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雞出殼之後,林裏的事情又多了一項。


    每天早上起來之後,倒了夜壺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把雞籠抬出去放到院子裏。


    丈母娘走街串巷換迴來了十多個雞蛋,但是經過篩選之後,隻有十個能正常發育。淘汰掉的都煮著吃了,至於是哪天吃的,林裏沒印象,估計是前段時間忙的太厲害,給忘記了。


    “林裏,主要是養母雞還是公雞啊?”


    林裏看著籠子裏嘰嘰喳喳啄磨坊掃迴來的麵和成的麵團兒的小雞,還真是犯了難。要說養著吃肉吧!那肯定公雞母雞都行,可這個時候有幾家人家奢侈到吃肉雞過日子啊!不都是蛋雞老了才吃嘛!


    “媽,要是養母雞的話公雞怎麽辦啊?”


    “公雞也養著啊!不過留一隻就行了。其它的等稍稍大點兒就吃肉,省的浪費糧食。不過你最好現在就下決定,也好問問別的人家要不要,要就送給他們養。”


    唉!這是妥妥的性別歧視啊!公雞太不受待見了。


    “媽,這母雞公雞怎麽分別啊!我還不知道公雞母雞有多少呢!”


    “嗨!分別的方法也簡單,看雞冠子就行。”


    林裏伸手抓了幾隻小雞做對比,愣是沒看出差別。


    哼~呸~


    和丈母娘說話的間隙,林支書披著個外套走了出來。用力哼哼了幾聲,一口濃痰就唾到了地上。家裏養的小狗滴溜溜跑過去舔了個幹淨。把剛剛起床的林裏看的一陣惡心。


    揪了個麵團兒丟到了狗子附近,糊嘴的小狗兒搖著尾巴叼起麵團兒就往外跑,也不知道去誰家舔去了。


    “現在雞還小,沒有經驗分辨不出來。”


    “哦!爸身體不好?以前沒見您唾過痰啊!”


    “咳咳~唉!大概是前兩天幹了點兒活兒,一個沒注意著涼了。不過問題不大,多喝點兒熱水養養就沒事兒了。對了,婦女們的理發工作怎麽樣了?”


    看來起玉米茬的工具用起來爽,要不然林支書也不會這個模樣啊!


    “哦!還挺快。不過我這手有點兒用不動剪子了。還好有幾個會剪頭發的婦女在婦女主任的帶動下,也加入到理發工作上了。現在我可以偷偷懶兒了。”


    想起這兩天淑芬和林裏之間的關係,林支書又咳嗽了幾下。感覺他的決定沒有顧及到女兒的想法,總之也挺愧疚的。


    “哦~不急不急。反正農閑了,也沒有多大的事兒了。對了,這喂雞的麵哪裏來的?看著不錯的樣子。”


    “是趙二從磨坊掃的,這兩天磨坊開始營業了,有產出了。”


    自從那天分完糧食之後,趙二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工作,一直能工作到晚上九點。這還是大家都比較心疼電費的緣故,要不然能燈明火亮的給他幹通宵了。


    “嗯!這個磨坊建的好啊!村裏人都誇呢!就連隔壁村的支書都和我商量了,打算把他們的糧食也運過來加工。不過我暫時沒給他們安排。怎麽也得先緊著咱們村民自己用啊!”


    林支書說話的時候很得意,怎麽說也是惠民的工程,無論是實際意義還是象征意義都很大。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去鄉裏開會,林支書感覺自己特別受歡迎,不過提出加工糧食的,暫時還隻有一個村。其他村都持觀望的態度。


    “爸!這也是村裏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啊!您得趕緊定個章程出來,別耽誤了創收啊!”


    林支書摸出煙袋看了看,又塞了迴去。估計最近一段時間是抽不了了,畢竟味覺都受到影響了。


    “是啊!這個是大事兒了,吃了早飯我就去和幾個幹部聊聊。對了,你的雞有幾隻公母啊?”


    一旁出來晾尿布的丈母娘聞言,白了爺倆兒一眼。從小雞出殼那天就問,問了又不記事兒,真是夠了。沒好氣的說道。


    “七隻母雞,三隻公雞。”


    “哦!還不錯還不錯。公雞不算太多。前兩年有一家人家才倒黴呢!辛辛苦苦孵了一窩,結果全是公雞,要不是我居中調和,和別的人家調配了一下,估計那家人家那年連雞都沒有。”


    “那是,您是誰啊!您是林家莊的支書啊!”


    “咳咳~咱們這雞是不是養的有點兒晚了。”


    林裏聽到林支書這麽說,就立馬聽出了言外之意。


    “哦?難道是村裏有什麽說法嗎?”


    “嗨!沒什麽說法,就是想看看你這是新法子,還是心血來潮。”


    什麽心血來潮,替換一下不就是五穀不分,時令不分嘛!不過人家說的也沒問題,畢竟他這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不能怪人家說閑話。


    “額~爸!我這是養的年雞。”


    林支書張了張嘴,真沒想到還有這種解釋。


    “嗯!挺好。那就好好喂著吧!等過年的時候殺。”


    聽林支書這麽說,林裏就知道對方對林裏的說法沒有抱多少希望。算算日子,距離過年還有三個多月,也的確有點兒晚。又不是養雞場裏麵一輩子不走幾步路的雞。


    “媽!一會兒吃了飯我去逮螞蚱去。”


    “啊?現在了哪裏還有螞蚱啊!你這孩子,喂雞的東西咱夠。”


    額~林裏這才想起這是深秋。站在門口看了看蕭索的黃土高坡,林裏垂頭喪氣的又迴去了。


    ··· ···


    “林裏,聽說你家孵雞了?都這個時候了還孵什麽雞啊!要是想要,明年春天的時候我送你幾隻啊!”


    婦女主任果然是風風火火的性格,林裏剛剛到臨時的理發點兒,就被婦女主任攔住一頓好意勸和。


    “嗬嗬,您多想了。我哪裏能不知道農事呢!我這不是看磨坊裏掃出來的麵不少嘛!所以就~~”


    婦女主任見林裏說的眉飛色舞的,就明白了林裏透露出來的意思。畢竟隻是掃出來的麵而已,這都不算什麽。婦女主任也不再說什麽了。


    至於其他人不時露出的探究和好奇,林裏可沒空迴複他們。難道告訴他們,養雞和沙棘罐頭一樣,是他心血來潮的作品嗎?


    哢嚓哢嚓~~


    又是一個忙碌的工作日。


    林裏一邊兒活動手腳,一邊兒用掃帚掃著地上層層疊疊的頭發。長發幾乎沒有,畢竟這個年代長頭發可以賣錢,都舍不得剪。有的隻是修邊兒時候的短發。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搶著要。


    要說頭發有什麽用,那北方人可太有發言權了 。


    畢竟這邊水土不如南方的好,又沒有竹子和各種生長快速的林木。所以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黃土和秸稈兒,另外還要加上一個量少的頭發。


    比如蓋房子,都是石頭垛根基,上麵用摻了秸稈兒的土胚做牆。至於牆皮和房頂表麵,就用摻了秸稈兒的泥土外敷。秸稈兒起到的就是加固的作用。


    屋裏壘火炕灶台都是差不多的工序。但這個時候,頭發就派上用場了。尤其是灶台、牆皮和火炕表麵,用到頭發的地方最多。


    相比秸稈兒的粗、硬,更加適合大麵積的使用。頭發的細軟就更加適合精巧一些的地方。


    以前不用林裏掃頭發,是因為理發的地方在外麵,誰想拿就拿,也沒有個限製。


    現在他可是被請到專門騰出來的房間裏了。在村民心中,這就成了他的一畝三分地,他有絕對的處置權。


    將滿地頭發掃到牆角,林裏交疊雙手,壓了壓手指,休息了一會兒才開始收拾淩亂的理發用具。


    這兩天來的人明顯少了,林裏的工作量也下降了很多。


    迴到家的時候,飯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林支書披著個衣服在院子裏轉悠,不時逗一逗繞著他轉圈兒的小狗。有一種農家休閑生活的樣子,不過一年裏也沒有幾天這樣的好日子過。


    “迴來啦?應該快結束了吧!”


    “是啊!來的人少了很多,估計明天就差不多了。”


    “額~”


    “爸!有話就說,我是您女婿啊!”


    “是這樣的。就我上午和你提的想過來加工糧食的那個隔壁村的村支書,今天路過咱們村的時候,和我把加工糧食的事情定下來了。”


    “哦?那挺好啊!”


    “是這樣的。他看到咱們村裏頭給村民組織理發,還專門兒去你那邊瞧了瞧,見咱們有電推子,所以打算請你過去支援一下他們村。”


    額~聽林支書這麽說,林裏的右手就開始抖,這是要勞損的節奏啊!


    “他說給補貼,不過我沒有答應。”


    “哦~那還好,幫忙就算了。要是要什麽補貼就有點兒不合適了。那就答應了吧,爸!”


    唉!林裏在心裏歎了口氣。


    林支書難得在院子裏悠閑的轉悠,竟然是專門等自己迴來說這個事情。看那扭捏的樣子,肯定是當場就答應了。


    攤上這麽個愛奉獻的支書老丈人,也隻能跟著奉獻了。


    見林裏答應了下來,林支書瞬間就開心了起來。


    “好好好。我也知道你累,不過隔壁村的人口隻有咱們一半兒。而且理發的對象也隻涉及到男人們。你過去給他們拿電推子直接推光頭就是了,費不了多少功夫兒。”


    見林支書解釋的這麽詳細,林裏就有點兒想笑。難得看到林支書的這幅模樣,也不算吃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1973農村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然入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然入睡並收藏重返1973農村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