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張春最後一搏
為了寶藏女孩,隻能一統天下了 作者:乏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同縣,張春將肥皂送到老太監跟前:“楚淵不願意賣給我們香皂,公公先用這些肥皂迴去交差吧。”
老太監看著黃不拉幾的肥皂,沒有香皂那般色彩鮮明,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這一塊又一塊方方正正的物件,看上去也著實不美觀。
蘭花指嫌棄的撚起一塊肥皂送到鼻尖,嗅了嗅,一股子皂莢味,更加嫌棄了。
嫌棄的鬆手,肥皂掉在地上,老太監臉色很不好看:“張大人,就這醃臢之物,是能給皇城的貴人們用的物件?”
“這肥皂其實跟香皂也差不多。”張春無奈的解釋一句。
“差不多麽?差得多了!”老太監臉色越發難看:“張大人,皇城中可都是貴人,貴人就得用最好的,這樣的道理,還需要咱家教大人麽?”
“把這東西帶迴皇城,別說是大人了,就算是咱家也得跟著受罰。”
若是一開始送去皇城的就是肥皂,那也就沒有這麽多事,可已經見識過香皂的貴人們,又怎會屈尊用這東西?
他甚至已經能想象到皇城中那些貴人們大發雷霆的樣子了。
“可是公公你也知道,不是下官不用心為貴人們當差,而是他楚淵不願意賣香皂給我們啊。”
“他不是說了可以用糧食還麽?張大人,你大同縣府庫沒有糧食了?”老太監質問。
“禁止糧食賣往大夏,此乃國策,先皇時期就定下的國策,公公,此事你我二人誰敢私自做主?這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啊!”張春一臉凝重,眸子卻賊溜溜的轉悠了一圈。
老太監也啞口了,也是一臉的糾結和為難。
這肥皂決不能送迴皇城,不然自己辦事不利,日後也絕不可能再受重用了。
但他同樣也沒法弄到香皂迴去交差,一樣是辦事不利啊。
“張大人可還有何良策?”老太監虛心求教。
“公公,你看如此可好?下官寫一封奏書,由公公差人呈至禦前,由陛下親自定奪。”張春終於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他寫的奏折,是需要先呈送到郡守那裏,先由郡守過目,沒有問題之後再呈送皇城,經由各個部門審核。
最終能不能送到禦前還得看運氣,看自己塞的銀子夠不夠多!
他想要最後搏一次,至少得讓陛下知道有他張春這麽一個人。
若是陛下也能讚同自己的觀點,支持自己繼續發兵金水縣,那麽自己還是能夠翻盤的。
陛下的支持,和郡守的支持可完全是兩個概念。
若當初是陛下支持自己發兵金水縣,那麽就算是自己真的在劉鬆麵前砍了劉雄,他劉鬆也不敢憤然帶兵離去!
老太監沉思片刻,點頭同意了。
“還請大人抓緊時間。”
張春點頭,一頭紮進了書房。
半個時辰後,張春出來了,將一本厚厚的奏折交給了老太監。
見狀,老太監微微皺眉:“這奏折如此之厚?”
“公公若是不放心,可以先且過目。”張春笑了笑。
倒是老太監突然變了臉色:“大人莫要胡言,這可是越矩。”
隨後,他將書信交給隨從:“速速送去皇城,不,茲事體大,八百裏加急。”
隻是香皂,一門生意而已,也用上八百裏加急了,由小見大,陳國當今的國情,比起大夏來,也好不上多少。
張春眉宇微沉,暗自歎了口氣,也很是無奈和乏力。
位卑言輕,位卑言輕啊。
若是陛下看了自己的奏章,重用了自己,他一定要變革!
國家腐朽沒落,再不思變,終會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他的奏書之中,不光是有楚淵交換香皂的條件,還說明了一堆利害關係,絕對不可往金水縣送糧,還懇請陛下支持自己攻下金水縣,將攻下金水縣後的諸多益處,一一陳列。
可謂是苦口婆心。
隻要是任何一個心底想要有所建樹的帝王,看到自己的奏章,認真思索其中的利害關係,定能看出自己所言,絕對不是空口無憑的大話。
隻要根據自己的設想和規劃,等待一個時機,大夏可滅,天下可一統。
雖然這期間會經曆很久的時間,無數的戰爭,但終會立下不世之功。
其實很多人都清楚,雖現在天下群雄林立,想要一統,終歸還是繞不開大夏,必須得先把大夏給拿下!
他忽略了一點,或者說所有人都忽略了一點,農村包圍城市。
隻不過相比較前者,這條路會更加艱難,難度也會更大。
拿下大夏,一統天下,這是很艱難的一件事,卻也不失為一條捷徑。
若是選了第二條更為艱難的路,得先剿滅其他所有國家,再和大夏分庭抗禮。
可試問,被人滅了國祚,又如何能做到所有人與你軍民一心呢?
那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同化了。
可若在這期間,再次發生暴力和分裂,或者說亡國之人掉頭倒戈到大夏呢?
這條路很縹緲,也很不現實。不確定因素太多太多了。
稍有差池,屍骨無存!
……
陳國,皇城。
“八百裏加急!速開城門。”
……
陳國皇宮,禦書房。
陳國現任國君坐在書桌前,懷裏還抱著一個嬌滴滴的美人,正是當今最為受寵的宣貴妃。
宣貴妃也是一個沉魚落雁的女人,嬌憨的外表,柔若無骨的嬌軀,以及那豐滿傲人的胸脯,無一不讓陳國國君愛不釋手。
看著桌案上的幾封奏書,陳國國君極為不耐:“不是都說了,奏章呈交給內閣麽?”
“迴陛下,這些都是八百裏加急,需要陛下親自過目。”
“一天天的,哪來這麽多八百裏加急,惹人生煩。”國君不耐煩的說著,還是打量起桌上的奏書。
尤其是那本最後的奏書,看一眼就沒有想要翻開的想法,純浪費自己和美人快活的時間。
他依次打開奏書批閱,唯獨落下那本最後的奏書。
等到其他奏書都批閱完畢之後,這才將視線提留在最厚的奏書之上。
想了想,還是翻開了。
可沒看多久,他便不耐煩的再次合上了。
“這大同縣縣令張春廢話真多,以後他的奏書不用往朕這邊送了。”國君不耐煩的說著,甚至是根本沒有把奏書看完。
“大同縣令?”宣貴妃微微皺眉。
“哦,愛妃知道他?大同縣所處何地啊?”作為一個君王,他連大同縣所處何地都不知曉。
不過諸多君王,誰又能記住自己的領土,每一個縣所處何地呢?
“迴陛下,那大同縣便是家兄同安郡所屬,香皂就是由大同縣送來的,大同縣與大夏金水縣比鄰。”宣貴妃解釋一句。
陳國國君了然的點了點頭。
身為國君,記不住領地各個縣城具體所屬,無可厚非,可和敵國比鄰的縣城都記不住,多少有些不應該了。
老太監看著黃不拉幾的肥皂,沒有香皂那般色彩鮮明,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這一塊又一塊方方正正的物件,看上去也著實不美觀。
蘭花指嫌棄的撚起一塊肥皂送到鼻尖,嗅了嗅,一股子皂莢味,更加嫌棄了。
嫌棄的鬆手,肥皂掉在地上,老太監臉色很不好看:“張大人,就這醃臢之物,是能給皇城的貴人們用的物件?”
“這肥皂其實跟香皂也差不多。”張春無奈的解釋一句。
“差不多麽?差得多了!”老太監臉色越發難看:“張大人,皇城中可都是貴人,貴人就得用最好的,這樣的道理,還需要咱家教大人麽?”
“把這東西帶迴皇城,別說是大人了,就算是咱家也得跟著受罰。”
若是一開始送去皇城的就是肥皂,那也就沒有這麽多事,可已經見識過香皂的貴人們,又怎會屈尊用這東西?
他甚至已經能想象到皇城中那些貴人們大發雷霆的樣子了。
“可是公公你也知道,不是下官不用心為貴人們當差,而是他楚淵不願意賣香皂給我們啊。”
“他不是說了可以用糧食還麽?張大人,你大同縣府庫沒有糧食了?”老太監質問。
“禁止糧食賣往大夏,此乃國策,先皇時期就定下的國策,公公,此事你我二人誰敢私自做主?這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啊!”張春一臉凝重,眸子卻賊溜溜的轉悠了一圈。
老太監也啞口了,也是一臉的糾結和為難。
這肥皂決不能送迴皇城,不然自己辦事不利,日後也絕不可能再受重用了。
但他同樣也沒法弄到香皂迴去交差,一樣是辦事不利啊。
“張大人可還有何良策?”老太監虛心求教。
“公公,你看如此可好?下官寫一封奏書,由公公差人呈至禦前,由陛下親自定奪。”張春終於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他寫的奏折,是需要先呈送到郡守那裏,先由郡守過目,沒有問題之後再呈送皇城,經由各個部門審核。
最終能不能送到禦前還得看運氣,看自己塞的銀子夠不夠多!
他想要最後搏一次,至少得讓陛下知道有他張春這麽一個人。
若是陛下也能讚同自己的觀點,支持自己繼續發兵金水縣,那麽自己還是能夠翻盤的。
陛下的支持,和郡守的支持可完全是兩個概念。
若當初是陛下支持自己發兵金水縣,那麽就算是自己真的在劉鬆麵前砍了劉雄,他劉鬆也不敢憤然帶兵離去!
老太監沉思片刻,點頭同意了。
“還請大人抓緊時間。”
張春點頭,一頭紮進了書房。
半個時辰後,張春出來了,將一本厚厚的奏折交給了老太監。
見狀,老太監微微皺眉:“這奏折如此之厚?”
“公公若是不放心,可以先且過目。”張春笑了笑。
倒是老太監突然變了臉色:“大人莫要胡言,這可是越矩。”
隨後,他將書信交給隨從:“速速送去皇城,不,茲事體大,八百裏加急。”
隻是香皂,一門生意而已,也用上八百裏加急了,由小見大,陳國當今的國情,比起大夏來,也好不上多少。
張春眉宇微沉,暗自歎了口氣,也很是無奈和乏力。
位卑言輕,位卑言輕啊。
若是陛下看了自己的奏章,重用了自己,他一定要變革!
國家腐朽沒落,再不思變,終會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他的奏書之中,不光是有楚淵交換香皂的條件,還說明了一堆利害關係,絕對不可往金水縣送糧,還懇請陛下支持自己攻下金水縣,將攻下金水縣後的諸多益處,一一陳列。
可謂是苦口婆心。
隻要是任何一個心底想要有所建樹的帝王,看到自己的奏章,認真思索其中的利害關係,定能看出自己所言,絕對不是空口無憑的大話。
隻要根據自己的設想和規劃,等待一個時機,大夏可滅,天下可一統。
雖然這期間會經曆很久的時間,無數的戰爭,但終會立下不世之功。
其實很多人都清楚,雖現在天下群雄林立,想要一統,終歸還是繞不開大夏,必須得先把大夏給拿下!
他忽略了一點,或者說所有人都忽略了一點,農村包圍城市。
隻不過相比較前者,這條路會更加艱難,難度也會更大。
拿下大夏,一統天下,這是很艱難的一件事,卻也不失為一條捷徑。
若是選了第二條更為艱難的路,得先剿滅其他所有國家,再和大夏分庭抗禮。
可試問,被人滅了國祚,又如何能做到所有人與你軍民一心呢?
那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同化了。
可若在這期間,再次發生暴力和分裂,或者說亡國之人掉頭倒戈到大夏呢?
這條路很縹緲,也很不現實。不確定因素太多太多了。
稍有差池,屍骨無存!
……
陳國,皇城。
“八百裏加急!速開城門。”
……
陳國皇宮,禦書房。
陳國現任國君坐在書桌前,懷裏還抱著一個嬌滴滴的美人,正是當今最為受寵的宣貴妃。
宣貴妃也是一個沉魚落雁的女人,嬌憨的外表,柔若無骨的嬌軀,以及那豐滿傲人的胸脯,無一不讓陳國國君愛不釋手。
看著桌案上的幾封奏書,陳國國君極為不耐:“不是都說了,奏章呈交給內閣麽?”
“迴陛下,這些都是八百裏加急,需要陛下親自過目。”
“一天天的,哪來這麽多八百裏加急,惹人生煩。”國君不耐煩的說著,還是打量起桌上的奏書。
尤其是那本最後的奏書,看一眼就沒有想要翻開的想法,純浪費自己和美人快活的時間。
他依次打開奏書批閱,唯獨落下那本最後的奏書。
等到其他奏書都批閱完畢之後,這才將視線提留在最厚的奏書之上。
想了想,還是翻開了。
可沒看多久,他便不耐煩的再次合上了。
“這大同縣縣令張春廢話真多,以後他的奏書不用往朕這邊送了。”國君不耐煩的說著,甚至是根本沒有把奏書看完。
“大同縣令?”宣貴妃微微皺眉。
“哦,愛妃知道他?大同縣所處何地啊?”作為一個君王,他連大同縣所處何地都不知曉。
不過諸多君王,誰又能記住自己的領土,每一個縣所處何地呢?
“迴陛下,那大同縣便是家兄同安郡所屬,香皂就是由大同縣送來的,大同縣與大夏金水縣比鄰。”宣貴妃解釋一句。
陳國國君了然的點了點頭。
身為國君,記不住領地各個縣城具體所屬,無可厚非,可和敵國比鄰的縣城都記不住,多少有些不應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