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平定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三個豪傑,諸將都誌高意滿,有些輕敵。


    常黑子此言一出,立刻被老朱打斷。


    戰略上要輕視敵人,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


    軍國大事,不是他玩馬上風,那可是成千上萬人命啊,甚至關係到整個戰局。


    “一座孤城平江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下,尚且打了半年多。更何況大都四周都是元軍,河南山東有王保保、王宣,關隴有李思齊,他們要斷我們後路,那我軍豈不是危險了!”


    老朱這麽一說,諸將都麵帶愧疚之色,低下了頭。


    常黑子更是沒臉沒皮,嘿嘿一笑說道:“那上位說咋打,咱就咋打!”


    “你呀!”老朱對這個未來的親家真的是很無語,不過他喜歡這種沒心沒肺的人,心裏有什麽從不噎著藏著,忠心耿耿不說,還有一身的本事。


    對於如何打,老朱已經是成竹在胸。


    和張士誠的戰爭,其實就是北伐大都的攻防演練。


    “我們的戰略部署就是,先取山東,後取河南,再下關中,掃除大都周邊的屏障!最後長驅直入,直搗大都,元帝必不戰而降!”


    諸將聽說,這不就是打張士誠的翻版嗎?


    也沒啥創意啊!


    不過他們也都明白,打仗那是關係到千萬人生死攸關的事情,簡單實用就好,不要那麽多花花腸子。


    還是上位的眼光正確,是他們太毛躁了。


    真要直搗大都,非吃大虧不可。


    這樣也不一定會輸,但是老朱是吳王,隻用坐鎮指揮,衝鋒陷陣的可是他們。


    老朱這樣做,是愛護他們啊!


    諸將都感激涕零的拜服道:“王上英明!”


    經過精心的安排,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一月,老朱任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大軍二十五萬北伐。


    這原本應該是1367年的事情,可是陰差陽錯,改變了曆史進程,讓老朱北伐提前了兩年。


    為此還寫了一篇氣勢磅礴,膾炙人口的北伐檄文: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中國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製天下也····


    予本淮右布衣····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


    這是宋濂親自操刀,老朱改寫的檄文,隻加了三個字稍字,把一代帝王的氣勢都顯現出來了。


    這篇膾炙人口的討元檄文,朱標也看過,這是他老師宋濂捉刀寫的。


    文章辭藻華麗,雄辯,而且寫出了民族大義,鞭辟入裏,真乃曠世佳作。


    老朱還改了添了三個字,把原來的國富、民安、兵強前麵都加了一個稍字,顯得老朱更加謙遜,卻把他推向了風口浪尖。


    即使自己是國稍富、民稍安、兵稍強,也要肩負起時代賦予驅除韃虜,恢複中華使命,當真是英雄本色。


    隨大軍一起發出的還有一支神秘隊伍,那就是武工隊。


    得益於武昌、平江之戰的宣傳攻勢,老朱深知這宣傳的重要性。


    所以在大軍出發的時候,派出了武工隊,去宣傳那膾炙人口的《北伐檄文》,以達到瓦解人心的作用。


    北伐先鋒官自然是落到常勝將軍常遇春身上,常遇春是個好漢。


    和元順帝隻能在女人身上逞威風不同,他不僅能在女人肚皮上逞英雄,還能在男人肚皮上做好漢。


    在他的攻伐下,就是悍匪出身的藍菲兒都隻有求饒的份。


    可是他騎在馬上,比在床上還威猛。


    他可以指揮千軍萬馬,縱橫馳騁,萬軍從中可以取上將首級。


    常遇春騎在比他臉還黑的烏騅馬上,身後是他的五萬精銳騎兵長,也是吳國最精銳的騎兵。


    他是征東副元帥,也是前鋒官,所以打仗永遠在最前麵,追亡逐北,勇往直前。


    吳軍前麵是五萬人的蒙古鐵騎,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


    千百年來,中原騎兵在和草原上騎兵交手中,經常處於劣勢。


    隻有衛青、霍去病、這些不世出的名將才敢和草原上的民族在馬上較量。


    上一次漢人騎兵揚威草原還是在唐朝,是李靖、李世績,蘇定方、薛平貴的榮耀。


    之後,漢人隻能屈辱的以步克騎,用人頭換取勝利,或者是依托城牆被動防禦。


    因為不敢主動出擊,兩宋都被人冠以弱宋的名號。


    這一次常遇春要一雪前恥,用騎兵對騎兵,為漢人揚名。


    所以在聽說,元人脫因帖木兒手下有五萬鐵騎的時候,他向徐達討要了五萬鐵騎。


    他給元人下了戰書,聽說脫因帖木兒是個好漢,要來一個好漢對好漢,騎兵對騎兵的對決。


    一向是沉穩的徐達,思量很久居然同意了常黑子的要求。


    中原缺少戰馬,尤其是東南,五萬騎兵是老徐能給他最多的騎兵了。


    脫因帖木兒是王保保的弟弟,這些年跟著大哥南征北戰,也是響當當的好漢了。


    他根本就沒有把長黑子這個對手,放在眼裏。


    “哼,牛什麽牛?你軟的和綿羊一樣,也就是能打打張士誠、陳友諒這些草寇。在我大元鐵騎下,你主子小明王都給打的稀巴爛,你還敢來列陣,看我不把你屎打出來。”


    之所以同意常黑子,是因為,這是他們元人擅長的打法,


    在他看來,漢人膽小如鼠,就知道躲在城裏,依靠大炮或者是城牆抵禦元人。


    你常遇春既然來送死,我怎麽會不滿足你的願望。


    可是他錯了,眼前這隻漢人騎兵不是綿羊,而是一群猛虎。


    常遇春一聲令下,揮舞著長矛喊道:“殺啊!”


    長矛軍首當其衝,像潮水一樣湧向元軍。


    他們是常遇春的嫡係,訓練有素,砍、刺、挑,用各種能用的方式衝向敵人,隻兩下就把元人陣型給衝散了。


    接著其他明軍也衝了過來,收割人頭。


    太平日久的元人,什麽時候見過這架勢?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衝鋒,元人再也都擋不住,四散而去。


    五萬對五萬,吳軍打出來士氣,也宣告這蒙古鐵騎野戰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


    元人本來想在野戰中彰顯自己的雄威,打擊北伐軍的士氣。


    可是卻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從此之後,元人聽到常遇春的名字就色變。


    常遇春一戰封神,成為嶽飛之後,又一漢人名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