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有兩個兒子,陳善兒和陳理,總的來說,對善兒這個太子還是很滿意的。


    能文能武,交給他的任務都能出色的完成。


    對於這次突發事件,處理方案也是絕了。


    看著兒子的背影,陳友諒滿意的笑了。在你朱元璋再厲害,能打得過我和張士誠聯手?


    都說你有個好兒子,我這就要打到應天去,把你的兒子抓來,給朕兒子做奴仆。


    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孩子娘死的早,見到女人就會害羞。


    他不會是喜歡男人吧?


    平江城,吳王府。


    張士誠收到陳友諒的賀表:一是恭賀張士誠做了吳王,二是相約張士誠一起攻打朱元璋。


    一塊攻城掠地,本來是好事。隻是陳友諒口氣上,太過於強硬讓,簡直就是在驅使自己的臣下。


    張士誠看了,頗為不爽。她的小女兒張玉婷見到父親不高興,就跑過來問道:“父王,你有什麽心思?”


    張士誠就把受到陳友諒欺負的事情說了。


    “為什麽不找臣下商議?正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父王那麽煩心,臣下一定會拚死為父王解憂的!”


    “對啊,我的好女兒!”張士誠豁然開朗,當即就把文臣武將都叫來商議軍國大事。


    張士誠的政權有些類似梁山的忠義堂,他們都很講義氣。講明來意之後,諸將都是義憤填膺。


    張士貴說道:“大哥,你給我大軍五萬,看我不把他屎給揍出來。看他早上吃的啥,嘴那麽臭!”


    張士信說道:“這陳友諒太過分了,他是漢王,我們大王是吳王,本是平等的,他居然用這種口吻和我們大王說話!”


    羅貫中也說:“他現在還自以為是天下無敵?自從殺了徐壽輝,被朱元璋打的接連丟了兩個省,還跑我們這抖威風?”


    大家都想即刻發兵痛貶陳友諒一頓,讓狗賊知道馬王爺長了三隻眼。可最為倚重的大謀士施耐庵和大將呂珍,都沒有說話。


    “施先生,呂將軍,你們有什麽看法?”


    施耐庵和呂珍相視一眼,確認過眼神之後。呂珍說:“這陳漢和我大吳之間隔了一個朱元璋。我們出兵少了,恐怕對陳友諒造成不了傷害,反而會被陳友諒給一口吃了。我們出兵多了,朱元璋會不會借道?他會不會趁我們空虛的時候,偷襲我們?”


    張士貴說道:“陳友諒的實力是我們三倍,就是我們頃全國之兵,也不一定能打贏!”


    施耐庵是讀書人,學過幾本戰國策,知道一些連橫合縱、遠交近攻之術,就覺得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自古以來,國與國靠的太近都是仇家,範睢在戰國時期,就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這樣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吳國的。我們隔著朱元璋,去打陳友諒,隻怕打下來,也不是我們的!”


    張士貴是自己的弟弟,呂珍是自己最倚重的大將,施耐庵是自己的頭號軍師。


    他們反對,張士誠的一腔熱血一下子就清醒了,痛貶陳友諒的想法也就沒了:“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張士信說道:“那還能怎麽辦,我們和陳友諒一起滅了朱元璋唄!”


    張士貴說道:“不可,這些年陳友諒不斷的招兵買馬,攻城略地。之所以沒有打我們,全靠朱元璋在擋著。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尚且打不過朱重八。他們要滅了朱元璋,實力暴增,隻怕我們更打不過了。”


    張士誠找他們來,是給自己分憂解難的,結果眾人一分析,越捋越亂了。


    “照你們說,我們就該坐以待斃?”


    “也不是坐以待斃!”施耐庵胸有成竹的說:“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當今天下,陳友諒最強,我們最富。朱元璋在中間,卻是一個難啃的骨頭。我們可以同意陳友諒的計劃,讓他放心和朱元璋打,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給他來一個卞莊刺虎。”


    “對,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北上攻打小明王,拿下淮南、淮北,山東。”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焦頭爛額的張士誠聽了諸位的話,那是豁然開朗:“好主意。”


    吳王殿下當即下旨:“施先生!”


    施耐庵起身:“屬下在!”


    “你即刻修書一封,說本王準了陳友諒的計劃,讓他放心大膽的幹,我會在背後捅朱元璋的刀子!”


    陳友諒要占張士誠的便宜,張士誠也不甘示弱,要在麵子上討迴來,居然說準了陳友諒的計劃。


    “遵旨!”


    吳王殿下接著說道:“呂珍!”


    呂珍起身道:“末將在!”


    “我聽說劉福通圖謀不軌,陰謀對小明王不利。你點兵十萬,務必斬殺劉福通,把小明王請到平江來!”


    “末將領命!”


    計劃不如變化,朱元璋和劉伯溫精心布局,想引誘陳友諒來拚命。


    等了三個月,甚至是招降了江西平章胡廷瑞,收降了整個江西。


    也沒有等到陳友諒的傾國之師,卻得到了張士誠攻打小明王的消息。


    這些年,朱元璋雖然沒有拿過小明王的一文錢,一粒米,卻都是打著小明王的旗號在辦事。


    主子被打,朱元璋不敢怠慢,當即就召集來文武群臣來商議。


    救援不救援小明王,大家分了兩派。


    其一是以劉基為首的西進派,他主張和陳友諒決一死戰。如今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等著陳友諒來了。


    半路上去和張士誠打,陳友諒攻打進來了,到時候背腹受敵,怎麽辦?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他沒有說:現在救援小明王,萬一救下來,將來該怎麽處理?


    其一是以徐達、常遇春為首的主戰派。他們認為,陳友諒該打,張士誠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這些年,因為絲綢貿易,雙方沒少發生摩擦。


    陳友諒的勢力比我們大,張士誠則是旗鼓相當,雖然戰鬥力不如我們,但是占領的都是膏腴之地。


    一旦他們拿下小明王的地盤,隻怕是第二個陳友諒。


    這些年,我們用小明王的龍鳳年號,借助他的名頭發展勢力。如今小明王有難,我們不救援,隻怕被人恥笑。


    小明王替我們抵擋北部元軍,我們可以放心在南麵發展。萬一張士誠不能打死他,隻怕也會和我們反目成仇。


    到時候我們四麵受敵,就是神仙也抵不住!


    我們救下小明王,就可以讓實力翻倍,到時候左打陳友諒,右踢張士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