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啟會不會按照李洵陽的說法去做,他不想過多去深究。
這種邊陲小官他倒是不放在眼裏,他最想了解的,還得是馮聞如。
此刻楊啟也是摸不準眼前這位王爺的脾氣,但又不敢惹,隻能小心翼翼的奉承著。
“楊大人啊,方才本王也是有些生氣,畢竟這可是在你治下啊!”
“若是百姓被奸詐小人給逼的流離失所,從何對官府產生怨恨,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本王希望楊大人定要妥善處理此事,莫要造成民怨,懂麽?”
楊啟腦中也大致知道了是何事了,定是那梵雲山腳下的村民了。
心中不禁有些冒火,那夥人確實有些不知收斂了,看來自己也確實需要好好警告下了。
他眼下還舍不得這頂官帽呢,畢竟這頂帽子可是給他帶來了無盡的財富啊。
諂媚一笑,迴道“殿下,您放心,下官定然處理好此事!”
李洵陽點了點頭,讓王朝將茶水換了去。
“楊大人,你在這縣令做了幾年?”
楊啟微笑道“殿下,今年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了…”
李洵陽頷首點頭,繼續道“那本王此行你可知道為何?”
“明白,殿下與大理公主聯姻一事恐怕全大華也都知道了…”
“嗬嗬,這倒是…”
“不過,還有一事楊大人可有想法?”
楊啟細聲道“殿下所指莫非是貿易場一事?”
“嗯!”
“畢竟這黔州接壤大理,這銅陵縣距離大理的宣武州也不過幾百裏!”
“黔州山高水長,百姓多有困苦,若是能與大理通商貿易,對此地也算一大良助了!”
其實對於這貿易場,楊啟哪有什麽想法,他又從中獲利不少,而至於商賈之流,那更加不關他事了。
隻不過李洵陽既然開口問了,他又不得不答,思慮後,眉頭一皺,歎道“殿下,這銅陵縣地勢崎嶇,道路不便,又常年有山洪災害,百姓能又口吃的就算是幸事了,自然就沒什麽人願意從商了…”
“就那銅陵特有的苔茶來說,其茶香獨特,味道清香鮮爽,喝罷更有提神醒腦之功效!”
“咦?那這等良茶為什麽不出名呢?”
話語間,婢女也重新換了一壺茶來。
聞著茶香,李洵陽便就眼神一亮,而楊啟端起茶杯一望,笑道“殿下,這便是苔茶了!”
“哦?”李洵陽疑惑一聲,怪不得這茶香確實於江州梅茶不一樣,
“殿下你看這杯中茶形扁,外形去菜苔一般鮮嫩,芽狀有毫,綠潤、勻整。”
“湯色黃綠、明亮,葉底更是完整、嫩勻!”
李洵陽瞧了一眼,果真如他描述這般,當即品嚐了一口,在口腔中慢慢細品,竟讓他嚐出了前世那般咖啡的味道。
“怪不得這楊啟會說喝了有提神醒腦之功效!原因在這啊!”
李洵陽心中暗歎一聲,忽然腦中又冒出個想法。
這時代製茶的手法還隻局限於快炒脫水,過後在用自然陰幹,這樣一來,茶葉的口感並未完全揮發出來。
可惜這時代還沒有咖啡豆這種東西,不然與之結合起來,那不就成了咖啡茶了麽?
想法也就是想法,但這苔茶他也記住了,以後說不準可以讓錢家來操作一番,未必不會和江州梅茶那般爆火呢。
這時,楊啟望著李洵陽正若有所思,輕歎一聲“這苔茶下官一來到這銅陵縣可就愛上了,無奈此茶產量也是隻在梵雲山一帶主峰之上,采摘不易,所以隻售賣在銅陵附近州府,故而並不出名!”
“就包括馮大人,也是鍾愛此茶啊!”
這一句馮大人,讓李洵陽迴過神來,皺眉道“楊大人口中的馮大人是馮聞如?”
“不錯,嗬嗬,說來也是下官幸運呐,下官這職位,也正是馮大人舉薦,所以,算上來馮大人對下官算是知遇之恩呐!”
“哦?原來如此,嗬嗬,那真如楊大人所言了…”李洵陽輕笑了一聲。
“這馮聞如本王也在都城有所耳聞,去年洪災,他倒是盡心盡力了…”
聽著李洵陽的讚譽,楊啟所臉色一變,長歎一聲“哎…”
“可憐馮大人這般好官那…”
李洵陽皺眉道“楊大人這是何意?”
楊啟苦笑一聲,“殿下有所不知,去年那場洪災直至中秋節後才終於抑製住了…”
“朝廷賑災投入巨大,黔州更是上下一心,馮大人決心在烏河之上加築堤壩,不僅將全部家當捐獻出去,甚至自己親自主持加築之事……”
“可是…就在堤壩完工前的一夜…嗚嗚……”
說到此處,這楊啟竟然還低聲哽咽了起來。
“那一日,天空烏雲密布,馮大人恐有暴雨,便吩咐勞工趕忙加固堤壩!”
“那一日,直到近子時,狂風大作,當真下起了傾盆大雨,而加固之事沒有完成,眾人躲閃不及,冒雨迴城…”
“而馮大人一時腳下失滑,直接從堤壩上摔了下去!”
“就在這情急之下,幸好馮大人抓住了加築堤壩的沙袋,這才沒有滾進烏江之中…”
“哎,可也在滾動途中,被石頭壓住了雙腿!”
“啊?”李洵陽驚叫一聲,一臉不可思議。
“那豈不是馮大人……”
楊啟望了眼李洵陽,臉上露出一抹幸運,輕聲道“殿下無需擔心,馮大人福大命大,命保住了!”
李洵陽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嘴上卻道“那當真是幸事了!”
“嗬嗬…”楊啟輕笑一聲“是啊,當時救治及時,馮大人命是留下了,可惜就是雙腿骨折…”
“當時馮大人尋了最好的苗醫前來醫治,這雙腿也有了救治之法…”
“上月下官曾去探望過一迴,如今馮大人已經可以緩慢下地了…”
聞言,李洵陽眼神一驚“這苗醫如此醫術了的?”
“這下官就不知了,但馮大人能有此運,才是天大的福報啊…”
……
二人聊了片刻,但李洵陽完全沒了心思。
楊啟也不知道自己是何處說錯了話,心中有了退意,忙道“殿下,此番路過銅陵,下官實在是招唿不周,晚上在城中醉仙樓設下宴席,為殿下接風,還望殿下給下官這個機會…”
李洵陽擺擺手,輕聲道“不必操心了,楊大人,本王也隻是途經此地,明日一早便要啟程!”
“銅陵縣並不富裕,想來楊大人俸祿也不富餘,真要是吃著酒席,那本王可就要愧疚了!”
“再來此行耽擱的時間已經夠長了,若今日赴宴,說不準明日也起不來了,楊大人一番好意本王心領,還是不必破費了!”
被拒絕了,楊啟麵色犯難,再行勸阻也是無益,便就作罷了。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若是殿下還有何吩咐,可派人去縣衙,下官便就即刻到!”
李洵陽笑了笑,讓王朝幾人送了他出去。
這種邊陲小官他倒是不放在眼裏,他最想了解的,還得是馮聞如。
此刻楊啟也是摸不準眼前這位王爺的脾氣,但又不敢惹,隻能小心翼翼的奉承著。
“楊大人啊,方才本王也是有些生氣,畢竟這可是在你治下啊!”
“若是百姓被奸詐小人給逼的流離失所,從何對官府產生怨恨,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本王希望楊大人定要妥善處理此事,莫要造成民怨,懂麽?”
楊啟腦中也大致知道了是何事了,定是那梵雲山腳下的村民了。
心中不禁有些冒火,那夥人確實有些不知收斂了,看來自己也確實需要好好警告下了。
他眼下還舍不得這頂官帽呢,畢竟這頂帽子可是給他帶來了無盡的財富啊。
諂媚一笑,迴道“殿下,您放心,下官定然處理好此事!”
李洵陽點了點頭,讓王朝將茶水換了去。
“楊大人,你在這縣令做了幾年?”
楊啟微笑道“殿下,今年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了…”
李洵陽頷首點頭,繼續道“那本王此行你可知道為何?”
“明白,殿下與大理公主聯姻一事恐怕全大華也都知道了…”
“嗬嗬,這倒是…”
“不過,還有一事楊大人可有想法?”
楊啟細聲道“殿下所指莫非是貿易場一事?”
“嗯!”
“畢竟這黔州接壤大理,這銅陵縣距離大理的宣武州也不過幾百裏!”
“黔州山高水長,百姓多有困苦,若是能與大理通商貿易,對此地也算一大良助了!”
其實對於這貿易場,楊啟哪有什麽想法,他又從中獲利不少,而至於商賈之流,那更加不關他事了。
隻不過李洵陽既然開口問了,他又不得不答,思慮後,眉頭一皺,歎道“殿下,這銅陵縣地勢崎嶇,道路不便,又常年有山洪災害,百姓能又口吃的就算是幸事了,自然就沒什麽人願意從商了…”
“就那銅陵特有的苔茶來說,其茶香獨特,味道清香鮮爽,喝罷更有提神醒腦之功效!”
“咦?那這等良茶為什麽不出名呢?”
話語間,婢女也重新換了一壺茶來。
聞著茶香,李洵陽便就眼神一亮,而楊啟端起茶杯一望,笑道“殿下,這便是苔茶了!”
“哦?”李洵陽疑惑一聲,怪不得這茶香確實於江州梅茶不一樣,
“殿下你看這杯中茶形扁,外形去菜苔一般鮮嫩,芽狀有毫,綠潤、勻整。”
“湯色黃綠、明亮,葉底更是完整、嫩勻!”
李洵陽瞧了一眼,果真如他描述這般,當即品嚐了一口,在口腔中慢慢細品,竟讓他嚐出了前世那般咖啡的味道。
“怪不得這楊啟會說喝了有提神醒腦之功效!原因在這啊!”
李洵陽心中暗歎一聲,忽然腦中又冒出個想法。
這時代製茶的手法還隻局限於快炒脫水,過後在用自然陰幹,這樣一來,茶葉的口感並未完全揮發出來。
可惜這時代還沒有咖啡豆這種東西,不然與之結合起來,那不就成了咖啡茶了麽?
想法也就是想法,但這苔茶他也記住了,以後說不準可以讓錢家來操作一番,未必不會和江州梅茶那般爆火呢。
這時,楊啟望著李洵陽正若有所思,輕歎一聲“這苔茶下官一來到這銅陵縣可就愛上了,無奈此茶產量也是隻在梵雲山一帶主峰之上,采摘不易,所以隻售賣在銅陵附近州府,故而並不出名!”
“就包括馮大人,也是鍾愛此茶啊!”
這一句馮大人,讓李洵陽迴過神來,皺眉道“楊大人口中的馮大人是馮聞如?”
“不錯,嗬嗬,說來也是下官幸運呐,下官這職位,也正是馮大人舉薦,所以,算上來馮大人對下官算是知遇之恩呐!”
“哦?原來如此,嗬嗬,那真如楊大人所言了…”李洵陽輕笑了一聲。
“這馮聞如本王也在都城有所耳聞,去年洪災,他倒是盡心盡力了…”
聽著李洵陽的讚譽,楊啟所臉色一變,長歎一聲“哎…”
“可憐馮大人這般好官那…”
李洵陽皺眉道“楊大人這是何意?”
楊啟苦笑一聲,“殿下有所不知,去年那場洪災直至中秋節後才終於抑製住了…”
“朝廷賑災投入巨大,黔州更是上下一心,馮大人決心在烏河之上加築堤壩,不僅將全部家當捐獻出去,甚至自己親自主持加築之事……”
“可是…就在堤壩完工前的一夜…嗚嗚……”
說到此處,這楊啟竟然還低聲哽咽了起來。
“那一日,天空烏雲密布,馮大人恐有暴雨,便吩咐勞工趕忙加固堤壩!”
“那一日,直到近子時,狂風大作,當真下起了傾盆大雨,而加固之事沒有完成,眾人躲閃不及,冒雨迴城…”
“而馮大人一時腳下失滑,直接從堤壩上摔了下去!”
“就在這情急之下,幸好馮大人抓住了加築堤壩的沙袋,這才沒有滾進烏江之中…”
“哎,可也在滾動途中,被石頭壓住了雙腿!”
“啊?”李洵陽驚叫一聲,一臉不可思議。
“那豈不是馮大人……”
楊啟望了眼李洵陽,臉上露出一抹幸運,輕聲道“殿下無需擔心,馮大人福大命大,命保住了!”
李洵陽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嘴上卻道“那當真是幸事了!”
“嗬嗬…”楊啟輕笑一聲“是啊,當時救治及時,馮大人命是留下了,可惜就是雙腿骨折…”
“當時馮大人尋了最好的苗醫前來醫治,這雙腿也有了救治之法…”
“上月下官曾去探望過一迴,如今馮大人已經可以緩慢下地了…”
聞言,李洵陽眼神一驚“這苗醫如此醫術了的?”
“這下官就不知了,但馮大人能有此運,才是天大的福報啊…”
……
二人聊了片刻,但李洵陽完全沒了心思。
楊啟也不知道自己是何處說錯了話,心中有了退意,忙道“殿下,此番路過銅陵,下官實在是招唿不周,晚上在城中醉仙樓設下宴席,為殿下接風,還望殿下給下官這個機會…”
李洵陽擺擺手,輕聲道“不必操心了,楊大人,本王也隻是途經此地,明日一早便要啟程!”
“銅陵縣並不富裕,想來楊大人俸祿也不富餘,真要是吃著酒席,那本王可就要愧疚了!”
“再來此行耽擱的時間已經夠長了,若今日赴宴,說不準明日也起不來了,楊大人一番好意本王心領,還是不必破費了!”
被拒絕了,楊啟麵色犯難,再行勸阻也是無益,便就作罷了。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若是殿下還有何吩咐,可派人去縣衙,下官便就即刻到!”
李洵陽笑了笑,讓王朝幾人送了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