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聲過後,金字牌匾上的紅綢被取下,崇文學堂四個大字閃耀。九原城的崇文學堂,今日正式開學。首批進入學堂的,是九原州城與附近各縣的小吏一百七十二人。
這些小吏,年紀大的,已是白發蒼蒼,年紀小的,眉目間還有些青澀。林園看著這些小吏,心中歎息。就算小吏,也無一個是普通百姓之家出身。
“自古英雄不問出身,在咱家看來,吏與官之間,也沒有天塹鴻溝不可逾越。官,能者為之。吏,也是能者為之。咱家會從你們這些人中,選出三名縣令替補。若你們一心為民,一心為國,就算沒有銀子人情,在咱家這裏,也有出頭之日。”
林園這一番話,燃起了許多人心中的火焰。科舉失利,名落孫山。本以為做個小吏,糊口生活,蹉跎一生罷了。今日親耳聽聞,吏也可以為官,這怎能不讓許多人精神振奮。
哪個小吏,不想為官。哪怕是最低的縣令,那也是光宗耀祖。對林園來說,這是第二所崇文學堂。第一所崇文學堂,培訓西域行省那些小吏,進展還算順利。
尤其可喜的是,西域行省,已經有一名小吏晉升的縣令候補轉正,成為正印縣令。對於大多數士人而言,可能都看不上縣令一類的地方小官。
而對於林園來說,縣令這一級,才是國之柱石。帝國由千千萬萬黎民百姓組成,對於這些普通百姓,一輩子連見到縣令的機會,都少之又少。
而縣令的言行舉止,如何施政,才是影響他們生活的最重要之人。而那些科舉出身的士人,都是熟讀四書五經之輩。談論閑事口若懸河,若問農耕商賈,一問三不知,啞口無言。
這樣之人,做了一縣主官,施政一方,多半都是廢材,根本指望不上。而那些衙門小吏,其中優秀者,若論實幹能力,遠勝大半舉人進士。
九原州城的講武堂,去年便已開始招收孩子入讀。如今這裏的講武堂,有一千二百名孩子在讀。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平民子弟。
習武參軍,弄不好會送命,尤其是帝國如今,戰事不斷。對於大多數官宦或者富豪子弟而言,講武堂絕不是一個好去處。
而對於普通平民子弟來說,多半家裏窮困,若要培養一個武者,那花費,讓絕大多數父母望而卻步。所謂窮養文富習武,並不是說笑。
一個半大孩子習武,光是吃上,就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畢竟孩子要習武,他要強壯身體,每天少不了肉食。這並非林園以前那個世界,這裏糧食產量不足,肉食更是缺乏。
林園並沒有驚動講武堂的教頭,而是悄悄混入其中。以他的身手,就算青天白日,也可以在講武堂來去自如。看過住宿,被褥厚實,還算新。
飯堂之中,廚師正在燉肉做飯。大鍋之中,羊肉飄香。路上遇到的講武堂生員,個個身子骨壯實,眼睛有神,說話有力。看得出來,這講武堂並沒有克扣生員夥食,對待生員,還算認真負責。
對此,林園很是滿意。這講武堂與崇文學堂,隻要給他十年時間,就可以改變眼前這個虛弱腐敗的帝國。按照林園的設想,以後帝國不會再向民間征兵,而是從各個講武堂出人。
就像這裏的講武堂,他準備讓生員在增加一倍。講武堂免費入讀,自畢業之後,要給帝國服役十五年。林園需要職業常備軍人,才符合他精兵的要求。
每個行省,至少要有兩所講武堂。一些人口繁多的行省,可以有四五所或者更多。全部免費,是給底層孩子一個出路。給龐大數量的底層孩子一條出路,就是給帝國一條出路。
林園在即將離開時,還是被一位教頭發現。恰好,這位教頭以前是興武軍的校尉,負傷之後,來講武堂當了教頭。他昔日在軍中,遠遠見過廠公幾次。
如今一遇到,喜出望外,當即跪倒拜見。很快,講武堂的七八十位教頭,還有三位總教頭,都聞訊趕來。一些大膽的生員孩子,也遠遠的看著。對他們而言,廠公就像是庇佑帝國的戰神,無所不能。
這些小吏,年紀大的,已是白發蒼蒼,年紀小的,眉目間還有些青澀。林園看著這些小吏,心中歎息。就算小吏,也無一個是普通百姓之家出身。
“自古英雄不問出身,在咱家看來,吏與官之間,也沒有天塹鴻溝不可逾越。官,能者為之。吏,也是能者為之。咱家會從你們這些人中,選出三名縣令替補。若你們一心為民,一心為國,就算沒有銀子人情,在咱家這裏,也有出頭之日。”
林園這一番話,燃起了許多人心中的火焰。科舉失利,名落孫山。本以為做個小吏,糊口生活,蹉跎一生罷了。今日親耳聽聞,吏也可以為官,這怎能不讓許多人精神振奮。
哪個小吏,不想為官。哪怕是最低的縣令,那也是光宗耀祖。對林園來說,這是第二所崇文學堂。第一所崇文學堂,培訓西域行省那些小吏,進展還算順利。
尤其可喜的是,西域行省,已經有一名小吏晉升的縣令候補轉正,成為正印縣令。對於大多數士人而言,可能都看不上縣令一類的地方小官。
而對於林園來說,縣令這一級,才是國之柱石。帝國由千千萬萬黎民百姓組成,對於這些普通百姓,一輩子連見到縣令的機會,都少之又少。
而縣令的言行舉止,如何施政,才是影響他們生活的最重要之人。而那些科舉出身的士人,都是熟讀四書五經之輩。談論閑事口若懸河,若問農耕商賈,一問三不知,啞口無言。
這樣之人,做了一縣主官,施政一方,多半都是廢材,根本指望不上。而那些衙門小吏,其中優秀者,若論實幹能力,遠勝大半舉人進士。
九原州城的講武堂,去年便已開始招收孩子入讀。如今這裏的講武堂,有一千二百名孩子在讀。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平民子弟。
習武參軍,弄不好會送命,尤其是帝國如今,戰事不斷。對於大多數官宦或者富豪子弟而言,講武堂絕不是一個好去處。
而對於普通平民子弟來說,多半家裏窮困,若要培養一個武者,那花費,讓絕大多數父母望而卻步。所謂窮養文富習武,並不是說笑。
一個半大孩子習武,光是吃上,就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畢竟孩子要習武,他要強壯身體,每天少不了肉食。這並非林園以前那個世界,這裏糧食產量不足,肉食更是缺乏。
林園並沒有驚動講武堂的教頭,而是悄悄混入其中。以他的身手,就算青天白日,也可以在講武堂來去自如。看過住宿,被褥厚實,還算新。
飯堂之中,廚師正在燉肉做飯。大鍋之中,羊肉飄香。路上遇到的講武堂生員,個個身子骨壯實,眼睛有神,說話有力。看得出來,這講武堂並沒有克扣生員夥食,對待生員,還算認真負責。
對此,林園很是滿意。這講武堂與崇文學堂,隻要給他十年時間,就可以改變眼前這個虛弱腐敗的帝國。按照林園的設想,以後帝國不會再向民間征兵,而是從各個講武堂出人。
就像這裏的講武堂,他準備讓生員在增加一倍。講武堂免費入讀,自畢業之後,要給帝國服役十五年。林園需要職業常備軍人,才符合他精兵的要求。
每個行省,至少要有兩所講武堂。一些人口繁多的行省,可以有四五所或者更多。全部免費,是給底層孩子一個出路。給龐大數量的底層孩子一條出路,就是給帝國一條出路。
林園在即將離開時,還是被一位教頭發現。恰好,這位教頭以前是興武軍的校尉,負傷之後,來講武堂當了教頭。他昔日在軍中,遠遠見過廠公幾次。
如今一遇到,喜出望外,當即跪倒拜見。很快,講武堂的七八十位教頭,還有三位總教頭,都聞訊趕來。一些大膽的生員孩子,也遠遠的看著。對他們而言,廠公就像是庇佑帝國的戰神,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