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立國的前幾年,由於北元殘餘勢力還沒消滅,所以主要大明國策都是圍繞著戰事進行的。


    所以,除了太子和皇後,家裏其他人都沒有受到應有的封賞,比如朱樉、朱棡、朱棣兄弟,他們都隻有一個皇子的頭銜,卻連一個郡王都沒有冊封。


    還有那恩寵無限的孫魯育,連個妃子的名號都沒有,更不要說後宮其他女人了。


    難怪人們背後都說朱元璋偏心,他隻有朱標和馬秀英是他們家人,其他人都隻是臣子。


    發這種牢騷的人,最多的就是朱樉,小家夥隻比朱標小一歲。現在大哥已經是儲君了,他還是一個白丁,啥也不是。


    對此無孔不入的拱衛司都探聽的明明白白,老朱一則是忙,二則是要樹立太子和皇後的權威,所以也沒有放在心上。


    直到洪武三年,群臣來到大殿上朝的時候,卻發現殿裏放著七座紅漆大案,每個案子上都有一方印信,一個金冊。


    這是老朱給自己兒子準備的金寶金冊,老朱提前兩年登基,朱標立勸老朱不要娶亡國禍水達蘭,所以現在老朱隻有七個兒子。


    除了朱標被封為太子,其他兒子都被封為親王。另外一個金印是給朱文正準備的,老朱打算封他為洪都王,以表彰他在洪都之戰的功績。


    曆史上朱文正很是淒慘,他原本是朱元璋的接班人,年紀輕輕就是大都督。老朱為了讓朱標順利接班,就打壓朱文正,甚至說他謀反。


    這一世朱標太過於出挑,朱文正的功績和朱標比起來根本就是用螢火之光和日月正光輝。


    老朱也放心把大位傳給朱標,所以對朱文正還是恩寵有加。


    論理郡王應該是金鈕銀授,老朱卻開恩,讓侄子受到親王的待遇,以表彰他洪都之戰的功績。


    群臣看了這七個印信,心裏都是直罵娘,到底是要飯的出身,眼皮子淺。


    諸將還在北邊打仗,浴血奮戰那麽多場戰役都沒有封賞,你到底是先要封賞自己兒子。


    隻有一個不入流的小官,為了博取直諫言的名聲,說老朱這是開倒車。


    還說出了周王分封諸王造成天下大亂的故事,老朱也沒有多言,直接就讓人把這離間君臣的狗東西給砍了,


    眾人看後,噤若寒蟬,不敢多說。


    對於老朱一意孤行,封弟弟為藩王,朱標也沒有阻止。


    朱標之所以是曆史上,地位最為穩固的太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他弟弟有藩王可以做。


    當皇帝累死累活,還不討好,哪有做藩王逍遙自在?


    正是因為有藩王可以做,大哥能力又超強,對諸位弟弟,又十分友愛,所以弟弟們才沒有和大哥爭奪皇位的。


    如果朱標自己做太子,卻不讓老頭子封弟弟為王。


    你看弟弟們還會不會擁立他?


    老朱的分封,其實是在吸取前人藩鎮割據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的。


    藩王不管民政和司法,隻管軍事,其實這是讓他們作為領軍大將。


    他們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並非一無是處。


    隻是後來被允炆和老四玩壞了,才變成了養豬。


    如果自己運用的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分封的地點,要稍微的調動一下,比如:這個老四,飆勇好戰,喜歡打仗,就把他封到安南,那裏有的是國家,讓他去玩征戰遊戲。


    (安南就是清朝時期的越南,嘉慶時期,老我國朝拜請封南越國。因為南越國包括兩廣,所以被嘉慶帝拒絕,賜名越南。那時候,越南隻包括北越一小塊,經過對占城和柬埔寨一百年多年的進攻,才有現在的版圖。


    越南領土擴展,尚且用了一百年。中南半島還有緬甸,暹羅等國家,夠朱老四打一輩子的了。把中南半島收入我大明,就解決了一個影響國計民生的問題--網絡詐騙。)


    老五不是喜歡研究植物嗎?


    就在應天成立一所農科院,讓老五帶頭搞科研。


    還有這個老六····讓他幹點啥呢?


    嗨,管他了!


    他才多大,日後看看老五有什麽優點,在慢慢的調教吧!


    作為原來的天下正統,元順帝雖然已經逃往北漠,可是不甘心失敗的他依然試圖卷土重來。


    他不僅是掌握了大漠廣袤的土地,而且還是兩廣和雲南,高麗名義上的皇帝,在經濟體量上,依然可以和新生的大明一決高下。


    元順帝委任王保保為大將軍,招兵買馬蠢蠢欲動,進犯明軍力量薄弱的蘭州。


    國無二日,朱元璋知道元順帝一天不死,自己的江山就一日不安寧。


    在分封諸王之後,老朱又開始了新的南征北戰。


    這一次北伐老朱派出了自己最強的陣容,右丞相徐達依然為征擄大將軍,統領全軍。


    論理,常遇春在洪武二年會死於卸甲風。


    朱標和嫦小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所以就提前采取了措施--把常遇春從前線召迴,讓他逃過一劫。


    再一次出擊北元徐達統領中軍,常遇春、李文忠為左右將軍,兵分三路,像是三把尖刀插向北元這隻待宰羔羊。


    盡管王保保和明軍作戰,兩次是全軍覆沒,隻帶著少數隨從逃跑,畢竟他是唯一可以擊敗明軍的人。


    不知是年齡大了精神頭不濟,還是被酒色榨幹了元氣,亦或者是對神佛失去了信心。


    麵對洶湧而來的北伐大軍,妥歡帖木兒已經沒有心情在跳演揲兒法了,而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善敗將軍王保保身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聽說老對手徐達又來進犯,王保保也絲毫畏懼,親自率大軍前來迎敵。


    王保保也真是能人,在太原之戰隻帶著少數親隨倉皇逃跑的王保保,兩年的時間又收攏了數萬騎兵。


    圍蘭州,打甘肅,大有席卷北方之勢。


    曆史上唯一有此成就的,也就兩百年後的李自成能做到。


    他隻可惜他生不逢時,遇上了比他更加豪邁的朱元璋,就注定了他和張士誠一樣,都隻能做朱元璋功成名就的炮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