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銅陵縣城門口。
李洵陽與看著林若雪遠去的身影,眼中盡顯不舍。
昨夜林若雪好一番說辭,他才應了下來。
其實李洵陽從梵雲山就看得出來,師門被毀,雲妙師太不知所蹤,她又如何能寬心?
又從樵夫口中得到線索,線索又直指道門,如此她哪能安心陪著李洵陽走上大理。
再者從那楊啟口中得知馮聞如受傷一事,她更是有理由了。
李洵陽雖說放心不下,但自己又脫不開身,她一人對對黔州府比自己更為熟悉,故而就想著前去打探清楚。
林若雪也保證,她不會意氣用事,一切自會萬分小心,直到李洵陽從大理迴來。
沒辦法,這理由實在太過充分了,隻得應承下來。
而林若雪見李洵陽答應下來,興奮極了,如餓虎撲食般纏了上去,如此二人又酣暢大戰起來,直至天明才停下。
“哎……但願能有好結果吧……”
林若雪的身影已經遠去不見,他獨自站在馬車上呢喃了一句。
“嘿…”
失神之際,一旁忽然響起一聲低笑。
“妹夫,舍不得林姑娘?”
李洵陽撇眼瞧著段明譽,淡然道“黔州本就是她家鄉,她要迴去探望,我如何能留她?”
“行了,咱們啟程吧!”
隨即又問了聲段明譽往後還要多久抵達大理葉渝城。
自西南望去,段明譽迴道“沿著這官道再行兩百公裏,便就到了大理鎮天關!”
“入關後,再走上五日,便可抵達葉渝城了!”
自他們去年從大理出發,到現在,已近兩個月了,終於要迴故土,他臉上表情極為輕鬆愜意。
……
別看著從銅陵縣到大理鎮天關隻有兩百餘裏,可隊伍一連走了近四天,這才終於在一座險峻山峰頂上瞧見了這處隘口。
用段明譽的話來說,這鎮天關與楚雄州的石門同為大理二關。
而眾人眼前的鎮天關地勢險要,左下為絕壁,與江對麵的危岩相對峙,像兩扇巨大石門,扼鎖通道,乃是進入大理咽喉之地,常有重兵把守。
再說這關口本就設立在山巔之上,隘口之前,李洵陽俯望山下,終於能體會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景象了。
極窄的盤山小路,他都難以想象是如何登上來的,稍有不慎,那旁側就是萬丈深淵呐…
“嘿嘿,妹夫,我大理這鎮天關如何?能不能鎮的住天?”
段明譽見著李洵陽站在關隘城牆上,不禁心中頗為自豪。
隊伍到達鎮天關前,有段明譽等人在,守關大將極為熱情的擁簇眾人進入關內。
天色也近傍晚,眾人也就隻好在關口留宿一晚了。
“嗬嗬,如此山川美景,不禁讓我想起首詩……”
“嗯?快快快,妹夫且吟來聽聽?”段明譽當即喜道。
李洵陽白了他一眼,“你讓我念我便念?那我就偏不念了…”
段明譽見他不賣麵子,當即輕哼一聲,嘴中啐罵了一聲。
暗自偷笑一聲,李洵陽迴望關內,不禁指著山腳下,訝然道“那處可是集市?”
這迴換段明譽白眼了,隻聽他不屑道“妹夫,那處可是我大理有名的鎮天古鎮呐…”
“此鎮有路可饒行至你大理川州,我大理商賈,便就是從這鎮天關,東去直抵江州,北通川州!”
“否則怎會大理第一關之稱?”
聽罷,李洵陽是驚訝不已,原先還以為這大理隻與黔州接壤,沒成想竟然與川州也是緊挨著。
“竟然還沒直抵川州?倒是我孤陋寡聞啦……”
段明譽一臉傲嬌輕哼道“不然呢?”
“隻不過嘛,這入川道路卻比不上咱們過來的山路…”
“那條山道,隻能用馬匹馱載商物,也正因如此,所有那條商道常人並不知曉而已…”
這話一出,李洵陽不禁想起了前世的茶馬古道,沒成想在這個時代竟然也存在。
望著山腳下的古鎮,李洵陽疑惑問道“既然那古鎮子已經形成,想來自然不缺我大華商賈前來,那為何你還要開拓貿易場?”
段明譽聽後,思緒翻滾,歎道“方才我也說了,雖說此關可入川入黔!”
“但也是因為道路險峻不便,實在是限製頗多了…”
“我的想法,便是將貿易場設立在石門關…”
“那處地勢相對平緩些,貿易場設立在那處可就輕鬆多了…”
“最為重要的原因,那邊是石門關距離黔州府不過兩日路程~”
“而將來若是我大理有異動,妹夫想想想,是不是要方便的多了?”
段明譽點到即止,李洵陽輕笑一聲,自然明白話中之意。
自己這大舅子,算盤打的可真好…
……
二人在關口城牆上閑談了一陣,直道關內守兵前來邀請,這才下城牆而來。
鎮天關的守軍不到一萬,領兵的守將名叫沐川,不用多說,李洵陽也明白,這人自然是沐氏一族。
一場接風宴席,也算是拉開了大理此行…
第二日,收拾妥當,守將沐川派了一百兵卒隨行護送隊伍前去葉渝城。
如此一來,隊伍一行人數達到了八百了。
往後一行人途經會理州,終於在第五日夜晚,到達了葉渝城外一處名叫雞足山下。
“哈哈,妹夫,瞧著吧,我算的時間剛剛好吧?”
“咱們再南走上三十裏,可就到達都城葉渝咯…”
李洵陽抬頭望了望夜空,道“到是到了,可這夜色降臨,咱們再行趕路實在過於危險了…”
聞言,段明譽笑道“誒,妹夫不必擔心,這雞足山上有座廟宇,名叫祝聖寺!”
“除去我大理天龍寺外,這祝聖寺也成為小聖國寺!”
“嘿嘿,咱們也算湊巧了,這祝聖寺隻有我大理皇族才能入內!”
“咱們今夜就入住祝聖寺,明日再行出發迴葉渝!”
李洵陽點了點頭,既然到了大理,自然聽從他的安排便好。
於是乎,一行人向著祝聖寺行進。
期間,段明譽提起,這祝聖寺乃有三處美景,天柱佛光、萬壑鬆濤、壁絕夕照。
這天柱佛光,說的是雞足山定的天柱峰上,有座佛塔,名叫楞嚴塔,高約百米,塔底金漆描繪,若是夕陽照耀之下,便能散發陣陣金光,久而久之,便就成為一大美景。
這萬壑鬆濤,說的是祝聖寺的寺後,乃是一處絕壁,陡壁間生長出眾多古鬆,山風一吹,沙沙作響,當真美哉!
壁絕夕照,說的也是絕壁向西,天晴之時,夕陽映照之下,絕壁通體金光,猶如佛光聖地一般。
李洵陽與看著林若雪遠去的身影,眼中盡顯不舍。
昨夜林若雪好一番說辭,他才應了下來。
其實李洵陽從梵雲山就看得出來,師門被毀,雲妙師太不知所蹤,她又如何能寬心?
又從樵夫口中得到線索,線索又直指道門,如此她哪能安心陪著李洵陽走上大理。
再者從那楊啟口中得知馮聞如受傷一事,她更是有理由了。
李洵陽雖說放心不下,但自己又脫不開身,她一人對對黔州府比自己更為熟悉,故而就想著前去打探清楚。
林若雪也保證,她不會意氣用事,一切自會萬分小心,直到李洵陽從大理迴來。
沒辦法,這理由實在太過充分了,隻得應承下來。
而林若雪見李洵陽答應下來,興奮極了,如餓虎撲食般纏了上去,如此二人又酣暢大戰起來,直至天明才停下。
“哎……但願能有好結果吧……”
林若雪的身影已經遠去不見,他獨自站在馬車上呢喃了一句。
“嘿…”
失神之際,一旁忽然響起一聲低笑。
“妹夫,舍不得林姑娘?”
李洵陽撇眼瞧著段明譽,淡然道“黔州本就是她家鄉,她要迴去探望,我如何能留她?”
“行了,咱們啟程吧!”
隨即又問了聲段明譽往後還要多久抵達大理葉渝城。
自西南望去,段明譽迴道“沿著這官道再行兩百公裏,便就到了大理鎮天關!”
“入關後,再走上五日,便可抵達葉渝城了!”
自他們去年從大理出發,到現在,已近兩個月了,終於要迴故土,他臉上表情極為輕鬆愜意。
……
別看著從銅陵縣到大理鎮天關隻有兩百餘裏,可隊伍一連走了近四天,這才終於在一座險峻山峰頂上瞧見了這處隘口。
用段明譽的話來說,這鎮天關與楚雄州的石門同為大理二關。
而眾人眼前的鎮天關地勢險要,左下為絕壁,與江對麵的危岩相對峙,像兩扇巨大石門,扼鎖通道,乃是進入大理咽喉之地,常有重兵把守。
再說這關口本就設立在山巔之上,隘口之前,李洵陽俯望山下,終於能體會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景象了。
極窄的盤山小路,他都難以想象是如何登上來的,稍有不慎,那旁側就是萬丈深淵呐…
“嘿嘿,妹夫,我大理這鎮天關如何?能不能鎮的住天?”
段明譽見著李洵陽站在關隘城牆上,不禁心中頗為自豪。
隊伍到達鎮天關前,有段明譽等人在,守關大將極為熱情的擁簇眾人進入關內。
天色也近傍晚,眾人也就隻好在關口留宿一晚了。
“嗬嗬,如此山川美景,不禁讓我想起首詩……”
“嗯?快快快,妹夫且吟來聽聽?”段明譽當即喜道。
李洵陽白了他一眼,“你讓我念我便念?那我就偏不念了…”
段明譽見他不賣麵子,當即輕哼一聲,嘴中啐罵了一聲。
暗自偷笑一聲,李洵陽迴望關內,不禁指著山腳下,訝然道“那處可是集市?”
這迴換段明譽白眼了,隻聽他不屑道“妹夫,那處可是我大理有名的鎮天古鎮呐…”
“此鎮有路可饒行至你大理川州,我大理商賈,便就是從這鎮天關,東去直抵江州,北通川州!”
“否則怎會大理第一關之稱?”
聽罷,李洵陽是驚訝不已,原先還以為這大理隻與黔州接壤,沒成想竟然與川州也是緊挨著。
“竟然還沒直抵川州?倒是我孤陋寡聞啦……”
段明譽一臉傲嬌輕哼道“不然呢?”
“隻不過嘛,這入川道路卻比不上咱們過來的山路…”
“那條山道,隻能用馬匹馱載商物,也正因如此,所有那條商道常人並不知曉而已…”
這話一出,李洵陽不禁想起了前世的茶馬古道,沒成想在這個時代竟然也存在。
望著山腳下的古鎮,李洵陽疑惑問道“既然那古鎮子已經形成,想來自然不缺我大華商賈前來,那為何你還要開拓貿易場?”
段明譽聽後,思緒翻滾,歎道“方才我也說了,雖說此關可入川入黔!”
“但也是因為道路險峻不便,實在是限製頗多了…”
“我的想法,便是將貿易場設立在石門關…”
“那處地勢相對平緩些,貿易場設立在那處可就輕鬆多了…”
“最為重要的原因,那邊是石門關距離黔州府不過兩日路程~”
“而將來若是我大理有異動,妹夫想想想,是不是要方便的多了?”
段明譽點到即止,李洵陽輕笑一聲,自然明白話中之意。
自己這大舅子,算盤打的可真好…
……
二人在關口城牆上閑談了一陣,直道關內守兵前來邀請,這才下城牆而來。
鎮天關的守軍不到一萬,領兵的守將名叫沐川,不用多說,李洵陽也明白,這人自然是沐氏一族。
一場接風宴席,也算是拉開了大理此行…
第二日,收拾妥當,守將沐川派了一百兵卒隨行護送隊伍前去葉渝城。
如此一來,隊伍一行人數達到了八百了。
往後一行人途經會理州,終於在第五日夜晚,到達了葉渝城外一處名叫雞足山下。
“哈哈,妹夫,瞧著吧,我算的時間剛剛好吧?”
“咱們再南走上三十裏,可就到達都城葉渝咯…”
李洵陽抬頭望了望夜空,道“到是到了,可這夜色降臨,咱們再行趕路實在過於危險了…”
聞言,段明譽笑道“誒,妹夫不必擔心,這雞足山上有座廟宇,名叫祝聖寺!”
“除去我大理天龍寺外,這祝聖寺也成為小聖國寺!”
“嘿嘿,咱們也算湊巧了,這祝聖寺隻有我大理皇族才能入內!”
“咱們今夜就入住祝聖寺,明日再行出發迴葉渝!”
李洵陽點了點頭,既然到了大理,自然聽從他的安排便好。
於是乎,一行人向著祝聖寺行進。
期間,段明譽提起,這祝聖寺乃有三處美景,天柱佛光、萬壑鬆濤、壁絕夕照。
這天柱佛光,說的是雞足山定的天柱峰上,有座佛塔,名叫楞嚴塔,高約百米,塔底金漆描繪,若是夕陽照耀之下,便能散發陣陣金光,久而久之,便就成為一大美景。
這萬壑鬆濤,說的是祝聖寺的寺後,乃是一處絕壁,陡壁間生長出眾多古鬆,山風一吹,沙沙作響,當真美哉!
壁絕夕照,說的也是絕壁向西,天晴之時,夕陽映照之下,絕壁通體金光,猶如佛光聖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