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哎喲叫了一聲,拉著韓氏手腕說道:“娘啊!你可別再這麽誇你那寶貝孫子了啊!就他先前做的那些事、闖的那些禍,都讓我膽戰心驚的,你再誇誇他……那不是能讓他膽子更大更不知道什麽敬畏了嗎?”見韓氏仍然笑眯眯的不以為然,便又苦笑著說道,“娘,不是媳婦埋怨你,就說先前他從汴梁城飛走那事……你覺得在平常人家會不會落下個滅門族誅的天大罪名?咱們家……幸虧以前文仲救過陛下,還有劉三哥他們幫著說情,要不然……唉……我都不知道咱們還有沒有這個家啊!”
韓氏聽罷清寧這一番訴苦,斂起了笑容,略一沉思便又微微搖頭笑著說道:“平哥兒既然敢那麽做,肯定知道咱們家不會兒有什麽事!至少不會出什麽大事!”
清寧看著她,心裏歎息著,心說這老太太護起孫子來那真是護得嚴嚴實實的啊!不由得翻了個白眼說道:“娘,你呀……這孫子就是你的心尖子,誰也說不得!”
韓氏笑著說道:“是啊!平哥兒就是我的心尖子!可也並不是說不得的,你是他娘,你管教他時我可說過什麽沒有?沒有吧?再說他現在老老實實的,你倒還不踏實放心了,反倒盼著他闖禍似的!你說你這心裏……倒是咋想的呢?”
清寧倒被韓氏這話給問住了,怔了一下,方才搖搖頭道:“娘,你孫子要是真的在家老老實實安分守己的讀書寫字,那不正是我盼著的嗎?我……我就是覺得他這性情大變,跟以前的闖禍小魔頭完全兩個樣了,這才心裏發虛啊!”
韓氏笑著擺擺手道:“我看你是自找麻煩!他不老實總折騰,你擔心害怕;他老老實實的安分守己了,你又心虛,嗬嗬……我都不知道怎麽說你好了!”笑了笑又說道,“反正他現在也不出門,而且還向咱們娘倆下了保證,隻要著人好生看著他,不就行了?”
清寧皺著眉頭說道:“那讓誰看著他呢?他阿爺成天在留守府忙著公務,他大哥得幫我管著這個家;至於瓊哥兒……那是隻長個頭不長心眼的,隻怕平哥兒甩甩手就把他糊弄了;至於這內宅裏的幾個女孩子……琳姐兒、翠姐兒、靈妹子她們,還有幾個丫頭……”說到這裏,她恨鐵不成鋼地搖搖頭,心說這幾個女孩子隻怕早就被他折服了,哪還能看著他管著他呢!
韓氏笑著說道:“我看琳姐兒、翠姐兒她們可以幫你看著他,另外那派去服侍他的那幾個丫頭……也能幫著。不說別人,那個金櫻就很不錯啊!”
清寧仍然緊皺眉頭,想了想道:“那個金櫻還好吧,至少能把平哥兒平時的動靜無論大小都能來告訴我。那幾個……現在哪還能指望?”
韓氏一聽臉色頓時嚴肅起來:“你說這些話……難道有哪個丫頭跟平哥兒做了什麽不成?”
清寧搖搖頭道:“這倒不像!那幾個丫頭我天天看著呢,沒有任何異樣,平哥兒那動靜也不像。”
韓氏想了想又問道:“那……翠姐兒呢?他和平哥兒可是一塊兒跑出去兩個來月,真要做了什麽……咱們怎麽也看不出來啊!”
清寧笑著搖搖頭道:“這倒沒有。”見韓氏臉上仍然有疑惑,便湊近了說道,“娘,我以前在宮中學了點看人麵相的法子,是不是破了身……能看得出來的。翠姐兒她……還是黃花閨女。”
韓氏瞅著清寧,微微一笑,點點頭道:“翠姐兒迴來這些天,也跟我睡了幾晚,我也曾仔細觀察過,確實不像。隻是你現在提到這些,我才想著問問你。既然你也這麽說,那肯定不會有差的。”
清寧卻恨恨地說道:“便是沒有做了……那些事,那翠姐兒……我待她也不薄,可她卻肯定勾引了平哥兒!那平日裏看平哥兒的目光、神情……稍為留意便能看出來,可我問她時,她含含糊糊的根本不承認,還企圖瞞我想著糊弄我!就她那十來歲的孩子……她……哼……能瞞得了誰啊?”說完這些,一看韓氏表情有些古怪,便問道,“娘,你……怎麽了?”
韓氏若無其事地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道:“翠姐兒……你不滿意?”
清寧答道:“做我閨女我當然滿意,可想做我兒媳……就她那身份,我又怎麽可能滿意?!”
韓氏微微笑著說道:“她的身份……真實身份卻是大唐莊宗陛下的遺孤,也算是位公主,要擱以前就憑咱們家這種地位,是尚不了公主的!”
清寧冷笑著說道:“以前是公主……那也隻是以前!現在可不是了,她現在屬於怙恃皆失,隻有個妹妹還不是一個爺的,怎麽配得上我兒子?”看一眼韓氏又急忙問道,“娘,不會是你許了她什麽了吧?”
韓氏笑著擺擺手道:“我能許她什麽?你是平哥兒親娘,給平哥兒定親那是你和文仲你們夫妻當家作主的事,我不會亂說什麽的。”
清寧這才放心,笑著說道:“就知道娘懂大體識大局,不管怎麽說你最疼的隻有你的心尖子,那外人再怎麽喜歡,也比不上你孫子啊!”
韓氏微笑著說道:“平哥兒的親事,當然由你們做爺娘的當家作主,但翠姐兒、靈妹子她們姐妹的婚事,你們就不用管了。”
清寧一聽,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後方才猶豫著問道:“難道她們倆……老太太你早就安排好了?”
韓氏點點頭道:“那姐妹倆認了我做祖母,天天跟親孫女一般在我身邊,我倒是很喜歡。”
清寧微一思索,便笑著說道:“既然娘有安排,我就不操這份心了。”
韓氏笑著說道:“她們的事你不操心,隻怕平哥兒的事……你有操不完的心呢!”
清寧一聽,便連連點頭:“是啊!要不然我也不會總是想著拘束著他!”
韓氏笑道:“我是說他的親事。你就不怕你們夫妻便是給他定了親,他要是不願意,會不會鬧騰?”
清寧一聽便瞪起了眼睛:“敢!他敢!自古兒女的親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怎麽可能由得著他!”
韓氏一聽,不由得看著她笑了笑,卻沒言語。
清寧一怔,隨即便明白了,也不由得有些羞惱,便悻悻地歎息一聲不再說話。她說那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這世間的絕大部分都適合,卻偏偏不適合她。因為她和郭威的結縭便是自己做主的。雖然郭威當時父母雙亡,但別忘了眼前這位韓氏雖隻是姨母,卻也是養母!還有那張記夫妻,那也是義父義母!她和郭威成親時,可沒有這些郭家長輩之命!
韓氏笑了笑拉住她手道:“你不用這樣,你和文仲成親這麽多年,我又何曾嫌棄過?還屢屢向我那苦命的姐姐和姐夫禱告,說文仲娶到了這天下最難得的媳婦。後來你們夫妻有了孩子,我也一樣給你們帶著,咱們之間也沒有像別的人家那樣起過什麽婆媳之間的爭執。”
清寧聽了倒有些慚愧了,紅著臉小聲道歉:“娘,我知道你也是非常賢德的,要不然也不能把文仲給教養得這麽好啊……”
韓氏笑道:“文仲說是自小便由我帶大,其實還是他自己從小就懂事,也知道爭氣。要是那爛泥扶不上牆的東西,再怎麽教也不成啊!”
清寧也跟著笑了:“那還是多虧了娘,要不然當初隻怕連命都保不住,又哪來咱們現在這個家啊!”
韓氏笑了笑,也有些自得。她前半生也是苦命,如今郭威也算是名成功就,雖然子嗣單薄,可眼看著這孩子長大便有可能將這原來看似極其凋零的郭家開枝散葉,發揚光大,甚至還有可能將她原來斷絕了香煙後嗣的夫家也給延續下去,這日子眼瞅著是越過越紅火,哪能不讓她高興?至於郭威免職降銜,來到了這太原城,在她眼裏反倒是連麻煩都算不上、倒有可能是因禍得福的好事情了,畢竟在汴梁城裏,郭威也有政敵,也得防備著那些人的明槍暗箭;而在這太原城裏,看似官職不高,但除了劉知遠便算郭威了,而且劉知遠與郭威不但是結義兄弟,而且極其信任,可說得上是言聽計從說一不二了!便是劉知遠也時不時的來拜見她這個義母,劉知遠正妻魏國夫人李三娘,更是像串門子一樣,隔三差五的便來一趟,兩家的關係好的不能再好了。如此情景,韓氏又怎麽會不覺得比在汴梁城裏過得舒心愜意呢!
婆媳倆說了會兒話,見顧氏扶著吳氏,跟著張記一塊兒過來,清寧站起來笑道:“娘,你的牌搭子來了,我就不在這裏礙眼了。”
韓氏笑了笑還沒說話,便聽顧氏接著說道:“哎呀,知道你事情多,我們就不給你添亂了。”
清寧笑著說道:“我事情也沒什麽,倒是嫂子你能把三位老壽星給侍候好了,那就省了我多少事!”隨即讓丫環去拿牌,自己行禮告退。然後便去書房那邊看了一眼,見郭壹仍然在伏案寫東西,不覺欣慰地笑了笑,也沒去打攪,便悄悄離開。
此後郭壹仍然是兩點一線,從自己住處到韓氏這邊,除了早中晚拉著韓氏、清寧還有張記吳氏夫妻以及顧氏練練太極拳外,便是在書房寫東西,當真是大門不邁二門不出,讓家裏人都感覺到這位郭三爺是徹底收了心,不再胡折騰了。
至於郭成義他們什麽時候離開的,郭壹也不清楚,還是後來郭威告訴了他一下,但也沒怎麽詳細述說。
隨後在郭榮的主持下,按郭壹給的各種小冊子和圖紙,在幾處空院子裏又建起了作坊,還因此招收了不少人來做工。除了按郭榮的要求,郭壹到作坊這邊指導一番外,郭壹連作坊也不去了,有時間便在韓氏這邊的書房寫東西。
一連又過了將近一個來月到了八月中旬,郭榮定下的婚期到了,劉延慶親自送女兒來太原城與他完婚。婚禮過後,劉延慶便與劉知遠、郭威還有太原留守府的史宏肇等幾個結義兄弟便在郭威書房擺下一桌酒宴,屏退眾人後,兄弟幾個小酌慢飲,談起事情來。
劉延慶現在由禁軍調入到了皇帝親衛禦營司擔任副都指揮,官不大權也不大,但其職位卻極其重要,因為負責皇帝的安全,隻接受皇帝的指揮,所以很多朝廷機密尤其是與皇帝石敬瑭有關的絕密之事,是知道很清楚也很多的。
此次劉延慶名為送女來成親,暗地裏也是為幾位結義兄弟通報一下近些天來他所知道的一些絕密。因為有些事情可以通過信件來往通知,而有些事情卻根本不能留諸筆墨,更不能通過他人哪怕是極親近的人來傳訊息,他也隻有借著這次送女成親的理由,親自來太原一趟。
這次是他們結義十兄弟中的四個,老三劉知遠,老六劉延慶,老幺郭威,另外一位就是才從外地調過來的老二史宏肇。
劉知遠來太原後,也在不停地擴充自己的勢力,這其中和他最為親近的本家族之人雖然也提拔了不少,但基本不堪大用,好在他還有九位結義兄弟,在和郭威秘密商議後,把二哥史宏肇先給設法調來留守府任職。原本劉知遠也想把劉延慶也給調來,但被郭威阻止,說朝廷裏雖有盟友,但劉延慶雖然官職不大,但極為重要,是他們能獲得宮庭中最機密情報的極為重要的一個位置,這位置絕對不能拋棄。
而劉知遠接受了郭威的建議,很快地便得到了迴報。比如這次劉延慶過來,便是給他們通報最讓他們關注的消息:即皇帝石敬瑭……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而朝廷中則暗流湧動,圍繞著石敬瑭的身後事,開始了各種角逐!
那就是立嫡還是立長!
立嫡是皇帝石敬瑭的心願,畢竟他原來子嗣雖眾,如今卻隻留下第七子石重睿這唯一的血脈;但這兒子……現在才五六歲啊!在這大亂之世,幼子為帝肯定不合適;但立長……石敬瑭原本最寵愛的齊王石重貴倒是成年了,問題是他是養子而不是親子!
韓氏聽罷清寧這一番訴苦,斂起了笑容,略一沉思便又微微搖頭笑著說道:“平哥兒既然敢那麽做,肯定知道咱們家不會兒有什麽事!至少不會出什麽大事!”
清寧看著她,心裏歎息著,心說這老太太護起孫子來那真是護得嚴嚴實實的啊!不由得翻了個白眼說道:“娘,你呀……這孫子就是你的心尖子,誰也說不得!”
韓氏笑著說道:“是啊!平哥兒就是我的心尖子!可也並不是說不得的,你是他娘,你管教他時我可說過什麽沒有?沒有吧?再說他現在老老實實的,你倒還不踏實放心了,反倒盼著他闖禍似的!你說你這心裏……倒是咋想的呢?”
清寧倒被韓氏這話給問住了,怔了一下,方才搖搖頭道:“娘,你孫子要是真的在家老老實實安分守己的讀書寫字,那不正是我盼著的嗎?我……我就是覺得他這性情大變,跟以前的闖禍小魔頭完全兩個樣了,這才心裏發虛啊!”
韓氏笑著擺擺手道:“我看你是自找麻煩!他不老實總折騰,你擔心害怕;他老老實實的安分守己了,你又心虛,嗬嗬……我都不知道怎麽說你好了!”笑了笑又說道,“反正他現在也不出門,而且還向咱們娘倆下了保證,隻要著人好生看著他,不就行了?”
清寧皺著眉頭說道:“那讓誰看著他呢?他阿爺成天在留守府忙著公務,他大哥得幫我管著這個家;至於瓊哥兒……那是隻長個頭不長心眼的,隻怕平哥兒甩甩手就把他糊弄了;至於這內宅裏的幾個女孩子……琳姐兒、翠姐兒、靈妹子她們,還有幾個丫頭……”說到這裏,她恨鐵不成鋼地搖搖頭,心說這幾個女孩子隻怕早就被他折服了,哪還能看著他管著他呢!
韓氏笑著說道:“我看琳姐兒、翠姐兒她們可以幫你看著他,另外那派去服侍他的那幾個丫頭……也能幫著。不說別人,那個金櫻就很不錯啊!”
清寧仍然緊皺眉頭,想了想道:“那個金櫻還好吧,至少能把平哥兒平時的動靜無論大小都能來告訴我。那幾個……現在哪還能指望?”
韓氏一聽臉色頓時嚴肅起來:“你說這些話……難道有哪個丫頭跟平哥兒做了什麽不成?”
清寧搖搖頭道:“這倒不像!那幾個丫頭我天天看著呢,沒有任何異樣,平哥兒那動靜也不像。”
韓氏想了想又問道:“那……翠姐兒呢?他和平哥兒可是一塊兒跑出去兩個來月,真要做了什麽……咱們怎麽也看不出來啊!”
清寧笑著搖搖頭道:“這倒沒有。”見韓氏臉上仍然有疑惑,便湊近了說道,“娘,我以前在宮中學了點看人麵相的法子,是不是破了身……能看得出來的。翠姐兒她……還是黃花閨女。”
韓氏瞅著清寧,微微一笑,點點頭道:“翠姐兒迴來這些天,也跟我睡了幾晚,我也曾仔細觀察過,確實不像。隻是你現在提到這些,我才想著問問你。既然你也這麽說,那肯定不會有差的。”
清寧卻恨恨地說道:“便是沒有做了……那些事,那翠姐兒……我待她也不薄,可她卻肯定勾引了平哥兒!那平日裏看平哥兒的目光、神情……稍為留意便能看出來,可我問她時,她含含糊糊的根本不承認,還企圖瞞我想著糊弄我!就她那十來歲的孩子……她……哼……能瞞得了誰啊?”說完這些,一看韓氏表情有些古怪,便問道,“娘,你……怎麽了?”
韓氏若無其事地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道:“翠姐兒……你不滿意?”
清寧答道:“做我閨女我當然滿意,可想做我兒媳……就她那身份,我又怎麽可能滿意?!”
韓氏微微笑著說道:“她的身份……真實身份卻是大唐莊宗陛下的遺孤,也算是位公主,要擱以前就憑咱們家這種地位,是尚不了公主的!”
清寧冷笑著說道:“以前是公主……那也隻是以前!現在可不是了,她現在屬於怙恃皆失,隻有個妹妹還不是一個爺的,怎麽配得上我兒子?”看一眼韓氏又急忙問道,“娘,不會是你許了她什麽了吧?”
韓氏笑著擺擺手道:“我能許她什麽?你是平哥兒親娘,給平哥兒定親那是你和文仲你們夫妻當家作主的事,我不會亂說什麽的。”
清寧這才放心,笑著說道:“就知道娘懂大體識大局,不管怎麽說你最疼的隻有你的心尖子,那外人再怎麽喜歡,也比不上你孫子啊!”
韓氏微笑著說道:“平哥兒的親事,當然由你們做爺娘的當家作主,但翠姐兒、靈妹子她們姐妹的婚事,你們就不用管了。”
清寧一聽,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後方才猶豫著問道:“難道她們倆……老太太你早就安排好了?”
韓氏點點頭道:“那姐妹倆認了我做祖母,天天跟親孫女一般在我身邊,我倒是很喜歡。”
清寧微一思索,便笑著說道:“既然娘有安排,我就不操這份心了。”
韓氏笑著說道:“她們的事你不操心,隻怕平哥兒的事……你有操不完的心呢!”
清寧一聽,便連連點頭:“是啊!要不然我也不會總是想著拘束著他!”
韓氏笑道:“我是說他的親事。你就不怕你們夫妻便是給他定了親,他要是不願意,會不會鬧騰?”
清寧一聽便瞪起了眼睛:“敢!他敢!自古兒女的親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怎麽可能由得著他!”
韓氏一聽,不由得看著她笑了笑,卻沒言語。
清寧一怔,隨即便明白了,也不由得有些羞惱,便悻悻地歎息一聲不再說話。她說那什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這世間的絕大部分都適合,卻偏偏不適合她。因為她和郭威的結縭便是自己做主的。雖然郭威當時父母雙亡,但別忘了眼前這位韓氏雖隻是姨母,卻也是養母!還有那張記夫妻,那也是義父義母!她和郭威成親時,可沒有這些郭家長輩之命!
韓氏笑了笑拉住她手道:“你不用這樣,你和文仲成親這麽多年,我又何曾嫌棄過?還屢屢向我那苦命的姐姐和姐夫禱告,說文仲娶到了這天下最難得的媳婦。後來你們夫妻有了孩子,我也一樣給你們帶著,咱們之間也沒有像別的人家那樣起過什麽婆媳之間的爭執。”
清寧聽了倒有些慚愧了,紅著臉小聲道歉:“娘,我知道你也是非常賢德的,要不然也不能把文仲給教養得這麽好啊……”
韓氏笑道:“文仲說是自小便由我帶大,其實還是他自己從小就懂事,也知道爭氣。要是那爛泥扶不上牆的東西,再怎麽教也不成啊!”
清寧也跟著笑了:“那還是多虧了娘,要不然當初隻怕連命都保不住,又哪來咱們現在這個家啊!”
韓氏笑了笑,也有些自得。她前半生也是苦命,如今郭威也算是名成功就,雖然子嗣單薄,可眼看著這孩子長大便有可能將這原來看似極其凋零的郭家開枝散葉,發揚光大,甚至還有可能將她原來斷絕了香煙後嗣的夫家也給延續下去,這日子眼瞅著是越過越紅火,哪能不讓她高興?至於郭威免職降銜,來到了這太原城,在她眼裏反倒是連麻煩都算不上、倒有可能是因禍得福的好事情了,畢竟在汴梁城裏,郭威也有政敵,也得防備著那些人的明槍暗箭;而在這太原城裏,看似官職不高,但除了劉知遠便算郭威了,而且劉知遠與郭威不但是結義兄弟,而且極其信任,可說得上是言聽計從說一不二了!便是劉知遠也時不時的來拜見她這個義母,劉知遠正妻魏國夫人李三娘,更是像串門子一樣,隔三差五的便來一趟,兩家的關係好的不能再好了。如此情景,韓氏又怎麽會不覺得比在汴梁城裏過得舒心愜意呢!
婆媳倆說了會兒話,見顧氏扶著吳氏,跟著張記一塊兒過來,清寧站起來笑道:“娘,你的牌搭子來了,我就不在這裏礙眼了。”
韓氏笑了笑還沒說話,便聽顧氏接著說道:“哎呀,知道你事情多,我們就不給你添亂了。”
清寧笑著說道:“我事情也沒什麽,倒是嫂子你能把三位老壽星給侍候好了,那就省了我多少事!”隨即讓丫環去拿牌,自己行禮告退。然後便去書房那邊看了一眼,見郭壹仍然在伏案寫東西,不覺欣慰地笑了笑,也沒去打攪,便悄悄離開。
此後郭壹仍然是兩點一線,從自己住處到韓氏這邊,除了早中晚拉著韓氏、清寧還有張記吳氏夫妻以及顧氏練練太極拳外,便是在書房寫東西,當真是大門不邁二門不出,讓家裏人都感覺到這位郭三爺是徹底收了心,不再胡折騰了。
至於郭成義他們什麽時候離開的,郭壹也不清楚,還是後來郭威告訴了他一下,但也沒怎麽詳細述說。
隨後在郭榮的主持下,按郭壹給的各種小冊子和圖紙,在幾處空院子裏又建起了作坊,還因此招收了不少人來做工。除了按郭榮的要求,郭壹到作坊這邊指導一番外,郭壹連作坊也不去了,有時間便在韓氏這邊的書房寫東西。
一連又過了將近一個來月到了八月中旬,郭榮定下的婚期到了,劉延慶親自送女兒來太原城與他完婚。婚禮過後,劉延慶便與劉知遠、郭威還有太原留守府的史宏肇等幾個結義兄弟便在郭威書房擺下一桌酒宴,屏退眾人後,兄弟幾個小酌慢飲,談起事情來。
劉延慶現在由禁軍調入到了皇帝親衛禦營司擔任副都指揮,官不大權也不大,但其職位卻極其重要,因為負責皇帝的安全,隻接受皇帝的指揮,所以很多朝廷機密尤其是與皇帝石敬瑭有關的絕密之事,是知道很清楚也很多的。
此次劉延慶名為送女來成親,暗地裏也是為幾位結義兄弟通報一下近些天來他所知道的一些絕密。因為有些事情可以通過信件來往通知,而有些事情卻根本不能留諸筆墨,更不能通過他人哪怕是極親近的人來傳訊息,他也隻有借著這次送女成親的理由,親自來太原一趟。
這次是他們結義十兄弟中的四個,老三劉知遠,老六劉延慶,老幺郭威,另外一位就是才從外地調過來的老二史宏肇。
劉知遠來太原後,也在不停地擴充自己的勢力,這其中和他最為親近的本家族之人雖然也提拔了不少,但基本不堪大用,好在他還有九位結義兄弟,在和郭威秘密商議後,把二哥史宏肇先給設法調來留守府任職。原本劉知遠也想把劉延慶也給調來,但被郭威阻止,說朝廷裏雖有盟友,但劉延慶雖然官職不大,但極為重要,是他們能獲得宮庭中最機密情報的極為重要的一個位置,這位置絕對不能拋棄。
而劉知遠接受了郭威的建議,很快地便得到了迴報。比如這次劉延慶過來,便是給他們通報最讓他們關注的消息:即皇帝石敬瑭……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而朝廷中則暗流湧動,圍繞著石敬瑭的身後事,開始了各種角逐!
那就是立嫡還是立長!
立嫡是皇帝石敬瑭的心願,畢竟他原來子嗣雖眾,如今卻隻留下第七子石重睿這唯一的血脈;但這兒子……現在才五六歲啊!在這大亂之世,幼子為帝肯定不合適;但立長……石敬瑭原本最寵愛的齊王石重貴倒是成年了,問題是他是養子而不是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