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聽後,反應不約而同,都是一愣,俱把目光看向郭壹。
郭壹看著大家,神色凝重地說道:“大家也都看到了,單從我們這些天來的訓練中來看,新軍好像士氣極為高昂,畢竟所有的官兵拿的都是新型火器,無論是在打靶之中,還是在實彈演習之中,新型火器都已經顯示了其極其強大的威力!但……武器畢竟是人來使用的,軍隊畢竟是一個武裝暴力集團;而新軍是從未出現在這個世上的新型軍隊,我們要把它建成為一支什麽樣的軍隊,雖然都已經定下過軍紀、條令,但真正把這些條令、軍紀融入到自己內心,時時刻刻銘記,而又要在行動中真正做到的官兵到底有多少?還尚未可知啊!”
孟崇周有些疑惑不解地問道:“賢侄,你……你說的這個事,我倒覺得還不至於。畢竟這支新軍是按你的想法建立的,而從建立伊始直到現在,一切全聽你的,你做的那些我們也都看到了,我們這些老兄弟都認為,真要是做到賢侄你要求的那樣……這支軍隊肯定要天下無敵了!但求其上而得其中,如此嚴苛的要求……隻怕是想要讓每個人都做到不太可能,我覺得……不說每一個人都能達到銘記在心的程度吧,至少有個七八成吧?”
郭壹笑道:“那七伯父,我來問你一個問題:當年在大唐高祖、太宗還有大帝他們麾下縱橫無敵的大唐軍隊,為什麽到了晚唐時期,就連那些契丹賊也對付不了呢?便是伯父你們最初從軍的時候,那在晉王和莊宗陛下一樣可以將契丹賊打得丟盔卸甲屁滾尿流的,但為什麽後期卻被石敬瑭聯合契丹賊給覆滅了呢?”
孟崇周一聽,便有些氣悶地白了郭壹一眼:“賢侄,你說這些就不厚道了啊!不管怎麽說……那莊宗陛下現在也算是你的長輩吧?怎麽能這麽議論?”
以臣議君、以子議父,都是非常違背這個時代倫理綱常的,石敬瑭名聲不好,不單是他認賊作父,也是他建立後晉的本質其實就是造反,不但論了君非,還把他的“君父”李從珂給逼死了!所以會有“臣不論君非,子不言父過”的諺語。
郭壹搖搖頭道:“伯父,我不是要氣你,更不是要揭大唐諸位先帝的短,而是想要借這些事,來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同樣一個旗幟下的軍隊,為什麽在有些時候它能打贏天下無敵手,而在另一個時期,卻又非常讓人失望?你可能會說,也可能有些道理心裏明白,卻不能也不願說出來。我今天說起這個話題,便是覺得這事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所建立的這支軍隊——它可能一直會保持活力,會從小到到大,從弱到強,哪怕遇到再困難的境地,也能戰勝敵人,進而取得勝利!便是失敗一次兩次甚至更多次,最後依然能打敗敵人!”
李成孝想了想插話道:“賢侄說的這樣的人這樣的軍隊曆史上有一支,那便是漢高祖和他的漢軍!不管是對秦軍還是楚軍,最初漢軍都是小的弱的不夠強大的,但漢高祖和他的漢軍在對秦軍和楚軍的作戰中,便是從弱至強、從不斷的敗仗逐漸到最後的勝仗,直到逼得西楚霸王自刎烏江!”說到這裏,他疑惑地看著郭壹問道,“可是……賢侄,最後西漢也被王莽纂了啊!”
郭壹笑了笑道:“是啊!這也是我說的我想把我們這支新軍除了徹底火器化之外,要融入一種新的軍魂,進而把這支軍隊打造成哪怕再過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它也不會蛻變,仍然能與時俱進,打敗一切敵人!”
郭存義這時也神色凝重地插話道:“賢侄,你的想法是好的,可……可……終究是否有點……有點想的太長遠了?幾百年後的事那讓幾百年後的人去操心,現在去想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嗎?”
郭壹苦笑一聲,心說實在不想揭你們的老底兒,可現在被你們話趕話的說到了這裏,但還是得明說了啊:“叔父,便是不想幾百年後的事,就是這支軍隊建立之後,如果現在能打勝仗,過些年也能打勝仗,那在咱們有生之年的二三十年之後,它還能不能再打勝仗?”
李成孝看著郭壹,臉上露出微笑來道:“這就是我們義軍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才決定選擇賢侄,尊賢侄為義軍之主的原因啊!”
郭壹笑著看向他道:“那叔父就不怕我……先前清醒,後來昏庸?再因此而導致咱們耗費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這支新軍,也如曆史上那些曾經赫赫有名、威震天下的軍隊後來的敗落呢?”
李成孝突然斂起笑容來,看著郭壹極為認真地說道:“賢侄,雖然咱們沒有在明麵上尊奉你,但事實是你已經是,所以賢侄還請不要再說這樣的話。”見郭壹有些不自在,便又輕輕說道,“我說這些並不是要給賢侄以難堪,是想說——賢侄,既然已經下了決心做了決定,那就要持之以恆,有始有終,方不負你我君臣之義!”
郭壹看看他沒有說話,把目光轉向一邊,心說這還沒怎麽樣呢,就碰上“強項令”“包龍圖”了?那這些人真要計較起來,不知道以後還會有多少這樣的進諫……
郭存義扯了一下李成孝的衣袖,朝他微微搖頭,使了個眼神,那意思是說……可別這樣,這位主子少年心性,可別給氣著了。
李成孝微笑著迴他一個無妨的神情,又朝郭壹說道:“當然,賢侄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那肯定會有所反思,而且賢侄與我們相處時,也可以看到賢侄並無那些梟雄身上的蠻橫霸道之氣,而且賢侄參與新軍建立以來的種種做為,我們也都看在眼裏,賢侄乃當世少有英明睿智之主,必定會統率我義軍,掃平天下,光複大唐社稷, 使我義軍人人都可建功立業,揚眉吐氣!”
郭壹又被他捧了一下,心裏氣順了些,便也笑著說道:“李叔也不必這麽捧我,當心我也會驕傲的哦!”
大家一聽,都輕鬆的笑了起來。
郭壹止住笑容,又看著大家說道:“李叔方才也和我爭了幾句,其實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現在怎樣,以後又會怎樣;我的意思是說……不管以後會怎樣,那就建立一個法度,義軍之內不管是什麽人,即便是我也不能違背!大家犯錯會受到懲處,若是我有什麽錯,一樣會挨訓,一樣會受罰!”見李成孝等人還要插話,便朝他擺擺手,“李叔先聽我說完。我方才說要建立一個法度,人人都要遵守,不管是誰都不能例外,包括我也要遵守!這樣才會使得我們義軍不管什麽人,在想做什麽事時,都得考慮一下,是不是違背了我們所建立的法度!”
孟崇周眉峰蹙起:“這樣的法度……可不好弄啊!”
郭壹笑道:“再不好弄也得弄,而且若是建了那便人人都要遵守,大家既然尊奉於我,那也要監督我,使得我也不敢犯錯!”看著大家又說道,“當年太宗一代明君,可晚年卻要去尋什麽長生不老藥,最終被番僧所獻之藥毒害;莊宗陛下前期頗有太宗之明,但不過才恢複中原半壁江山,便沉迷於享樂之中,最後落得兵變而亡!單是大唐中便有數位皇帝因求仙侫佛耽於享樂,毀了一世英名,那我便來建立一套嚴明的法度來約束,這才是我要表達的意思。”
孟崇周等人見他堅持,便也隻能點頭,心裏卻又更加敬重。
郭壹擺擺手道:“今天說多了,把想要說的事情給說偏了,那再迴到正題!”掃視一眼眾人,便又說道,“先前說到新軍軍容士氣,大家都說已經極為高昂,但我以為還少了一個軍魂!”
孟崇周說道:“那賢侄認為,我們新軍應該如何打造這個軍魂?”
郭壹說道:“我的意思是,既要把我們天天堅持進行的文化課持之以恆的講下去,又要帶領所有的官兵,去看一看那些被契丹賊、石賊以及那些藩鎮割據勢力欺壓的普通民眾!這天下一百個人中,至少有八十來個是最窮苦的平民百姓,那些作威作福的吃人的人在一百個人中,能占有十來個便算是多的了!那麽我們新軍也包括義軍,對這樣的事情怎麽看?”
郭存義一揮拳頭大聲喝道:“怎麽看?當然是要掃平他們!義軍義軍,便是要講這個天下大義!天下大義便是黎民百姓的方方麵麵、點點滴滴!我們義軍要是不堅持這樣的義,那也無法得到二十來萬軍民的擁戴,早就被契丹賊、石賊他們那些禽獸不如的東西給吃了,又何來今天的興旺?”
孟崇周、李成孝也跟著說,義軍自從雲州撤至太行山中,若無百姓的擁戴,說不定早就煙消雲散了。
郭壹點點頭道:“幾位伯叔說的對,我們義軍、新軍都是得到了百姓的擁戴,才得以堅持和發展壯大的,所以我之意便是——既然得到了百姓的支持,而我們所有的將領、官兵也同樣是從百姓中平,也可以說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的子弟,那麽……我們的軍隊能不能就叫‘百姓子弟兵’‘萬民子弟兵’?我們與曆朝曆代和現在那些諸侯藩鎮割據勢力要有本質的區別,他們之中便是有些才略有些實力,也不過是為其一己之私,是覬覦這混亂的天下無主,是夢想著有朝一日登上那個皇帝的寶座,是為他一家一姓打天下謀福利!而我說的要有本質的不同,那就是……我們要為天下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打天下謀福利,我們將來要建立的那個天下、那個世道,要讓千千萬萬最廣大的黎民百姓做這個天下的主人!”
孟崇周等人聽,並無什麽震驚之類的表情,隻是相互看了看,苦笑一下,看著郭壹並不說話。
郭壹看著他們,遲疑一下說道:“幾位伯叔,你們怎麽不說話?”
李成孝苦笑著答道:“賢侄,你說的表麵上好像是個聖人所說的天下大同之際的事,我們……我們現在便是再怎麽做,也不可能做到的啊!”
郭壹怔了一下,看著他問道:“李叔,咱們現在敞開心扉,把你想的告訴我。”又看著孟崇周、郭存義,“二位伯叔也一樣,把你們的心裏話告訴我,我才好做出判斷,才能反思自己,不然我要是誤判了那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來。”
孟崇周歎息一聲輕輕說道:“賢侄,自古以來這天下不都是一家一姓的麽?便是我們義軍要奉賢侄為主,那也不是一樣為了跟著賢侄建功立業,能有個好結果麽?若是賢侄說要建那天下萬民人人做主的世道,那……那誰還會跟著賢侄?便是跟著賢侄打了天下來,那賢侄不傳諸於子孫,那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子孫孫又要效忠於哪個?再說那個位置……便是太平年間便是有聖主在位,也是少不了出野心家的,何況如今這混亂破碎的天下呢?”
郭壹聽了點點頭輕輕說道:“原來……幾位伯叔是擔心的這個啊……”
郭存義也跟著連連點頭:“可不是麽?賢侄的課我也聽了好些,賢侄教新軍官兵唱的歌曲,我也學了一些。賢侄可謂是……字字句句、每首歌、每句歌詞,都要表明賢侄想要建立的是個什麽世道。我們又不是傻子,怎麽會想不出賢侄想要的是個什麽天下?但是越想越是迷茫啊!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除了遠古時那些聖人,後來的帝王哪個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自家兒孫打天下守天下?”
李成孝也看著郭壹說道:“但賢侄這些表現讓我們覺得……既有聖人之意,卻又有些迂腐之意。所謂天子以天下為家、天子無私……不過是說這天下都是其家業,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這個大家業,所以漢初漢高祖才會問劉太公他這份家業如何?”
郭壹看著大家,神色凝重地說道:“大家也都看到了,單從我們這些天來的訓練中來看,新軍好像士氣極為高昂,畢竟所有的官兵拿的都是新型火器,無論是在打靶之中,還是在實彈演習之中,新型火器都已經顯示了其極其強大的威力!但……武器畢竟是人來使用的,軍隊畢竟是一個武裝暴力集團;而新軍是從未出現在這個世上的新型軍隊,我們要把它建成為一支什麽樣的軍隊,雖然都已經定下過軍紀、條令,但真正把這些條令、軍紀融入到自己內心,時時刻刻銘記,而又要在行動中真正做到的官兵到底有多少?還尚未可知啊!”
孟崇周有些疑惑不解地問道:“賢侄,你……你說的這個事,我倒覺得還不至於。畢竟這支新軍是按你的想法建立的,而從建立伊始直到現在,一切全聽你的,你做的那些我們也都看到了,我們這些老兄弟都認為,真要是做到賢侄你要求的那樣……這支軍隊肯定要天下無敵了!但求其上而得其中,如此嚴苛的要求……隻怕是想要讓每個人都做到不太可能,我覺得……不說每一個人都能達到銘記在心的程度吧,至少有個七八成吧?”
郭壹笑道:“那七伯父,我來問你一個問題:當年在大唐高祖、太宗還有大帝他們麾下縱橫無敵的大唐軍隊,為什麽到了晚唐時期,就連那些契丹賊也對付不了呢?便是伯父你們最初從軍的時候,那在晉王和莊宗陛下一樣可以將契丹賊打得丟盔卸甲屁滾尿流的,但為什麽後期卻被石敬瑭聯合契丹賊給覆滅了呢?”
孟崇周一聽,便有些氣悶地白了郭壹一眼:“賢侄,你說這些就不厚道了啊!不管怎麽說……那莊宗陛下現在也算是你的長輩吧?怎麽能這麽議論?”
以臣議君、以子議父,都是非常違背這個時代倫理綱常的,石敬瑭名聲不好,不單是他認賊作父,也是他建立後晉的本質其實就是造反,不但論了君非,還把他的“君父”李從珂給逼死了!所以會有“臣不論君非,子不言父過”的諺語。
郭壹搖搖頭道:“伯父,我不是要氣你,更不是要揭大唐諸位先帝的短,而是想要借這些事,來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同樣一個旗幟下的軍隊,為什麽在有些時候它能打贏天下無敵手,而在另一個時期,卻又非常讓人失望?你可能會說,也可能有些道理心裏明白,卻不能也不願說出來。我今天說起這個話題,便是覺得這事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所建立的這支軍隊——它可能一直會保持活力,會從小到到大,從弱到強,哪怕遇到再困難的境地,也能戰勝敵人,進而取得勝利!便是失敗一次兩次甚至更多次,最後依然能打敗敵人!”
李成孝想了想插話道:“賢侄說的這樣的人這樣的軍隊曆史上有一支,那便是漢高祖和他的漢軍!不管是對秦軍還是楚軍,最初漢軍都是小的弱的不夠強大的,但漢高祖和他的漢軍在對秦軍和楚軍的作戰中,便是從弱至強、從不斷的敗仗逐漸到最後的勝仗,直到逼得西楚霸王自刎烏江!”說到這裏,他疑惑地看著郭壹問道,“可是……賢侄,最後西漢也被王莽纂了啊!”
郭壹笑了笑道:“是啊!這也是我說的我想把我們這支新軍除了徹底火器化之外,要融入一種新的軍魂,進而把這支軍隊打造成哪怕再過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它也不會蛻變,仍然能與時俱進,打敗一切敵人!”
郭存義這時也神色凝重地插話道:“賢侄,你的想法是好的,可……可……終究是否有點……有點想的太長遠了?幾百年後的事那讓幾百年後的人去操心,現在去想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嗎?”
郭壹苦笑一聲,心說實在不想揭你們的老底兒,可現在被你們話趕話的說到了這裏,但還是得明說了啊:“叔父,便是不想幾百年後的事,就是這支軍隊建立之後,如果現在能打勝仗,過些年也能打勝仗,那在咱們有生之年的二三十年之後,它還能不能再打勝仗?”
李成孝看著郭壹,臉上露出微笑來道:“這就是我們義軍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才決定選擇賢侄,尊賢侄為義軍之主的原因啊!”
郭壹笑著看向他道:“那叔父就不怕我……先前清醒,後來昏庸?再因此而導致咱們耗費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這支新軍,也如曆史上那些曾經赫赫有名、威震天下的軍隊後來的敗落呢?”
李成孝突然斂起笑容來,看著郭壹極為認真地說道:“賢侄,雖然咱們沒有在明麵上尊奉你,但事實是你已經是,所以賢侄還請不要再說這樣的話。”見郭壹有些不自在,便又輕輕說道,“我說這些並不是要給賢侄以難堪,是想說——賢侄,既然已經下了決心做了決定,那就要持之以恆,有始有終,方不負你我君臣之義!”
郭壹看看他沒有說話,把目光轉向一邊,心說這還沒怎麽樣呢,就碰上“強項令”“包龍圖”了?那這些人真要計較起來,不知道以後還會有多少這樣的進諫……
郭存義扯了一下李成孝的衣袖,朝他微微搖頭,使了個眼神,那意思是說……可別這樣,這位主子少年心性,可別給氣著了。
李成孝微笑著迴他一個無妨的神情,又朝郭壹說道:“當然,賢侄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那肯定會有所反思,而且賢侄與我們相處時,也可以看到賢侄並無那些梟雄身上的蠻橫霸道之氣,而且賢侄參與新軍建立以來的種種做為,我們也都看在眼裏,賢侄乃當世少有英明睿智之主,必定會統率我義軍,掃平天下,光複大唐社稷, 使我義軍人人都可建功立業,揚眉吐氣!”
郭壹又被他捧了一下,心裏氣順了些,便也笑著說道:“李叔也不必這麽捧我,當心我也會驕傲的哦!”
大家一聽,都輕鬆的笑了起來。
郭壹止住笑容,又看著大家說道:“李叔方才也和我爭了幾句,其實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現在怎樣,以後又會怎樣;我的意思是說……不管以後會怎樣,那就建立一個法度,義軍之內不管是什麽人,即便是我也不能違背!大家犯錯會受到懲處,若是我有什麽錯,一樣會挨訓,一樣會受罰!”見李成孝等人還要插話,便朝他擺擺手,“李叔先聽我說完。我方才說要建立一個法度,人人都要遵守,不管是誰都不能例外,包括我也要遵守!這樣才會使得我們義軍不管什麽人,在想做什麽事時,都得考慮一下,是不是違背了我們所建立的法度!”
孟崇周眉峰蹙起:“這樣的法度……可不好弄啊!”
郭壹笑道:“再不好弄也得弄,而且若是建了那便人人都要遵守,大家既然尊奉於我,那也要監督我,使得我也不敢犯錯!”看著大家又說道,“當年太宗一代明君,可晚年卻要去尋什麽長生不老藥,最終被番僧所獻之藥毒害;莊宗陛下前期頗有太宗之明,但不過才恢複中原半壁江山,便沉迷於享樂之中,最後落得兵變而亡!單是大唐中便有數位皇帝因求仙侫佛耽於享樂,毀了一世英名,那我便來建立一套嚴明的法度來約束,這才是我要表達的意思。”
孟崇周等人見他堅持,便也隻能點頭,心裏卻又更加敬重。
郭壹擺擺手道:“今天說多了,把想要說的事情給說偏了,那再迴到正題!”掃視一眼眾人,便又說道,“先前說到新軍軍容士氣,大家都說已經極為高昂,但我以為還少了一個軍魂!”
孟崇周說道:“那賢侄認為,我們新軍應該如何打造這個軍魂?”
郭壹說道:“我的意思是,既要把我們天天堅持進行的文化課持之以恆的講下去,又要帶領所有的官兵,去看一看那些被契丹賊、石賊以及那些藩鎮割據勢力欺壓的普通民眾!這天下一百個人中,至少有八十來個是最窮苦的平民百姓,那些作威作福的吃人的人在一百個人中,能占有十來個便算是多的了!那麽我們新軍也包括義軍,對這樣的事情怎麽看?”
郭存義一揮拳頭大聲喝道:“怎麽看?當然是要掃平他們!義軍義軍,便是要講這個天下大義!天下大義便是黎民百姓的方方麵麵、點點滴滴!我們義軍要是不堅持這樣的義,那也無法得到二十來萬軍民的擁戴,早就被契丹賊、石賊他們那些禽獸不如的東西給吃了,又何來今天的興旺?”
孟崇周、李成孝也跟著說,義軍自從雲州撤至太行山中,若無百姓的擁戴,說不定早就煙消雲散了。
郭壹點點頭道:“幾位伯叔說的對,我們義軍、新軍都是得到了百姓的擁戴,才得以堅持和發展壯大的,所以我之意便是——既然得到了百姓的支持,而我們所有的將領、官兵也同樣是從百姓中平,也可以說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的子弟,那麽……我們的軍隊能不能就叫‘百姓子弟兵’‘萬民子弟兵’?我們與曆朝曆代和現在那些諸侯藩鎮割據勢力要有本質的區別,他們之中便是有些才略有些實力,也不過是為其一己之私,是覬覦這混亂的天下無主,是夢想著有朝一日登上那個皇帝的寶座,是為他一家一姓打天下謀福利!而我說的要有本質的不同,那就是……我們要為天下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打天下謀福利,我們將來要建立的那個天下、那個世道,要讓千千萬萬最廣大的黎民百姓做這個天下的主人!”
孟崇周等人聽,並無什麽震驚之類的表情,隻是相互看了看,苦笑一下,看著郭壹並不說話。
郭壹看著他們,遲疑一下說道:“幾位伯叔,你們怎麽不說話?”
李成孝苦笑著答道:“賢侄,你說的表麵上好像是個聖人所說的天下大同之際的事,我們……我們現在便是再怎麽做,也不可能做到的啊!”
郭壹怔了一下,看著他問道:“李叔,咱們現在敞開心扉,把你想的告訴我。”又看著孟崇周、郭存義,“二位伯叔也一樣,把你們的心裏話告訴我,我才好做出判斷,才能反思自己,不然我要是誤判了那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來。”
孟崇周歎息一聲輕輕說道:“賢侄,自古以來這天下不都是一家一姓的麽?便是我們義軍要奉賢侄為主,那也不是一樣為了跟著賢侄建功立業,能有個好結果麽?若是賢侄說要建那天下萬民人人做主的世道,那……那誰還會跟著賢侄?便是跟著賢侄打了天下來,那賢侄不傳諸於子孫,那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子孫孫又要效忠於哪個?再說那個位置……便是太平年間便是有聖主在位,也是少不了出野心家的,何況如今這混亂破碎的天下呢?”
郭壹聽了點點頭輕輕說道:“原來……幾位伯叔是擔心的這個啊……”
郭存義也跟著連連點頭:“可不是麽?賢侄的課我也聽了好些,賢侄教新軍官兵唱的歌曲,我也學了一些。賢侄可謂是……字字句句、每首歌、每句歌詞,都要表明賢侄想要建立的是個什麽世道。我們又不是傻子,怎麽會想不出賢侄想要的是個什麽天下?但是越想越是迷茫啊!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除了遠古時那些聖人,後來的帝王哪個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自家兒孫打天下守天下?”
李成孝也看著郭壹說道:“但賢侄這些表現讓我們覺得……既有聖人之意,卻又有些迂腐之意。所謂天子以天下為家、天子無私……不過是說這天下都是其家業,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這個大家業,所以漢初漢高祖才會問劉太公他這份家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