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竹居,這是董老太師新近給自己添置的一所別院。小院不大,堂前有三棵翠竹。這三竹居原本是一個秀才所住,此處到董府,隔著一百三十二個宅院。
也是一次無意間經過此處,恰好小院開著門。坐在車裏的董老太師那一迴眸,就看中了這處院子。迴去之後,大筆一揮,連同那一百三十二家在內,都成了董家的府邸。
至於那些住戶,什麽祖孫幾代人住在此處等等,本地衙門的公差,可是不管那麽多。限期七日,每家補助十兩銀子,趕緊滾蛋。不走,那就抓進大牢,隨便判個罪名,流放就是。
前後不過一個月,這三竹居,就成了董老太師現在居住的別院。坐在堂前,悠然的聽著雨聲,品著清茶,董老太師心情頗佳。他的長子,吏部尚書董佳昌,耐心的陪伴在一旁。
隻是他的眼神,經常偷偷瞄向一旁,父親新納的小妾。那是外地一個縣令的女兒,年芳十六,美貌嬌柔,聲音似彈琴,宛若天籟。
那小妾,正跪在那兒,給父親捶腿。似乎也感覺到董佳昌在偷瞄她,俏臉飛上兩朵紅霞,更加讓人心動。
“你可知,李家罪名那麽多,為何帝皇隻提一條?區區一本皇室秘籍,就讓他們全家抄斬?”董老太師放下手裏的白玉盞,自然有侍女給其斟滿。
“孩兒愚鈍,請父親大人明示。”
“陛下在敲山震虎,殺的是李家,震得是我們。土地金銀,你可以搶奪,也可以貪占。但皇家威嚴,不容褻瀆。我們這些世人眼中宛若九重天的豪門大族,要明白,九重天上還有一重天。哪怕你三代公侯,累世富貴,門生故吏遍天下,也擋不住薄薄一紙詔書,幾個太監傳旨官。”
董老太師說完,拿起白玉盞抿了一口。皇權如猛虎,世家大族,因皇權而富貴逼人,也因皇權如頭上之劍,如履薄冰。
“那父親大人的意思是,我們把從李家拿到的十七萬畝良田,十二處礦山,四百六十家商號,都退出去?”董佳昌說這話的時候,也在緊盯父親的臉色。這些東西,一半都分給了家族之人。也就剩下一半,還沒來得及分配。
“都退?你未經我同意,已經擅自做主分了一半給同族之人,你當我還蒙在鼓裏?”
董老太師的臉色沉了下來,董佳昌嚇得趕忙跪在地上:“父親大人,請恕孩兒擅專之罪。是孩兒一時膽大妄為。”董佳昌有點冒汗,他這父親喜怒不形於色,極難伺候。
那個小妾,連大氣都不敢喘,害怕老爺把邪火撒到她身上。董佳昌有點後悔,那天飲酒過量,當時被幾個族人吹捧一通,一時開心,就做了這個決定。
他是有點忘乎所以,父親大人,哪裏有那麽好說話?自己的二弟,就因幾次違背父親的話,先是被父親砍斷一條臂膀,後來又被沉進水潭之中。
董家家法森嚴,父親大人的威嚴,不容違逆冒犯。父親大人可不缺兒子,入董府戶籍的,就十九個,外麵那些私生子,還有二三十個不止。
“罷了,你畢竟年輕,自入官場以來,順風順水。這次權當警告,你要引以為戒。剩下的那些,一半我們留下,一半拋出去,給別人搶就是。兵部的位子,我們董家不碰。這次外放四個知府,我們的人,要占兩個。自賬房取二十萬銀子,給督察院那四位大人送去。”
董老太師揮了揮手,臉色也重新和緩起來。
“是,父親大人。”董佳昌長出了一口氣,起身告退。在父親這裏吃了一驚,他急著迴去,找自己的小妾,好好泄泄火。
“看什麽看?還不快滾?再不滾,打斷你的狗腿。”董府的家人,拿著棍棒氣勢洶洶的把一個穿著有些破舊的書生趕跑。
書生叫歐陽玉書,就是董老太師新別院三竹居,原本的主人。他被趕走,卻舍不得父親留給自己的小院,經常遠遠的,想看看。就是這樣,也不行。
後背挨了一棍子,火燒火燎的疼。歐陽玉書咬牙切齒,怒視那些洋洋得意的董府家仆。這世道,就不信沒有能治你董家之人。
歐陽玉書轉身,迴到常去的那個小酒館,坐在裏麵喝起了悶酒。自己十三歲考中秀才,十六歲父母相繼離世。也是因為心灰意冷的關係,並沒有再參加考試。
原本想著,就在父親留下的小院,悄無聲息的度過一輩子算了。可是父親留下的小院,被人強占了。歐陽玉書越想越覺得生氣,憤怒,可又拿董家沒辦法。
衙門他去過好多次,都沒用。這時,一個黑衣人突然坐在他對麵:“惡人自有惡人磨。你要想出這口氣,拿迴院子。咱家推薦你,去投奔一個更大的惡人。林園,李家就是倒在他手裏。”
黑衣人就是汪直,這歐陽玉書是帝都小有名氣的才子,詩文俱佳,他當然有留意。
“在下為何要投奔一個閹狗?”歐陽玉書冷聲說道。
“你可以不去,那就繼續在這裏自怨自艾,直到鬱悶致死。董家,是你一個身單體弱的讀書人能對付的麽?別和咱家說王法,王法幫董家。”汪直說完,和夥計要了紙筆,寫下一封書信,放在桌上,又留下二百兩銀票。
歐陽玉書看著那封薦書,心裏在猶豫。林園的名字,他也聽說過。就是這個太監,統軍拿下了遼東蠻王。
罷了,隻要能拿迴院子,出了這口氣,投奔宦官,也無妨。臉皮和顏麵?連自家院子都維護不下,這東西有甚用?
也是一次無意間經過此處,恰好小院開著門。坐在車裏的董老太師那一迴眸,就看中了這處院子。迴去之後,大筆一揮,連同那一百三十二家在內,都成了董家的府邸。
至於那些住戶,什麽祖孫幾代人住在此處等等,本地衙門的公差,可是不管那麽多。限期七日,每家補助十兩銀子,趕緊滾蛋。不走,那就抓進大牢,隨便判個罪名,流放就是。
前後不過一個月,這三竹居,就成了董老太師現在居住的別院。坐在堂前,悠然的聽著雨聲,品著清茶,董老太師心情頗佳。他的長子,吏部尚書董佳昌,耐心的陪伴在一旁。
隻是他的眼神,經常偷偷瞄向一旁,父親新納的小妾。那是外地一個縣令的女兒,年芳十六,美貌嬌柔,聲音似彈琴,宛若天籟。
那小妾,正跪在那兒,給父親捶腿。似乎也感覺到董佳昌在偷瞄她,俏臉飛上兩朵紅霞,更加讓人心動。
“你可知,李家罪名那麽多,為何帝皇隻提一條?區區一本皇室秘籍,就讓他們全家抄斬?”董老太師放下手裏的白玉盞,自然有侍女給其斟滿。
“孩兒愚鈍,請父親大人明示。”
“陛下在敲山震虎,殺的是李家,震得是我們。土地金銀,你可以搶奪,也可以貪占。但皇家威嚴,不容褻瀆。我們這些世人眼中宛若九重天的豪門大族,要明白,九重天上還有一重天。哪怕你三代公侯,累世富貴,門生故吏遍天下,也擋不住薄薄一紙詔書,幾個太監傳旨官。”
董老太師說完,拿起白玉盞抿了一口。皇權如猛虎,世家大族,因皇權而富貴逼人,也因皇權如頭上之劍,如履薄冰。
“那父親大人的意思是,我們把從李家拿到的十七萬畝良田,十二處礦山,四百六十家商號,都退出去?”董佳昌說這話的時候,也在緊盯父親的臉色。這些東西,一半都分給了家族之人。也就剩下一半,還沒來得及分配。
“都退?你未經我同意,已經擅自做主分了一半給同族之人,你當我還蒙在鼓裏?”
董老太師的臉色沉了下來,董佳昌嚇得趕忙跪在地上:“父親大人,請恕孩兒擅專之罪。是孩兒一時膽大妄為。”董佳昌有點冒汗,他這父親喜怒不形於色,極難伺候。
那個小妾,連大氣都不敢喘,害怕老爺把邪火撒到她身上。董佳昌有點後悔,那天飲酒過量,當時被幾個族人吹捧一通,一時開心,就做了這個決定。
他是有點忘乎所以,父親大人,哪裏有那麽好說話?自己的二弟,就因幾次違背父親的話,先是被父親砍斷一條臂膀,後來又被沉進水潭之中。
董家家法森嚴,父親大人的威嚴,不容違逆冒犯。父親大人可不缺兒子,入董府戶籍的,就十九個,外麵那些私生子,還有二三十個不止。
“罷了,你畢竟年輕,自入官場以來,順風順水。這次權當警告,你要引以為戒。剩下的那些,一半我們留下,一半拋出去,給別人搶就是。兵部的位子,我們董家不碰。這次外放四個知府,我們的人,要占兩個。自賬房取二十萬銀子,給督察院那四位大人送去。”
董老太師揮了揮手,臉色也重新和緩起來。
“是,父親大人。”董佳昌長出了一口氣,起身告退。在父親這裏吃了一驚,他急著迴去,找自己的小妾,好好泄泄火。
“看什麽看?還不快滾?再不滾,打斷你的狗腿。”董府的家人,拿著棍棒氣勢洶洶的把一個穿著有些破舊的書生趕跑。
書生叫歐陽玉書,就是董老太師新別院三竹居,原本的主人。他被趕走,卻舍不得父親留給自己的小院,經常遠遠的,想看看。就是這樣,也不行。
後背挨了一棍子,火燒火燎的疼。歐陽玉書咬牙切齒,怒視那些洋洋得意的董府家仆。這世道,就不信沒有能治你董家之人。
歐陽玉書轉身,迴到常去的那個小酒館,坐在裏麵喝起了悶酒。自己十三歲考中秀才,十六歲父母相繼離世。也是因為心灰意冷的關係,並沒有再參加考試。
原本想著,就在父親留下的小院,悄無聲息的度過一輩子算了。可是父親留下的小院,被人強占了。歐陽玉書越想越覺得生氣,憤怒,可又拿董家沒辦法。
衙門他去過好多次,都沒用。這時,一個黑衣人突然坐在他對麵:“惡人自有惡人磨。你要想出這口氣,拿迴院子。咱家推薦你,去投奔一個更大的惡人。林園,李家就是倒在他手裏。”
黑衣人就是汪直,這歐陽玉書是帝都小有名氣的才子,詩文俱佳,他當然有留意。
“在下為何要投奔一個閹狗?”歐陽玉書冷聲說道。
“你可以不去,那就繼續在這裏自怨自艾,直到鬱悶致死。董家,是你一個身單體弱的讀書人能對付的麽?別和咱家說王法,王法幫董家。”汪直說完,和夥計要了紙筆,寫下一封書信,放在桌上,又留下二百兩銀票。
歐陽玉書看著那封薦書,心裏在猶豫。林園的名字,他也聽說過。就是這個太監,統軍拿下了遼東蠻王。
罷了,隻要能拿迴院子,出了這口氣,投奔宦官,也無妨。臉皮和顏麵?連自家院子都維護不下,這東西有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