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鈔?”聽了林園的詳細介紹,長春王沉思起來。他沒想到,林園這次竟然會有如此大動作。其實對林園而言,這真的算不上什麽新奇東西,無非就是前世的紙幣而已。
但是對這個世界,多少還算是有些新奇。銀票那是大額,隻有少數富人使用的。而金鈔,作為紙幣,是要全民來用。
“前朝也曾短暫發過類似之物,允許百姓用金銀銅鐵來兌換,卻不能反向兌換金銀銅鐵,名義上為民,實際上掠奪百姓。當時稱作變鈔,也是前朝三百年基業轟然倒塌的原因之一。”
長春王並非酒囊飯袋,他對此深有憂慮。眼下因為林園率軍不斷大勝,攻城略地,加上兩大國對帝國的數億白銀賠款,如今帝國可謂國泰民安,社會興旺。
若是冒然再次效仿前朝變鈔,那後果,不知會如何發展?此時一切順利,理應求穩,而不是冒然大改。
“王爺,此次的金鈔,與前朝不同。此次我們緩慢發行,先用真金白銀作保。要允許百姓隨意兌換,不得阻攔。同時,官府發放俸祿,軍餉,征收賦稅,都要開始采用金鈔,以一半金銀,一半金鈔,慢慢推廣。”
對於長春王爺的顧慮,林園早就有所考慮。紙幣推行,可不是那麽容易之事,需要緩慢,而且巧妙一些才好。這次商討,足足持續到半夜,長春王的疑慮才被一一解開。
有紙幣,自然要有銀行,還有債券,隻是這時的銀行,林園把他叫做銀號。避免使用新詞,也就避免一些阻力。銀行,債券,這對長春王和幾位掌櫃來說,都是新鮮東西,可謂破天荒。
等林園解釋清楚,已經是次日清晨。一夜未眠,長春王爺卻興致勃勃,一點困意都無。吃過早飯,繼續商議。在座眾人,都是武功高手,幾夜不眠不休,也無所謂。
先是成立銀號,望海樓自然要占據大頭,也是林園有意讓步,望海樓占據六成。其餘四成,一如之前的鐵路商號,向民間發售。這次的本金,高達兩億白銀,望海樓要拿出一億兩千萬白銀,也是差點把家底掏空。
此次銀號,暫且設置在九原州城之中。先行設計樣式,防偽,設立分號,招募人員,這並非一夕可成之事。林園大致推算,這金鈔麵世,起碼還要一年時間。
於是,他提議,先在各處報紙上,持續不斷讓人寫文章,往民間吹風宣傳。至於上奏帝皇,那是長春王的差事,他拍胸脯保證,此事必成。
他之所以有此把握,是因為他即將向帝皇上奏章,撤銷封地,建立行省。他要做個無地藩王,逍遙自在。有此大前提,別說一個金鈔,就是再來幾個,帝皇也會答應。
而債券,這個讓長春王爺更感興趣。按照林園的說法,以後官府修路,架橋,修築水渠,清淤河道,修城牆,街道,以及出兵打仗,都可以先發債券,向民間借銀子,約定利息,歸還期限即可。
如此一來,可就省事許多。以前都是衙門先向民家加稅,多半都是加在了普通百姓頭上,弄得民怨沸騰。而發行債券,最短歸還期限,也要三年,這就給官府許多轉圜餘地,完全不同。
按照林園意思,上書朝廷設立戶部金鈔司,由一位侍郎擔任此要職,專門負責金鈔,以及債券等等事務。對此,長春王深表讚同。
而這人選,林園提議請大掌櫃李善來擔任。大掌櫃李善吃了一驚,他望了一眼長春王,並未做聲。長春王歎了口氣,他何嚐不想?李善是他私生子,可論能力才學武功,都在幾個嫡子之上。可他的娘,隻是一個婢女。
“王爺,李兄的娘親,可以入我林家之戶籍,作為林家之女。就說以前流落民間,這是小事一樁。奴才讓人在各大報紙上,編造一個感人故事。”
對於林園來說,這就是小事。編造一個故事,先說李善母親是林家之女,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元宵節燈會,與還是皇子之時的長春王相識,相愛,私定終身。可惜後來林家被奸人陷害,滿門抄斬,李善母親得忠仆相助,流落民間,吃盡苦頭,生下王子李善,盡心撫養成人。
再策劃一個玄奇橋段,長春王一次偶然微服出巡,巧遇李善母親。至此,林園先上演一處請李善母親認祖歸宗的戲碼,然後長春王在把李善母親娶迴家中,李善順理成章,變成嫡子,就是作為世子,也不難。
這就是評書話本固有的套路橋段,但是可行性極強。因為林園手中握有京華趣談,這可是帝都最熱的報紙。長春王兩眼放光,他就根本沒想過,原來痛心棘手之事,還可以如此處理,輕描淡寫,就解決李善身份。
李善更是對林園,感激萬分。他做夢都想有個嫡子身份,讓他死,都願意。不能入皇家族譜,他縱使財富再多,又有何用。
他的子孫,也不過平頭百姓罷了。此事就此約定,由林園一手操辦。李善若是成為嫡子,那一個戶部侍郎,輕而易舉。
但是對這個世界,多少還算是有些新奇。銀票那是大額,隻有少數富人使用的。而金鈔,作為紙幣,是要全民來用。
“前朝也曾短暫發過類似之物,允許百姓用金銀銅鐵來兌換,卻不能反向兌換金銀銅鐵,名義上為民,實際上掠奪百姓。當時稱作變鈔,也是前朝三百年基業轟然倒塌的原因之一。”
長春王並非酒囊飯袋,他對此深有憂慮。眼下因為林園率軍不斷大勝,攻城略地,加上兩大國對帝國的數億白銀賠款,如今帝國可謂國泰民安,社會興旺。
若是冒然再次效仿前朝變鈔,那後果,不知會如何發展?此時一切順利,理應求穩,而不是冒然大改。
“王爺,此次的金鈔,與前朝不同。此次我們緩慢發行,先用真金白銀作保。要允許百姓隨意兌換,不得阻攔。同時,官府發放俸祿,軍餉,征收賦稅,都要開始采用金鈔,以一半金銀,一半金鈔,慢慢推廣。”
對於長春王爺的顧慮,林園早就有所考慮。紙幣推行,可不是那麽容易之事,需要緩慢,而且巧妙一些才好。這次商討,足足持續到半夜,長春王的疑慮才被一一解開。
有紙幣,自然要有銀行,還有債券,隻是這時的銀行,林園把他叫做銀號。避免使用新詞,也就避免一些阻力。銀行,債券,這對長春王和幾位掌櫃來說,都是新鮮東西,可謂破天荒。
等林園解釋清楚,已經是次日清晨。一夜未眠,長春王爺卻興致勃勃,一點困意都無。吃過早飯,繼續商議。在座眾人,都是武功高手,幾夜不眠不休,也無所謂。
先是成立銀號,望海樓自然要占據大頭,也是林園有意讓步,望海樓占據六成。其餘四成,一如之前的鐵路商號,向民間發售。這次的本金,高達兩億白銀,望海樓要拿出一億兩千萬白銀,也是差點把家底掏空。
此次銀號,暫且設置在九原州城之中。先行設計樣式,防偽,設立分號,招募人員,這並非一夕可成之事。林園大致推算,這金鈔麵世,起碼還要一年時間。
於是,他提議,先在各處報紙上,持續不斷讓人寫文章,往民間吹風宣傳。至於上奏帝皇,那是長春王的差事,他拍胸脯保證,此事必成。
他之所以有此把握,是因為他即將向帝皇上奏章,撤銷封地,建立行省。他要做個無地藩王,逍遙自在。有此大前提,別說一個金鈔,就是再來幾個,帝皇也會答應。
而債券,這個讓長春王爺更感興趣。按照林園的說法,以後官府修路,架橋,修築水渠,清淤河道,修城牆,街道,以及出兵打仗,都可以先發債券,向民間借銀子,約定利息,歸還期限即可。
如此一來,可就省事許多。以前都是衙門先向民家加稅,多半都是加在了普通百姓頭上,弄得民怨沸騰。而發行債券,最短歸還期限,也要三年,這就給官府許多轉圜餘地,完全不同。
按照林園意思,上書朝廷設立戶部金鈔司,由一位侍郎擔任此要職,專門負責金鈔,以及債券等等事務。對此,長春王深表讚同。
而這人選,林園提議請大掌櫃李善來擔任。大掌櫃李善吃了一驚,他望了一眼長春王,並未做聲。長春王歎了口氣,他何嚐不想?李善是他私生子,可論能力才學武功,都在幾個嫡子之上。可他的娘,隻是一個婢女。
“王爺,李兄的娘親,可以入我林家之戶籍,作為林家之女。就說以前流落民間,這是小事一樁。奴才讓人在各大報紙上,編造一個感人故事。”
對於林園來說,這就是小事。編造一個故事,先說李善母親是林家之女,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元宵節燈會,與還是皇子之時的長春王相識,相愛,私定終身。可惜後來林家被奸人陷害,滿門抄斬,李善母親得忠仆相助,流落民間,吃盡苦頭,生下王子李善,盡心撫養成人。
再策劃一個玄奇橋段,長春王一次偶然微服出巡,巧遇李善母親。至此,林園先上演一處請李善母親認祖歸宗的戲碼,然後長春王在把李善母親娶迴家中,李善順理成章,變成嫡子,就是作為世子,也不難。
這就是評書話本固有的套路橋段,但是可行性極強。因為林園手中握有京華趣談,這可是帝都最熱的報紙。長春王兩眼放光,他就根本沒想過,原來痛心棘手之事,還可以如此處理,輕描淡寫,就解決李善身份。
李善更是對林園,感激萬分。他做夢都想有個嫡子身份,讓他死,都願意。不能入皇家族譜,他縱使財富再多,又有何用。
他的子孫,也不過平頭百姓罷了。此事就此約定,由林園一手操辦。李善若是成為嫡子,那一個戶部侍郎,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