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陽聽得林逸這般一說,倒是不明所以了,茫然的看著他。


    林逸見此,這才說明道“這大傻子之前便在香山書院就讀過,而恰巧這方靈詩便是他的先生,嘿嘿……”


    隻見林逸說要狡黠的看著李翰,而李翰也是一臉苦惱。


    “方靈詩……這名字倒是好!”李洵陽讚歎道。


    “好?我可再也不願見到她了!”李翰聽著李洵陽的話,一臉畏懼的說道。


    “為何?”李洵陽疑惑的看著李翰。


    李翰猶豫了片刻,這才將那方靈詩的光榮事跡說了出來。


    原來這方靈詩自小不僅詩畫琴棋精通,在兵法軍事也是頗有研究,這倒是傳承了其父方子安的天賦。


    隻不過在其入香山書院前,名不見經傳。


    在其十五歲去香山書院後,其真識才學便向世人所顯露,隻要你能出題,一盞茶的功夫便能成詩,其畫畫的手法比之方俊易更為出色,各類古琴名曲皆是精通,便是那圍棋,也是殺的書院內的先生片甲不留。


    且讓其名聲大噪的一次,便是有一日,書院中一名關先生在堂上講述著大華朝與蠻國間的最後一次大戰。


    那次戰事乃是寒冬,護國公李滄河率領十五萬涼州軍,其中騎兵隻有四萬,剩下的便是步兵,弓弩手及其餘兵種。


    而那蠻國幾乎舉全國之力,征兆十萬精兵,而這十萬精兵中騎兵便占據一半,其餘一半蠻兵不僅身強力壯,又精通弓箭,近戰更是以一敵二。


    故而看著表麵大華兵力占優,實則蠻國絲毫不落下風,且必是下定決心要攻破涼州,直取秦安。


    且經過兩月有餘的大小數次戰事,涼州軍傷亡高達六萬。


    而蠻兵傷亡僅有有三成左右,這三成中蠻國騎兵隻占一半。由此可見蠻國此刻已占據上風了。


    直到進入臘月,雙方依舊難解難分,此時天寒地凍,突降大雪,這大雪一下便是三日,走在地上那積雪都要莫過膝蓋了。


    而這大雪也導致糧草未及時送達,涼州軍內剩餘的糧草僅僅隻夠堅持不到十天。


    為防軍心渙散,李滄河召集眾將領商討對策,此時在李滄河帳下參軍方子安提議最後發動對蠻國的衝擊。


    那方子安定下計策,安排一萬騎兵趁著寒夜突襲蠻軍軍營,剩餘大軍埋伏在距涼州城五十裏外的一處名叫峪口峽的峽穀兩側上方。


    這峪口峽兩旁均是懸崖峭壁,峽內最窄處僅有五丈寬,若是行軍至此,必定放慢速度,此時安排在上方的大軍備好落石,弓箭,火把桐油等物,隻待騎兵將蠻兵引到此處,定殺他個措手不及。


    此計一出,全軍將領欣然同意。


    於是乎,雪夜,一萬騎兵身披白袍悄然向蠻兵軍營進發。


    李滄河率領全軍埋伏在峪口峽,靜待蠻兵到來。


    那夜,眾將士忍受風雪侵蝕,在雪夜中等候多時,士兵們早已凍的不行,渾身瑟瑟發抖,就連兵器都結滿冰碴。


    期間,李滄河安排數名斥候不斷打探,直到醜時,終於斥候來報,前方騎兵已進入了峪口峽內,後麵的蠻兵緊追不舍,人數眾多,看著倒真像傾巢出動。


    李滄河大喜,命令眾將士準備落石等物嚴陣以待。


    涼州騎兵進入了峪口峽內,速度放緩,與蠻軍隻相差不到二裏。


    此時最為煎熬,可好在蠻軍似乎並沒有察覺意圖,徑直追趕騎兵。


    就在騎兵距離窄口隻有百米時,後方的蠻軍忽然停下,這一情況,讓眾騎兵也慌了神,紛紛轉身對立。


    峽口上方,李滄河看著峽口內的情形,眉頭緊皺,心中也是大急,心中歎道“看來蠻軍之中也有高人呐!”


    下方的蠻軍一動不動的看著騎兵,絲毫沒有前進的打算,涼州騎兵更是騎虎難下。


    這時,方子安皺著眉頭來到李滄河身邊,低聲說道“將軍,不能再等了!”


    “下官方才估算了一下,此次蠻兵幾乎是傾巢而出了,若讓將士們分開些,定能一舉殲之!”方子安也是有些心急。


    李滄河心中猶豫不決,說道“咱們的騎兵還在下方,若是此時出擊,隻怕………哎……”


    方子安又何嚐不知?見著李滄河猶豫不決,頗為悲傷的說道“將軍,若是錯過機會,那咱們之前陣亡的士兵便是白死了啊!”


    李滄河聽完後並不迴話,此時,峽口內的蠻軍有些異動,似乎想著退去。


    方子安連忙跪下請求“請將軍下令!”


    李滄河見此,咬牙說道“眾將士聽令,給我放!!!”


    李滄河命令一下,士兵們紛紛呐喊,一旁備好的落石,弓箭桐油弓箭等物紛紛投擲下去。


    蠻兵們聞聲抬頭看向上方的懸崖,隻見唿聲震天,緊接著落石弓箭向著己方而來。


    前方的蠻兵反應不過來,被落石弓箭擊中,倒地一片。


    不知誰喊了一聲“有埋伏……有埋伏……”


    此時蠻軍大亂,紛紛調頭向峽口跑去,無奈落石等物太多,又阻隔了道路,蠻兵們撤退不及,傷亡慘重。


    涼州騎兵聽到已方的叫喊,衝著窄口跑去,而峽口上方的士兵也顧不得許多,又加之黑夜,早已看不清下方是蠻兵還是涼州騎兵了,無數的落石也砸向了他們。


    又因無奈太窄,一萬騎兵躲閃不及,行跡緩慢。


    看著下方那慘烈狀況,李滄河老淚縱橫,痛心不已。


    落石等物投擲完畢後,也有不少後方的蠻兵逃離及時,早就奔出幾裏開外了,而峽口內,除了死去的蠻兵,也生還了不少,那些蠻兵見著涼州騎兵也被阻隔在內,心中怒火不止,朝著剩餘的騎兵攻來。


    李滄河見狀,忙吩咐將士下到峽口解救他們。


    等到峽口下方時,雖說剩餘蠻兵被盡數擊殺,但是已方剩餘的騎兵不到千人。


    方子安臉龐抖動的看著這慘烈景象,自責不已,跪在李滄河身前,請求責罰!


    李滄河搖搖頭,默不作聲,隻是眼神蒼涼的看著地上的騎兵屍體,長歎一聲。


    最後,傷亡統計出來,已方一萬騎兵,逃出來的不過四千,其餘均是被落石砸死,或是與蠻兵交戰而亡。


    而蠻兵,在峽口內留下的屍體,也就不到兩萬。


    次日,涼州城內收到蠻國的議和書,這表明這場大戰終於落下帷幕,而此次戰事,十五萬大軍最後隻剩八萬由餘,其中騎兵更是損失慘重,隻剩萬餘。


    此次戰事,隻能說是慘勝而已……


    而方子安也是因為這次戰事,被李滄河舉薦至兵部侍郎之位。


    ………………


    聽完李翰所講的涼州舊事,李洵陽唏噓不已,感歎便是這一次戰事,大華就損失了七萬士兵,這七萬士兵如今隻能長眠邊境,不覺間,心中著實難受。


    不過那方子安的計策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雖說沒有將蠻兵一舉殲滅,可也是因為這次的計策,讓兩國得以和平相處,休養生息,雖說他此次計策造成騎兵損失慘重,不過瑕不掩瑜,他能算的上此戰首要功臣。


    “既然那書院先生提及此舊事,為何方靈詩會與其爭辯呢?”李洵陽繼續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華極品小皇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粥配老鹹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粥配老鹹菜並收藏大華極品小皇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