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北元問題(2)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朱標能有所準備,朱元璋很是欣慰,可還是不動聲色的問道:“你畫這條紅線做什麽?莫非要咱修萬裏長城?”
“這不是長城,而是一尺二寸等降水線。”
“一尺二寸等降水線?”
朱元璋和徐達都是頭一迴聽說這東西,老朱心中的疑惑轉瞬即逝,徐達依然裝著很驚訝。
“太子殿下,什麽是一尺二寸等降水線?”
“爹,魏國公,所謂等降水線,就是這些年兒臣讓太史令檢測出的降水的點數。在降水線以東適合農耕,在降水線以西,則不適合農耕。北元現在占據的地區就是非農耕區,這裏,我們占據了也沒法獲得相應的利益,所以,每次打完仗我們隻能撤迴!”
“那北元的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要解決元人問題,我們就要先從蒙古人為何入侵開始考慮。”
“那元人為何要入侵我大明啊?”
朱標說道:“草原的民族入侵,說到底,其實就是他們人口太多了。超過了他們土地所能承受的能力!”
“她們土地所能承受的能力?”
朱標說道:“對,在農耕區,人們靠種植糧食生存。可是在草原上,由於降水太少了,除了青草什麽都沒有。要想生存,就要放羊牛羊,牛羊吃了青草,牧民再吃牛羊。”
“原本,草原上放牧,農耕區種地,本來是互不幹擾的事情!可是···”
朱元璋說道:“可是,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一到冬天,暴風雪來臨,牧民沒有吃的就要拿下搶糧食。”
朱標說道:“父皇說的是,民以食為天,牧民自己沒有足夠的食物,草原王庭也沒有食物賑濟災民,隻能組團南下掠奪漢人。”
徐達也恍然大悟的說道:“漢人為了不被搶,就奮起反抗。這是千百年來,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攻伐不斷的根源。”
老朱猛地一拍桌子,“哼,這幫土匪,咱非要把他們斬盡殺絕!”
老領導表態了,徐達立刻站起身,說道:“臣徐達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標說道:“爹您先消消氣,大將軍也請坐!要殺光他們,也不是不可以。開始浩瀚草原縱橫幾萬裏,元人西麵有察合台汗國,在往西還有很多的汗國。他們都是逐水草而居,這些地區太遠,大軍難以抵達的。我們殺光了元人,還會有其他遊牧民族。漢武帝把匈奴驅逐出去,可是沒有多久,鮮卑、柔然就補充進來。”
“老大你接著往下說。”
“隋文帝時期,憑借國力盛強,就有‘亡其國、滅其種族、絕其苗裔’的做法,可是這治標不治本。僅僅一二十年,突厥再一次崛起,隋煬帝時期突厥人進犯雁門關,還是進獻了公主和親,突厥人才褪去。到唐朝時候,突厥人甚至是到長安,唐太宗不得不隻身到渭水橋議和,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奇恥大辱。”
老朱長歎一聲說道:“哎,難道我大明拿這些鼴鼠就沒有辦法了嗎?”
朱標說道:“辦法也不是沒有!”
朱元璋似乎是看到了新的希望:“什麽辦法?”
“在產出不能增加的情況下,要維持草原上的穩定,就要合理的控製人口。”
徐達道:“控製他們的人口!”
“對,不讓他們人口爆炸性增長,讓人口在土地承載的範圍。這樣就不會產生食物危機,他們就沒有南下的動力了。”
徐達說道:“沒有了人口,就是王保保之流想要南下,也沒有足夠的兵丁。”
朱元璋:“這都咱玩剩下的啊,每次在王保保要入侵的時候,咱都是率先出擊,把她的部眾打散。”
徐達說:“太子殿下能看出陛下的方略,已經實屬不易,陛下何必要苛責?”
“這一馬歸一碼,咱有你徐天德還有文忠,都可以打敗王保保。可是標兒即位之後呢?功臣良將損耗殆盡,你又能靠誰呢?”
這些草原人為患多年,千百年來就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屬實是讓人疼痛。
想到這一攤子的事情,要交給兒子們,老朱可以說是憂心忡忡。
“兒臣可以用招撫和剿滅共用的方法。”
“怎麽個並用?”
“我可以拉攏一部分元人,給他們銀子,讓他們為我們作戰!”
徐天德興奮的說:“這主意好,讓元人打元人。”
老朱卻給潑了一盆涼水:“金人就是這樣對付蒙古人的,結果他們打著打著,出來一個成吉思汗。”
“這就要考慮到安撫了。成吉思汗之所以橫空出世,是金人對他們太狠了,不給她們留活路。我們對於聽話的拉攏,不聽話的打壓!”
“那你想怎麽拉攏她們,和親?咱可告訴你,你別看你妹妹多,可你別想打她們的主意!”
老朱一身的鐵血,想要堂堂正正的活著,最痛恨的事情,就是搖尾乞憐。他自然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為了所謂的安定,用女人的褲腰帶解決問題。
好在朱標接下來說道:“不和親,我隻是給他們一口飯而已!草原上雖然是不能種地,也不是不毛之地。 我們可以讓他們養綿羊,從她們那裏采購羊毛,來抵禦寒冷。”
“如果這些人不服管教,你手上又沒有精兵強將怎麽辦?”
“我們可以培養後輩!”
“培養後輩?”
“對,我們創辦專門的軍事學堂!”
“嗯,對於練兵,太子殿下是有一套。就說殿下創辦的那兩衛精兵,那可是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的!”
“哈哈,魏國公見笑了。這還隻是牛刀小試,我還打算再創辦一所軍校!”
“軍校?”
“對!主要是培養軍官,讓老將們給新人們做指導,多學一些理論知識,以後哎跟著徐叔叔去北邊曆練、曆練,不要一兩年,我大明又後繼有人了。”
看到朱標胸有成竹的樣子,朱元璋才放下心來:“這個我看行!”
三人在密室說了很久,一開始還是說北漠草原的事情,後來就轉移打皇長孫的滿月酒。
依著老朱的說法,這是皇長孫的滿月宴,徐達又在北邊大破王保保,要好好慶祝,大辦三天宴席。
“這不是長城,而是一尺二寸等降水線。”
“一尺二寸等降水線?”
朱元璋和徐達都是頭一迴聽說這東西,老朱心中的疑惑轉瞬即逝,徐達依然裝著很驚訝。
“太子殿下,什麽是一尺二寸等降水線?”
“爹,魏國公,所謂等降水線,就是這些年兒臣讓太史令檢測出的降水的點數。在降水線以東適合農耕,在降水線以西,則不適合農耕。北元現在占據的地區就是非農耕區,這裏,我們占據了也沒法獲得相應的利益,所以,每次打完仗我們隻能撤迴!”
“那北元的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要解決元人問題,我們就要先從蒙古人為何入侵開始考慮。”
“那元人為何要入侵我大明啊?”
朱標說道:“草原的民族入侵,說到底,其實就是他們人口太多了。超過了他們土地所能承受的能力!”
“她們土地所能承受的能力?”
朱標說道:“對,在農耕區,人們靠種植糧食生存。可是在草原上,由於降水太少了,除了青草什麽都沒有。要想生存,就要放羊牛羊,牛羊吃了青草,牧民再吃牛羊。”
“原本,草原上放牧,農耕區種地,本來是互不幹擾的事情!可是···”
朱元璋說道:“可是,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一到冬天,暴風雪來臨,牧民沒有吃的就要拿下搶糧食。”
朱標說道:“父皇說的是,民以食為天,牧民自己沒有足夠的食物,草原王庭也沒有食物賑濟災民,隻能組團南下掠奪漢人。”
徐達也恍然大悟的說道:“漢人為了不被搶,就奮起反抗。這是千百年來,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攻伐不斷的根源。”
老朱猛地一拍桌子,“哼,這幫土匪,咱非要把他們斬盡殺絕!”
老領導表態了,徐達立刻站起身,說道:“臣徐達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標說道:“爹您先消消氣,大將軍也請坐!要殺光他們,也不是不可以。開始浩瀚草原縱橫幾萬裏,元人西麵有察合台汗國,在往西還有很多的汗國。他們都是逐水草而居,這些地區太遠,大軍難以抵達的。我們殺光了元人,還會有其他遊牧民族。漢武帝把匈奴驅逐出去,可是沒有多久,鮮卑、柔然就補充進來。”
“老大你接著往下說。”
“隋文帝時期,憑借國力盛強,就有‘亡其國、滅其種族、絕其苗裔’的做法,可是這治標不治本。僅僅一二十年,突厥再一次崛起,隋煬帝時期突厥人進犯雁門關,還是進獻了公主和親,突厥人才褪去。到唐朝時候,突厥人甚至是到長安,唐太宗不得不隻身到渭水橋議和,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奇恥大辱。”
老朱長歎一聲說道:“哎,難道我大明拿這些鼴鼠就沒有辦法了嗎?”
朱標說道:“辦法也不是沒有!”
朱元璋似乎是看到了新的希望:“什麽辦法?”
“在產出不能增加的情況下,要維持草原上的穩定,就要合理的控製人口。”
徐達道:“控製他們的人口!”
“對,不讓他們人口爆炸性增長,讓人口在土地承載的範圍。這樣就不會產生食物危機,他們就沒有南下的動力了。”
徐達說道:“沒有了人口,就是王保保之流想要南下,也沒有足夠的兵丁。”
朱元璋:“這都咱玩剩下的啊,每次在王保保要入侵的時候,咱都是率先出擊,把她的部眾打散。”
徐達說:“太子殿下能看出陛下的方略,已經實屬不易,陛下何必要苛責?”
“這一馬歸一碼,咱有你徐天德還有文忠,都可以打敗王保保。可是標兒即位之後呢?功臣良將損耗殆盡,你又能靠誰呢?”
這些草原人為患多年,千百年來就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屬實是讓人疼痛。
想到這一攤子的事情,要交給兒子們,老朱可以說是憂心忡忡。
“兒臣可以用招撫和剿滅共用的方法。”
“怎麽個並用?”
“我可以拉攏一部分元人,給他們銀子,讓他們為我們作戰!”
徐天德興奮的說:“這主意好,讓元人打元人。”
老朱卻給潑了一盆涼水:“金人就是這樣對付蒙古人的,結果他們打著打著,出來一個成吉思汗。”
“這就要考慮到安撫了。成吉思汗之所以橫空出世,是金人對他們太狠了,不給她們留活路。我們對於聽話的拉攏,不聽話的打壓!”
“那你想怎麽拉攏她們,和親?咱可告訴你,你別看你妹妹多,可你別想打她們的主意!”
老朱一身的鐵血,想要堂堂正正的活著,最痛恨的事情,就是搖尾乞憐。他自然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為了所謂的安定,用女人的褲腰帶解決問題。
好在朱標接下來說道:“不和親,我隻是給他們一口飯而已!草原上雖然是不能種地,也不是不毛之地。 我們可以讓他們養綿羊,從她們那裏采購羊毛,來抵禦寒冷。”
“如果這些人不服管教,你手上又沒有精兵強將怎麽辦?”
“我們可以培養後輩!”
“培養後輩?”
“對,我們創辦專門的軍事學堂!”
“嗯,對於練兵,太子殿下是有一套。就說殿下創辦的那兩衛精兵,那可是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的!”
“哈哈,魏國公見笑了。這還隻是牛刀小試,我還打算再創辦一所軍校!”
“軍校?”
“對!主要是培養軍官,讓老將們給新人們做指導,多學一些理論知識,以後哎跟著徐叔叔去北邊曆練、曆練,不要一兩年,我大明又後繼有人了。”
看到朱標胸有成竹的樣子,朱元璋才放下心來:“這個我看行!”
三人在密室說了很久,一開始還是說北漠草原的事情,後來就轉移打皇長孫的滿月酒。
依著老朱的說法,這是皇長孫的滿月宴,徐達又在北邊大破王保保,要好好慶祝,大辦三天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