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蜀魏之間隔絕著山高水險的秦嶺。諸葛亮想要伐魏有五條路,自西向東依次是:祁山道,陳倉道(又名故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道路的修建主要是利用秦嶺的峽穀與其間的河流。


    祁山道從成縣始,經西和、禮縣到天水,然後從隴山道中穿行,並穿過隴山山口(即關隴古道)到達隴縣,然後抵達關中。此路即是當年諸葛亮打算第一次出祁山的進兵之路。隴山即六盤山,六盤山呈南北走向,將關中與天水完全隔絕。若要穿行六盤山,最便捷的道路當屬隴山山口。街亭即在隴山山口附近,是諸葛亮自天水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失去街亭就意味著諸葛亮前功盡棄。


    諸葛亮選擇祁山道就是因為此路可以憑借一條名為西漢水的河流運送給養。西漢水河穀寬闊,兩岸皆為平坦的黃土高原,可以完全避開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的曲折艱難。此外,正是因為祁山道寬闊平坦,所以諸葛亮可以從容應對敵軍設伏。同時,西漢水兩岸開發較早。北伐前,諸葛亮還曾親自勘探當地人的墓葬,並得出此地百姓富裕的結論。故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選擇祁山道的一個原因就是可以得到當地的糧草補充。


    當然,對於諸葛亮為何不采納魏延之策,大概是因為諸葛亮首次北伐,考慮到經子午道從漢中越秦嶺直取關中固然近捷,但卻極易受到關中守軍、洛陽魏軍和來自隴右魏軍的三路夾擊,弄不好會全軍覆沒。兵出祁山,由西向東掃蕩,雖路遠迂迴,卻穩紮穩打,十分穩妥。(三國時,這一帶屬於氐羌等少數民族聚集之地。蜀魏相爭都曾聯係氐羌部落以為策應)而且,諸葛亮還部署了趙雲、鄧芝率偏師兵出斜穀,作為疑兵吸引魏軍注意。實際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確實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接連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城,導致“關中震響,朝野恐懼”。魏明帝聽聞大驚,立即調發精兵強將,並親率大軍坐鎮長安。


    陳倉道,自寶雞益門鎮出發,經鳳縣、略陽、勉縣可以抵達漢中,因為此路沿著故道水行進,故而又被稱為故道。此路最大的優點就是利用隴山與秦嶺之間的界河——渭水斜插入漢中,從而繞過了秦嶺。雖然陳倉道比較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路途較遠,但是此路與祁山道一樣,路途相對平坦。同時,陳倉道與祁山道又於略陽之處匯合為一路通往漢中。曆史上有名的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即是指此,後來曹操攻擊張魯走的也是陳倉道。


    褒斜道,儻駱道的形成也是憑借了河流對秦嶺的切割,褒斜道是用渭水支流斜水與漢水支流褒水兩條對向河穀所開鑿的。褒斜道自關中經眉縣沿斜水而上,走一段山路,再經太白縣沿褒水而下,經留壩到褒城,抵達漢中。儻駱道與褒斜道類似,自關中經周至縣沿駱水河穀而上,走一段山路,再經儻水河穀,到達洋縣,抵達漢中。儻駱道雖然在五路道路中路程最短,但是儻水與駱水之間山路距離較長,且其路十分險峻難行,故此道多為路人所摒棄。褒斜道全程249公裏,比儻駱道山路距離短。正是因為褒斜道的山路距離較短,所以此路早在西周時期即已開通,周幽王攻褒國取褒姒走的就是此路。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命趙雲曾向此道佯動。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突入到五丈原,也是走的此路。


    子午道是由子午穀入山,經寧陝,洋縣抵達漢中,形成時間大致與故道相同,穀長330公裏。因其正對長安城南,古人將正南北向稱之為子午,故名子午道。雖然子午道與長安距離較近,但是子午道卻有先天的缺點:離蜀漢控製的漢中過於遙遠。同時,此路也是五路中最長且最艱險的一路。


    先前,魏延鎮守漢中時,曾製定出了一套禦敵方案:“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要來攻,使不得入。”大意就是扼守關中通向漢中的出口,利用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的艱險難行,將後勤壓力丟給敵軍。於是,魏軍也嚐了一迴諸葛亮有糧運不上來的苦惱。公元244年,王平就是用魏延的防禦措施擊退了魏國大將軍曹爽的進攻。


    到了蜀漢後期薑維掌權,他先後以漢中為基地進行了九次北伐,大勝兩次,小勝一次,大敗一次,僵持四次。縱觀薑維北伐,其側重點多在隴西。史載薑維“兼負其文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同時,因為蜀漢常年用兵,所以可用兵力嚴重不足。薑維若是繼續發動北伐,則必須要解決兵源問題。但是蜀國全國兵力僅有十萬二千人,除駐守成都的4萬士卒外,駐守漢中的兵士隻有3萬人。而且,這三萬人還依舊奉行魏延時遺留的防禦政策。所以,薑維需要調整漢中兵力,以達到適當集中的目的。對此,薑維提出了“斂兵聚穀”的主張。258年,薑維奏請蜀後主,“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穀,退就漢、樂二城。uu看書ww.kasu.om 使敵不得入平,臣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穀,千裏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


    劉禪覺得薑維的辦法不錯,便命令漢中都督胡濟退駐延壽、監軍王含駐守樂城,護軍蔣斌駐守漢城。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地建立軍營駐防。


    “斂兵聚穀”即是將漢中的兵力適當收縮在漢中的幾座城池,如漢城(山西勉縣)、樂城(今陝西城固)。若有敵人進犯,則采取堅壁清野的措施,最後等敵人糧盡撤軍之時,再追擊殲滅來敵。通俗來說,薑維此戰術可以稱之為“開門揖盜”。後來,正是因為薑維的改弦更張,才給予後來魏軍發兵三路長驅直入漢中的機會。262年,薑維第八次北伐失敗後畏懼黃皓弄權而屯田遝中(甘肅舟曲縣)。此時,魏國司馬昭為了篡魏,迫切需要建立功勳。所以,當魏軍知曉薑維駐防遝中,且漢中防禦空虛時,遂決定於263年8月發兵三路伐蜀。


    具體部署如下:西路軍3萬,以鄧艾為主帥攻擊遝中,絆住薑維;中路軍3萬,以諸葛緒為主帥出祁山抄薑維後路,斷薑維迴援漢中之路;東路軍12萬,以鍾會為主帥分三路經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攻入漢中。薑維聞聽鍾會攻入漢中,唯恐魏軍突入劍閣,進入四川。於是,薑維當機立斷,立即甩開諸葛緒、鄧艾兩路人馬的糾纏,收集殘兵退守劍閣。同年十月,鄧艾偷渡陰平小道,翻越摩天嶺。綿竹一戰,諸葛瞻陣亡,蜀後主劉禪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武俠偶像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8歲小可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8歲小可愛並收藏從武俠偶像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