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白蓮邪教作亂,九江王封地,千山行省民不聊生,危害極大。如今九江王殉國,更是天下震動。反賊萬長生大逆不道,還在九江州僭越稱帝,罪無可赦。老臣以為,朝廷宜速速選出一員良將,帶兵前去平叛。”
大殿之上,出班啟奏的是新任太師,閣老,齊太月。齊家也是帝都勳貴世家,以前被董家和李家壓製。如今董家和李家都已不在,齊家上位,也是自然之事。
“齊愛卿,不知你推薦何人?”帝皇和顏悅色,他素來與九江王不睦。九江王盧悅之父,是他同父異母兄弟。當年也曾爭過皇位,隻是沒有得手而已。如今盧悅已死,正好把九江王封地革除,建立九江行省,才是一件好事。
“按道理來說,平亂之事,應由西廠萬戶林公公監軍為好。此前逆賊北海王,也是林公公蕩平。可惜,林公公遠在西域,為國征戰,分身無術。所以老臣推薦新任九門提督崔正熙,崔將軍父子三代,都在軍中任職。崔將軍正值壯年,武功登峰造極,胸中韜略更是當世名將之列。老臣以為,崔將軍出馬,必定平亂成功。”
齊太師站在那兒,洋洋灑灑說了半天,把九門提督崔正熙吹得天花亂墜。作為崔家家主,崔太傅臉上有得色,他頗為高興。
平定白蓮邪教,充其量不過一幫泥腿子鬧事。這次正熙前去,就想白撿一個大功勞。待正熙迴來,就可升任大將軍,對崔家,有百利無一害。
九皇子閉目垂簾,心無旁騖,擺明了不會插言此事。而韓閣老,也差不多,他並未有發言打算。事前他早就得到消息,平亂之事,稍安勿躁。
在齊太師說完之後,又出來幾位崔家一係的大臣,保舉崔正熙。帝皇沉吟片刻,點了點頭:“既然眾卿都保舉崔將軍,朕自然不會有異議。由帝都附近各州府抽調兵員十二萬,由崔正熙將軍統領,務必一戰成功。”
帝皇原本還是想讓林園前去,畢竟林園戰績在那裏擺著,讓人放心。可是殿內大臣,並無一人出麵推舉林園,這讓他也沒辦法說話。
九門提督崔正熙出列,跪在謝恩。他心中極為高興,平定白蓮邪教,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決不能錯過。那群老百姓,拿幾個鋤頭什麽的,烏合之眾而已,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大炮一響,保準叫他們哭爹喊娘,屁滾尿流。偌大帝國,將軍無數,卻總是叫一個太監閹狗,在那裏逞威風,成何體統?這次出馬,本將軍就讓那閹狗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散朝之後,崔正熙剛剛迴到府中。管家就拿著一摞禮單和名帖進來:“老爺,外麵有六位世家求見。”崔正熙接過禮單和名帖一看,都是帝都的幾個中等世家。
但是這禮單,可不算輕。最少的一家,三萬銀子。最多的一家,六萬銀子。這六家禮單合計二十五萬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收入,這是他兩三年的進賬啊。
這消息傳得是真快啊,還不到一天,就有六家要在軍中,為他們的子弟撈個職位。既然這禮單不輕,那就都見見好了。崔正熙來到後堂,正襟危坐,讓管家去請那六家的人進來。
誰知,這隻是開頭。直到半夜,崔正熙才見完來人。那六家還沒走,就又來了十二家。崔正熙用過晚飯,看著那一摞厚厚禮單。
這一天下來,他收了八十七萬銀子。崔正熙掐了自己一下,很疼,看來不是做夢。適可而止,軍中還得安排崔家幾個子侄才行。
這八十七萬銀子,足矣。更讓他開心的是,那邊有一張美人畫像。那是一個小家族的女兒,要給崔正熙做妾,正值豆蔻年華。更貼心的是,人已經送到府上來了。
崔正熙已經有十八房小妾,但小妾這件事,越多越好。崔正熙美滋滋的把禮單收好,哼著小調,前去西花廳。
那裏臨時布置了一下,算作洞房。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人生大喜之時。雖然他已經入過十八次洞房,可是再多幾次,也一樣是大喜事。升官發財,升官發財,古人誠不欺我。
大殿之上,出班啟奏的是新任太師,閣老,齊太月。齊家也是帝都勳貴世家,以前被董家和李家壓製。如今董家和李家都已不在,齊家上位,也是自然之事。
“齊愛卿,不知你推薦何人?”帝皇和顏悅色,他素來與九江王不睦。九江王盧悅之父,是他同父異母兄弟。當年也曾爭過皇位,隻是沒有得手而已。如今盧悅已死,正好把九江王封地革除,建立九江行省,才是一件好事。
“按道理來說,平亂之事,應由西廠萬戶林公公監軍為好。此前逆賊北海王,也是林公公蕩平。可惜,林公公遠在西域,為國征戰,分身無術。所以老臣推薦新任九門提督崔正熙,崔將軍父子三代,都在軍中任職。崔將軍正值壯年,武功登峰造極,胸中韜略更是當世名將之列。老臣以為,崔將軍出馬,必定平亂成功。”
齊太師站在那兒,洋洋灑灑說了半天,把九門提督崔正熙吹得天花亂墜。作為崔家家主,崔太傅臉上有得色,他頗為高興。
平定白蓮邪教,充其量不過一幫泥腿子鬧事。這次正熙前去,就想白撿一個大功勞。待正熙迴來,就可升任大將軍,對崔家,有百利無一害。
九皇子閉目垂簾,心無旁騖,擺明了不會插言此事。而韓閣老,也差不多,他並未有發言打算。事前他早就得到消息,平亂之事,稍安勿躁。
在齊太師說完之後,又出來幾位崔家一係的大臣,保舉崔正熙。帝皇沉吟片刻,點了點頭:“既然眾卿都保舉崔將軍,朕自然不會有異議。由帝都附近各州府抽調兵員十二萬,由崔正熙將軍統領,務必一戰成功。”
帝皇原本還是想讓林園前去,畢竟林園戰績在那裏擺著,讓人放心。可是殿內大臣,並無一人出麵推舉林園,這讓他也沒辦法說話。
九門提督崔正熙出列,跪在謝恩。他心中極為高興,平定白蓮邪教,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決不能錯過。那群老百姓,拿幾個鋤頭什麽的,烏合之眾而已,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大炮一響,保準叫他們哭爹喊娘,屁滾尿流。偌大帝國,將軍無數,卻總是叫一個太監閹狗,在那裏逞威風,成何體統?這次出馬,本將軍就讓那閹狗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散朝之後,崔正熙剛剛迴到府中。管家就拿著一摞禮單和名帖進來:“老爺,外麵有六位世家求見。”崔正熙接過禮單和名帖一看,都是帝都的幾個中等世家。
但是這禮單,可不算輕。最少的一家,三萬銀子。最多的一家,六萬銀子。這六家禮單合計二十五萬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收入,這是他兩三年的進賬啊。
這消息傳得是真快啊,還不到一天,就有六家要在軍中,為他們的子弟撈個職位。既然這禮單不輕,那就都見見好了。崔正熙來到後堂,正襟危坐,讓管家去請那六家的人進來。
誰知,這隻是開頭。直到半夜,崔正熙才見完來人。那六家還沒走,就又來了十二家。崔正熙用過晚飯,看著那一摞厚厚禮單。
這一天下來,他收了八十七萬銀子。崔正熙掐了自己一下,很疼,看來不是做夢。適可而止,軍中還得安排崔家幾個子侄才行。
這八十七萬銀子,足矣。更讓他開心的是,那邊有一張美人畫像。那是一個小家族的女兒,要給崔正熙做妾,正值豆蔻年華。更貼心的是,人已經送到府上來了。
崔正熙已經有十八房小妾,但小妾這件事,越多越好。崔正熙美滋滋的把禮單收好,哼著小調,前去西花廳。
那裏臨時布置了一下,算作洞房。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人生大喜之時。雖然他已經入過十八次洞房,可是再多幾次,也一樣是大喜事。升官發財,升官發財,古人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