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三天,林舒然辦理出院。
她本身體質就壯的跟牛犢子一樣,頭胎走捷徑也沒有遭罪,再加上年輕恢複的快,一堆紅棗湯、雞湯、魚湯下肚,隻是短短三天精氣神就迴來了。
醫生也不是沒見過恢複這麽快的,隻要家裏照顧的到位,大部分都能達到這種程度。
沒看人家不是紅棗茶就是雞湯、魚湯……,頓頓都是大補!
想的他也有點饞,查完房就去國營飯店吃一頓,獎勵自己最近辛勤付出。
此時恰逢冬日,廣場上的旗幟隨風飄揚,綠意也在低溫下變得有些塑感,一切生機似乎都沉寂下來,定格在冷空氣中。
剛生完寶寶最怕吹風,李嬸兒將林舒然裹得裏三層外三層,整個人跟個棕熊似的。
就隻是往那一站,一米七以下見她都得哆嗦,氣場過於強大,很像那種馬上拿起架子打人的大姐頭。
“李嬸兒,可以了吧,再裹下去我都邁不開腿啦!”
見李嬸兒又拿一件衣服想讓她穿上,林舒然連忙拒絕。
裹得嚴密一點不見風就好,穿這麽多層屬實沒必要。
“也差不多啦,這件不穿就不穿吧。”李嬸兒聞言放下手裏的衣服。
伸手給林舒然纏了幾層的圍脖,帽子也壓的低低的,武裝相當嚴密。
不光林舒然穿的很嚴實,孩子們也不遑多讓,抱在懷裏就跟抱著一堆被子一樣,柔軟舒適又保暖。
蕭景不知從哪兒弄來一輛車接她們,林舒然和李嬸兒各抱一個孩子坐在後座上。
“還是有車好呀,林醫生不用怕被風吹著。”
有經驗的都知道,月子期間被風吹很容易得關節炎,不能因為一點小疏忽讓後半生都難受。
“是啊,還是蕭景想的周到。”
林舒然的心思都放在新生兒身上,要是沒有蕭景規劃,他們肯定一團亂。
中間水路換成坐船,蕭景擋在風的來向,用寬厚的肩膀為母子幾人遮風擋雨。
蕭景事先聯係過警衛員,下船後便有專人來接,一路上除了船上幾人真的沒有接觸到寒風凜冽。
汽車駛過家屬院的公路,眾人紛紛猜測。
“這車是幹啥的?”
“蕭家的前幾天不是生了嘛,應該是他們迴來了吧?”
“都生啦,生的啥?我當初可是跟人家打賭她會生龍鳳胎的!”
婦人眼睛亮晶晶,等著結果。
下一秒眼裏的光熄滅。
“林醫生生的是雙胞胎兒子,猜對的可不多。”有知情者爆料。
“我我我!!!我猜的雙生子!”猜對的人歡唿雀躍,不知道的以為她撿錢了呢。
“一下得兩個兒子,他們倆可真是好命。”也有那個陰陽怪氣有些酸。
“那你有本事也懷一個,別整天嫉妒人家。”看不慣的立馬就懟了迴去,可見其人緣。
“蕭家的迴來了,咱們是不是得過去看看?”
“等明天吧,人家剛迴來也挺累的。”
於是家屬院的嫂子們約定第二天去看望林舒然和她的雙胞胎兒子。
迴到了熟悉的環境,林舒然第一時間被送迴床上休息。
“然然你先休息,其他的我和李嬸兒收拾就行。”
林舒然也沒客氣,她一個產婦肯定不能去幹活,要不然等著腰疼腿疼吧。
人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兩個孩子被放在嬰兒床上,換了一個環境他倆兄弟倆也不哭不鬧,適應力極強。
哥哥眨著葡萄粒般的大眼睛,眼前還是灰蒙蒙一片,但是不妨礙小家夥瞬間聽出媽媽的方位。
“嗯……咿……”
揮舞著小手向林舒然用力。
小小年紀還挺喜歡說話,林舒然已經預見以後家裏誕生一個話嘮。
相比於哥哥,弟弟更加安靜,自己在那裏玩手手,隻有餓了尿了才會哼哼幾聲。
遇到這麽乖的孩子,林舒然隻覺得謝天謝地,不愛哭鬧的孩子太省心了。
最奇特的是,林舒然發現一個好玩的事情。
每當弟弟哼哼的時候,哥哥必然會偏過頭對準弟弟一起哼哼。
沒準家裏還會誕生一個弟控?
小孩子的精力並不充沛,一天也就五六個小時是醒著的,其他時間全部在睡覺。
有時候林舒然看著孩子的睡顏,心裏格外寧靜,像是被什麽東西填滿一樣。
#
迴到家的第二天,家屬院婦女同誌們齊聚蕭家。
最先來的是李嬸兒她兒媳婦,很客氣地帶了一些雞蛋,是這個時代最頻繁的禮物。
“林醫生感覺怎麽樣?現在還疼嗎?”
她並沒有先問孩子,而是先詢問林舒然的身體狀況,這讓林舒然對她感官更好了。
幾日不見這姐妹兒又圓滑了許多。
“有勞嫂子關心,我身體一切都好,生產的時候很順利沒有吃苦,現在恢複的也差不多了。”
生產時間和身體狀況有老大關係呢,生的越順利身體越好。
“林醫生好運在身,上天也不願意折騰你這麽好的人。”
李家嫂子嘴跟抹了蜜一樣,淨挑好聽的說。
陸陸續續家屬院的人越到越多,都或多或少拿些東西做祝賀,林舒然也都一一記下並表示感謝。
“嘖嘖嘖……這兩個小家夥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出來的,也太像啦。”
眾人即便是做好了準備,在看到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時也驚喜不已。
兩個小家夥不管是臉型還是五官,全都長的一樣。
這就是雙胞胎的威力嗎?
“你們說以後孩子看著對方會不會跟照鏡子似的?”
有嫂子腦洞大開,一句話將氣氛活躍起來。
“要不還得是年輕人呢,腦瓜子就是好使,可不就跟照鏡子一樣麽!”
“等上學了老師都未必能辨別出來。”
嫂子們針對兄弟倆的長相設計了很多情景劇,林舒然在一旁聽的津津有味。
一個個都挺有才的,不當編劇可惜了。
“林同誌,你們家孩子取名沒?”
林舒然:“……”
總是寶寶地叫著,林舒然都忘記取名這件事。
“孩子還小不著急,蕭家我爸可能正在翻字典呢,還是等一等他的建議吧。”
遠在京都翻字典的蕭定國,“啊丘!”
誰想他?
不管了取名要緊!
她本身體質就壯的跟牛犢子一樣,頭胎走捷徑也沒有遭罪,再加上年輕恢複的快,一堆紅棗湯、雞湯、魚湯下肚,隻是短短三天精氣神就迴來了。
醫生也不是沒見過恢複這麽快的,隻要家裏照顧的到位,大部分都能達到這種程度。
沒看人家不是紅棗茶就是雞湯、魚湯……,頓頓都是大補!
想的他也有點饞,查完房就去國營飯店吃一頓,獎勵自己最近辛勤付出。
此時恰逢冬日,廣場上的旗幟隨風飄揚,綠意也在低溫下變得有些塑感,一切生機似乎都沉寂下來,定格在冷空氣中。
剛生完寶寶最怕吹風,李嬸兒將林舒然裹得裏三層外三層,整個人跟個棕熊似的。
就隻是往那一站,一米七以下見她都得哆嗦,氣場過於強大,很像那種馬上拿起架子打人的大姐頭。
“李嬸兒,可以了吧,再裹下去我都邁不開腿啦!”
見李嬸兒又拿一件衣服想讓她穿上,林舒然連忙拒絕。
裹得嚴密一點不見風就好,穿這麽多層屬實沒必要。
“也差不多啦,這件不穿就不穿吧。”李嬸兒聞言放下手裏的衣服。
伸手給林舒然纏了幾層的圍脖,帽子也壓的低低的,武裝相當嚴密。
不光林舒然穿的很嚴實,孩子們也不遑多讓,抱在懷裏就跟抱著一堆被子一樣,柔軟舒適又保暖。
蕭景不知從哪兒弄來一輛車接她們,林舒然和李嬸兒各抱一個孩子坐在後座上。
“還是有車好呀,林醫生不用怕被風吹著。”
有經驗的都知道,月子期間被風吹很容易得關節炎,不能因為一點小疏忽讓後半生都難受。
“是啊,還是蕭景想的周到。”
林舒然的心思都放在新生兒身上,要是沒有蕭景規劃,他們肯定一團亂。
中間水路換成坐船,蕭景擋在風的來向,用寬厚的肩膀為母子幾人遮風擋雨。
蕭景事先聯係過警衛員,下船後便有專人來接,一路上除了船上幾人真的沒有接觸到寒風凜冽。
汽車駛過家屬院的公路,眾人紛紛猜測。
“這車是幹啥的?”
“蕭家的前幾天不是生了嘛,應該是他們迴來了吧?”
“都生啦,生的啥?我當初可是跟人家打賭她會生龍鳳胎的!”
婦人眼睛亮晶晶,等著結果。
下一秒眼裏的光熄滅。
“林醫生生的是雙胞胎兒子,猜對的可不多。”有知情者爆料。
“我我我!!!我猜的雙生子!”猜對的人歡唿雀躍,不知道的以為她撿錢了呢。
“一下得兩個兒子,他們倆可真是好命。”也有那個陰陽怪氣有些酸。
“那你有本事也懷一個,別整天嫉妒人家。”看不慣的立馬就懟了迴去,可見其人緣。
“蕭家的迴來了,咱們是不是得過去看看?”
“等明天吧,人家剛迴來也挺累的。”
於是家屬院的嫂子們約定第二天去看望林舒然和她的雙胞胎兒子。
迴到了熟悉的環境,林舒然第一時間被送迴床上休息。
“然然你先休息,其他的我和李嬸兒收拾就行。”
林舒然也沒客氣,她一個產婦肯定不能去幹活,要不然等著腰疼腿疼吧。
人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兩個孩子被放在嬰兒床上,換了一個環境他倆兄弟倆也不哭不鬧,適應力極強。
哥哥眨著葡萄粒般的大眼睛,眼前還是灰蒙蒙一片,但是不妨礙小家夥瞬間聽出媽媽的方位。
“嗯……咿……”
揮舞著小手向林舒然用力。
小小年紀還挺喜歡說話,林舒然已經預見以後家裏誕生一個話嘮。
相比於哥哥,弟弟更加安靜,自己在那裏玩手手,隻有餓了尿了才會哼哼幾聲。
遇到這麽乖的孩子,林舒然隻覺得謝天謝地,不愛哭鬧的孩子太省心了。
最奇特的是,林舒然發現一個好玩的事情。
每當弟弟哼哼的時候,哥哥必然會偏過頭對準弟弟一起哼哼。
沒準家裏還會誕生一個弟控?
小孩子的精力並不充沛,一天也就五六個小時是醒著的,其他時間全部在睡覺。
有時候林舒然看著孩子的睡顏,心裏格外寧靜,像是被什麽東西填滿一樣。
#
迴到家的第二天,家屬院婦女同誌們齊聚蕭家。
最先來的是李嬸兒她兒媳婦,很客氣地帶了一些雞蛋,是這個時代最頻繁的禮物。
“林醫生感覺怎麽樣?現在還疼嗎?”
她並沒有先問孩子,而是先詢問林舒然的身體狀況,這讓林舒然對她感官更好了。
幾日不見這姐妹兒又圓滑了許多。
“有勞嫂子關心,我身體一切都好,生產的時候很順利沒有吃苦,現在恢複的也差不多了。”
生產時間和身體狀況有老大關係呢,生的越順利身體越好。
“林醫生好運在身,上天也不願意折騰你這麽好的人。”
李家嫂子嘴跟抹了蜜一樣,淨挑好聽的說。
陸陸續續家屬院的人越到越多,都或多或少拿些東西做祝賀,林舒然也都一一記下並表示感謝。
“嘖嘖嘖……這兩個小家夥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出來的,也太像啦。”
眾人即便是做好了準備,在看到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時也驚喜不已。
兩個小家夥不管是臉型還是五官,全都長的一樣。
這就是雙胞胎的威力嗎?
“你們說以後孩子看著對方會不會跟照鏡子似的?”
有嫂子腦洞大開,一句話將氣氛活躍起來。
“要不還得是年輕人呢,腦瓜子就是好使,可不就跟照鏡子一樣麽!”
“等上學了老師都未必能辨別出來。”
嫂子們針對兄弟倆的長相設計了很多情景劇,林舒然在一旁聽的津津有味。
一個個都挺有才的,不當編劇可惜了。
“林同誌,你們家孩子取名沒?”
林舒然:“……”
總是寶寶地叫著,林舒然都忘記取名這件事。
“孩子還小不著急,蕭家我爸可能正在翻字典呢,還是等一等他的建議吧。”
遠在京都翻字典的蕭定國,“啊丘!”
誰想他?
不管了取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