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藩王的心思(2)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殿下去攻打遼東的哈那出,要秦晉燕周四國出兵,我和三哥都奉召就帶著衛所的親軍來和太子匯合,為何五弟遲遲按兵不動?”
“晉王三衛,和燕王三衛都是我大明的勁旅,我周王府就兩衛的老弱殘兵,去了也是白扯!”
老朱擔心兒子們的安全,就給每個親王三護衛,每個護衛少則有士兵三千,多則一萬九千。
秦王、燕王和晉王都是屬於塞王,所以都是按最足額的一萬九千士卒。
周王因為在內地,三個護衛加起來還沒有四哥一個衛所的人多。
他的士兵人雖然少,可是一點都不弱,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周王不肯出兵,純粹是心裏不服。
“這可是太子的意思!”
“太子又如何?我已經被貶到開封了,他還能怎麽樣?”
“噓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
“你們怕他,我可不怕!”周王心裏委屈啊,平白無故被貶了,能不委屈嗎?
朱棣說道:“我本來是不想出兵的,可是在我的地盤上和那些老燈開會,你猜怎麽著?”
“怎麽著?”
“老燈們都嚷嚷著要奉太子的軍令!”說到這,朱棣給了自己一巴掌:“我才是燕王,這些老燈卻沒有一個聽我的!他監國這麽多年,這大明表麵上是爹做天子,實際上早就是他朱標的天下了。”
“這···爹就讓他這樣胡來?”
“從小爹對我們就是區別對待。我們都是朱元璋的臣子,隻有他朱標是朱重八的兒子。”
···
兄弟二人正在發牢騷,突然聽到有人說:“好大的膽子,敢在背後議論儲君!”
“誰?”
遲疑間,朱棡破門而入,看到是三哥,兩人才放下心來。
看到是朱棡,兄弟二人是又驚喜,又興奮:“三哥?”
“嗯!”
他們跑過來圍著朱棡看了三圈,看看他沒有沒有少一塊肉。
朱棣甚至都要解開朱棡的腰帶,仔細看看三哥有沒有事。
“看什麽?”朱棡被看的不好意思了,推開兩人問道。
“我們關心你啊!”
“關心我?”
“嗯,聽話你把大嫂給氣的小產。大哥最疼大嫂了,他迴來之後把你關在宮裏,我們看看你有沒有事!”
原來是這樣,朱棡還以為幾個月不見,朱棣男女通吃了。
他重新紮緊腰帶說道:“你們想哪去了,那是我們大哥,我當然沒有事了!”
“你犯了那麽大的錯,大哥也沒有怪你?”
“怎麽會?朱濟熺他娘和外公不就處死了嗎?老四,我知道你是怎麽想的!”
“我怎麽想的?”
“你向徐家小姐求親,你擔心大哥也會起疑心,說你也要奪嫡!”
“額!”雖然他是衝著小錦去的,朱棣不置可否。
“這你可以放心,大哥不會當迴事的!”說到這,朱棡歎了口氣:“他就是第二個朱重八,我們兄弟加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對手!”
雖然三哥說的是事實,朱棣臉上火辣辣的。
“到了山東,好好聽大哥的調遣,大哥不會怪罪你的!”
“嗯!”
朱棣同意會師了,朱橚卻依然對大哥耿耿於懷。
這開封也太衰敗了,那裏是人帶的地方?
最重要的事,他和小錦的事情還沒有著落,他不想就藩。被老朱硬逼著去開封,和小錦來往都不方便了。
對付這個不聽話的,朱棡也是得心應手。
“你真的不願意去?”
“嗯!”
“不能見到老朋友,那小錦姑娘可能就要失望了!”
“小錦姑娘?”
“嗯,小錦姑娘也隨軍!”
“啊,大哥這是什麽意思?”
“大哥不是帶著江都郡主來的嗎?怕沒有人照顧好小郡主,就向小嫂懇求,把小錦也到軍營。”
“小嫂同意了?”
“你還不知道小嫂,別說是妹妹,就是大哥要她的心,也毫不猶豫的挖出來。更何況是讓妙錦照看江都郡主?”
朱橚聽說徐妙錦隨軍出行,飯也不吃了,當即就讓大軍開拔,奔赴山東。
···
山東地區的高麗匪人實在是猖狂,他們甚至是已經控製了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京杭運河。
這幫人截斷了運河,讓江南的糧食,不能如數運往遼東戰場,讓遼東戰場很是被動。
救急如救火,朱標帶著禁衛軍,沿著大運河星夜趕往山東。
沿著大運河北上,直接去了濟寧州,那裏是和高麗人交手的最前線,也是征擄副將軍藍玉的指揮所。
聽說太子朱標要來,馮勝帶領著諸位將領早早的在運河碼頭等待。
在大明朝,可不興甲胄在身,不能行禮這種說法,不管你手裏拿著什麽兵器,穿多厚的鎧甲,一律要跪下行禮。
這樣才能顯示太子的的威嚴,士兵對太子的忠誠。
看到朱標下船,藍玉領著一眾將領到頭就拜:“臣征擄左副將軍馮勝,參見太子殿下!”
士兵們也紛紛跪下,不過他們不用雙膝下跪,也不用磕頭,隻用一手持兵器向朱標表示臣服。
朱標作為現代人,一開始也很反感這種陳規陋俗,可是看著成千上萬的的人臣服在自己腳下,他心裏也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甚至是非常享受這種感覺。
朱標的幾個舅舅都被老朱給殺了,隻剩下一個沒輕沒重的小姨郭惠。
自己家沒有親戚,朱標這個妻舅還是非常重視的,在諸將麵前,都是給足了麵子,伸出雙手就去攙扶馮勝:“將軍請起!”
到了前線,朱標才意識到事情遠比想象中的要嚴重。
這次高麗王王建和遼東王哈那出聯合作戰,一個進犯燕山,一個進犯山東。
哈那出有三十多萬騎兵,是這次作戰的主力。李成桂率領的高麗大軍號稱是十萬,其實隻有七八萬人,是脅從軍。
高麗兵微將寡,南線明軍的領軍將領又是永昌侯藍玉,打陣地戰,高麗人自然不是明軍的對手。
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和明軍主力決戰,而是直接把大軍紮進了魯中南山區,成了武裝土匪。
這裏有尼山、泰山、蒙山等山地,占據了大半個山東,藏幾十萬大軍都不見蹤跡,而且這的山地不像是太行山、秦嶺一樣險峻,一個太行八徑就能把路堵死了。
“晉王三衛,和燕王三衛都是我大明的勁旅,我周王府就兩衛的老弱殘兵,去了也是白扯!”
老朱擔心兒子們的安全,就給每個親王三護衛,每個護衛少則有士兵三千,多則一萬九千。
秦王、燕王和晉王都是屬於塞王,所以都是按最足額的一萬九千士卒。
周王因為在內地,三個護衛加起來還沒有四哥一個衛所的人多。
他的士兵人雖然少,可是一點都不弱,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周王不肯出兵,純粹是心裏不服。
“這可是太子的意思!”
“太子又如何?我已經被貶到開封了,他還能怎麽樣?”
“噓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
“你們怕他,我可不怕!”周王心裏委屈啊,平白無故被貶了,能不委屈嗎?
朱棣說道:“我本來是不想出兵的,可是在我的地盤上和那些老燈開會,你猜怎麽著?”
“怎麽著?”
“老燈們都嚷嚷著要奉太子的軍令!”說到這,朱棣給了自己一巴掌:“我才是燕王,這些老燈卻沒有一個聽我的!他監國這麽多年,這大明表麵上是爹做天子,實際上早就是他朱標的天下了。”
“這···爹就讓他這樣胡來?”
“從小爹對我們就是區別對待。我們都是朱元璋的臣子,隻有他朱標是朱重八的兒子。”
···
兄弟二人正在發牢騷,突然聽到有人說:“好大的膽子,敢在背後議論儲君!”
“誰?”
遲疑間,朱棡破門而入,看到是三哥,兩人才放下心來。
看到是朱棡,兄弟二人是又驚喜,又興奮:“三哥?”
“嗯!”
他們跑過來圍著朱棡看了三圈,看看他沒有沒有少一塊肉。
朱棣甚至都要解開朱棡的腰帶,仔細看看三哥有沒有事。
“看什麽?”朱棡被看的不好意思了,推開兩人問道。
“我們關心你啊!”
“關心我?”
“嗯,聽話你把大嫂給氣的小產。大哥最疼大嫂了,他迴來之後把你關在宮裏,我們看看你有沒有事!”
原來是這樣,朱棡還以為幾個月不見,朱棣男女通吃了。
他重新紮緊腰帶說道:“你們想哪去了,那是我們大哥,我當然沒有事了!”
“你犯了那麽大的錯,大哥也沒有怪你?”
“怎麽會?朱濟熺他娘和外公不就處死了嗎?老四,我知道你是怎麽想的!”
“我怎麽想的?”
“你向徐家小姐求親,你擔心大哥也會起疑心,說你也要奪嫡!”
“額!”雖然他是衝著小錦去的,朱棣不置可否。
“這你可以放心,大哥不會當迴事的!”說到這,朱棡歎了口氣:“他就是第二個朱重八,我們兄弟加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對手!”
雖然三哥說的是事實,朱棣臉上火辣辣的。
“到了山東,好好聽大哥的調遣,大哥不會怪罪你的!”
“嗯!”
朱棣同意會師了,朱橚卻依然對大哥耿耿於懷。
這開封也太衰敗了,那裏是人帶的地方?
最重要的事,他和小錦的事情還沒有著落,他不想就藩。被老朱硬逼著去開封,和小錦來往都不方便了。
對付這個不聽話的,朱棡也是得心應手。
“你真的不願意去?”
“嗯!”
“不能見到老朋友,那小錦姑娘可能就要失望了!”
“小錦姑娘?”
“嗯,小錦姑娘也隨軍!”
“啊,大哥這是什麽意思?”
“大哥不是帶著江都郡主來的嗎?怕沒有人照顧好小郡主,就向小嫂懇求,把小錦也到軍營。”
“小嫂同意了?”
“你還不知道小嫂,別說是妹妹,就是大哥要她的心,也毫不猶豫的挖出來。更何況是讓妙錦照看江都郡主?”
朱橚聽說徐妙錦隨軍出行,飯也不吃了,當即就讓大軍開拔,奔赴山東。
···
山東地區的高麗匪人實在是猖狂,他們甚至是已經控製了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京杭運河。
這幫人截斷了運河,讓江南的糧食,不能如數運往遼東戰場,讓遼東戰場很是被動。
救急如救火,朱標帶著禁衛軍,沿著大運河星夜趕往山東。
沿著大運河北上,直接去了濟寧州,那裏是和高麗人交手的最前線,也是征擄副將軍藍玉的指揮所。
聽說太子朱標要來,馮勝帶領著諸位將領早早的在運河碼頭等待。
在大明朝,可不興甲胄在身,不能行禮這種說法,不管你手裏拿著什麽兵器,穿多厚的鎧甲,一律要跪下行禮。
這樣才能顯示太子的的威嚴,士兵對太子的忠誠。
看到朱標下船,藍玉領著一眾將領到頭就拜:“臣征擄左副將軍馮勝,參見太子殿下!”
士兵們也紛紛跪下,不過他們不用雙膝下跪,也不用磕頭,隻用一手持兵器向朱標表示臣服。
朱標作為現代人,一開始也很反感這種陳規陋俗,可是看著成千上萬的的人臣服在自己腳下,他心裏也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甚至是非常享受這種感覺。
朱標的幾個舅舅都被老朱給殺了,隻剩下一個沒輕沒重的小姨郭惠。
自己家沒有親戚,朱標這個妻舅還是非常重視的,在諸將麵前,都是給足了麵子,伸出雙手就去攙扶馮勝:“將軍請起!”
到了前線,朱標才意識到事情遠比想象中的要嚴重。
這次高麗王王建和遼東王哈那出聯合作戰,一個進犯燕山,一個進犯山東。
哈那出有三十多萬騎兵,是這次作戰的主力。李成桂率領的高麗大軍號稱是十萬,其實隻有七八萬人,是脅從軍。
高麗兵微將寡,南線明軍的領軍將領又是永昌侯藍玉,打陣地戰,高麗人自然不是明軍的對手。
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和明軍主力決戰,而是直接把大軍紮進了魯中南山區,成了武裝土匪。
這裏有尼山、泰山、蒙山等山地,占據了大半個山東,藏幾十萬大軍都不見蹤跡,而且這的山地不像是太行山、秦嶺一樣險峻,一個太行八徑就能把路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