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守將投降朱元璋,李文忠也收服了杭州。兩城被攻破,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又繼續掃蕩東吳殘餘的勢力。


    當年憑借十八條扁擔起事,在亂世中謀得一番霸業,占地兩千餘裏的張士誠,現在隻剩下平江一地,他本人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消息傳到平江,張士誠知道什麽都結束了。


    在掃除外圍後,朱元璋就命徐達領兵二十萬圍攻張士誠的老巢平江。


    平江又稱姑蘇,蘇州是春秋時伍子胥為吳王爭霸天下所建。城高池深,有千年曆史,後來統治者不停的修建,城牆又高又大,不比應天城差。


    張士誠在此經營多年,兵精糧足,他又廣施仁義,城中百姓都願意為他效命。


    徐達一時半會還真攻不下來,於是他自己屯兵葑門外,常遇春、郭興、華雲龍、湯和、王弼、張溫、康茂才、耿炳文、仇成、薛顯、俞通海等十五員將領分別扼守各處,築長城把平江圍的水泄不通。


    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朱元璋看張士誠也是一個好漢,不忍他身死名裂,同時也為了減少傷亡,就給張士誠寫了一封勸降信。


    “古之豪傑,都也敬畏上天,順應民意為賢能,以保全自身及家族為明智,漢代竇容,宋代錢王都是如此,你不要自取滅亡,為天下人恥笑。”(《明史·張士誠傳》)


    張士誠也是好漢,雖然有過投降元廷的行為,但那時朝廷,作為子民,投降朝廷他沒有心理負擔。


    投降朱元璋就不一樣了,他們都是出身草莽,張士誠不願北麵而事朱元璋,張士誠沒有迴複,反而是想要派兵突圍,可是都沒有成功。


    他的好兄弟,屢戰屢敗的司徒李伯升聽到消息,派人來勸降張士誠。


    “當初,你所仰仗的是湖州、嘉興、杭州,如今幾個城池都已經歸順了大帥,已經不能成犄角之勢。您現在獨守孤城,就是恐怕變數從中而生,到時候你求死都不能。


    不如遣使到金陵,說自己保圖城中百姓之意,開城門迎接王師,仍然可以獲封萬戶侯。


    況且,你出身卑賤,這些土地本來就不是你所有的。就像一場賭博,得到了別人的錢財,現在又輸掉了,又有什麽好可惜的?”


    張士誠仰天觀望良久,才說道:“讓我好好考慮吧!”


    於是,把使臣送走,卻沒有選擇投降。


    敵人不投降,就打倒他!


    老朱也是狠人,當即下令,發起總攻。


    君王一怒,流血漂櫓。


    老朱一聲令下,他手下的將領都和打了雞血一樣,一時間吳國上上下下都以攻打張士誠為第一要務。


    許多守城者為了自己的名利,是不管百姓死活的,就像是在睢陽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勳,就做出了拿姬妾享士卒的荒唐事。


    張士誠為人仁厚,不忍心克扣百姓的糧食。


    雖然城裏有很多糧食 ,也架不住近百萬軍民消耗啊。


    隻半年時間,城裏的糧草逐漸供應不足,人心開始浮動。


    猛虎就是猛虎,即便到了末路,依然還有落日的餘暉。


    糧草用盡的時候,張士誠帶領號稱是十條龍的親兵衛隊開始突圍。


    十條龍跟著張士誠時間最早,深受恩澤,也最為忠誠,彪悍。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主公被圍,他們自然是想為主公殺出一條血路。


    平江被圍的水泄不通,四麵八方都是敵人,還都是朱元璋的悍將,該從哪裏突圍呢?


    張士誠也是好漢,他沒有選擇最弱的,而是選擇實力最強的常遇春。


    臨行前,他對十條龍做了最後的動員:“聽說常遇春好吹牛逼,說自己天下無敵,看不起我吳國大軍。今天本王就帶著諸位去殺殺他的銳氣。”


    雖然之前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抱著嬌妻弱子,東吳士兵不想賣命。


    如今朱元璋打到城下,再不拚命就要被老朱奪走本應屬於他們的一切。


    更何況是張士誠對他們不薄,士為知己者死,都到這時候了,東吳人也不再惜命。


    士兵們高唿:“願為大王效死!”,然後衝向了常遇春的軍陣。


    十條龍不愧是精銳,一開始還真把常遇春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把他的陣型打散,士兵們也紛紛後退。


    直到常遇春親自斬殺一些後退的士兵,又變換陣型,用三人成一戰鬥小組,才扭轉戰局。


    這是世子朱標在觀看小孩子打架時,研究出來的陣法。


    徐達要將軍們在圍城的時候,好好演練,說是有機會一定有用,尤其是在打巷戰的時候,一定會用得著。


    常遇春這種好勇鬥狠的人,當然不稀罕學這陣法,隻不過這是大將軍的軍令,所以就演練過一迴。


    沒有想到,還真被徐達說中了,要不是這個簡單的陣法,老常還真要丟老人了。


    十條龍對戰常黑虎,那真是一場龍虎惡鬥。


    這邊張士誠是困獸猶鬥,帶著十條龍勇士,前來拚命。


    那邊常遇春吹完大牛,要扞衛自己逼王的顏麵,死戰不退。


    老常鎮守的胥門靠近泗水,空氣中濕氣重。雙方打的是昏天黑地,血居然把空氣都給染紅了。


    打了一個時辰,常遇春的三人小陣越發純熟,能充分顯現出陣型的作戰優勢,猛虎才壓製住惡龍。


    十條龍漸漸敗下陣來,常遇春把張士誠壓縮到泗水河邊。張士誠要投水自殺,被部下救起,敗逃迴城了。


    一萬多人的十條龍親兵衛隊,常遇春殺死十分之七,淹死十分之三。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常遇春的長矛軍主力也傷亡兩千多人,這些還都是長矛軍的骨幹。


    之後過了五天,張士誠又前來攻打常遇春的胥門。由於之前的惡戰,讓老常損失慘重。張士誠卷土重來,常遇春這迴可遭不住了。


    眼看張士誠就要突出重圍,幸虧在關鍵時刻,張士誠的倒黴弟弟張士信鳴金收兵,一代逼王才保住了顏麵。


    退迴城中的張士誠怔怔的看著,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弟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