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狗,十一歲了,也是學堂先生給他起了一個新名字,胡靜林。隻不過,大家同學同鄉同村都記得清楚,還是小狗叫得痛快。
穿上新鞋,換上學堂給發的粗布衣服,教書先生給了他一塊幹麵餅,有四個大錢,這可是學堂兩個月,才發下來的。今天中午,正好又是燉肉的日子。
這學堂燉肉,每個孩子都有份,公平合理。這以前,也是被各地采風使過來查看之後,還有禦史大人發了話,這才改了規矩。學堂給飯,給肉,都要力求公平一些。
若有的孩童,胳膊粗力氣大,脾氣暴躁,那都少不了挨抽鞭子。這孩童抽鞭子,可不是說著玩。一旦處刑五次,記錄在案,斬首,絕不留情。帝國鐵律,勿以惡小而為之。
胡小狗吃得很飽,換上新衣服新鞋,揣著幹麵餅和四個大錢,他一路飛奔,直奔村裏。十幾裏山路,小孩子跑得快,還沒等夕陽下山,他就迴到家中。
他把四個大錢,給了四個弟弟妹妹,各一個,讓他們每個小心收好。爺爺剛剛領迴來五斤粗糧,剛好離中秋不遠,官府縣衙多給了五斤粗糧不說,還給了一斤幹肉。這幹肉,加上五斤粗糧,大鍋煮粥,多點鹽巴,加點野菜,一家五六個孩子,能吃半個月。
胡小狗的父親,胡大狗剛剛從地裏迴來。覺得兒子長得高了壯實,有些胖,他很高興。這年頭,也就是廠公活菩薩,不然,別說學堂每天管一頓,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給先生的學費,胡大狗活了三十多年,也不曾經見過一次。
和兒子說了一會兒學堂的新鮮事,沒想到學堂的先生老師,竟然打聽之後來到胡小狗的家。胡大狗的父母,老婆,兒子,還有四個小兒子和女兒,就像迎接王爺一樣,把先生老師請到家裏。
沒有茶水,隻有白水。貧苦人家,哪裏會有什麽茶葉?樸實鄉民,都尊重知書達理的文人,對於學堂老師,格外敬重。
先生直說來意,說胡小狗,聰明一些,用功讀書。這幾次考教,都是讓幾位先生滿意。上報過學堂之後,幾位先生一致同意。
可以在學堂,額外讀書兩年。等待十六歲,就可以前去州府的學堂,官府給路費不說。從下個月起,努力讀書的胡小狗,一個月就要多領一個大錢作為零花。
這次,學堂給的獎勵,胡小狗拿到五個大錢,是先生親自送過來的。胡大狗兩夫妻,都愣住了。五個大錢也不算多,可是自家孩子有了出息啊。
做父母的,哪個不喜歡孩子有出息。按照先生的說法,州府學堂努力兩年,等到了十八歲,可以去崇文學堂在州府。那時候,兩三年讀書過去,起碼可以做個衙門的小吏,差役。胡大狗兩夫妻和父母都是喜出望外。
普通百姓,沒想過自家孩子能去科舉考個舉人進士,那都是白日做夢。孩子十八歲成人,能在縣衙做個小吏,那已經是出人頭地。
這在十裏八村,以後保媒的媒婆估計都得踏破門檻。這可真是出息,這孩子有出息。
“這都是,廠公他老人家的德政。當初若不是廠公,鄙人也不過是個落魄秀才,給人測字,寫對聯,寫狀子糊口。小狗若是以前,給富戶放牛放羊,一輩子注定。都是廠公,有教無類,聖人德行。”學堂的先生,對廠公也是滿懷感激。
他每個月固定的二兩銀子,不算多,可是糊口足矣。他肩不能提,一個文弱書生,能養家糊口足矣。更何況,帝國每年新年,端午,中秋,除夕,不論哪個學堂塾師,先生,都有五兩銀子作為賀禮。
雷打不動,從不會拖延。說起廠公,他不過一個太監,那無數文人罵他,可最終,依托糊口的那些文人,都是靠著廠公。
學堂先生有感而發,從胡小狗家裏迴去,他也是感慨頗多,這些年,若不是廠公一力興辦學堂,這些落魄秀才,文弱書生,畢生中舉無望,最終還不得靠著廠公他老人家活口?
如今,還有一些孩童,也算有機會改命。恰好學堂先生走過村裏,偶遇本地的醫官迴家,兩人攀談幾句。這都是熟人,也都是依靠官府,這本地醫官,才有官府每月發下俸祿銀子,可以給附近百姓免費就診。
學堂先生忽然想起,明日可以帶老母親前往診病。這本地醫官,都不過是庸醫,普普通通學徒罷了。那也不錯,不花一個大錢,你想請醫官上門?哪有那麽容易。
也就廠公,如今帝國數百個縣城,數千個村鎮,都要慢慢普及醫官。這可是對無數百姓的好事,這些好事,哪個不是靠了廠公?
穿上新鞋,換上學堂給發的粗布衣服,教書先生給了他一塊幹麵餅,有四個大錢,這可是學堂兩個月,才發下來的。今天中午,正好又是燉肉的日子。
這學堂燉肉,每個孩子都有份,公平合理。這以前,也是被各地采風使過來查看之後,還有禦史大人發了話,這才改了規矩。學堂給飯,給肉,都要力求公平一些。
若有的孩童,胳膊粗力氣大,脾氣暴躁,那都少不了挨抽鞭子。這孩童抽鞭子,可不是說著玩。一旦處刑五次,記錄在案,斬首,絕不留情。帝國鐵律,勿以惡小而為之。
胡小狗吃得很飽,換上新衣服新鞋,揣著幹麵餅和四個大錢,他一路飛奔,直奔村裏。十幾裏山路,小孩子跑得快,還沒等夕陽下山,他就迴到家中。
他把四個大錢,給了四個弟弟妹妹,各一個,讓他們每個小心收好。爺爺剛剛領迴來五斤粗糧,剛好離中秋不遠,官府縣衙多給了五斤粗糧不說,還給了一斤幹肉。這幹肉,加上五斤粗糧,大鍋煮粥,多點鹽巴,加點野菜,一家五六個孩子,能吃半個月。
胡小狗的父親,胡大狗剛剛從地裏迴來。覺得兒子長得高了壯實,有些胖,他很高興。這年頭,也就是廠公活菩薩,不然,別說學堂每天管一頓,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給先生的學費,胡大狗活了三十多年,也不曾經見過一次。
和兒子說了一會兒學堂的新鮮事,沒想到學堂的先生老師,竟然打聽之後來到胡小狗的家。胡大狗的父母,老婆,兒子,還有四個小兒子和女兒,就像迎接王爺一樣,把先生老師請到家裏。
沒有茶水,隻有白水。貧苦人家,哪裏會有什麽茶葉?樸實鄉民,都尊重知書達理的文人,對於學堂老師,格外敬重。
先生直說來意,說胡小狗,聰明一些,用功讀書。這幾次考教,都是讓幾位先生滿意。上報過學堂之後,幾位先生一致同意。
可以在學堂,額外讀書兩年。等待十六歲,就可以前去州府的學堂,官府給路費不說。從下個月起,努力讀書的胡小狗,一個月就要多領一個大錢作為零花。
這次,學堂給的獎勵,胡小狗拿到五個大錢,是先生親自送過來的。胡大狗兩夫妻,都愣住了。五個大錢也不算多,可是自家孩子有了出息啊。
做父母的,哪個不喜歡孩子有出息。按照先生的說法,州府學堂努力兩年,等到了十八歲,可以去崇文學堂在州府。那時候,兩三年讀書過去,起碼可以做個衙門的小吏,差役。胡大狗兩夫妻和父母都是喜出望外。
普通百姓,沒想過自家孩子能去科舉考個舉人進士,那都是白日做夢。孩子十八歲成人,能在縣衙做個小吏,那已經是出人頭地。
這在十裏八村,以後保媒的媒婆估計都得踏破門檻。這可真是出息,這孩子有出息。
“這都是,廠公他老人家的德政。當初若不是廠公,鄙人也不過是個落魄秀才,給人測字,寫對聯,寫狀子糊口。小狗若是以前,給富戶放牛放羊,一輩子注定。都是廠公,有教無類,聖人德行。”學堂的先生,對廠公也是滿懷感激。
他每個月固定的二兩銀子,不算多,可是糊口足矣。他肩不能提,一個文弱書生,能養家糊口足矣。更何況,帝國每年新年,端午,中秋,除夕,不論哪個學堂塾師,先生,都有五兩銀子作為賀禮。
雷打不動,從不會拖延。說起廠公,他不過一個太監,那無數文人罵他,可最終,依托糊口的那些文人,都是靠著廠公。
學堂先生有感而發,從胡小狗家裏迴去,他也是感慨頗多,這些年,若不是廠公一力興辦學堂,這些落魄秀才,文弱書生,畢生中舉無望,最終還不得靠著廠公他老人家活口?
如今,還有一些孩童,也算有機會改命。恰好學堂先生走過村裏,偶遇本地的醫官迴家,兩人攀談幾句。這都是熟人,也都是依靠官府,這本地醫官,才有官府每月發下俸祿銀子,可以給附近百姓免費就診。
學堂先生忽然想起,明日可以帶老母親前往診病。這本地醫官,都不過是庸醫,普普通通學徒罷了。那也不錯,不花一個大錢,你想請醫官上門?哪有那麽容易。
也就廠公,如今帝國數百個縣城,數千個村鎮,都要慢慢普及醫官。這可是對無數百姓的好事,這些好事,哪個不是靠了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