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女人都站了起來,常小娥笑著說道:“坐下,坐下,我也是和你們商量。”


    “但憑娘娘吩咐。”


    客套完了,常小娥才說道:“我也是聽太子殿下說,這應天偏安一隅,不適合做我大明的都城。”


    朱標的幾個女人,除了郭照,都是勳貴子弟。


    關於都城的事情,多少也都了解一些。


    “應天不適合做都城,難道陛下和太子殿下是要遷都北京?”


    “那太好了,聽說北京皇宮都建好了。”


    朱元璋原本選定的都城是開封,還封開封為北京,兩個女人說的北京自然是開封。


    徐妙雲卻知道,開封在黃河邊上,大明建國才十年,就發過兩次水,根本就不適合遷都。


    女諸生懂得守拙,別人都看不透這個關節,她自然也不會說。


    還是常小娥說道:“開封那裏不成,在黃河邊上,沒事發個水,鬧個災,不適合做都城。”


    “開封不合適,那哪裏合適?”


    “太子殿下想要的都城是北平。”


    鄧嬋娟、馮秀娟、徐妙雲都是將門出身,自然知道北平在哪裏,都驚唿了聲:


    “北平?”


    “嗯。”常小娥吃了一個橘子,說道:“前些年,我看過太子殿下繪製的大明皇輿圖,就是把北平作為都城。”


    “我也聽說過,太子自封的鎮北王,就是在這裏。”


    “太子還把高麗、扶桑和遼東畫了一個圈,說是要把東北海變成大明的後花園。”


    “可是,那也太靠北了,還靠近蒙古。”


    “這個不怕,可以在開平,東勝建幾個衛所。”


    在捕魚兒海之戰後,徐達就在鎮守北平。聽爹說,這裏背靠燕山,東臨渤海,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這裏還是大運河的終點,一旦有事,江南的財富和山東的兵源可以源源不斷地北上。


    遷都這事她們說了自然不算, 她們老子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將軍。


    尤其是老爹徐達,是軍界第一人。


    常小娥這次叫她們來,是為了商討遷都的事情。


    如果說別的事情,徐妙雲一定會率先表忠心。


    可這次情況不一樣,遷都可是大事,牽扯到分蛋糕。


    什麽是一個好領?


    一個好領導是底層最根本的利益集團的維護者。


    能亂世脫穎而出,不是因為他多大雄才偉略,是因為他能代表利益集團的核心利益。


    這個利益集團,不要多少人,多則十萬、二十萬,少則一兩萬,隻要穩住了他們,就能形成核心的競爭力。


    滿洲人沒事就說:“滿洲人不滿萬,滿萬則無敵天下。可不僅僅是吹牛逼,這事真是。”


    劉邦收買了關中人的心,就可以建立起穩固的政權,和項羽奪取天下。


    朱元璋靠淮西人,就能征服全國,女真人入關靠強大的凝聚力,就能統治中原三百年


    漢人雖然多,但是沒有強有力的領導團體,就隻能是一團散沙。


    在中國,誰說了算,從來不是因為,你做多大的官。而是,你能影響多少人。


    劉徹把漢朝幾代人的家丁給敗光了,大漢朝依然是穩如泰山,就是因為他們有強大的凝聚力。


    曹爽是宗室,還是大將軍,可是他推行改革,打破了宗室和士族的的均衡,士族就集體拋棄了他。


    司馬懿指洛水為誓,之後當個屁放了,依然可以穩住朝堂,是因為他是士族的代言人。士族就算再惡心司馬氏,也要維護他的利益。


    正因為如此,士族出身的鍾會謀反,在洛陽的親友可以不受牽連。戰功赫赫的鄧艾被怨殺了,也沒有人替他伸冤。


    這種情況在古代是絕無僅有的。


    羅藝在反叛之前,兩次打敗竇建德和劉黑闥,就連李建成都結為外援;


    可是,李建成死後,羅藝起兵造反,卻被部下把頭割下,送給李世民。


    羅藝還是那個羅藝,部下還是那些人,卻又不同的結果。是因為一開始,羅藝可以籠絡那些部下,他們就能形成凝聚力。


    士兵們願意跟著羅藝鬥劉黑闥、竇建德,羅藝就稱為名將。


    等羅藝反叛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不看好羅藝。他就算有再強的指揮才能也是白扯。


    東林黨可以對抗朝廷,是因為江南士紳鐵打一塊,所以布衣也可以傲視王侯。


    這種有組織、有紀律的大隊伍,也隻有閹黨可以對抗。


    小木匠看穿這一點,所以能讓大明苟延殘喘。崇禎皇帝看不到這一點,就隻能是煤山自刎。


    當然了,閹黨的水平有限。


    他們雖然隻能依附於皇帝,但是也沒有什麽理想。唯一想到的,是多撈一筆。


    所以,指望閹黨救大明,也是癡人說夢。


    這就是中國的現實,朱標、朱元璋父子也是一樣。要甩開淮西人自己幹,他們也會像河北藩鎮殺節度使一樣,被淮西人清理出局。


    朱元璋把淮西諸將都給殺了,所以淮西人就不再給朱元璋賣命。


    即使上了戰場,也沒有凝聚力。


    相反,朱棣造反,能一唿百應,是因為跟著朱棣造反有利可圖,所以凝聚力就強。


    這遷都北平,就是損害了淮西人的利益。


    常小娥的的計劃,一說出口,原本還信誓旦旦為太子盡忠的女人,都變了臉色。


    “說話啊,你們怎麽都不說話?”


    “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不是,是我瞎琢磨的。”


    常小娥這樣說,眾人更不敢多說話了。


    “你們放心,不用你們先說,我舅舅先上一道奏疏,你們可以隨意。”


    眾人聽了,都是覺得好笑。


    這常小娥真夠奸詐的,要別人的老爹上奏疏,她卻讓自己的舅舅上。


    這樣也好,先讓藍玉打頭陣,去試探老朱父子的口風。


    如果情況有利就跟進,如果不利就三緘其口。


    “如此甚好,我們也都往家裏帶話,商議此事。”


    藍玉是有名的沒有政治頭腦,從扶桑迴來,就一直在應天賦閑。常小娥把意思傳遞給他,第二天就寫了奏章,陳述遷都北平的利害。


    說北平北靠燕山,南麵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正是建都的好去處。 還是北元故都,建都於此正好繼承北元的衣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