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義軍是朱元璋一手帶出來的,而郭天爵有毫無威望可言,所以殺了紹榮和郭天爵,也沒有引起動亂,相反是提高了老朱家的凝聚力。


    鄱陽湖大戰之後,陳漢政權擔心朱元璋隨時會殺過來,所以每一天都在緊張兮兮的度過。


    朱元璋卻和諸將尋歡作樂,好不快活。


    經過一年的渲染,朱元璋已經被傳的神乎其神。


    據一個親身經曆過鄱陽湖水戰的水兵說:“朱元璋在鄱陽湖洗著澡唱著歌,就把咱漢王給滅了!”


    另外一個說的更邪乎:“朱元璋是天上李天王下凡,他兒子就是哪吒三太子轉世,他手下是二十八雷將。”


    還有人說朱元璋會撒豆成兵,還有人說老朱可以驅動紙人。


    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視,這謠言一旦出來,就很難有官方辟謠。


    一傳十,十傳百,以訛傳訛,越傳越邪乎。


    總之這仗還沒有打,失敗的陰影籠罩著整個陳漢。


    老朱在轄區推廣玉米和土豆,獲得了大豐收。經過休整,已經從洪都之戰和鄱陽湖大戰中恢複了元氣。也基本上整合了陳友諒的降卒,吸收消化了這些年搶占陳友諒的地盤。


    如今老朱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與此相反,陳友諒的兒子陳理這邊卻猶如驚弓之鳥,人心惶惶,雖然還占據廣大的土地,卻已經無力和朱元璋對抗了。


    因為四周強敵環伺,為了達到不戰而屈人兵的目的,朱元璋派遣了大量的軍事間諜,在陳漢的地盤上,大肆散布流言、童謠:


    有德無壽,終難長久。龍鳳十年,赤龍入昌。


    陳理的年號德壽,有德無壽,就是說陳理的皇位很難坐的穩固。赤龍就是紅色的龍,紅色就是朱元璋。昌,可以是武昌、南昌。


    龍鳳十年,赤龍入昌就是說在今年,朱元璋能攻入武昌。


    這些細作,他們廣泛散布信息,告訴吃瓜群眾:陳理必然滅亡,朱元璋才是天選之子,遲早要做天子。


    不要再以卵擊石,違抗天命了,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別說是古代,就是現在網絡謠言也會讓人心慌慌。在老朱強大的心理攻勢下,仗還沒打,陳漢將領就紛紛向朱元璋表示效忠。


    那些沒有投降的將領也待價而沽,準備找老朱賣一個好價錢。


    於是,算總賬的時候到了。


    在稱吳王後六個月,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率領大軍十萬西進。


    一路摧枯拉朽,陳漢大軍是望風而降,都沒有像樣的抵抗。


    吳軍長驅直入,很快就兵臨武昌城下。


    就在大家以為武昌城不日可拿下的時候,沒想到卻遇到陳漢悍將張定邊的頑強抵抗。


    張定邊和陳友諒是同鄉,也是湖北人,還是陳友諒的結義兄弟。


    天下的驍將論起勇猛,有張定邊在,就是常遇春、傅友德胡大海等人也隻能稱第二。在鄱陽湖之戰中,陳漢敗局已定,陳友諒也被流矢射死。


    是張定邊乘坐小船,載著陳友諒的屍體和次子陳理,殺出重圍,迴到武昌,即位登基。


    張定邊為人不僅勇猛,而且精細,居然抓獲了所有在武昌的檢校(錦衣衛的前身,除了監察百官之外,還有刺探軍事情報的功能。建文帝就是聽從文官的,裁撤了錦衣衛,所以在和燕王作戰中,兩眼一抹黑,隻能是被動的挨打。)


    武昌在張定邊的嚴厲鎮壓下,朱元璋的探子無法進城,自然沒有人敢散布謠言,所以防守意誌堅定。


    吳軍圍了一個月都沒有拿下,張定邊還揚言要讓武昌成為第二個洪都。


    如果別人說這話或許沒有人會信,可說這話的人是天下第一勇將張定邊啊,就是常遇春、傅友德都不敢說比張定邊勇猛。


    他說要死守武昌,耗死朱元璋,還真不是虛話。


    這時候天下未定,東有張士誠,西有明玉珍,南有方國珍,陳友定(和陳友諒沒有一毛錢關係)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武昌城久攻不下,諸將擔心其他人會趁機侵犯,紛紛請求退兵。


    朱元璋也很是著急,幾十萬大軍圍困武昌,如果不能及時全身而退,隻怕還真的就會成為陳友諒第二。


    打仗講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陳友諒奪取倪文俊的兵權,一下吞並安徽和江西。隻兵敗龍灣一場失敗一蹶不振一樣,別想再爬起來。


    朱元璋兵鋒所至所向披靡,所以天下人無不歸心。現在舍棄武昌,就是告訴世人,朱元璋不是天命所歸,好不容易聚齊的人氣就會敗光。


    退不退兵,老朱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以至於茶飯不思。朱標看著老爹難為成這樣,於心不忍,就問道:“爹爹,你為什麽發愁啊?”


    朱元璋就把心思給兒子說了,朱標一聽,就說道:“爹爹是真命天子,陳理哥哥不願歸降是他不對,我去開導開導他!”


    老朱差一點沒有逗樂了,劉伯溫李善長的勸降信都寫了好幾封了,都勸不動。


    你一個小屁孩,去了能有什麽用?


    不過有一點兒子說的沒有錯,咱是真命天子,他不投降是他陳理不對。


    這哪跟哪就是第二個洪都了,陳友諒那是圍攻洪都85天,咱才圍了一個月。


    咱這就去武昌教訓陳理這不聽話的臭小子。


    朱元璋本來是要自己去的,可是小朱標非要跟著去。


    現在陳漢政權隻有個武昌城了,去了也沒事,還能讓標兒見證下戰爭的殘酷。


    吳王和世子親臨城下,吳軍士兵士氣大震,將士們也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紛紛請戰。


    世子朱標卻不同意,說是要不戰而屈人兵!


    傻兒子讀書讀傻了,想要不戰而屈人兵,說的倒是容易。


    兔崽子,你咋不上天呢?


    劉伯溫神機妙算,李善長運籌帷幄,都勸不動陳理,你一個九歲的孩子能勸動他?


    兵者,兇器也!


    在外一天,就多一分危險。


    老朱就同意了諸將的請求,張定邊化身朱文正拚死抵抗。


    這家夥把朱文正的招數都學去了,打退了吳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看著一個個倒下的士兵,朱元璋心裏是哇涼哇涼的:一年前,陳友諒的士兵不就是這樣排隊送人頭嗎?


    送到最後,就把自己給玩死了。


    想到這,一向是殺伐果斷的朱元璋也後背發涼,當即就下令停止攻城,圍而不攻。


    你一個孤城,總不能耗過我五省之地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