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過後,朱標造玻璃的事業還在繼續。


    造出的玻璃除了用來製銀鏡之外,朱標還用她們做成各種工藝品。這些東西都通過黑市源源不斷的流向蘇浙,同時花花的銀子也反向留下應天。


    一個月的時間,朱標少說也收了一百萬兩銀子。可惜朱標連手都沒有暖熱,就被馬秀英和朱元璋兩個無恥之徒以替朱標保管為由,收走了。


    眼看著白銀嘩嘩的流向應天,可把張士誠給急壞了。


    經濟上鬥不過朱元璋,就在武力上解決。


    張士誠在經濟中與朱元璋交手,占不到優勢,就想要采取武力手段,逼朱元璋屈服。


    老張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準備給應天來一場外科手術。


    朱元璋生在四戰之地,求生欲特別強。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老朱極為重視作戰情報的收集。


    張士誠的大軍還沒有集結完畢,朱元璋已經知道他要進犯的消息。


    西邊陳友諒磨刀霍霍,就等著整合完天完政權的經濟、政治資源,對朱元璋來一個痛擊。


    沒想到,這時候張士誠這廝又來摻和,分明是趁火打劫嘛!


    劉伯溫一貫主張先難後易,先打陳友諒後打張士誠,所以不同意這時候,和張士誠開戰,而是主和。


    此舉得到大多數將領讚同,隻有常遇春提出反對意見。


    “沒有實力的談判是軟弱無力的,就是張士誠表麵上答應議和,過不了多久也會反悔,在我們和陳友諒動手的時候,他就會在背後插我們一刀!”


    “遇春,你什麽意思?”


    老常擼起袖子,露出粗壯的臂膀說道:“什麽意思?嘿嘿,張士誠不是說要打我們嗎?我們在他出手之前,打他去啊!”


    常遇春的話引起了軒然大波:“遇春,你飄了。”


    “是啊,你可不能漂啊遇春!”


    “咱們吳國個打不過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個人啊!”


    常遇春的話不出意外的就引起大家反對,隻有徐達不語。


    朱元璋就問道:“天德,你怎麽看!”


    “遇春這個意見,也不失為好主意!”


    “好主意?“眾人都是大惑不解,沒有想到,一向沉穩的徐達,也說出這種話:“天德你也飄了?”


    “誰說要打她們兩個了?”常遇春急的臉紅脖子粗的。


    “那你什麽意思?”


    “現在陳友諒在整合力量,一時半會打不過來。我們這些年訓練士卒,也有了不小的發展,張士誠要皮癢,我們正好拿他來練練手!”


    眾人似乎是明白了:“你的意思以打促和?”


    常遇春眉飛色舞的說:“對了,從古至今,哪有什麽不戰屈人兵?要想議和,先把張士誠給打趴下了!”


    一向主和的劉伯溫也說道:“張士誠這人氣量小,目光短淺。我們先打他一巴掌,在給他一個棗子吃,他一定會同意議和的!”


    “行啊,伯仁,你是咋想出來的?”


    “他怎麽會想出來,一定是背後有高人指點!”


    “老常,你背後有什麽高人啊!”


    諸將說的不錯,還真有高人在背後指點常遇春。


    在二戰時候,腳盆雞和漢斯貓結成同盟,要一起征服全世界。


    毛熊當時非常害怕雙線作戰,所以,在腳盆雞在北麵有小動作的時候,當即在諾坎門給腳盆雞迎頭痛擊。


    這一戰,就讓內心極度膨脹的腳盆雞認清現實,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再提出北上。


    常遇春的背後的高人,就是基於這個思想,提出主動出擊,以戰促和,以戰止戰的思想。


    老常摸摸後腦勺,不好意思的笑了: “嘿嘿,是咱自己想出來的!”


    常遇春自從采石磯一戰成名以來,一直都是充當前鋒。這次老朱居然把他閑置,他當即就提出了抗議。


    “上位,咱錯了,這主意是世子提出來的,咱不該貪圖世子的功勞。”


    不僅是諸將,就是朱元璋也是大驚:“世子?”


    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朱標才四歲的孩子,居然就能提出以戰止戰的理論。


    “老常,真的是世子提出來的?”


    “咱還騙你們?世子說,生在亂世就要心狠,你等瞪我一眼,我就要踢你一腳。你踢我一腳,我就要砍你一刀!”


    老常的話,正說到淮西武將心坎裏了。她們就是靠這股子狠勁,才有現在的成就。


    真沒想到,標兒奶包子一樣,居然也會這麽兇。


    “真是虎父無犬子啊,這股狠勁你們說像誰?”


    “這還用問,當然是像咱大哥了!”


    “哈哈哈,我們老淮西人後繼有人了!”


    眾人對著朱元璋輸出一陣彩虹屁,老常想要請戰,卻沒有機會。


    其實,老朱之所以要派徐達和湯和去,就是為了以戰止戰。


    常遇春什麽都好,就是殺降。


    他去了有兩種可能,把俘虜都給殺了,對張士誠形成強大的震撼,把他給打趴下了,再也不敢出來紮刺。


    第二個就是把事情弄遭,讓張士誠和自己拚命。


    後麵有虎視眈眈的陳友諒,朱元璋可不想這時候招惹張士誠,所以才派穩重的徐達、湯和二人。


    徐達、湯和剛出發出發,張士誠已經派出叛將陳保二來攻打老朱的地盤鎮江。雙方在龍潭遭遇,徐達二話不說,摔水師衝了上去。


    陳保二是吳軍叛將,徐達和湯和卻是吳軍軍中前三的存在。雙方一遭遇,高低立判。陳保二被斬殺,其餘軍隊虧走。


    徐達以大勝的餘威,又進軍張士誠的地盤常州。張士誠就派同為十八條扁擔起義的張青、湯隆兩人帶十萬大軍前來支援。


    徐達隻是來教訓張士誠的,所以帶的兵馬並不多,隻有五萬人。


    為了減少傷亡,所以他和湯和商議,采用埋伏的計策。


    張青、湯隆出身草莽,帶來的士兵又比徐達多一倍,也沒有注意埋伏。


    這些日子,老朱家整兵備武,軍隊有了大力的發展,已經實現了流寇、義軍向正規軍的轉變。


    而張士誠雖然占據富庶之地,卻安於享樂,不思進取,軍隊還是和流寇差不多。他們打順風局還好,如今遭遇埋伏,陣型立馬就亂了。


    吳軍如同獅子入羊群一樣,幾乎是沒有受到像樣的抵抗。周軍四下散開,還生擒了湯隆和張青兩員主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