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能來的全來了
三國:召喚梁山好漢副本大逃殺 作者:蒼梧野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討伐劉波的聯盟大名單中,掛帥的自然是曹操,
作為縱橫徐州+兗州的“霸主”,居然和原時空一樣,出擊在前的時候,被人偷家了,
本以為兗州沒了呂布,又被重創的那些世家(兗州),在洪水滔天麵前能自保就不錯了,隻能老老實實的看著自己經略徐州,
本以為徐州的陶謙已死,臧霸正在被自己吊打,大部分世家(徐州)都在爭相配合,製霸兩州之地指日可待。
沒想到,一個區區梁山賊寇劉波,居然悄無聲息的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偷渡成功,反殺拿下彭城國不說,還讓自己折損了曹仁!!
所以,必須幹掉他!
與臧霸達成了停火協議後,曹操立刻集結部隊,以夏侯淵為主帥,曹洪、曹休為副將,領兵為第一集團軍,向彭城國靠攏,
討劉聯盟,曹操自然是盟主了。
達成停火協議後,臧霸也獲得了喘息之機,身為玩家的他,之前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被發了狠的曹操一頓教做人之後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雖然把曹操傳折磨的夠嗆,但是,自己損失也很大,接連損兵折將,喪師失地,
個中苦悶也隻有自己知曉。
難得劉波偷襲得手,這才不至於敗走郯城,退出東海郡,忙不迭的簽署協議,
本想著坐觀成敗,但曹操也不是三歲小孩子:總不能再被人背後偷襲吧?
於是,在徐州世家大族和豪強的威逼利誘下,臧霸不得不也出動了人馬,以孫康為主帥,配合曹軍的行動。
僅僅這兩隊還不夠,躲在兗州快活似神仙當著水利專家的李典,作為名義上曹操扶植栽培的勢力,在領導有難的時候,也要出一份力,
於是,派出了單廷珪、孫立二人為將,領8000遠征軍,走水路前往徐州襄助。
——拖得時間太長了,可能讀者朋友(如果還有讀者的話)已經忘了這幾號人物,曾經出現過,在乘市縣被劉波率隊吊打後,釋放的幾位戰俘(已經發展成了臥底了)。
8000,是李典能拿出來的兵力上限,
雖然暗中和劉波冰釋前嫌,但是,自己做過什麽,現在又盤踞在哪裏,心裏還是有些逼數的,真要傾巢而出被人反偷家,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外麵蹲著一個殺兄之仇不共戴天的關羽!
留守兗州的夏侯惇,主要是負責牽製在兗州的劉波勢力,令其無法分身支援,
至此,討劉聯盟的三大集團軍組隊成功,
a集團軍夏侯淵,人,
b集團軍孫康,人,
c集團軍單廷珪,8000人。
站在他們身後的,則是“廣大”地主豪紳。
有錢出錢,有人出人。
除了在錢糧方麵比之前更為積極,一些土豪還一共砸出了多青壯勞力作為預備役,
——沒辦法,都是被劉波的土改政策給逼急眼了。
這要是被劉波拿到了徐州(還有兗州)的控製權,以後還有我們的出頭之日?
不管是曹操還是臧霸誰成為徐州主人,頂多是交稅多少,話語權大小的區別,
身份地位不會變化,階層的統治屬性還在。
劉波成為主人,我們的百年家族傳承就斷了!!
“連主力,帶二線輔助,這就是七八萬人了啊……”
看著戴宗送來的情報,劉波有些頭疼,
沒想到,自己的土改政策這麽受歡迎,更沒想到,地主老財的應激反應這麽大。
“彭城國的能戰之兵有多少?”
劉波看向又當謀士,又當醫生,抽出時間還要尋花問柳,忙的快要吐血,全靠自家靈丹妙藥吊著一口氣的安道全。
“不到兩萬人,主公,這已經是極限了……”
安道全也沒有辦法:我隻是個神醫,總不能總當成智多星用啊!
“極限?受益於我的土改政策,已經有十幾萬百姓來投,而且後麵還有大波來襲,怎麽會隻征收到了不到兩萬人?難道你之前再吹牛?”
劉波不信:“就算是裏麵有老弱婦孺,也不至於數據這麽淒慘!”
“額……主公,這些草民也要算上?麵對正規軍,他們還能有戰鬥力?”
安道全一愣:“臨陣磨槍沒用啊~”
“你是說這兩萬人是精兵,根本就沒真正發動老百姓?”
劉波拍拍額頭,一陣無語。
“老百姓,都是牆頭草,誰來了就跟誰混,一下子強征太多的話,會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太快,不利於凝聚軍心,提升……”
安道全被劉波摔打多日,忙於軍旅,居然也能朗朗上口的嗶嗶幾句。
“蠢貨!”
劉波打斷道:“那是之前!換誰來了,百姓的地位和命運都不會發生改變,但是,有我劉波在就不一樣了!沒有人有勇氣和氣魄複製這一套土改政策!拿到了土地的他們,已經嚐到了甜頭,不會再讓別人搶走屬於他們家族的財富,哪怕是我都不可以了!”
“所以……”
“所以,他們會誓死扞衛自己的勝利果實!不會再讓任何人卷土重來!”
“明白了……哎呀,主公!!那我豈不是誤事了?!!”
安道全狂拍大腿,懊悔不已:“屬下愚鈍,沒有想到這這一層利害關係,貽誤戰機了!”
“不,還不晚,”
劉波搖搖頭:“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這兩萬人是精兵,對麵別看有七八萬人,但是有一半是強征入伍的預備役,另外一半,還兵分三路,又沒有太多的良將坐鎮,隻要我們指揮得當,可以控製局麵的!”
曹操,關鍵是曹操沒有出動,郭嘉也沒有靠前指揮,那就還有機會。
“……那可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劉波笑道:“管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安道全:“……主公屬下愚鈍,這是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集中優勢兵力,取得局部優勢,消滅敵人!!”
“……哦,明白了~”
安道全一副不懂裝懂的樣子,隨聲附和道。
作為縱橫徐州+兗州的“霸主”,居然和原時空一樣,出擊在前的時候,被人偷家了,
本以為兗州沒了呂布,又被重創的那些世家(兗州),在洪水滔天麵前能自保就不錯了,隻能老老實實的看著自己經略徐州,
本以為徐州的陶謙已死,臧霸正在被自己吊打,大部分世家(徐州)都在爭相配合,製霸兩州之地指日可待。
沒想到,一個區區梁山賊寇劉波,居然悄無聲息的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偷渡成功,反殺拿下彭城國不說,還讓自己折損了曹仁!!
所以,必須幹掉他!
與臧霸達成了停火協議後,曹操立刻集結部隊,以夏侯淵為主帥,曹洪、曹休為副將,領兵為第一集團軍,向彭城國靠攏,
討劉聯盟,曹操自然是盟主了。
達成停火協議後,臧霸也獲得了喘息之機,身為玩家的他,之前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被發了狠的曹操一頓教做人之後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雖然把曹操傳折磨的夠嗆,但是,自己損失也很大,接連損兵折將,喪師失地,
個中苦悶也隻有自己知曉。
難得劉波偷襲得手,這才不至於敗走郯城,退出東海郡,忙不迭的簽署協議,
本想著坐觀成敗,但曹操也不是三歲小孩子:總不能再被人背後偷襲吧?
於是,在徐州世家大族和豪強的威逼利誘下,臧霸不得不也出動了人馬,以孫康為主帥,配合曹軍的行動。
僅僅這兩隊還不夠,躲在兗州快活似神仙當著水利專家的李典,作為名義上曹操扶植栽培的勢力,在領導有難的時候,也要出一份力,
於是,派出了單廷珪、孫立二人為將,領8000遠征軍,走水路前往徐州襄助。
——拖得時間太長了,可能讀者朋友(如果還有讀者的話)已經忘了這幾號人物,曾經出現過,在乘市縣被劉波率隊吊打後,釋放的幾位戰俘(已經發展成了臥底了)。
8000,是李典能拿出來的兵力上限,
雖然暗中和劉波冰釋前嫌,但是,自己做過什麽,現在又盤踞在哪裏,心裏還是有些逼數的,真要傾巢而出被人反偷家,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外麵蹲著一個殺兄之仇不共戴天的關羽!
留守兗州的夏侯惇,主要是負責牽製在兗州的劉波勢力,令其無法分身支援,
至此,討劉聯盟的三大集團軍組隊成功,
a集團軍夏侯淵,人,
b集團軍孫康,人,
c集團軍單廷珪,8000人。
站在他們身後的,則是“廣大”地主豪紳。
有錢出錢,有人出人。
除了在錢糧方麵比之前更為積極,一些土豪還一共砸出了多青壯勞力作為預備役,
——沒辦法,都是被劉波的土改政策給逼急眼了。
這要是被劉波拿到了徐州(還有兗州)的控製權,以後還有我們的出頭之日?
不管是曹操還是臧霸誰成為徐州主人,頂多是交稅多少,話語權大小的區別,
身份地位不會變化,階層的統治屬性還在。
劉波成為主人,我們的百年家族傳承就斷了!!
“連主力,帶二線輔助,這就是七八萬人了啊……”
看著戴宗送來的情報,劉波有些頭疼,
沒想到,自己的土改政策這麽受歡迎,更沒想到,地主老財的應激反應這麽大。
“彭城國的能戰之兵有多少?”
劉波看向又當謀士,又當醫生,抽出時間還要尋花問柳,忙的快要吐血,全靠自家靈丹妙藥吊著一口氣的安道全。
“不到兩萬人,主公,這已經是極限了……”
安道全也沒有辦法:我隻是個神醫,總不能總當成智多星用啊!
“極限?受益於我的土改政策,已經有十幾萬百姓來投,而且後麵還有大波來襲,怎麽會隻征收到了不到兩萬人?難道你之前再吹牛?”
劉波不信:“就算是裏麵有老弱婦孺,也不至於數據這麽淒慘!”
“額……主公,這些草民也要算上?麵對正規軍,他們還能有戰鬥力?”
安道全一愣:“臨陣磨槍沒用啊~”
“你是說這兩萬人是精兵,根本就沒真正發動老百姓?”
劉波拍拍額頭,一陣無語。
“老百姓,都是牆頭草,誰來了就跟誰混,一下子強征太多的話,會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太快,不利於凝聚軍心,提升……”
安道全被劉波摔打多日,忙於軍旅,居然也能朗朗上口的嗶嗶幾句。
“蠢貨!”
劉波打斷道:“那是之前!換誰來了,百姓的地位和命運都不會發生改變,但是,有我劉波在就不一樣了!沒有人有勇氣和氣魄複製這一套土改政策!拿到了土地的他們,已經嚐到了甜頭,不會再讓別人搶走屬於他們家族的財富,哪怕是我都不可以了!”
“所以……”
“所以,他們會誓死扞衛自己的勝利果實!不會再讓任何人卷土重來!”
“明白了……哎呀,主公!!那我豈不是誤事了?!!”
安道全狂拍大腿,懊悔不已:“屬下愚鈍,沒有想到這這一層利害關係,貽誤戰機了!”
“不,還不晚,”
劉波搖搖頭:“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這兩萬人是精兵,對麵別看有七八萬人,但是有一半是強征入伍的預備役,另外一半,還兵分三路,又沒有太多的良將坐鎮,隻要我們指揮得當,可以控製局麵的!”
曹操,關鍵是曹操沒有出動,郭嘉也沒有靠前指揮,那就還有機會。
“……那可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劉波笑道:“管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安道全:“……主公屬下愚鈍,這是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集中優勢兵力,取得局部優勢,消滅敵人!!”
“……哦,明白了~”
安道全一副不懂裝懂的樣子,隨聲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