是太冷了,行了,睡覺吧。”
隔天早上,雨過天晴。
許大海拿著鐵鍁,把菜畦裏邊兒淤積的雨水放掉。
空氣濕漉漉的,帶著泥土的淡淡芳香味兒。
菜園子裏的茄子,黃瓜,豆角,辣椒等等都被雨水衝刷過,灰塵盡去,顯的新鮮的很。
隔壁院子,許二材和他兒子小豆包也在幹活兒。
小豆包抱怨幹活兒太累,自己腰疼。
許二材笑道:“小孩子哪有腰啊,趕緊挖,把雨水都排出去,中午你媽媽燉魚肉吃!”
聽到有魚肉吃,小豆包眼睛放光,繼續埋頭挖溝,把旁邊院子的許大海都看樂了。
排完雨水後。
許大海帶著狗子,去爺爺那院兒玩了一會兒,恰好表叔“畢士昭”來走親戚,便一起嘮嘮嗑兒,氣氛悠閑,輕鬆。
許大海的奶奶,是畢士昭的親姨。
後者不到四十歲,愛開玩笑,還有一副公鴨嗓,說起話來逗的人哈哈大笑。
東拉西扯,很快畢士昭道:
“前幾天有專業的二人轉隊伍來唱煤窯,那場麵才壯觀呐!嗚嗚泱泱全是人,經理讓工頭們停了工,全都擠過來看!!
有一說一,唱的是真好!《穆桂英招親》,《包公賠情》,《火焰山》,《雙鎖山》,《盤道》……大家夥兒可喜歡聽了!
中場的時候往台上扔錢,二強哥直接扔了兩百多,點的《慶功樓》。”
老爹許厚田在旁邊抓耳撓腮,急的放了倆屁,很可惜沒能親眼看看那個盛況。
最東北農村,二人轉是非常受歡迎的。
有句話叫——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
唱,說,扮,舞,絕活兒——優秀的二人轉表演者,收入自然也是相當高的。
中午。
老爹許厚田,二叔,三叔,許大海,許虎以及幾個堂弟,一起陪著表叔吃的飯。
許大海從自家後院兒抓來了一隻大鵝和一隻飛龍,燉熟之後,再配上幾個素菜和香噴噴的大米飯,眾人吃的很開心。
“對了,姨,你有照片不?我娘說讓我要一張。”
畢士昭盤腿坐在炕邊兒,邊大口吃飯,邊看向許大海的奶奶。
“我娘說連著做了好幾晚的夢,夢見你們姐妹小時候一塊幹活兒,在一塊玩兒,哎~我娘實在來不了,要不然肯定會自己來一趟。”
“有,有,我去拿。”
想到自己的親妹妹,奶奶有點要哭,不過被眾人勸住了,年紀越大,越發懷念曾經的一幕幕。
二叔下炕,幫著拿來一遝爺奶他們的照片,都是年後許大海抓拍的。
自家有相機,拍照方便的多。
奶奶還有些不好意思,邊給畢士昭夾菜,邊說道:
“人老了,也沒人樣兒了……你娘身體還壯實不?”
“壯實,可壯實了,天天上山拾柴火去,不讓她去撿,她也不聽。
還養了兩隻羊,有時候也去放羊。”
“那就好,那就好啊,她也是閑不住的性子,讓她手頭有事做,比總待著胡思亂想要好的多。”
奶奶率先笑起來,其他人也跟著笑起來。
氣氛越發輕鬆自在。
吃完飯後,許大海迴到自己這院兒,抱起甕根兒處的大西瓜,又返迴奶奶這院兒。
哢嚓哢嚓~
奶奶把菜刀洗一洗,哢嚓哢嚓把大西瓜切開,讓大家吃。
這個西瓜也熟的挺好,紅瓤黑籽,掛著一些沙,許大海拿起一塊咬一口,冰冰涼涼味道也很甜。
就是有股蒜味兒,應該是菜刀切蒜後,沒有洗幹淨。
“吃啊,喜歡哪塊吃哪塊。”
奶奶看到畢士昭吃了兩塊後,就不吃了,連忙拿起一塊遞給後者:
“吃啊,西瓜就是水,到了姨這兒了,就和自己家一樣。”
……
又嘮了一會兒嗑,畢士昭打算離開,說要去要賬,市裏的一家企業冬天用了他們的煤,款子現在還沒結清。
“既然是公差,那就去吧,不過就你一個人啊?”
“不是啊,還是兩個同事在鄉裏等著呢,我去先和他們匯合。”
鈴鈴鈴~
伴隨著二八大杠的鈴鐺震動聲,畢士昭蹬著腳蹬子,很快離開,至於奶奶準備的雞蛋糕,香油,爐果等等東西,他也都沒帶。
“這孩子騎那麽快嘎哈?帶來這麽多東西,還說讓他捎迴一些去……”
奶奶沒轍,留下少部分。
大部分給孩子們分了。
轉眼來到1989年8月9日,陰曆初八,再過一周就是中元節。
這天上午。
馬梁騎著二八大杠,帶了兩隻燒雞過來,嘮嘮閑嗑兒,吃吃西瓜,四處看一看。
悠閑享受,輕鬆自在。
吃午飯時,許大海盤腿坐在炕桌旁邊,和他碰了一杯酒:
“你剛才說啥,把雞蛋全都賣給了你們屯子的養雞場?”
老鬆屯也歸大泉鄉管轄,同樣建了養雞場——不過比大泉鄉建的要晚很多,大部分雞還是小雞崽子呢。
“嘿嘿,是啊。”
馬梁滿臉得意,撕了一根燒雞大腿下來,隨手遞給小婷子:
“養雞場是買了一批成年老母雞的,不過數量不多,大部分還是小雞崽子。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養雞場的雞蛋,都被拉到了省城去賣,價錢比咱們當地,一斤要貴2毛多錢!
我家的雞蛋賣給養雞場,養雞場再把它們賣到省城,刨除運費也能賺不少錢。”
“那養雞場以什麽價兒,收你家的雞蛋?”
許大海微微眯眼,掰了一塊蔥白,蘸蘸大醬,哢嚓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