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父王請留步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年,老朱的主要對手就是陳友諒,無論是威逼應天的龍灣之戰,還是血染洪都,都是萬分兇險。
稍有不慎,老朱就會萬劫不複。
所以老朱恨透了陳友諒,一進入武昌,就直接往陳漢皇宮去。
聽說陳友諒的龍床是金子做的,他要去睡陳友諒的龍床,順便去睡她的女人。
這個在老朱寫的《大誥》就說的很清楚:“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時,攻城略地,與群雄並驅十四年,在軍中從未妄奪一婦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後,因惱怒陳友諒屢屢起兵相犯,故奪其妾而歸。”
知父莫過子,朱標當然知道老爹這是要去幹什麽,手下的將領常遇春、湯和也紛紛停下來。
他這是要去找陳友諒報仇,不對是去造人--七弟朱榑,就是在攻克武昌當年出生的。
按日子推算,就是在這時候受孕的。
達定妃生下的兩個兒子,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雖然他們不是傳說中陳友諒的遺腹子,但是因為其母身份低微,也都在兄弟們的猜忌中長大,讓他們性格乖戾。
一個舉火自焚,一個被朱棣圈禁到死。
作為大哥毅然決然的要結束他們淒慘的一生,去攔截老朱辦錯事。
“父王請留步!”
看到小朱標居然要阻止老爹辦正經事,諸將都齊刷刷看向老父子二人。
徐達和常遇春相視一眼,就要把朱標抱走:“世子,這是大人的事。”可是卻被劉伯溫攔住。
老朱興致正濃,被人掃了興致,也是有些窩火,沒好氣的說:“幹嘛?”
“父王,陳友諒弑君自立,還窮兵黷武。咱起兵討伐,這是替天行道。可是陳漢後宮是陳友諒和陳理家眷住的地方,你進去陳友諒的後宮乃是往自己臉上抹黑!”
為了阻止老爹去找一代那妖後達蘭播撒龍種,日後憑空給自己增加困難,朱標也是拚了,可以說是據理力爭。
別看朱標年齡小,靈魂卻是一個高中生,講起道理是頭頭是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朱標慷慨激昂的話,並不足以動搖,老朱要播撒龍種的決心。
“陳友諒是一代豪傑,咱和他互為欣賞。我們名為對手,卻是惺惺相惜。如今他死了,咱去關心他的遺孀,有何不可?”
草,厚顏無恥,有這麽關心人遺孀的嗎?
朱標如臨大敵,誓與老朱這無恥之徒抗爭到底。
他拱著手,胸有成竹的說道:“父王,有三不可!”
“三不可?”老朱看看諸將,諸將低下頭不語,心裏卻是暗自好想,想看這對父子鬥法。
老朱又看看朱標,心說咱打敗了陳友諒這廝,是要做皇帝的,標兒將來自然是皇帝,正好考驗他,讓他在叔伯麵前樹立威信。
於是乎,老朱板著臉說道:“你不要以為是自己放風箏才打下武昌,就立下多大功勞。這武昌是兄弟們浴血奮戰打下來的。你說說看,咱去陳友諒的後宮慰問他的家屬有何不可。你要說不好,咱就···咱就把你關起來好好讀書,讓你學學規矩!”
“謝父王!”朱標給老朱行了一禮,慨然說道:“其一:娶妻娶賢,兒子聽說,陳友諒隻知道以貌取人,他的女人都是美若天仙,但是缺少德行,不能相夫教子。此乃亡國禍水,就是娶了她們,所以陳友諒才敗亡。”
本以為兒子會有多高深的理論,居然說那些腐儒的老生常談。這是老子教訓兒子的話,如今被兒子拿這話來說教,老朱心裏自然是不喜。
“其二呢?”老朱沒好氣的問。
聽口氣是緩和了不少,看樣子他是認可這孩子說的。
“這些女人都是亡國的女人,取之不詳。想當初曹操搶了鄒氏,已有宛城之敗。現在武昌新降,這樣無異是逼他們反啊!父王就不怕兒子有曹昂之禍?”
朱標是老朱的愛子,對於這點,老朱不由得不深思。
老朱沉默良久說道:“我們的實力當初曹操強多了,陳理卻比不上張濟。”
朱標差一點沒有吐血,男人在美色麵前是沒有一點抵抗力了:漢成帝為了取悅趙合德,寧願眼睜睜看著她掐死自己的骨肉。
看來老朱是沒有碰上這事,不然他也會這樣做。
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為了睡別人的女人,老朱是什麽都活得出去。
“俗話說,仇大末過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現在天下未定,西有明玉珍,東有張士誠,南有方國珍、陳友定,北麵還有韃子。父王開了這先河,隻怕群雄都懼怕父親,他們會聯合起來發對父王。縱然父王英明神武,又有多少人會死於戰火。”
“咱拯救天下蒼生,死幾個百姓也是應該的!”
艸,這話都說得出來,還是一向愛民如子的老朱說的話嗎?
朱標這迴是真的要吐血了,老朱是那啥上腦,為了一夜風流,也不管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了。
看來不放大招是不行了:“曹丕進了鄴城之後,不張榜安民,先娶了甄姬,結果年紀輕輕就死了,幾個孩子也都短命。隋煬帝下江南,娶了亡國後妃,隋二世而亡。宋太宗強幸小周後,一百年後有了靖康之恥。金國之後也有嚐後圖···”
這些都是動了別人女人,遭了報應的,老朱是瞠目結舌。
“所謂風水輪流轉,有前因就有後果。先有戰國時,三家分晉,才有三國時三家歸晉。李淵父子在踩著楊家人的屍體,建立了唐朝,李世民甚至還還娶了隋煬帝的女兒。七代以後,唐朝也差一點毀在一個叫楊玉環的女人手上。”
這些都是天道輪迴,有些朱標說了,有些卻不方便說。
一個叫朱溫的滅了唐朝,幾百年一個叫李自成的快遞小哥也滅了朱明王朝。
這還不算,朱元璋給元順帝起了一個順帝的諡號,大明也亡於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老朱讓孫權給自己看守陵墓,五百年後,一個姓孫的先行者,也讓他給自己看後花園。
通古斯酋長把朱明王朝的後裔殺了大半,也得了應有的報應,最後三個小皇帝都沒有子嗣。
在封建宗法製度下,皇帝這一支即為大宗,其他都是小宗,三代皇帝都沒有子嗣也算是絕後了。
甚至有人說,隋煬帝在江都的陵墓就是被一個叫楊勇的開發商挖出來的,真的是死後不得安寧。
稍有不慎,老朱就會萬劫不複。
所以老朱恨透了陳友諒,一進入武昌,就直接往陳漢皇宮去。
聽說陳友諒的龍床是金子做的,他要去睡陳友諒的龍床,順便去睡她的女人。
這個在老朱寫的《大誥》就說的很清楚:“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時,攻城略地,與群雄並驅十四年,在軍中從未妄奪一婦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後,因惱怒陳友諒屢屢起兵相犯,故奪其妾而歸。”
知父莫過子,朱標當然知道老爹這是要去幹什麽,手下的將領常遇春、湯和也紛紛停下來。
他這是要去找陳友諒報仇,不對是去造人--七弟朱榑,就是在攻克武昌當年出生的。
按日子推算,就是在這時候受孕的。
達定妃生下的兩個兒子,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雖然他們不是傳說中陳友諒的遺腹子,但是因為其母身份低微,也都在兄弟們的猜忌中長大,讓他們性格乖戾。
一個舉火自焚,一個被朱棣圈禁到死。
作為大哥毅然決然的要結束他們淒慘的一生,去攔截老朱辦錯事。
“父王請留步!”
看到小朱標居然要阻止老爹辦正經事,諸將都齊刷刷看向老父子二人。
徐達和常遇春相視一眼,就要把朱標抱走:“世子,這是大人的事。”可是卻被劉伯溫攔住。
老朱興致正濃,被人掃了興致,也是有些窩火,沒好氣的說:“幹嘛?”
“父王,陳友諒弑君自立,還窮兵黷武。咱起兵討伐,這是替天行道。可是陳漢後宮是陳友諒和陳理家眷住的地方,你進去陳友諒的後宮乃是往自己臉上抹黑!”
為了阻止老爹去找一代那妖後達蘭播撒龍種,日後憑空給自己增加困難,朱標也是拚了,可以說是據理力爭。
別看朱標年齡小,靈魂卻是一個高中生,講起道理是頭頭是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朱標慷慨激昂的話,並不足以動搖,老朱要播撒龍種的決心。
“陳友諒是一代豪傑,咱和他互為欣賞。我們名為對手,卻是惺惺相惜。如今他死了,咱去關心他的遺孀,有何不可?”
草,厚顏無恥,有這麽關心人遺孀的嗎?
朱標如臨大敵,誓與老朱這無恥之徒抗爭到底。
他拱著手,胸有成竹的說道:“父王,有三不可!”
“三不可?”老朱看看諸將,諸將低下頭不語,心裏卻是暗自好想,想看這對父子鬥法。
老朱又看看朱標,心說咱打敗了陳友諒這廝,是要做皇帝的,標兒將來自然是皇帝,正好考驗他,讓他在叔伯麵前樹立威信。
於是乎,老朱板著臉說道:“你不要以為是自己放風箏才打下武昌,就立下多大功勞。這武昌是兄弟們浴血奮戰打下來的。你說說看,咱去陳友諒的後宮慰問他的家屬有何不可。你要說不好,咱就···咱就把你關起來好好讀書,讓你學學規矩!”
“謝父王!”朱標給老朱行了一禮,慨然說道:“其一:娶妻娶賢,兒子聽說,陳友諒隻知道以貌取人,他的女人都是美若天仙,但是缺少德行,不能相夫教子。此乃亡國禍水,就是娶了她們,所以陳友諒才敗亡。”
本以為兒子會有多高深的理論,居然說那些腐儒的老生常談。這是老子教訓兒子的話,如今被兒子拿這話來說教,老朱心裏自然是不喜。
“其二呢?”老朱沒好氣的問。
聽口氣是緩和了不少,看樣子他是認可這孩子說的。
“這些女人都是亡國的女人,取之不詳。想當初曹操搶了鄒氏,已有宛城之敗。現在武昌新降,這樣無異是逼他們反啊!父王就不怕兒子有曹昂之禍?”
朱標是老朱的愛子,對於這點,老朱不由得不深思。
老朱沉默良久說道:“我們的實力當初曹操強多了,陳理卻比不上張濟。”
朱標差一點沒有吐血,男人在美色麵前是沒有一點抵抗力了:漢成帝為了取悅趙合德,寧願眼睜睜看著她掐死自己的骨肉。
看來老朱是沒有碰上這事,不然他也會這樣做。
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為了睡別人的女人,老朱是什麽都活得出去。
“俗話說,仇大末過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現在天下未定,西有明玉珍,東有張士誠,南有方國珍、陳友定,北麵還有韃子。父王開了這先河,隻怕群雄都懼怕父親,他們會聯合起來發對父王。縱然父王英明神武,又有多少人會死於戰火。”
“咱拯救天下蒼生,死幾個百姓也是應該的!”
艸,這話都說得出來,還是一向愛民如子的老朱說的話嗎?
朱標這迴是真的要吐血了,老朱是那啥上腦,為了一夜風流,也不管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了。
看來不放大招是不行了:“曹丕進了鄴城之後,不張榜安民,先娶了甄姬,結果年紀輕輕就死了,幾個孩子也都短命。隋煬帝下江南,娶了亡國後妃,隋二世而亡。宋太宗強幸小周後,一百年後有了靖康之恥。金國之後也有嚐後圖···”
這些都是動了別人女人,遭了報應的,老朱是瞠目結舌。
“所謂風水輪流轉,有前因就有後果。先有戰國時,三家分晉,才有三國時三家歸晉。李淵父子在踩著楊家人的屍體,建立了唐朝,李世民甚至還還娶了隋煬帝的女兒。七代以後,唐朝也差一點毀在一個叫楊玉環的女人手上。”
這些都是天道輪迴,有些朱標說了,有些卻不方便說。
一個叫朱溫的滅了唐朝,幾百年一個叫李自成的快遞小哥也滅了朱明王朝。
這還不算,朱元璋給元順帝起了一個順帝的諡號,大明也亡於李自成的大順政權。
老朱讓孫權給自己看守陵墓,五百年後,一個姓孫的先行者,也讓他給自己看後花園。
通古斯酋長把朱明王朝的後裔殺了大半,也得了應有的報應,最後三個小皇帝都沒有子嗣。
在封建宗法製度下,皇帝這一支即為大宗,其他都是小宗,三代皇帝都沒有子嗣也算是絕後了。
甚至有人說,隋煬帝在江都的陵墓就是被一個叫楊勇的開發商挖出來的,真的是死後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