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清晨。
不過此時的李洵陽等人並不在軍營,而是處在了翠峰山鐵礦廠。
天還沒亮,幾人就從軍營出發了,本想著昨天夜間就動身,於騫說夜晚深山多猛獸,視線也受阻,白天趕路能降低風險。
李洵陽聽勸了,而為了減少被發現的幾率,他這迴隻帶了三十餘人。
王府護衛,禁軍抽調了二十人,當然領隊的還是金宏圖,其餘人還是留在了軍營內供陸良調遣。
望著眼前已經停止運行的鐵礦廠,但那幾架製造兵器的火爐旁還放置著未造好的兵器。
一眼瞧過去,最起碼還有上千把兵刃和長槍。
他心中產生了一個想法,不過,眼下多事之秋,此事隻能今後再說。
“老人家,你說你很早就見著那群賊子就在此鍛造兵器了?”
那樵夫眼中還露出一絲後怕,歎息道“是啊,老漢在這翠峰山活了一輩子,什麽動靜咱不知曉?”
“但畢竟是小老百姓,哪敢惹他們啊?”
這老頭一句話就將自己摘了出去,好似生怕李洵陽等人給他清算。
見此,李洵陽笑了笑“老人家,莫怕,你隻管帶路便是。”
“若是真能到黔州,那我可重重有賞!”
聞言,老頭皺眉道“官家,此路我可不能保證通的過去啊。”
“起初老漢也不知道有這條路,還是見著那群賊人往那小路運兵器,我才知道的。”
“有一迴,我跟了小半日,生怕他們發現就跑迴來了。”
“至於通到何處我便不清楚了…”
這上了年紀的人就是囉嗦些,但眼下有求於他,也就隻能忍受這囉嗦的嘴巴了。
等著李洵陽掏出二兩銀子,這老頭才笑嘻嘻的開始帶路了。
小路就在這鐵礦廠的後方,繞過山頭就瞧見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山路。
但那山路上深深的車轍印就表明此路正是他們用來運送兵器所開墾出來的。
李洵陽腦中也閃過疑惑,為何於騫此前沒有發現呢。
估計應是瞧著賊人在大批量裝車,他便其率兵突襲了鐵礦廠。
行進了十餘裏路,翻過了一座山頭,腳下都隻有這一條路。
這時,許有勝在前方不遠處發現一處涼棚“王爺,你看!”
李洵陽先前讓眾人緩慢前行,走上前去這才發現並沒有人。
涼棚角落放置了一口水缸,一旁還有幾塊用來歇腳的石頭。
這棚子應當是那些運送兵器的賊子歇腳用的。
“大家都在此處歇息吧,說不準後麵還沒有呢。”
並州與黔州的銅陵縣交界,如果這條路真是通的,那就說明他們到達的必定是銅陵。
可是如果從官道,那可就需要多繞幾個縣了。
此時,他腦袋裏迴憶起了那銅陵縣令楊啟來了。
上次路過,那狗屁縣令給自己送了顆野山參,言語間更是對馮聞如推崇備至。
如果說那群賊人能過銅陵而入無人之境,此人必定是幫了大忙的。
一行人歇息了近半個時辰,繼續趕路。
一直趕路到天黑時分,途中經過了三座涼棚。
那老漢就瞧著遠處漆黑的山路停下腳步道“官爺,老漢不能再往前走了。”
“先前我也是跟到這才停下,前方究竟是何情況,我也是不清楚啊。”
李洵陽見此,估算了下,今日應當也就行進了六十餘裏路程,此時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已經過了並州地界了。
這一路上也沒瞧見個村落或是山廟,也不知那賊人先前是在何處過夜的。
但如今身在深山中,確實也不適合趕路,隻能依著樵夫所說。
“老人家,你若是就這般迴去,就不怕深山中有野獸出沒麽?”
“不如你先跟著我等過一夜,明日我派個人送你迴去,如此你也能安全些。”
樵夫聞言,眼神朝著四周打量了一遭,聽著山林中的鳥叫及一些野獸的低叫聲,緊了緊身子,不說話了。
“今夜還算是有些夜色,咱們再往前趕上一段路,瞧瞧有沒有能夜宿的地方。”
“我倒還不信,那群賊人搭了涼棚,不會搭建住的地方。”
於是乎,一行人又開始趕起路來。
大約走了不到一刻鍾,李洵陽低喝一聲,眾人勒住馬匹。
隻見在這荒山野嶺中,不遠處竟然出現了一所房子。
詭異的是,房子內竟然還有亮光,眾人瞧著這一幕,隻覺得後背發涼,冷汗直流。
李洵陽思慮了會,皺眉咬牙道“許有勝,金將軍,咱們去瞧瞧。”
“其餘人,就在此處停歇,涉及莫要發出響動!”
命令一下,剩餘三十人直接解下腰帶,纏住了馬匹的嘴巴,隻讓它等可以唿吸。
三人蹲著身子,慢慢靠近了那屋子…
離著還有十餘步時,便就聽見屋內傳來聲音。
“大春,這酒他娘的都要沒啦!”
“你說上頭還讓咱們守在此處做甚?”
“娘的,如何悶熱的天氣,山裏蛇蟲鼠蟻又多。”
“如何能比的過自家舒服?”
“嘖嘖,什麽時候老子能當上尊者就好咯。”
這聲音尖細,一聽就不不是什麽好人,可李洵陽聽的真切,眼眸中竟是震驚。
這聲音太熟悉了…
此時,另外一道聲音又傳了出來。
“我說老馬,你費個什麽勁啊?”
“瞧瞧你,送了這麽多銀子,不還是這個模樣?”
那見老馬的冷哼一聲“說來說去不還是怪你?”
“上次夜襲銅陵縣衙,若不是你拖慢了腳,這才讓功勞給別人搶去了。”
“害的老子在鐵護法前沒了表現的機會。”
“否則怎會陪你這個鳥人來到此處?”
那叫大春的傻笑了兩聲,倒酒聲起“哎呀,老馬,誰他娘的知道那春風閣的老鴇這麽厲害?”
“如果不是那一夜她索求無度,我如何會在那關鍵時刻腿軟嘛。”
“滾你娘的蛋!”那叫老馬的唾罵了一聲。
“你個沒卵用的東西,趁早割了算了。”
“不行,明日咱們得進城去!”
“都他娘的守了半個月了,連隻鬼都沒碰見。”
“心癢癢了,老子也得去春風閣痛快痛快!”
“……”
聽著屋內二人的聊天,李洵陽得到了驚天消息。
從話語中可以肯定的是,銅陵縣應當是已經被占領了。
而這兩個聊天的漢子,他知道知道是誰了。
他之前和魯三發現鐵礦時,用了分身計,最後返迴使團隊伍時,投宿了一戶人家。
那祖孫三人倒還算熱情,直到半夜,他和魯三聽見馬聲。
偷聽得知,那農戶的兒子竟然也是道門中人。
名字正也叫大春。
如果說屋內的兩人是否是同名同姓,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此時的李洵陽等人並不在軍營,而是處在了翠峰山鐵礦廠。
天還沒亮,幾人就從軍營出發了,本想著昨天夜間就動身,於騫說夜晚深山多猛獸,視線也受阻,白天趕路能降低風險。
李洵陽聽勸了,而為了減少被發現的幾率,他這迴隻帶了三十餘人。
王府護衛,禁軍抽調了二十人,當然領隊的還是金宏圖,其餘人還是留在了軍營內供陸良調遣。
望著眼前已經停止運行的鐵礦廠,但那幾架製造兵器的火爐旁還放置著未造好的兵器。
一眼瞧過去,最起碼還有上千把兵刃和長槍。
他心中產生了一個想法,不過,眼下多事之秋,此事隻能今後再說。
“老人家,你說你很早就見著那群賊子就在此鍛造兵器了?”
那樵夫眼中還露出一絲後怕,歎息道“是啊,老漢在這翠峰山活了一輩子,什麽動靜咱不知曉?”
“但畢竟是小老百姓,哪敢惹他們啊?”
這老頭一句話就將自己摘了出去,好似生怕李洵陽等人給他清算。
見此,李洵陽笑了笑“老人家,莫怕,你隻管帶路便是。”
“若是真能到黔州,那我可重重有賞!”
聞言,老頭皺眉道“官家,此路我可不能保證通的過去啊。”
“起初老漢也不知道有這條路,還是見著那群賊人往那小路運兵器,我才知道的。”
“有一迴,我跟了小半日,生怕他們發現就跑迴來了。”
“至於通到何處我便不清楚了…”
這上了年紀的人就是囉嗦些,但眼下有求於他,也就隻能忍受這囉嗦的嘴巴了。
等著李洵陽掏出二兩銀子,這老頭才笑嘻嘻的開始帶路了。
小路就在這鐵礦廠的後方,繞過山頭就瞧見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山路。
但那山路上深深的車轍印就表明此路正是他們用來運送兵器所開墾出來的。
李洵陽腦中也閃過疑惑,為何於騫此前沒有發現呢。
估計應是瞧著賊人在大批量裝車,他便其率兵突襲了鐵礦廠。
行進了十餘裏路,翻過了一座山頭,腳下都隻有這一條路。
這時,許有勝在前方不遠處發現一處涼棚“王爺,你看!”
李洵陽先前讓眾人緩慢前行,走上前去這才發現並沒有人。
涼棚角落放置了一口水缸,一旁還有幾塊用來歇腳的石頭。
這棚子應當是那些運送兵器的賊子歇腳用的。
“大家都在此處歇息吧,說不準後麵還沒有呢。”
並州與黔州的銅陵縣交界,如果這條路真是通的,那就說明他們到達的必定是銅陵。
可是如果從官道,那可就需要多繞幾個縣了。
此時,他腦袋裏迴憶起了那銅陵縣令楊啟來了。
上次路過,那狗屁縣令給自己送了顆野山參,言語間更是對馮聞如推崇備至。
如果說那群賊人能過銅陵而入無人之境,此人必定是幫了大忙的。
一行人歇息了近半個時辰,繼續趕路。
一直趕路到天黑時分,途中經過了三座涼棚。
那老漢就瞧著遠處漆黑的山路停下腳步道“官爺,老漢不能再往前走了。”
“先前我也是跟到這才停下,前方究竟是何情況,我也是不清楚啊。”
李洵陽見此,估算了下,今日應當也就行進了六十餘裏路程,此時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已經過了並州地界了。
這一路上也沒瞧見個村落或是山廟,也不知那賊人先前是在何處過夜的。
但如今身在深山中,確實也不適合趕路,隻能依著樵夫所說。
“老人家,你若是就這般迴去,就不怕深山中有野獸出沒麽?”
“不如你先跟著我等過一夜,明日我派個人送你迴去,如此你也能安全些。”
樵夫聞言,眼神朝著四周打量了一遭,聽著山林中的鳥叫及一些野獸的低叫聲,緊了緊身子,不說話了。
“今夜還算是有些夜色,咱們再往前趕上一段路,瞧瞧有沒有能夜宿的地方。”
“我倒還不信,那群賊人搭了涼棚,不會搭建住的地方。”
於是乎,一行人又開始趕起路來。
大約走了不到一刻鍾,李洵陽低喝一聲,眾人勒住馬匹。
隻見在這荒山野嶺中,不遠處竟然出現了一所房子。
詭異的是,房子內竟然還有亮光,眾人瞧著這一幕,隻覺得後背發涼,冷汗直流。
李洵陽思慮了會,皺眉咬牙道“許有勝,金將軍,咱們去瞧瞧。”
“其餘人,就在此處停歇,涉及莫要發出響動!”
命令一下,剩餘三十人直接解下腰帶,纏住了馬匹的嘴巴,隻讓它等可以唿吸。
三人蹲著身子,慢慢靠近了那屋子…
離著還有十餘步時,便就聽見屋內傳來聲音。
“大春,這酒他娘的都要沒啦!”
“你說上頭還讓咱們守在此處做甚?”
“娘的,如何悶熱的天氣,山裏蛇蟲鼠蟻又多。”
“如何能比的過自家舒服?”
“嘖嘖,什麽時候老子能當上尊者就好咯。”
這聲音尖細,一聽就不不是什麽好人,可李洵陽聽的真切,眼眸中竟是震驚。
這聲音太熟悉了…
此時,另外一道聲音又傳了出來。
“我說老馬,你費個什麽勁啊?”
“瞧瞧你,送了這麽多銀子,不還是這個模樣?”
那見老馬的冷哼一聲“說來說去不還是怪你?”
“上次夜襲銅陵縣衙,若不是你拖慢了腳,這才讓功勞給別人搶去了。”
“害的老子在鐵護法前沒了表現的機會。”
“否則怎會陪你這個鳥人來到此處?”
那叫大春的傻笑了兩聲,倒酒聲起“哎呀,老馬,誰他娘的知道那春風閣的老鴇這麽厲害?”
“如果不是那一夜她索求無度,我如何會在那關鍵時刻腿軟嘛。”
“滾你娘的蛋!”那叫老馬的唾罵了一聲。
“你個沒卵用的東西,趁早割了算了。”
“不行,明日咱們得進城去!”
“都他娘的守了半個月了,連隻鬼都沒碰見。”
“心癢癢了,老子也得去春風閣痛快痛快!”
“……”
聽著屋內二人的聊天,李洵陽得到了驚天消息。
從話語中可以肯定的是,銅陵縣應當是已經被占領了。
而這兩個聊天的漢子,他知道知道是誰了。
他之前和魯三發現鐵礦時,用了分身計,最後返迴使團隊伍時,投宿了一戶人家。
那祖孫三人倒還算熱情,直到半夜,他和魯三聽見馬聲。
偷聽得知,那農戶的兒子竟然也是道門中人。
名字正也叫大春。
如果說屋內的兩人是否是同名同姓,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