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豐收
五零之苟住莫慌咱有糧 作者:坪上炒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些嬸子看到宋錦繡這小貓一樣大的胃口搖了搖頭。
在她們的想法中就是吃的多身體才能壯,才能少生病!
也有一些嬸子暗戳戳地想,吃這麽少,好養活啊!娶迴家不虧。
就算不下地,在家幹家務總行吧?
有房有地,是個文化人,現在還當著老師有收入。
至於守孝怕啥,今年都第二年了。相中了就先談好。等三年一過再辦喜事就行啦!
宋錦繡可不知道嬸子心裏的各種彎彎繞繞。
她有氣無力地趴在木桶上,屁股底下坐著一張小板凳。
十分想念空調,不說空調,風扇也行,不說風扇。
不說風扇還能說什麽?
感覺自己快熱虛脫了,要是這時候能來一陣風吹吹就好了。
宋錦繡剛想完就發現自己身後吹起了一陣微風。
左右看看,沒人!
宋錦繡大喜,難道自己還有心想事成的錦鯉體質嗎?
如果有,請風不要停。
風果然沒有停。
天啊,自己……
宋錦繡高興地捂住了嘴巴,不對,現在周圍那麽多人,隻有自己身邊起風是不是太奇怪了?
宋錦繡左右看看,果然,好幾個嬸子正看向自己這!
停停停!宋錦繡依依不舍地把風叫停!
風停了下來,宋錦繡的心裏也拔涼拔涼的!
這就是守著金山銀山用不了的感覺嗎?太心痛了!
宋錦繡捂著自己的心口,心痛!
“不舒服嗎?”劉安康看著揪著一張臉的宋錦繡問道。
“不是,隻是覺得自己好苦,心裏苦,你個小屁孩不會懂的,一邊玩去!”宋錦繡痛心地說,然後揮手把劉安康趕走。
正心疼自己的特異功能不能用呢!
“給你。”劉安康遞了一個蒲扇給宋錦繡,“熱了自己打風。”
宋錦繡看了看扇子,看了看劉安康。又看了看他走出來的位置。不可置信地指著他。
心裏想著起風!
劉安康用扇子對著她扇了扇,疑惑地問“不用去看看?”
宋錦繡石化了,風是起了,還挺涼快,吹到心坎裏去了!
嗚嗚嗚!!!自己的特異功能啊!賠,快賠!
“我沒事,就是太熱了沒精神!”宋錦繡雖然心裏已經百轉千迴,麵上還是故作鎮定地說。
“過來喝完綠豆湯再走。”宋錦繡叫住了轉身要走的劉安康。
他剛剛跟小夥伴是在田裏撿稻穗,想起宋錦繡早上那裝扮,中午肯定不好過。
過來一看,果然趴在那裏半死不活,劉安康怕她中暑了。
便跑去拿蒲扇,還幫忙扇了會風。看她沒什麽事就準備走了!
劉安康順從的走過去,喝了碗綠豆湯就走了。
所以沒有風扇,隻能想想扇子了,唉。
宋錦秀慢慢地搖,快速地搖。搖的手都要斷了,感覺越吹越熱。
這該死的天氣,吹出來的風都是熱的。
就這樣煎熬了好幾天。連大家熱鬧地為稻穀脫粒,宋錦繡都興致缺缺。
脫粒以後再曬幾天就可以稱重入庫了。
今年的產量非常可觀,大家都喜氣洋洋。
對於宋錦繡的報酬,村裏也展開了一番討論。
主要是村裏的長輩跟學生家長。
“咱們村也沒出過老師啊,要不問問城裏的老師工資多少,咱們照著給就是了!”一個家長說道。
“不是,她怎麽能跟城裏的老師比?人家可都是有大學問的。你看咱們村這個,有啥?”另一個人反對道。
“是啊,她也就是幫忙帶帶娃,看著給一些就是了。
你們看她那樣,種地也不行,我們算給她找個輕省些的活計了!”另一人附和道。
“人家城裏還有好幾個老師呢,你看咱們村,可就隻有一個老師。那是不是也得多給幾份工資啊?”又一人說。
“那城裏老師還教好幾個班呢你怎麽不說。人家城裏的可是正經老師。”
“小宋哪裏不正經了?”
“你別插科打諢,我說的是這個嗎?”
“咋不是,我家娃現在既能認字,又能背詩,還能算數。
前幾天那表演看了沒有,還會唱歌跳舞。城裏也就教這些吧!”
“那可不,我跟你說。我家那個四歲,迴去都能唱歌給我聽,把我媳婦美的喲。
正說著過年帶她到鎮上走親戚去呢,你們不知道,去年去走親戚,我媳婦一肚子氣迴來。
鎮上那小姑子家不是有一個同齡的女孩子嗎?去上那什麽育紅班就學會蹦躂兩下,可把我那小姑子得意的啊。
說孩子就是要從小開始培養啥的,還說我家這個啥也不會,今年就讓她看看我們這個娃會啥!”
“我家娃也會,唱歌那叫一個好聽啊!”
“是吧,是吧……”
大家的討論很激烈,有人覺得要按照老師的標準,有人覺得隻是幫忙帶娃,不需要那麽多。
總體來說,還是同意的人居多,宋錦繡豐收前那表演那無心之舉反而變成了檢驗她成果的壯舉。
最後村子拍板決定,每人每年交三十斤細糧,就衝著小宋不問報酬一口就答應當老師,咱們也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啊!
再說了,要是給太少人家不幹了,上哪再去找一個老師?你們自己教嗎?還是讓娃繼續當文盲?
雖說拿出糧食有些心疼,但是想到今年的大豐收,又想到自己家娃最近的進步,咬咬牙也能出。
學生家長都不反對,就直接定了下來!
這些宋錦秀都不管,不用在曬穀場上曬太陽,她隻覺得世界又美好了。
特別是一群孩子又帶著她滿山跑。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宋錦繡垂涎各種野果子。
覆盆子,滿山的山裏紅。
山裏紅他們不要,宋錦秀通通收入囊中。山裏紅可以做的美食可多了,就是有點費糖。
從現在開始直到入冬前,山上可食用的東西都是接連不斷的。
地裏收完麥子,就是紅薯,薯,雜糧等。
收玉米時也是個小孩最高興的事情。
大人負責收糧食,小孩子負責找甜杆。
這也是一年來收獲糖分最多的環節了!
宋錦繡不敢鑽進玉米地裏去, 玉米地像蒸籠一樣密不透風,穿行在細窄的壟溝裏,毛茸茸的大葉片,喇地脖子和手臂又癢又疼。
她就負責跟在一群孩子身後,用她五點二的視力幫忙尋找。
在她們的想法中就是吃的多身體才能壯,才能少生病!
也有一些嬸子暗戳戳地想,吃這麽少,好養活啊!娶迴家不虧。
就算不下地,在家幹家務總行吧?
有房有地,是個文化人,現在還當著老師有收入。
至於守孝怕啥,今年都第二年了。相中了就先談好。等三年一過再辦喜事就行啦!
宋錦繡可不知道嬸子心裏的各種彎彎繞繞。
她有氣無力地趴在木桶上,屁股底下坐著一張小板凳。
十分想念空調,不說空調,風扇也行,不說風扇。
不說風扇還能說什麽?
感覺自己快熱虛脫了,要是這時候能來一陣風吹吹就好了。
宋錦繡剛想完就發現自己身後吹起了一陣微風。
左右看看,沒人!
宋錦繡大喜,難道自己還有心想事成的錦鯉體質嗎?
如果有,請風不要停。
風果然沒有停。
天啊,自己……
宋錦繡高興地捂住了嘴巴,不對,現在周圍那麽多人,隻有自己身邊起風是不是太奇怪了?
宋錦繡左右看看,果然,好幾個嬸子正看向自己這!
停停停!宋錦繡依依不舍地把風叫停!
風停了下來,宋錦繡的心裏也拔涼拔涼的!
這就是守著金山銀山用不了的感覺嗎?太心痛了!
宋錦繡捂著自己的心口,心痛!
“不舒服嗎?”劉安康看著揪著一張臉的宋錦繡問道。
“不是,隻是覺得自己好苦,心裏苦,你個小屁孩不會懂的,一邊玩去!”宋錦繡痛心地說,然後揮手把劉安康趕走。
正心疼自己的特異功能不能用呢!
“給你。”劉安康遞了一個蒲扇給宋錦繡,“熱了自己打風。”
宋錦繡看了看扇子,看了看劉安康。又看了看他走出來的位置。不可置信地指著他。
心裏想著起風!
劉安康用扇子對著她扇了扇,疑惑地問“不用去看看?”
宋錦繡石化了,風是起了,還挺涼快,吹到心坎裏去了!
嗚嗚嗚!!!自己的特異功能啊!賠,快賠!
“我沒事,就是太熱了沒精神!”宋錦繡雖然心裏已經百轉千迴,麵上還是故作鎮定地說。
“過來喝完綠豆湯再走。”宋錦繡叫住了轉身要走的劉安康。
他剛剛跟小夥伴是在田裏撿稻穗,想起宋錦繡早上那裝扮,中午肯定不好過。
過來一看,果然趴在那裏半死不活,劉安康怕她中暑了。
便跑去拿蒲扇,還幫忙扇了會風。看她沒什麽事就準備走了!
劉安康順從的走過去,喝了碗綠豆湯就走了。
所以沒有風扇,隻能想想扇子了,唉。
宋錦秀慢慢地搖,快速地搖。搖的手都要斷了,感覺越吹越熱。
這該死的天氣,吹出來的風都是熱的。
就這樣煎熬了好幾天。連大家熱鬧地為稻穀脫粒,宋錦繡都興致缺缺。
脫粒以後再曬幾天就可以稱重入庫了。
今年的產量非常可觀,大家都喜氣洋洋。
對於宋錦繡的報酬,村裏也展開了一番討論。
主要是村裏的長輩跟學生家長。
“咱們村也沒出過老師啊,要不問問城裏的老師工資多少,咱們照著給就是了!”一個家長說道。
“不是,她怎麽能跟城裏的老師比?人家可都是有大學問的。你看咱們村這個,有啥?”另一個人反對道。
“是啊,她也就是幫忙帶帶娃,看著給一些就是了。
你們看她那樣,種地也不行,我們算給她找個輕省些的活計了!”另一人附和道。
“人家城裏還有好幾個老師呢,你看咱們村,可就隻有一個老師。那是不是也得多給幾份工資啊?”又一人說。
“那城裏老師還教好幾個班呢你怎麽不說。人家城裏的可是正經老師。”
“小宋哪裏不正經了?”
“你別插科打諢,我說的是這個嗎?”
“咋不是,我家娃現在既能認字,又能背詩,還能算數。
前幾天那表演看了沒有,還會唱歌跳舞。城裏也就教這些吧!”
“那可不,我跟你說。我家那個四歲,迴去都能唱歌給我聽,把我媳婦美的喲。
正說著過年帶她到鎮上走親戚去呢,你們不知道,去年去走親戚,我媳婦一肚子氣迴來。
鎮上那小姑子家不是有一個同齡的女孩子嗎?去上那什麽育紅班就學會蹦躂兩下,可把我那小姑子得意的啊。
說孩子就是要從小開始培養啥的,還說我家這個啥也不會,今年就讓她看看我們這個娃會啥!”
“我家娃也會,唱歌那叫一個好聽啊!”
“是吧,是吧……”
大家的討論很激烈,有人覺得要按照老師的標準,有人覺得隻是幫忙帶娃,不需要那麽多。
總體來說,還是同意的人居多,宋錦繡豐收前那表演那無心之舉反而變成了檢驗她成果的壯舉。
最後村子拍板決定,每人每年交三十斤細糧,就衝著小宋不問報酬一口就答應當老師,咱們也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啊!
再說了,要是給太少人家不幹了,上哪再去找一個老師?你們自己教嗎?還是讓娃繼續當文盲?
雖說拿出糧食有些心疼,但是想到今年的大豐收,又想到自己家娃最近的進步,咬咬牙也能出。
學生家長都不反對,就直接定了下來!
這些宋錦秀都不管,不用在曬穀場上曬太陽,她隻覺得世界又美好了。
特別是一群孩子又帶著她滿山跑。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宋錦繡垂涎各種野果子。
覆盆子,滿山的山裏紅。
山裏紅他們不要,宋錦秀通通收入囊中。山裏紅可以做的美食可多了,就是有點費糖。
從現在開始直到入冬前,山上可食用的東西都是接連不斷的。
地裏收完麥子,就是紅薯,薯,雜糧等。
收玉米時也是個小孩最高興的事情。
大人負責收糧食,小孩子負責找甜杆。
這也是一年來收獲糖分最多的環節了!
宋錦繡不敢鑽進玉米地裏去, 玉米地像蒸籠一樣密不透風,穿行在細窄的壟溝裏,毛茸茸的大葉片,喇地脖子和手臂又癢又疼。
她就負責跟在一群孩子身後,用她五點二的視力幫忙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