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帝都之中,一片喜氣洋洋。一輛普通馬車停在董府後角門處,車簾打開,一個中年文士下車。
董府這邊,一位管家正在等候,見狀上前,低聲詢問兩句,便把文士請進門內。門內停著一輛馬車,管家請文士上了馬車。
沒錯,在董府內,也要坐馬車。董府太大,占地數百畝之多。院子有六十六處,府內的道路,修建的如同官道,可以並排走開兩輛馬車。
中年文士撩起車簾一角,看著眼前的宅院,層層疊疊,似乎沒有盡頭一樣。作為帝國頭一份的門閥世家,董家當之無愧。
就衝這董府,規模之大,比起皇宮,也不遜色。馬車走了小半個時辰,方才停住。下車,進入一處院子。一進院子,暖意撲麵而來。
這是隆冬,可這院子,每隔三五步,就會有一座描金碳爐。爐內炭火燃燒正旺,散發著暖意。整座院內溫暖如春,碳爐足有一百多處。
院中那棟三層小樓,外牆都刷了金粉,金光閃耀奪人眼球。中年文士被帶到一樓客廳,那裏端坐的,正是吏部尚書董佳昌。
董佳昌並非董家族長,他的父親,董海元才是董家家主。董海元世襲成國公,太師,文華殿大學士,閣老,身份之顯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容若先生遠道而來,一路風塵,舟車勞頓,辛苦辛苦。”董佳昌麵白無須,看起來,比這位容若先生還小上幾歲。容若先生心裏清楚,如此年紀輕輕,能做到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那靠得絕非本事,而是家室。
“在下拜見董大人,早就聽聞大人麵相貴不可言,今日一見,傳言果然不虛。”有書童搬過來一把椅子,請容若坐下。又有侍女端來一碗參湯,等他用完參湯。董佳昌這才屏退左右,隻留下他們二人。
“容若先生是遼東王座下第一幕僚,遠隔數千裏,甘冒奇險來到帝都,求見本官。究竟所謂何事?”董佳昌放下手裏的白玉盞,麵帶微笑,看著這位容若先生。
“大人過獎,王爺英武無雙,在下不過混口飯吃罷了。”容若心裏暗自歎息,若是濟爾哈朗不是那樣剛愎自用,他又怎麽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七座城池,把帝國打得快退迴海天關內了。形勢一片大好之下,卻被人連破四城,如今損兵折將,想求和,都得如此大費周章。自家主公,罵再多也是無用。眼下,當務之急,要想求和,就得說動眼前這位董尚書才行。
“尚書大人,這塊萬年暖玉,乃是我家王爺祖傳之物。今日特意帶來,送給尚書大人,權做一份見麵薄禮。此物神奇之處,便是放在懷裏,不論外麵多冷,此物始終暖意融融。”
容若小心翼翼把比手掌大一些的紅玉放在董佳昌麵前,尚書大人拿起一看,笑道:“如此重禮,豈可使得?”
容若心裏冷笑,帝都官場誰人不知,令尊董太師,就喜歡收集天下奇珍。他自幼有一毛病,心口寒涼。此物,才是對症下藥。
“使得,有何使不得?還請大人笑納,不然容若無法迴去麵見自家王爺複命。”心裏怎麽想,先不說。表麵上,容若表現的熱情,無可挑剔。
“實不相瞞,容若先生。你家王爺與我國,處於交戰之中。依照常理,本官是不宜私下麵見先生的。但是家父和我,都心懷慈悲,不願見刀兵流血之事。若是雙方議和,停戰,對於雙方百姓,都是一件好事。用佛家話語來說,也算功德無量。”
董佳昌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漂亮之至。
“尚書大人心懷慈悲,是兩國百姓之大幸事。我家王爺亦是痛定思痛,對於自己擅自興兵,十分懊悔。故而,他才命在下,前來想辦法與貴國議和。從此罷戰,雙方永不互犯。”
別看嘴上這麽說,容若心裏對這董家父子,也是十分鄙視。什麽心懷慈悲,還不是看在那份厚禮之上?白銀三十萬兩,黃金十萬兩,關外特產瑪瑙玉石十五箱。連續給五年,董家這次可是吃個飽。
“如今要議和,需要先定君臣名分。對於此事,容若先生如何看待?”
“尚書大人所言極是。我家王爺願意奉帝皇為君,隻要帝皇每年多給一些賞賜即可。”容若也是老狐狸,他此次前來,是要議和,可也不能吃虧太多。不然迴去,濟爾哈朗非得砍了他全家不可。
董府這邊,一位管家正在等候,見狀上前,低聲詢問兩句,便把文士請進門內。門內停著一輛馬車,管家請文士上了馬車。
沒錯,在董府內,也要坐馬車。董府太大,占地數百畝之多。院子有六十六處,府內的道路,修建的如同官道,可以並排走開兩輛馬車。
中年文士撩起車簾一角,看著眼前的宅院,層層疊疊,似乎沒有盡頭一樣。作為帝國頭一份的門閥世家,董家當之無愧。
就衝這董府,規模之大,比起皇宮,也不遜色。馬車走了小半個時辰,方才停住。下車,進入一處院子。一進院子,暖意撲麵而來。
這是隆冬,可這院子,每隔三五步,就會有一座描金碳爐。爐內炭火燃燒正旺,散發著暖意。整座院內溫暖如春,碳爐足有一百多處。
院中那棟三層小樓,外牆都刷了金粉,金光閃耀奪人眼球。中年文士被帶到一樓客廳,那裏端坐的,正是吏部尚書董佳昌。
董佳昌並非董家族長,他的父親,董海元才是董家家主。董海元世襲成國公,太師,文華殿大學士,閣老,身份之顯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容若先生遠道而來,一路風塵,舟車勞頓,辛苦辛苦。”董佳昌麵白無須,看起來,比這位容若先生還小上幾歲。容若先生心裏清楚,如此年紀輕輕,能做到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那靠得絕非本事,而是家室。
“在下拜見董大人,早就聽聞大人麵相貴不可言,今日一見,傳言果然不虛。”有書童搬過來一把椅子,請容若坐下。又有侍女端來一碗參湯,等他用完參湯。董佳昌這才屏退左右,隻留下他們二人。
“容若先生是遼東王座下第一幕僚,遠隔數千裏,甘冒奇險來到帝都,求見本官。究竟所謂何事?”董佳昌放下手裏的白玉盞,麵帶微笑,看著這位容若先生。
“大人過獎,王爺英武無雙,在下不過混口飯吃罷了。”容若心裏暗自歎息,若是濟爾哈朗不是那樣剛愎自用,他又怎麽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七座城池,把帝國打得快退迴海天關內了。形勢一片大好之下,卻被人連破四城,如今損兵折將,想求和,都得如此大費周章。自家主公,罵再多也是無用。眼下,當務之急,要想求和,就得說動眼前這位董尚書才行。
“尚書大人,這塊萬年暖玉,乃是我家王爺祖傳之物。今日特意帶來,送給尚書大人,權做一份見麵薄禮。此物神奇之處,便是放在懷裏,不論外麵多冷,此物始終暖意融融。”
容若小心翼翼把比手掌大一些的紅玉放在董佳昌麵前,尚書大人拿起一看,笑道:“如此重禮,豈可使得?”
容若心裏冷笑,帝都官場誰人不知,令尊董太師,就喜歡收集天下奇珍。他自幼有一毛病,心口寒涼。此物,才是對症下藥。
“使得,有何使不得?還請大人笑納,不然容若無法迴去麵見自家王爺複命。”心裏怎麽想,先不說。表麵上,容若表現的熱情,無可挑剔。
“實不相瞞,容若先生。你家王爺與我國,處於交戰之中。依照常理,本官是不宜私下麵見先生的。但是家父和我,都心懷慈悲,不願見刀兵流血之事。若是雙方議和,停戰,對於雙方百姓,都是一件好事。用佛家話語來說,也算功德無量。”
董佳昌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漂亮之至。
“尚書大人心懷慈悲,是兩國百姓之大幸事。我家王爺亦是痛定思痛,對於自己擅自興兵,十分懊悔。故而,他才命在下,前來想辦法與貴國議和。從此罷戰,雙方永不互犯。”
別看嘴上這麽說,容若心裏對這董家父子,也是十分鄙視。什麽心懷慈悲,還不是看在那份厚禮之上?白銀三十萬兩,黃金十萬兩,關外特產瑪瑙玉石十五箱。連續給五年,董家這次可是吃個飽。
“如今要議和,需要先定君臣名分。對於此事,容若先生如何看待?”
“尚書大人所言極是。我家王爺願意奉帝皇為君,隻要帝皇每年多給一些賞賜即可。”容若也是老狐狸,他此次前來,是要議和,可也不能吃虧太多。不然迴去,濟爾哈朗非得砍了他全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