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跟著那路人才走了兩條街,隻見街道開始寬敞,正眼看去,那街口豎立著一座牌坊,街旁的商鋪早已人聲鼎沸,走上前,隻見牌坊高約五丈,兩旁掛著紅色燈籠,顯得格外的紅火,牌坊上寫著“清河街”三字大字。
走到街中,李洵陽才發現,這清水街原來就是秦河旁邊,秦河流到此處水流緩慢,兩旁的河道便窄上許多,河中也不時的劃過幾艘小船,且在和秦河中有座木橋,橋身兩側也掛滿了燈籠,就好似一條大龍橫亙在秦河之上,向遠處望去,隻見橋的那邊也是燈光熠熠。
三人找了處僻靜的地方,欣賞這清河街的夜景,這時的秦河的河水在兩旁商鋪的燈光照耀下顯得波光瀲灩,芸兒不由的說道“公子,這清河街確實熱鬧呀!”
李洵陽也是點頭,看來拿牙行掌櫃所言非虛,李洵陽腦中蹦出個想法,若是此時能包下一艘小船,坐船遊覽,豈不美哉?想著便和芸兒說道“芸兒,公子倒是有個想法,你和魯大哥稍後,我且去這河邊看看。”
不等芸兒迴話,李洵陽便轉身往這河邊走上去。不多時便發現了,不遠處有數隻小船停靠岸邊,李洵陽走上前去,找尋一番,並沒有看見一個船夫,心中有些遺憾。
這時,有個聲音傳了過來,隻聽著聲音說道“我說公子,你這是來租船的吧?”
李洵陽循聲望去,隻見那岸邊的樹下,有一老叟,手執魚竿在那垂釣,李洵陽走上前去,向那老叟行禮,問道“敢問老先生可是船夫?”
那老叟搖了搖頭說道“公子今日運氣稍差,今日的小船不許載客。”
李洵陽疑惑,指著河中劃過的小船說道“那為何這河中還有船呢?”
老叟聞言冷笑了一聲“那些是有錢家自己的船,自然不受管製啦。”又打量了下李洵陽,說道“這麽看來,公子是外地人咯,這秦河呀,官府有規定,夜晚不能隨意離開泊口,逢初二初五初八初十才能帶客遊玩,白天不受限製,恰巧今日初四,所以我說公子運氣不佳。”說完又嘴裏有些不滿的說道“這秦河到了晚上最是煩人,鶯歌燕舞的,吵的老夫釣個魚也不清淨。”說罷,將魚竿抬起,自顧的說道“走咯,迴家啦,這魚釣不成啦...”
李洵陽剛想問這老叟是為啥釣不成,隻聽得江麵上又歌聲飄來,還伴隨著陣陣琴聲,疑惑的望向江麵,隻見的江麵不知何時,遊來數隻畫舫,隻見那畫舫上張燈結彩,頂上漆著黃漆,船柱雕梁畫鳳,一個個巧施粉黛的歌女掩麵輕歌、低首撫琴、翩然起舞,她們的歌聲琴聲傳遍秦河之上。
那畫舫之中扔下船錨,停在秦河中央,不多時,搖曳在河中的小船紛紛靠近畫舫,似有人影登上。
李洵陽瞧見此,這才明白了那牙行掌櫃話中之意,也明白了剛剛那老叟說釣不成魚,原來這清河街出名的不是街,而是河中的畫舫,那一艘搜畫舫,便是名副其實的銷金窟。
李洵陽見此,沒了遊玩的心情,自己的事業剛剛起步,若是進這銷金窟,或許連那些歌女的小手都摸不著呢。
心中感慨萬千,不自覺的腦中想起了首詩,當下念了出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河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念後,李洵陽心中暗罵“媽的,等老子有錢了再來”說著向芸兒二人走去。
李洵陽剛走沒幾步,隻見之前那老叟釣魚旁邊的樹後走出兩個身影,那身影在月光的照耀下,顯的格外嬌小,隻見其中一人看著李洵陽的背影說道“小竹,你瞧那人,我怎的聽的那人聲音如此熟悉,好似在哪聽過....”
那身影一側的的迴答道“小姐,時辰不早啦,咱們若是還不迴去,被老爺發現了,奴婢可就慘啦....”
原來,這二人是女扮男裝,那一旁的小姐聽得那小竹的話,用腳踢了一下,說道“好吧好吧,迴去便是,可是....剛剛那人的聲音我真的在何處聽過,小竹,你知道嗎?”
————————
清晨,李洵陽在宅子內將軍體拳練上了幾遍,吃過早飯,李洵陽將第二迴的手稿趕忙讓芸兒送去茶館,昨日晚上出去遊玩,玩倒沒玩到什麽,錢袋都差點被偷,雖說去了清河街,也就是走了個過場,因此,便忘記了將手稿給老吳頭送去,今日沒有給老吳頭熟悉的機會,就看他臨場發揮如何了,而自己今日還得將剩餘的十二迴寫完,隻得派芸兒送去,順便讓芸兒聽完說書才能迴來。自己坐到屋內,腦中想著後續的情節,動起筆來。
…………
西城主要住的都是朝廷官員,其中也不乏有些富商靠著鈔能力也能住到此處。
趙天仁貴為天子恩師,自然在此城也有宅院,隻是他的宅院所處的位置也不在西城中心,而是快到了城牆邊了。
就這宅子還是李雲隆念及師恩賜下的,宅院是個二進出的,裏麵也甚為簡單,入門便見一條幽深的石子甬路,一旁有一方水池,池子上建造涼亭,另一邊栽種花草和翠竹,順著曲折的甬路向前一直走,來到後院,綠柳依依,假山聳立,一座二層的小閣樓映入眼簾。
順著閣樓的樓梯走上去,打開第一間廂房的門,屋頂上掛著淡粉色的紗簾,正中是一張香木桌,旁邊還有四隻雕刻精細的木椅。再往裏走便有一張床,木床上掛著透明的紗簾,繡花被子和枕頭擺放在床頭,木床旁邊放置擺放著梳妝台,梳妝台上胭脂香粉一一排列。
廂房窗前也擺著書桌,桌上的筆墨紙硯卻有些淩亂,桌前坐著一女子,隻見那女子一襲粉衣,修長的青發上束上一絲粉色發帶,正在桌上寫著什麽,走近一看,那紙上寫著一首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河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詩正是李洵陽昨日在秦河邊念出的,而眼前的女子,正是昨夜那樹後兩名女扮男裝的中的其中一個。原來這女子,正是趙天仁的女兒,趙月娘…
趙月娘此時看著眼前的這首詩,嘴中反複的念著,這時,門外傳來一句女聲“小姐,老爺迴來啦~”話音剛落,隻見一身著翠綠的丫鬟走了進來。
“小竹,爹迴來不就迴來了嘛,你這麽慌張幹什麽?”隻聽趙月娘說道。
那丫鬟小竹正想迴話,屋外走進一人,正是禮部尚書趙天仁。
趙月娘見趙天仁進屋,隨口叫了聲“爹。”緊接著快速將桌上的紙拿下,攥在手心裏。
趙天仁眉頭緊皺,冷哼了聲,說道“我的好女兒,你現在膽子夠大的啊,有什麽事都能瞞著爹了?說,昨夜去了哪裏?”
聽得趙天仁的問話。趙月娘有些慌張,語無倫次的說道“沒、沒去哪啊,爹。昨夜我早早的就歇息了~”
趙天仁聽罷,厲聲說道“你還騙爹?哼,老馬已經和我說了,你昨夜哀求他帶你出去逛,你和小竹二人去了北城,是也不是?”
趙月娘嘴中嘟囔著,聽不清說些什麽,趙天仁歎了口氣,心情也慢慢平複,緩緩的說道“月娘,爹不怪你出去玩,但是你得和爹說,這大晚上的,你們二人跑出去,若是遇上壞人,單憑老馬是沒用的,且我叫你好好待家裏,這也是為你好,爹也告訴你了,五皇子被逐出宮,也不知他在不在都城,倘若你出門遇著他,總歸是不好的,你得明白爹的良苦用心呐。”
趙月娘聽罷,點頭稱是,又在桌上倒了杯茶遞給趙天仁,說道“爹,女兒明白啦,爹請放心,日後我有什麽會和爹爹說的。”
趙天仁喝了杯茶,見趙月娘態度誠懇,話到嘴邊也不好說什麽了,擺了擺衣袖,轉身走下樓去。
見著趙天仁走下樓,趙月娘嘴中唿出一口氣,攤開手心,將皺了的紙攤開,小竹見到,“小姐,不就是一首詩嘛,從昨晚到現在,你嘴邊掛著的就是這首詩,這詩有這麽好嘛!”
趙月娘聽後,用手敲了下小竹的腦袋,“你這丫頭,知道什麽?不和你說了~”說完走到桌前,也在紙上寫著,不多時,紙上出現了一首詩:“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趙女雪飛香……”
走到街中,李洵陽才發現,這清水街原來就是秦河旁邊,秦河流到此處水流緩慢,兩旁的河道便窄上許多,河中也不時的劃過幾艘小船,且在和秦河中有座木橋,橋身兩側也掛滿了燈籠,就好似一條大龍橫亙在秦河之上,向遠處望去,隻見橋的那邊也是燈光熠熠。
三人找了處僻靜的地方,欣賞這清河街的夜景,這時的秦河的河水在兩旁商鋪的燈光照耀下顯得波光瀲灩,芸兒不由的說道“公子,這清河街確實熱鬧呀!”
李洵陽也是點頭,看來拿牙行掌櫃所言非虛,李洵陽腦中蹦出個想法,若是此時能包下一艘小船,坐船遊覽,豈不美哉?想著便和芸兒說道“芸兒,公子倒是有個想法,你和魯大哥稍後,我且去這河邊看看。”
不等芸兒迴話,李洵陽便轉身往這河邊走上去。不多時便發現了,不遠處有數隻小船停靠岸邊,李洵陽走上前去,找尋一番,並沒有看見一個船夫,心中有些遺憾。
這時,有個聲音傳了過來,隻聽著聲音說道“我說公子,你這是來租船的吧?”
李洵陽循聲望去,隻見那岸邊的樹下,有一老叟,手執魚竿在那垂釣,李洵陽走上前去,向那老叟行禮,問道“敢問老先生可是船夫?”
那老叟搖了搖頭說道“公子今日運氣稍差,今日的小船不許載客。”
李洵陽疑惑,指著河中劃過的小船說道“那為何這河中還有船呢?”
老叟聞言冷笑了一聲“那些是有錢家自己的船,自然不受管製啦。”又打量了下李洵陽,說道“這麽看來,公子是外地人咯,這秦河呀,官府有規定,夜晚不能隨意離開泊口,逢初二初五初八初十才能帶客遊玩,白天不受限製,恰巧今日初四,所以我說公子運氣不佳。”說完又嘴裏有些不滿的說道“這秦河到了晚上最是煩人,鶯歌燕舞的,吵的老夫釣個魚也不清淨。”說罷,將魚竿抬起,自顧的說道“走咯,迴家啦,這魚釣不成啦...”
李洵陽剛想問這老叟是為啥釣不成,隻聽得江麵上又歌聲飄來,還伴隨著陣陣琴聲,疑惑的望向江麵,隻見的江麵不知何時,遊來數隻畫舫,隻見那畫舫上張燈結彩,頂上漆著黃漆,船柱雕梁畫鳳,一個個巧施粉黛的歌女掩麵輕歌、低首撫琴、翩然起舞,她們的歌聲琴聲傳遍秦河之上。
那畫舫之中扔下船錨,停在秦河中央,不多時,搖曳在河中的小船紛紛靠近畫舫,似有人影登上。
李洵陽瞧見此,這才明白了那牙行掌櫃話中之意,也明白了剛剛那老叟說釣不成魚,原來這清河街出名的不是街,而是河中的畫舫,那一艘搜畫舫,便是名副其實的銷金窟。
李洵陽見此,沒了遊玩的心情,自己的事業剛剛起步,若是進這銷金窟,或許連那些歌女的小手都摸不著呢。
心中感慨萬千,不自覺的腦中想起了首詩,當下念了出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河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念後,李洵陽心中暗罵“媽的,等老子有錢了再來”說著向芸兒二人走去。
李洵陽剛走沒幾步,隻見之前那老叟釣魚旁邊的樹後走出兩個身影,那身影在月光的照耀下,顯的格外嬌小,隻見其中一人看著李洵陽的背影說道“小竹,你瞧那人,我怎的聽的那人聲音如此熟悉,好似在哪聽過....”
那身影一側的的迴答道“小姐,時辰不早啦,咱們若是還不迴去,被老爺發現了,奴婢可就慘啦....”
原來,這二人是女扮男裝,那一旁的小姐聽得那小竹的話,用腳踢了一下,說道“好吧好吧,迴去便是,可是....剛剛那人的聲音我真的在何處聽過,小竹,你知道嗎?”
————————
清晨,李洵陽在宅子內將軍體拳練上了幾遍,吃過早飯,李洵陽將第二迴的手稿趕忙讓芸兒送去茶館,昨日晚上出去遊玩,玩倒沒玩到什麽,錢袋都差點被偷,雖說去了清河街,也就是走了個過場,因此,便忘記了將手稿給老吳頭送去,今日沒有給老吳頭熟悉的機會,就看他臨場發揮如何了,而自己今日還得將剩餘的十二迴寫完,隻得派芸兒送去,順便讓芸兒聽完說書才能迴來。自己坐到屋內,腦中想著後續的情節,動起筆來。
…………
西城主要住的都是朝廷官員,其中也不乏有些富商靠著鈔能力也能住到此處。
趙天仁貴為天子恩師,自然在此城也有宅院,隻是他的宅院所處的位置也不在西城中心,而是快到了城牆邊了。
就這宅子還是李雲隆念及師恩賜下的,宅院是個二進出的,裏麵也甚為簡單,入門便見一條幽深的石子甬路,一旁有一方水池,池子上建造涼亭,另一邊栽種花草和翠竹,順著曲折的甬路向前一直走,來到後院,綠柳依依,假山聳立,一座二層的小閣樓映入眼簾。
順著閣樓的樓梯走上去,打開第一間廂房的門,屋頂上掛著淡粉色的紗簾,正中是一張香木桌,旁邊還有四隻雕刻精細的木椅。再往裏走便有一張床,木床上掛著透明的紗簾,繡花被子和枕頭擺放在床頭,木床旁邊放置擺放著梳妝台,梳妝台上胭脂香粉一一排列。
廂房窗前也擺著書桌,桌上的筆墨紙硯卻有些淩亂,桌前坐著一女子,隻見那女子一襲粉衣,修長的青發上束上一絲粉色發帶,正在桌上寫著什麽,走近一看,那紙上寫著一首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河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詩正是李洵陽昨日在秦河邊念出的,而眼前的女子,正是昨夜那樹後兩名女扮男裝的中的其中一個。原來這女子,正是趙天仁的女兒,趙月娘…
趙月娘此時看著眼前的這首詩,嘴中反複的念著,這時,門外傳來一句女聲“小姐,老爺迴來啦~”話音剛落,隻見一身著翠綠的丫鬟走了進來。
“小竹,爹迴來不就迴來了嘛,你這麽慌張幹什麽?”隻聽趙月娘說道。
那丫鬟小竹正想迴話,屋外走進一人,正是禮部尚書趙天仁。
趙月娘見趙天仁進屋,隨口叫了聲“爹。”緊接著快速將桌上的紙拿下,攥在手心裏。
趙天仁眉頭緊皺,冷哼了聲,說道“我的好女兒,你現在膽子夠大的啊,有什麽事都能瞞著爹了?說,昨夜去了哪裏?”
聽得趙天仁的問話。趙月娘有些慌張,語無倫次的說道“沒、沒去哪啊,爹。昨夜我早早的就歇息了~”
趙天仁聽罷,厲聲說道“你還騙爹?哼,老馬已經和我說了,你昨夜哀求他帶你出去逛,你和小竹二人去了北城,是也不是?”
趙月娘嘴中嘟囔著,聽不清說些什麽,趙天仁歎了口氣,心情也慢慢平複,緩緩的說道“月娘,爹不怪你出去玩,但是你得和爹說,這大晚上的,你們二人跑出去,若是遇上壞人,單憑老馬是沒用的,且我叫你好好待家裏,這也是為你好,爹也告訴你了,五皇子被逐出宮,也不知他在不在都城,倘若你出門遇著他,總歸是不好的,你得明白爹的良苦用心呐。”
趙月娘聽罷,點頭稱是,又在桌上倒了杯茶遞給趙天仁,說道“爹,女兒明白啦,爹請放心,日後我有什麽會和爹爹說的。”
趙天仁喝了杯茶,見趙月娘態度誠懇,話到嘴邊也不好說什麽了,擺了擺衣袖,轉身走下樓去。
見著趙天仁走下樓,趙月娘嘴中唿出一口氣,攤開手心,將皺了的紙攤開,小竹見到,“小姐,不就是一首詩嘛,從昨晚到現在,你嘴邊掛著的就是這首詩,這詩有這麽好嘛!”
趙月娘聽後,用手敲了下小竹的腦袋,“你這丫頭,知道什麽?不和你說了~”說完走到桌前,也在紙上寫著,不多時,紙上出現了一首詩:“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趙女雪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