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晉王:我趕緊跑路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娘,我知道您的意思,您想去求太子不要我進宮。大明朝不是我們家的,不能咱們家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啊。這聖旨已經下了,你讓姐夫怎麽辦?向陛下請罪,說是太子假傳聖旨?”
“你···”
“誰說太子心裏隻有大姐,那他不是還和郭慧郡主、歸德侯家兩個夫人傳出緋聞嗎?再說,就算是大姐真的好了,一個月她總會有那麽幾天身上不舒服。到時候太子沒人伺候,那可怎麽辦?”
“···”
“各位公侯都搶著往東宮送人。到時候各式各樣的美女湧進太子府,我就不信大姐還能專寵後宮!”
為了自己的利益,常小雨居然和其他女人一起站在姐姐的對立麵了。
“你個逆女!”
常小雨扶著老娘躺下,給老娘拉好被子,準備要開溜 。
“娘就好好將養身體,到時候看女兒風風光光的嫁入太子宮!”
···
文臣武將和黎民百姓都受過朱標的恩惠,聽說太子迴宮都是歡唿雀躍,欣喜異常。
隻有晉王朱棡是個例外,太子迴京的時候,他正在陪平涼侯費聚、江夏侯周德興等人喝酒。
朱棡把大嫂氣的早產,居然還有心情喝酒,真是沒心沒肺到了極點。
幾個侯爺都是有勇無謀,幾杯酒下肚,就覺的整個大明都是他們的天下了。
身居高位,自認為有一身的本事,之所以屈居徐達、湯和之下,是因為跟隨老朱時間太短了。
不知死活的他們居然就誇下海口,要一起聯名寫保本朱棡為太子,想要弄一個擁立之功。
得到幾個侯爺的永諾,朱棡對儲君的位置是誌在必得。
就在這時,晉王的親隨趕來,在朱棡耳邊說了幾句。
正在做太子夢的朱棡,聽了之後是大驚失色:“你說什麽?我大哥迴來了!”
一旁還在做從龍之功美夢的侯爺頓時酒醒了一半,費聚更是不顧身份的抓起晉王親隨。
“你剛才說的是不是真的?”
宰相家奴七品官,更何況是堂堂晉王殿下。
親隨立馬就不樂意了,厲聲問道:“你要幹嘛?”
費聚雖然沒有練過龍爪手,但是那雙在戰場上經曆過血與火考驗的大手,還是像抓小雞一樣把人給拎了起來。
“說,你剛才說的是不是真的?”
在這淩厲的氣勢下,晉王親隨再也威風不起來了。
他看向了已經蔫了的晉王殿下,戰戰兢兢的說:“是,太子殿下迴來了!”
周德興和費聚都是在刀光劍影中走過來的,千軍萬馬也不曾讓他們害怕過。
現在也不由得害怕,兩個老家夥也在迅速思索對策。
良久,費聚撇下朱棡的親隨:“晉王殿下,老臣喝多了,恕老臣告退!”
周德興見狀也順坡下驢:“晉王殿下,老臣也告退!”
兩個老家夥跑了,朱棡還待在原地。
當日他為謀求儲君的位置,逼著太子妃搬家,最後害的太子妃早產。
太子妃產後大出血,至今生死未卜。
如今大哥迴來,朱棡知道大哥大嫂兩人伉儷情深,等他安頓好一切,就會磨刀霍霍向豬羊,來收拾自己了。
朱棡再也沒有當初欺負人孤兒寡母的勇氣,越想越怕,最後居然要帶著侍衛們私自離京,返迴封地。
馬隊到了金水門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
晉王親隨還想著鬥一迴威風,騎著馬走上前問道:“應天又不是邊城,怎的把城門關了?”
城頭上城門官喊道:“這是上頭的意思,說是怕走了奸人!”
依照大明律,邊城在晚上是要關閉城門的。
應天卻身在腹地,為了表現朱家天下歌舞升平,所以應天在晚上是不實行宵禁,關城門的。
這時候關了城門,還是上頭的意思。
在應天,有這麽大權力的隻有父皇、大哥。
晉王的心猛然就涼了:“完了,我就知道大哥不會放過我的!”
對晉王說道:“殿下莫憂,殿下是堂堂晉王,沒有聖旨,就是太子也不能把您怎麽樣!屬下這就去叫門,讓這些奴才開門!”
“好,到了太原,本王一定要好好賞你!”
“這是卑職分內的事,怎麽敢讓王爺賞。”
親隨騎著馬繼續高喊:“快開門,這是我大明朝堂堂晉王殿下!”
他不說還好,語音未必,居然從城頭下來一夥軍士。
這些人一個個虎背熊腰,一身錦袍,腰佩繡春刀。
他們分兩排站好,隨後走出一個膀大身寬,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宮廷侍衛統領,二虎將軍。
二虎是老朱帶著二十四個兄弟走定遠的時候,收的義子,也算是朱棡的哥哥。
見到是父皇的人,朱棡頓時鬆了一口氣,他上前說道:“我當是誰,原來是二虎將軍!”
“晉王殿下安好?”
二虎簡單的向朱棡問安。
“好,本王好著呢!”朱棡一拍胸脯,“你看本王身體倍棒!將軍不在宮裏,在這有何貴幹?”
“小將是奉皇命而來!”
朱棡為了做太子,到春和宮去鬧,害的太子妃早產。
朱標為了救太子妃,抽了大孫的血。
老朱心疼大孫,有氣卻沒處撒,自然來找事情的始作俑者朱棡。
雖然愛朱標,愛大孫,更愛他一手打下的江山,愛他的家國天下。
本來朱棡要來找他或者是朱標請罪,或許老朱會認為他敢作敢當,饒了他,甚者是考慮把大位傳給他。
如果他是軟蛋慫包,一味逃跑,給自詡英明神武的老朱抹黑,老朱自然是饒不了他。
所以老朱沒有派人去晉王府拿人,而是在等,等這個寶貝兒子出招。
老朱失望了,這個慫包,他敢做不敢當,居然真的逃跑了。
這正是常小雨擔心的,她現在已經完全被太子殿下所折服,恨不得現在就嫁入宮去給太子殿下暖被窩。
“這當然要啊,聖旨都下了!我們總不能抗旨不遵啊!”
“那聖旨不過是你姐夫為了安撫你姐姐才求陛下下的,並不是出於太子的本心!”
“聖旨就是聖旨,一國之君,總不能朝令夕改吧!”
“你···”
“誰說太子心裏隻有大姐,那他不是還和郭慧郡主、歸德侯家兩個夫人傳出緋聞嗎?再說,就算是大姐真的好了,一個月她總會有那麽幾天身上不舒服。到時候太子沒人伺候,那可怎麽辦?”
“···”
“各位公侯都搶著往東宮送人。到時候各式各樣的美女湧進太子府,我就不信大姐還能專寵後宮!”
為了自己的利益,常小雨居然和其他女人一起站在姐姐的對立麵了。
“你個逆女!”
常小雨扶著老娘躺下,給老娘拉好被子,準備要開溜 。
“娘就好好將養身體,到時候看女兒風風光光的嫁入太子宮!”
···
文臣武將和黎民百姓都受過朱標的恩惠,聽說太子迴宮都是歡唿雀躍,欣喜異常。
隻有晉王朱棡是個例外,太子迴京的時候,他正在陪平涼侯費聚、江夏侯周德興等人喝酒。
朱棡把大嫂氣的早產,居然還有心情喝酒,真是沒心沒肺到了極點。
幾個侯爺都是有勇無謀,幾杯酒下肚,就覺的整個大明都是他們的天下了。
身居高位,自認為有一身的本事,之所以屈居徐達、湯和之下,是因為跟隨老朱時間太短了。
不知死活的他們居然就誇下海口,要一起聯名寫保本朱棡為太子,想要弄一個擁立之功。
得到幾個侯爺的永諾,朱棡對儲君的位置是誌在必得。
就在這時,晉王的親隨趕來,在朱棡耳邊說了幾句。
正在做太子夢的朱棡,聽了之後是大驚失色:“你說什麽?我大哥迴來了!”
一旁還在做從龍之功美夢的侯爺頓時酒醒了一半,費聚更是不顧身份的抓起晉王親隨。
“你剛才說的是不是真的?”
宰相家奴七品官,更何況是堂堂晉王殿下。
親隨立馬就不樂意了,厲聲問道:“你要幹嘛?”
費聚雖然沒有練過龍爪手,但是那雙在戰場上經曆過血與火考驗的大手,還是像抓小雞一樣把人給拎了起來。
“說,你剛才說的是不是真的?”
在這淩厲的氣勢下,晉王親隨再也威風不起來了。
他看向了已經蔫了的晉王殿下,戰戰兢兢的說:“是,太子殿下迴來了!”
周德興和費聚都是在刀光劍影中走過來的,千軍萬馬也不曾讓他們害怕過。
現在也不由得害怕,兩個老家夥也在迅速思索對策。
良久,費聚撇下朱棡的親隨:“晉王殿下,老臣喝多了,恕老臣告退!”
周德興見狀也順坡下驢:“晉王殿下,老臣也告退!”
兩個老家夥跑了,朱棡還待在原地。
當日他為謀求儲君的位置,逼著太子妃搬家,最後害的太子妃早產。
太子妃產後大出血,至今生死未卜。
如今大哥迴來,朱棡知道大哥大嫂兩人伉儷情深,等他安頓好一切,就會磨刀霍霍向豬羊,來收拾自己了。
朱棡再也沒有當初欺負人孤兒寡母的勇氣,越想越怕,最後居然要帶著侍衛們私自離京,返迴封地。
馬隊到了金水門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
晉王親隨還想著鬥一迴威風,騎著馬走上前問道:“應天又不是邊城,怎的把城門關了?”
城頭上城門官喊道:“這是上頭的意思,說是怕走了奸人!”
依照大明律,邊城在晚上是要關閉城門的。
應天卻身在腹地,為了表現朱家天下歌舞升平,所以應天在晚上是不實行宵禁,關城門的。
這時候關了城門,還是上頭的意思。
在應天,有這麽大權力的隻有父皇、大哥。
晉王的心猛然就涼了:“完了,我就知道大哥不會放過我的!”
對晉王說道:“殿下莫憂,殿下是堂堂晉王,沒有聖旨,就是太子也不能把您怎麽樣!屬下這就去叫門,讓這些奴才開門!”
“好,到了太原,本王一定要好好賞你!”
“這是卑職分內的事,怎麽敢讓王爺賞。”
親隨騎著馬繼續高喊:“快開門,這是我大明朝堂堂晉王殿下!”
他不說還好,語音未必,居然從城頭下來一夥軍士。
這些人一個個虎背熊腰,一身錦袍,腰佩繡春刀。
他們分兩排站好,隨後走出一個膀大身寬,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宮廷侍衛統領,二虎將軍。
二虎是老朱帶著二十四個兄弟走定遠的時候,收的義子,也算是朱棡的哥哥。
見到是父皇的人,朱棡頓時鬆了一口氣,他上前說道:“我當是誰,原來是二虎將軍!”
“晉王殿下安好?”
二虎簡單的向朱棡問安。
“好,本王好著呢!”朱棡一拍胸脯,“你看本王身體倍棒!將軍不在宮裏,在這有何貴幹?”
“小將是奉皇命而來!”
朱棡為了做太子,到春和宮去鬧,害的太子妃早產。
朱標為了救太子妃,抽了大孫的血。
老朱心疼大孫,有氣卻沒處撒,自然來找事情的始作俑者朱棡。
雖然愛朱標,愛大孫,更愛他一手打下的江山,愛他的家國天下。
本來朱棡要來找他或者是朱標請罪,或許老朱會認為他敢作敢當,饒了他,甚者是考慮把大位傳給他。
如果他是軟蛋慫包,一味逃跑,給自詡英明神武的老朱抹黑,老朱自然是饒不了他。
所以老朱沒有派人去晉王府拿人,而是在等,等這個寶貝兒子出招。
老朱失望了,這個慫包,他敢做不敢當,居然真的逃跑了。
這正是常小雨擔心的,她現在已經完全被太子殿下所折服,恨不得現在就嫁入宮去給太子殿下暖被窩。
“這當然要啊,聖旨都下了!我們總不能抗旨不遵啊!”
“那聖旨不過是你姐夫為了安撫你姐姐才求陛下下的,並不是出於太子的本心!”
“聖旨就是聖旨,一國之君,總不能朝令夕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