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這還是咱的應天城嗎?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既是對自己的自信,也是對對手的諷刺。
草莽出身的老朱,從來都是風趣幽默。
誰都知道,順帝是諡號,隻有人死了才會有。
元順帝活的好好地,老朱就給他送上諡號,就是在說他人還活著,其實已經死了。
有了這個不朽的攻擊,老朱足以比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任何一個賢王,成為千古一帝。
雖然孛兒隻斤·妥歡帖木兒到了上都,依然打著大元的旗號,但是徐達、常遇春大軍進入大都的時候,也宣告元朝正式滅亡。
朱元璋、徐達、常遇春在前麵推翻一個舊世界,太子朱標也在後方改造一個新的世界。
作為監國,朱標自然是不願做橡皮圖章,他可是要實權的。
他調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終於是煉製出了水泥。
舊城的改造需要大量的資金,朱標也拿不出來,水泥研製出來之後,朱標並沒有大刀闊斧的進行舊城改造,而隻是用來修河堤以及修路。
朱標利用手中的權力,把應天的主幹道,統統重修了一番。
這可不是簡單的在路上鋪些石子和水泥做成的混凝土了事,而是進行了大修。在道路底下還鋪設了專門的排水管道。
除此之外,朱標還有四年就要大婚了,朱標也打算自己蓋一個漂亮的房子。
原本是蓋一間小洋樓的,可曆朝曆代的皇宮都是一層,皇後堅決不同意,隻好作罷。
收複了大都,老朱也心滿意足的迴了應天。
雖然這次北伐,老朱沒有上戰場,還坐鎮大後方。可是,先山東後河南,掃除羽翼的戰略是老朱一手製定的,徐達、常遇春、朱文正隻是戰略執行人,老朱又是大明的天子,所以這北伐的功勞,有一半要記在老朱頭上。
老朱迴應天的時候,太子朱標提前一天,齋戒沐浴,禱告太廟,然後帶著文武百官,親自道金川門迎接。
“兒臣恭賀父皇驅除暴元,收複燕雲,此乃千古大功,堪比秦皇漢武。”
被朱標這麽一誇,朱元璋反而是不好意思了。
“那裏,那裏,些許功勞怎麽就能比秦皇漢武了?”
從古至今,關鍵場合發言順序,表明這個人的政治地位。朱標現在才十二歲,這套說辭,本應是李善長來說的。
如今,被朱標這黃口小兒搶了去,這分明就是在向天下臣民表明,他朱標才是這個國家的二號人物,李善長要往後靠靠。
被朱標搶了風頭,老李頭自然是有些窩火。可是想想這天下都是人家的,老李也就釋懷了。
好在現在他還能搶到三把手的位置,他跟著說道:“太子所言非虛,自從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就等於是把我們漢人的脊梁骨給了胡人,從此之後,幾百年的時間,隻能是任人宰割。如今陛下一舉收複了燕雲十六州,功績就是秦皇漢武也比不上啊!”
李善長拍完馬屁,汪廣洋才拍:“陛下的功績與非如此!”
“哦,你說說看!”
“從古至今,都是從南到北,席卷天下。隻有陛下是從南打到北,這是翻遍二十三史,也見不到的奇觀。”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哈哈哈,你們這些酸腐的文人啊!再拍咱的馬屁,就把咱拍到天上去了。”
“臣等說的都是心裏話。”
古時候皇帝出行,老百姓都要蹕道,不是躲避,而是跪在路邊。
看到老百姓還在跪著,也不忍心擾民,就結束了這段馬屁:“好好,咱們進城吧!”
這次北伐,李善長再後麵調度糧草,其實功勞比徐達還大。因為不能量化,也不夠直觀,所以隻能在背後默默無聞,看著別人建功立業。
好不容易有露臉的時候了,又被朱標這小混蛋搶了風頭。為了顯示恩寵,老朱就拉著老李頭一起乘坐自己的玉駱。
(玉駱是兩頭大象拉的大車,因為車太大,隻有在重大儀式上才用。)
隻半年的功夫,應天已經大變樣了,甚至老朱都不認識了。
那應天的主幹道,還是原來的道路嗎?
那馬路筆直不說,平整的就像是一麵鏡子,這也太神奇了。
“這還是咱的應天城嗎?”
朱標說道:“這可不就是咱們家的應天嗎?”
“咋就變了個樣子呢?”
李善長笑著說道:“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
“標兒的功勞?”
“是,陛下巡視汴梁這段日子,太子殿下造出了水泥,用石灰和粘土燒成。可以用來蓋房子,修路,性能比石灰強多了。”
“是嗎?那如果來修城牆豈不是更好?”
老朱是基建狂魔,又機會就要修城牆。
“額,好是好,就是成本太貴了。”
“貴?能有咱應天城還貴?”
應天城牆是我國最好的城牆,城牆的磚由幾十個窯廠燒製,然後用糯米粉加砒霜磊成。為了追責,每塊磚上還由燒製者的名字和籍貫。
可以說是花了血本了,當時修城牆的時候,還從民間資本沈萬山手裏拆借了不少。
如果僅僅用泥土和沙子就能造成石灰,那就能生下一筆開銷。
李善長居然說貴,老東西看不起誰呢?
老李頭告訴老朱這水泥是白粘土和石頭碾碎,摻上沙子,放在窯裏燒製,然後再碾成粉。最後一到工序要極為小心,這其中不能由一滴汗水灑在上麵的時候。
這水泥雖然是用泥土製成,幾十個工序下來,一點都不便宜,反而很貴。
花那麽多成本,如果是用來修城牆,多少錢都值。朱標這小王八蛋,居然用來修路,老朱氣的都要罵娘了。
“朱標這小子真是崽賣爺田,不知道心疼啊。李善長你個老小子,就任由朱標這小王八蛋胡來?”
“怎麽了陛下?”
“你還舔著老臉問,這麽了?這都是民脂民膏啊!把這水泥用來修路,多奢侈啊!”
“陛下休怒,這些都是太子殿下用自己的私房錢做的。而且,太子殿下說了,用這水泥修的路,十年不用重修,下雨天不用踩泥,還可以提高我大明對外的形象。”
“那也不能花那麽多錢啊!”
“是,臣也勸誡過太子。”
“行了,別說好聽的了。說這個逆子還做了什麽?”
“別的到沒什麽,太子殿下讓龍江船廠的人造船,還要工匠們煉鐵。”
如今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歸順大明,隻有兩廣和雲貴川五省。
朱標這也算是未雨綢繆,老朱才點點頭說:“嗯,這還差不多。”
草莽出身的老朱,從來都是風趣幽默。
誰都知道,順帝是諡號,隻有人死了才會有。
元順帝活的好好地,老朱就給他送上諡號,就是在說他人還活著,其實已經死了。
有了這個不朽的攻擊,老朱足以比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任何一個賢王,成為千古一帝。
雖然孛兒隻斤·妥歡帖木兒到了上都,依然打著大元的旗號,但是徐達、常遇春大軍進入大都的時候,也宣告元朝正式滅亡。
朱元璋、徐達、常遇春在前麵推翻一個舊世界,太子朱標也在後方改造一個新的世界。
作為監國,朱標自然是不願做橡皮圖章,他可是要實權的。
他調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終於是煉製出了水泥。
舊城的改造需要大量的資金,朱標也拿不出來,水泥研製出來之後,朱標並沒有大刀闊斧的進行舊城改造,而隻是用來修河堤以及修路。
朱標利用手中的權力,把應天的主幹道,統統重修了一番。
這可不是簡單的在路上鋪些石子和水泥做成的混凝土了事,而是進行了大修。在道路底下還鋪設了專門的排水管道。
除此之外,朱標還有四年就要大婚了,朱標也打算自己蓋一個漂亮的房子。
原本是蓋一間小洋樓的,可曆朝曆代的皇宮都是一層,皇後堅決不同意,隻好作罷。
收複了大都,老朱也心滿意足的迴了應天。
雖然這次北伐,老朱沒有上戰場,還坐鎮大後方。可是,先山東後河南,掃除羽翼的戰略是老朱一手製定的,徐達、常遇春、朱文正隻是戰略執行人,老朱又是大明的天子,所以這北伐的功勞,有一半要記在老朱頭上。
老朱迴應天的時候,太子朱標提前一天,齋戒沐浴,禱告太廟,然後帶著文武百官,親自道金川門迎接。
“兒臣恭賀父皇驅除暴元,收複燕雲,此乃千古大功,堪比秦皇漢武。”
被朱標這麽一誇,朱元璋反而是不好意思了。
“那裏,那裏,些許功勞怎麽就能比秦皇漢武了?”
從古至今,關鍵場合發言順序,表明這個人的政治地位。朱標現在才十二歲,這套說辭,本應是李善長來說的。
如今,被朱標這黃口小兒搶了去,這分明就是在向天下臣民表明,他朱標才是這個國家的二號人物,李善長要往後靠靠。
被朱標搶了風頭,老李頭自然是有些窩火。可是想想這天下都是人家的,老李也就釋懷了。
好在現在他還能搶到三把手的位置,他跟著說道:“太子所言非虛,自從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就等於是把我們漢人的脊梁骨給了胡人,從此之後,幾百年的時間,隻能是任人宰割。如今陛下一舉收複了燕雲十六州,功績就是秦皇漢武也比不上啊!”
李善長拍完馬屁,汪廣洋才拍:“陛下的功績與非如此!”
“哦,你說說看!”
“從古至今,都是從南到北,席卷天下。隻有陛下是從南打到北,這是翻遍二十三史,也見不到的奇觀。”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哈哈哈,你們這些酸腐的文人啊!再拍咱的馬屁,就把咱拍到天上去了。”
“臣等說的都是心裏話。”
古時候皇帝出行,老百姓都要蹕道,不是躲避,而是跪在路邊。
看到老百姓還在跪著,也不忍心擾民,就結束了這段馬屁:“好好,咱們進城吧!”
這次北伐,李善長再後麵調度糧草,其實功勞比徐達還大。因為不能量化,也不夠直觀,所以隻能在背後默默無聞,看著別人建功立業。
好不容易有露臉的時候了,又被朱標這小混蛋搶了風頭。為了顯示恩寵,老朱就拉著老李頭一起乘坐自己的玉駱。
(玉駱是兩頭大象拉的大車,因為車太大,隻有在重大儀式上才用。)
隻半年的功夫,應天已經大變樣了,甚至老朱都不認識了。
那應天的主幹道,還是原來的道路嗎?
那馬路筆直不說,平整的就像是一麵鏡子,這也太神奇了。
“這還是咱的應天城嗎?”
朱標說道:“這可不就是咱們家的應天嗎?”
“咋就變了個樣子呢?”
李善長笑著說道:“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
“標兒的功勞?”
“是,陛下巡視汴梁這段日子,太子殿下造出了水泥,用石灰和粘土燒成。可以用來蓋房子,修路,性能比石灰強多了。”
“是嗎?那如果來修城牆豈不是更好?”
老朱是基建狂魔,又機會就要修城牆。
“額,好是好,就是成本太貴了。”
“貴?能有咱應天城還貴?”
應天城牆是我國最好的城牆,城牆的磚由幾十個窯廠燒製,然後用糯米粉加砒霜磊成。為了追責,每塊磚上還由燒製者的名字和籍貫。
可以說是花了血本了,當時修城牆的時候,還從民間資本沈萬山手裏拆借了不少。
如果僅僅用泥土和沙子就能造成石灰,那就能生下一筆開銷。
李善長居然說貴,老東西看不起誰呢?
老李頭告訴老朱這水泥是白粘土和石頭碾碎,摻上沙子,放在窯裏燒製,然後再碾成粉。最後一到工序要極為小心,這其中不能由一滴汗水灑在上麵的時候。
這水泥雖然是用泥土製成,幾十個工序下來,一點都不便宜,反而很貴。
花那麽多成本,如果是用來修城牆,多少錢都值。朱標這小王八蛋,居然用來修路,老朱氣的都要罵娘了。
“朱標這小子真是崽賣爺田,不知道心疼啊。李善長你個老小子,就任由朱標這小王八蛋胡來?”
“怎麽了陛下?”
“你還舔著老臉問,這麽了?這都是民脂民膏啊!把這水泥用來修路,多奢侈啊!”
“陛下休怒,這些都是太子殿下用自己的私房錢做的。而且,太子殿下說了,用這水泥修的路,十年不用重修,下雨天不用踩泥,還可以提高我大明對外的形象。”
“那也不能花那麽多錢啊!”
“是,臣也勸誡過太子。”
“行了,別說好聽的了。說這個逆子還做了什麽?”
“別的到沒什麽,太子殿下讓龍江船廠的人造船,還要工匠們煉鐵。”
如今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歸順大明,隻有兩廣和雲貴川五省。
朱標這也算是未雨綢繆,老朱才點點頭說:“嗯,這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