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聽不得打罵聲
表姑娘天天想自立門戶 作者:一尺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錦意話音剛落,小蘇氏便迫不及待地說:“瞧吧,我都說了是極好的。”
“小姑母,您怎麽什麽都知道呢?不如您也跟著我進京?”
蘇錦意這話讓小蘇氏一喜,接著又聽她道,“初一十五,去城隍廟那裏擺個攤位算卦,保管生意好!”
小蘇氏這才知道蘇錦意竟是跟自己說笑的,不由得臉一垮。
“錦意,你就這麽跟長輩說話的……”
小蘇氏原本還想說,不怕別人說你沒人教。
但蘇錦意爹娘皆無,她的確是沒人教啊。
“瞧你那點兒氣量,侄女開個玩笑也不成?”大蘇氏沒好氣地說,然後拉著蘇錦意就走。
“哪有晚輩跟長輩開玩笑的。”
小蘇氏嘀咕了一句,但還是跟著一起進了霽雪堂。
一進霽雪堂的院門,便見陳雪蓮在那裏跟令月說話,小蘇氏便臉一沉,上前就掐住了陳雪蓮的臉。
“送你過來是學規矩的,你這是幹什麽?竟跑來跟人扯閑篇兒?”
令月嚇了一跳,陳雪蓮有個字兒不認識,於是過來問她,她還沒開口呢。
“你幹什麽?”大蘇氏放開蘇錦意,過去把陳雪蓮拉到自己身後。
“大姐,她是我生的,我還不能教訓她了?”小蘇氏指著陳雪蓮,“你給我出來?”
“娘……”陳雪蓮可憐巴巴地喊了一句,然後小步小步地往外挪。
“我叫你到我跟前兒來,誰是你娘?”小蘇氏眼睛一瞪。
“小姑母,我這院子裏聽不得打罵聲,您若是想要打罵,那便領迴家去。”蘇錦意冷著臉道。
小蘇氏:……這些人都瘋了吧,自己教訓女兒她們也要管?
小蘇氏最終還是忍了,如果陳雪蓮這會兒被趕迴家去了,還怎麽尋個好親事,往後怎麽幫襯兄弟。
“你給我比較仔細著。”小蘇氏瞪了陳雪蓮一眼,這才跟著大蘇氏和蘇錦意身後進了屋。
大蘇氏不理小蘇氏,隻問蘇錦意在京都過得怎樣,事無巨細,問得清楚明白。
蘇錦意也細細地答了,隻是小蘇氏在,有些話她沒說。
但有些話,蘇錦意又是故意說給小蘇氏聽的。
比方說侯府對你好不好?
那自然是好的,穿著用度和表姐妹們一模一樣的,一季四套衣裳,首飾等每一季也都有新的,每日都有新烘的茶點備著。
小蘇氏眼睛一亮,蘇錦意便又說一個,侯府對上門打秋風的也是厲害,門兒不是輕易能進的,得先晾上一兩日,再送到莊子上做幾天農活兒。
“那給多少銀子呀?”小蘇氏忙問。
如果給得多,也不是不能忍。
大蘇氏明白小蘇氏的心思,都不想看她。
得虧是在自己侄女屋裏,這要是在外頭,真真是丟人現眼。
“二兩!”蘇錦意笑看著小蘇氏,“也不少了,莊戶人家二兩銀子能用上許久。”
二兩?小蘇氏卻立馬歇了要進京走親戚的念頭。
“這進京的路費加用度,都差不多要二兩銀子了。”小蘇氏嘀咕道。
她倒不敢說侯府的不是,心裏卻想著,為了二兩銀子,把裏子麵子都丟光,實在是不劃算。
“沒辦法度日的,二兩銀子不錯了。”
“誰都上來就直接給銀子,那這麽多親戚天天上門,皇帝也供不真起。”
大蘇氏趕緊摁熄小蘇氏的心思,免得她抽風跑進京都,給兩個孩子添麻煩。
蘇錦意又說了些侯府有多少禮尚往來,小蘇氏再次打斷她的話:“錦意呀,那你應該得了不少見麵禮兒吧?”
蘇錦意見小蘇氏一副紮進錢眼的模樣,慶幸自己沒說皇上和宮裏娘娘賞賜的事兒。
“得了些見麵禮兒,但也搭出去不少。”蘇錦意說道。
“你一個小姑娘家,怎地搭出去了?”小蘇氏不解,甚至覺得蘇錦意是在騙自己。
“不論是家裏的姐妹,還是外麵姑娘過生辰,以及哪家有宴請,都得送禮。”
“還有哪家姑娘若是跟家裏表姐妹們關係好,送了禮來,也得跟著迴一份兒……”
一堆小蘇氏都沒聽過的名目從蘇錦意嘴裏說出來,她整個兒聽懵了。
“那,你隻是借居在侯府的,也要送?”小蘇氏覺得這侯府的禮也太多了。
“得送,她們送來的時候,也要打聽家裏有多少個姐妹,隻是有輕有重,不一樣兒。”蘇錦意說自己有一個月,光迴禮都花掉了一兩銀子。
小蘇氏不由自主地捂緊了胸口,想想都心疼,這京都是去不得了,做客都要迴禮。
見小蘇氏是真的嚇著了,蘇錦意放心地笑了。
而大蘇氏卻越發地心疼蘇錦意,才多大的個人兒,居然就要操心這許多東西。
“你這邊也沒個長輩,大姑母不走了,留下來陪陪你。”大蘇氏攬著蘇錦意淚婆娑地說。
蘇錦意自然高興,有向著自己的大蘇氏在,她要少操許多心。
小蘇氏見此,也要留下來陪蘇錦意。
大蘇氏是真心,小蘇氏的心思,誰不懂呢。
“錦意倒是不會說什麽,你婆婆允準你過來住這些日子?”
“你不在家,陳妹夫迴頭把那寡婦弄進房裏來,你別哭。”
大蘇氏對於小蘇氏家的情況,比蘇錦意了解得多,自然一句句說得小蘇氏臉上發白。
“他,他敢,我剝了他的皮!”小蘇氏強撐著罵了一句。
大蘇氏沒理她,結果沒一刻鍾,人就迴去了。
原本像陳家是沒有資格納妾的,隻是民不告官不究,因此但凡有點兒銀子和小心思的,家裏也要弄一個進來。
小蘇氏離開了,蘇錦意便把讓林空山跟著一起進京備考的事兒說了。
“這樣的好事兒若不是你和錦彥在京都,求都求不來,哪有不成的。”
大蘇氏對蘇錦意的態度又親近了幾分,“不過錦意呀,你還是個小姑娘,錦彥更小,這麽些人進京,會不會對你不好啊?”
這就是真正為蘇錦意考慮了,能在兒子趕考的大事兒上,還為侄女兒著想,便很是難得了。
“小姑母,您怎麽什麽都知道呢?不如您也跟著我進京?”
蘇錦意這話讓小蘇氏一喜,接著又聽她道,“初一十五,去城隍廟那裏擺個攤位算卦,保管生意好!”
小蘇氏這才知道蘇錦意竟是跟自己說笑的,不由得臉一垮。
“錦意,你就這麽跟長輩說話的……”
小蘇氏原本還想說,不怕別人說你沒人教。
但蘇錦意爹娘皆無,她的確是沒人教啊。
“瞧你那點兒氣量,侄女開個玩笑也不成?”大蘇氏沒好氣地說,然後拉著蘇錦意就走。
“哪有晚輩跟長輩開玩笑的。”
小蘇氏嘀咕了一句,但還是跟著一起進了霽雪堂。
一進霽雪堂的院門,便見陳雪蓮在那裏跟令月說話,小蘇氏便臉一沉,上前就掐住了陳雪蓮的臉。
“送你過來是學規矩的,你這是幹什麽?竟跑來跟人扯閑篇兒?”
令月嚇了一跳,陳雪蓮有個字兒不認識,於是過來問她,她還沒開口呢。
“你幹什麽?”大蘇氏放開蘇錦意,過去把陳雪蓮拉到自己身後。
“大姐,她是我生的,我還不能教訓她了?”小蘇氏指著陳雪蓮,“你給我出來?”
“娘……”陳雪蓮可憐巴巴地喊了一句,然後小步小步地往外挪。
“我叫你到我跟前兒來,誰是你娘?”小蘇氏眼睛一瞪。
“小姑母,我這院子裏聽不得打罵聲,您若是想要打罵,那便領迴家去。”蘇錦意冷著臉道。
小蘇氏:……這些人都瘋了吧,自己教訓女兒她們也要管?
小蘇氏最終還是忍了,如果陳雪蓮這會兒被趕迴家去了,還怎麽尋個好親事,往後怎麽幫襯兄弟。
“你給我比較仔細著。”小蘇氏瞪了陳雪蓮一眼,這才跟著大蘇氏和蘇錦意身後進了屋。
大蘇氏不理小蘇氏,隻問蘇錦意在京都過得怎樣,事無巨細,問得清楚明白。
蘇錦意也細細地答了,隻是小蘇氏在,有些話她沒說。
但有些話,蘇錦意又是故意說給小蘇氏聽的。
比方說侯府對你好不好?
那自然是好的,穿著用度和表姐妹們一模一樣的,一季四套衣裳,首飾等每一季也都有新的,每日都有新烘的茶點備著。
小蘇氏眼睛一亮,蘇錦意便又說一個,侯府對上門打秋風的也是厲害,門兒不是輕易能進的,得先晾上一兩日,再送到莊子上做幾天農活兒。
“那給多少銀子呀?”小蘇氏忙問。
如果給得多,也不是不能忍。
大蘇氏明白小蘇氏的心思,都不想看她。
得虧是在自己侄女屋裏,這要是在外頭,真真是丟人現眼。
“二兩!”蘇錦意笑看著小蘇氏,“也不少了,莊戶人家二兩銀子能用上許久。”
二兩?小蘇氏卻立馬歇了要進京走親戚的念頭。
“這進京的路費加用度,都差不多要二兩銀子了。”小蘇氏嘀咕道。
她倒不敢說侯府的不是,心裏卻想著,為了二兩銀子,把裏子麵子都丟光,實在是不劃算。
“沒辦法度日的,二兩銀子不錯了。”
“誰都上來就直接給銀子,那這麽多親戚天天上門,皇帝也供不真起。”
大蘇氏趕緊摁熄小蘇氏的心思,免得她抽風跑進京都,給兩個孩子添麻煩。
蘇錦意又說了些侯府有多少禮尚往來,小蘇氏再次打斷她的話:“錦意呀,那你應該得了不少見麵禮兒吧?”
蘇錦意見小蘇氏一副紮進錢眼的模樣,慶幸自己沒說皇上和宮裏娘娘賞賜的事兒。
“得了些見麵禮兒,但也搭出去不少。”蘇錦意說道。
“你一個小姑娘家,怎地搭出去了?”小蘇氏不解,甚至覺得蘇錦意是在騙自己。
“不論是家裏的姐妹,還是外麵姑娘過生辰,以及哪家有宴請,都得送禮。”
“還有哪家姑娘若是跟家裏表姐妹們關係好,送了禮來,也得跟著迴一份兒……”
一堆小蘇氏都沒聽過的名目從蘇錦意嘴裏說出來,她整個兒聽懵了。
“那,你隻是借居在侯府的,也要送?”小蘇氏覺得這侯府的禮也太多了。
“得送,她們送來的時候,也要打聽家裏有多少個姐妹,隻是有輕有重,不一樣兒。”蘇錦意說自己有一個月,光迴禮都花掉了一兩銀子。
小蘇氏不由自主地捂緊了胸口,想想都心疼,這京都是去不得了,做客都要迴禮。
見小蘇氏是真的嚇著了,蘇錦意放心地笑了。
而大蘇氏卻越發地心疼蘇錦意,才多大的個人兒,居然就要操心這許多東西。
“你這邊也沒個長輩,大姑母不走了,留下來陪陪你。”大蘇氏攬著蘇錦意淚婆娑地說。
蘇錦意自然高興,有向著自己的大蘇氏在,她要少操許多心。
小蘇氏見此,也要留下來陪蘇錦意。
大蘇氏是真心,小蘇氏的心思,誰不懂呢。
“錦意倒是不會說什麽,你婆婆允準你過來住這些日子?”
“你不在家,陳妹夫迴頭把那寡婦弄進房裏來,你別哭。”
大蘇氏對於小蘇氏家的情況,比蘇錦意了解得多,自然一句句說得小蘇氏臉上發白。
“他,他敢,我剝了他的皮!”小蘇氏強撐著罵了一句。
大蘇氏沒理她,結果沒一刻鍾,人就迴去了。
原本像陳家是沒有資格納妾的,隻是民不告官不究,因此但凡有點兒銀子和小心思的,家裏也要弄一個進來。
小蘇氏離開了,蘇錦意便把讓林空山跟著一起進京備考的事兒說了。
“這樣的好事兒若不是你和錦彥在京都,求都求不來,哪有不成的。”
大蘇氏對蘇錦意的態度又親近了幾分,“不過錦意呀,你還是個小姑娘,錦彥更小,這麽些人進京,會不會對你不好啊?”
這就是真正為蘇錦意考慮了,能在兒子趕考的大事兒上,還為侄女兒著想,便很是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