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義看看清寧,又瞅瞅低頭站在她身後的郭壹,再看看旁邊的孟崇周和梁暉,朝他們微微搖了搖頭,方展開笑顏對清寧說道:“弟妹,八哥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就火器之術問一下賢侄。既然弟妹乏了不想走動,那咱們就在這兒說吧。”
孟崇周點點頭跟著附和道:“就在這兒說也好,這院子裏敞亮!”
倒是以前像個話癆的梁暉隻是跟著點頭,一句話都沒說,倒讓郭壹有點奇怪了。卻不知是孟崇周和郭成義給他下了嚴令,不許他再胡說八道,否則便不許他參戰。梁暉雖然腦筋有點不正常,但對於打仗可是盼望已久,不許他上陣,這幾乎等於要了他半條命,便答應下來。
孟崇周隨即轉身吩咐了一句,一個隨從急忙跑到大門口去,隨後便領進來抬著大木板的一群義軍士卒。他們來到院子正中,把那些大木板拚在一起,隨後便在後麵扶住。
郭壹瞅了一眼便即認出,是先前曾在聚義廳看過的那幅木板地圖。
孟崇周朝妻子周氏等一群婦人揮了揮手:“你們先去旁邊等著。”待她們退下後,方又朝清寧說道,“弟妹請這邊坐。”
清寧便走到石桌另一邊,獨自坐下,冷眼瞅著這一切,心裏不由得緊張起來,看著這麽大的陣式,也不知他們要問兒子什麽事。見郭壹仍然站在原處看那木板,瞪了他一眼輕輕喝道:“你還站那兒幹什麽?”
郭壹迴頭看看她,苦笑一下,悻悻地走過來,站在她旁邊。
孟崇周走到清寧對麵的石桌旁,向她說道:“賢侄有大才,弟妹還是不要對他太過嗬責了!”
清寧撇撇嘴巴瞥了郭壹一眼:“大才……就他……十年後還差不多,現在……就是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子,你們要是有什麽大事還是不要指望他!”她雖然仍將兒子視為離不了娘的小孩子,但明顯眼前這三位並不認同,對於郭壹似乎抱有很高的期望,這讓她心裏頓時又緊張起來。
“那弟妹答應了我們問賢侄了?”孟崇周見清寧點點頭,便朝郭成義點點頭:“八弟,開始吧!”
郭成義上前指著那地圖向郭壹說道:“賢侄,現在已經傳來的最新的消息,石賊命杜重威那草包率精兵一萬八千,分為六路,分別從這三個隘口進入太行山南麓,另外有一萬六千分別把守著這幾個隘口。消息說杜重威準備進兵至奉聖寨,占領我們這裏後,再分別擊破我們這幾個寨子,最終把我們向北趕出太行山,然後他們把守在外的這些兵馬以逸待勞,便會趁我們兵疲之際,全力剿滅我們……”
郭成義一邊說,一邊在地圖上指點著,最後又說道:“據我們的探查,他們還跟契丹賊通報了,契丹賊也會派兵在太行山北來圍困我們。契丹賊到底能派出多少兵馬還沒有探到消息,不過至少也在一萬左右。他們兵力雖少,但都是馬軍,守在山外等著我們,一旦發出我們出山便會發起進攻,這對我們的威脅也很大。”
郭壹一還未說話,便聽清寧插話道:“你們不是有十多萬號稱二十萬兵馬嗎?怎麽連人家幾萬兵馬都對付不了?”
孟崇周搖搖頭答道:“說是十幾二十來萬,人數倒是有,但他們連年把守各處山寨,墾荒種地,也沒有多少軍械,守一下山寨沒什麽,但真要打仗還是不行的。”這迴他倒說了實話,明顯不再吹噓擁兵十萬二十萬了。
清寧撇撇嘴巴,看看郭壹,又瞅瞅孟崇周他們:“那你們到底想問平哥兒什麽?你們這也算是軍國重事了吧,他一個小毛孩子懂得什麽?問他不等於問道於盲?”
郭成義笑道:“弟妹太小瞧賢侄了。他年齡雖幼,但見識不凡,要不然我們也不會浪費時間來這裏了。”便看向郭壹道,“賢侄如何看?”
郭壹搖搖頭答道:“我如何看?我什麽也看不到啊!雖然知彼但不知己,我沒什麽可說的。”
清寧看著郭壹微微點頭,接著說道:“幾位兄長,你們還是趕快去定退兵之策吧,跟我平哥兒在這裏說話,那才是浪費時間呢!雖然我不懂你們打仗的事,但也知道兵事緊急,耽擱不得!”
郭成義便看向孟崇周,孟崇周和他互視一眼,他歎息一聲點點頭,隨後便走到那大地圖前,向郭壹說道:“既然來問計於賢侄,那確實不能再藏著掖著。賢侄,此次我義軍可用兵力有步軍三萬七千,其中精銳披甲有七千,另外三萬可用於守城;另有三千馬軍,但戰馬隻有兩千。”隨後便指點著地圖說道,“如今我們這三萬兵馬分別守在這幾個寨子和這幾個隘口,那七千精銳甲兵和兩千馬軍,可隨時用於迎敵。 現在他們分別集結在這兩個寨子中,等候命令。”
清寧雖然不懂軍事,但聽到孟崇周報出的兵馬人數,還是頗為吃驚的,隨後聽其說到甲兵七千,這隻是其總兵力的零頭啊,頓時又歎息一聲,轉眼看著郭壹,連連朝他使著眼色。
郭壹朝清寧微微搖頭,隨後便走到地圖前,仔細看著,又問了一些話,便去那邊教室門口,問李靜姝要了幾支粉筆。這也是他來後才讓人製作的,另外還有黑板,這些都是很容易製作的小物件。他拿著粉筆走到木板地圖前,將郭成義、孟崇周先前所說的敵我雙方的兵馬所處位置給標注出來,隨後又問了一些問題,便看著地圖沉思起來。大概過了一柱香時間,他方才問道:“三位伯父,你們既然來問我,想必先前也有籌劃。這個我不問,就按我的想法來說一說,隻當是拋磚引玉,能給你們一點啟示也是好的。”
孟崇周點點頭道:“對!我們先前是有些想法,不管怎麽打都會有很大損失。杜重威是個草包,但石賊和他那些將領還是有些能耐的。雖然他瞧不起我們,但看其兵力布置、進攻方向,這些都沒有什麽破綻。”
郭壹看著地圖,緩緩說道:“我的想法是:你們總兵力與杜重威那邊相差不多,但軍械不全,而且你們所說的那三萬七千可用於作戰的義軍,其中的大多數平時都在墾荒種地,用來守一守寨子還行,但真打起來那肯定是給人家送菜!”
孟崇周點點頭道:“但杜重威賊軍準備了兩個來月,其軍中器械準備齊全,隻怕我們這些寨子便是能守住,也會打得很艱難。”
郭壹接著說道:“但你們要是拉出去打,也隻有七千步軍加上一千馬軍,一共八千人能上陣。這八千人單打他一路,那不說綽綽有餘,卻又不是太費勁,但就怕被他纏住;一旦被他某一路兵馬纏住,無法迅速將其打掉,那其相鄰友軍便會趕到,反倒會給你們這唯一的精銳之師帶來極大的危險。”
郭成義說是三千馬軍也就是三千騎兵,騎兵在這個時代裏最大的優勢在於其靈活性和機動性,但三千兵力卻隻有兩千戰馬,戰時不可能這三千人不可能全部騎馬參戰,便是那兩千戰馬最多能配備出一千騎兵能起到作用,因為騎兵消耗太大,勉強能做到一人雙馬的話,其機動性還能保證,一人一馬……那根本無法攜帶自身所需給養,其靈活性和機動性便無法保證,所以郭壹隻將他們的騎兵算作了一千。
孟崇周等人都神色凝重的點點頭,看他們那模樣,壓力極大。
郭壹又朝地圖上看了看問道:“那杜重威本人現在哪裏?”
孟崇周指了指地圖上一個點道:“他的帥帳設在這裏……林慮縣西。”隨即解釋道,“他自剿滅安重榮後,便開始往南撤兵。撤到這裏後便紮營等候石賊旨意,以及糧草。杜重威怕死,而且進山打仗用不著馬軍,他把近一萬馬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守在這幾個隘口外,另五千馬軍守在他的大營,另外還有約五千步軍同時守候在他身邊。”
郭壹看一眼郭成義道:“那加上他這一萬馬步軍,他的總兵力並不是三萬多,而是四萬多?也就是說他身邊這一萬兵馬隨時都可以投入戰場?”
孟崇周搖頭說道:“杜重威怕死,先前他剿滅安重榮時,身邊放了三萬馬步軍,從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到大戰之中。如今看他這態勢,他這一萬兵馬也不會動,隻是負責保護他的安全。”
郭壹道:“料敵從寬!敵軍既然有這一萬兵馬,不管他以後會不會動,必須將其算進來!伯父說他剿滅安重榮時他身邊的三萬大軍從始至終都沒動過,那是因為安重榮實力比我們之邊要強得多,他不敢動!”
孟崇周與郭成義、梁暉互視一眼,慢慢點頭讚同:“這倒也是!安重榮號稱十萬大軍,甲兵過半,比我們實力是要強得多!”
郭壹伸手在地圖上指著幾個點問道:“三位伯父,如果杜重威派人招降你們那些山寨,他們會不會投降?”
孟崇周、郭成義、梁暉都連連搖頭,紛紛說絕對不會。他們這些義軍將士,多與石敬瑭有血海深仇,並不隻是表麵上說的奉大唐正朔那樣。當年他們在雲州抗擊契丹,不料卻被石敬瑭背後捅了一刀,許多人戰死。突出重圍的這些將士多有親朋好友被石敬瑭麾下所殺,所以他們在這太行山裏堅持這麽多年,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何必苦苦堅持到現在?
孟崇周還補充道:“賢侄放心,我們那些山寨都是老兄弟們在把守,他們便是戰死,也會咬掉石賊身上一塊肉的,絕不會投降!”
郭壹點點頭道:“既然伯父們對麾下如此相信,那這仗……我覺得也就好打了!”
三人一聽,精神同時一振,看向郭壹。
郭壹接著問道:“既然山寨能守,他們能至少能守幾天?”
孟崇周、郭成義、梁暉都有些疑惑,心說難道這位大侄子要讓他們死守不成?孟崇周想了想道:“這些山寨地勢險要,小寨子至少有五百人,大寨子有七八百至一千,山寨中有水有糧,而進山寨的路都是比較陡峭狹窄的,敵軍若是攻擊山寨的話,他們人多了施展不開,人少了不頂用。怕的就是敵軍圍困,一旦守住出寨之路,敵軍便是不打那最多的也隻能守上一月左右。畢竟我們這裏糧食不多,平時都要進山種地、挖藥材、打獵,還有采礦、尋找各種外麵所需之物,賣到外麵換錢換物。”
郭成義補充道:“他們真要是不顧死傷的攻打……以命來換,估計至少也能守上五六天。因為他們兵多,每一路兵馬都有數千。但這種打法很容易造成軍心動搖,士卒一旦傷亡過大,很容易引起嘩變,所以便是杜重威下死命令讓他們那麽打,那些領兵的也不敢,因為在這山裏一旦引起嘩變,還會讓我們坐收漁利,那到時候不管是領兵的將領還是下麵的官兵,都難逃一死!”
郭壹又詢問了一些問題,又思考一會兒,便笑著說道:“先前我曾說,有了火器,可以完全將杜重威擊敗,現在我仍然堅持這個看法。”他用手指點著地圖說道,“現在製作出了地雷和手榴彈,給那些山寨都送一點,教會他們使用,然後在敵軍朝他們進攻時,將地雷先給埋上,先炸他幾次,他進兵的速度就會減緩;敵軍攻打山寨時,先用原來的軍械防守,在危急時將手榴彈扔出去炸他,可打他們個出其不意,必能收效!另外在夜間派出精銳士卒,帶上手榴彈朝他們的大營扔上幾顆,隻要炸響就撤,不要管炸死多少敵軍絕不戀戰。當然也可以派出小股兵力,隱藏在各險要之地,對行進中的敵軍進行騷擾!”他看了看最外圍的幾個寨子,皺皺眉頭:“這幾個寨子的人能撤下來嗎?”
郭成義點點頭道:“能撤。他們正擋在賊軍正麵,如果硬擋的話,不但擋不住,還會真的被賊軍剿滅。已經下令,如果敵軍逼近時,他們可以撤下來。”
孟崇周道:“我們能打,但我們也不會讓兄弟們白白送命。”
郭壹笑了笑道:“這種打法是對的。在敵強我弱之際,可以實行這種打法,先把不能防守之處的兵力撤下來,以減少損傷。”看了看地圖上的從上到下那些看似紛雜的線條,又朝外麵的巍巍太行山群峰看了看,想起千年後的那場抗戰,笑了笑道:“對於這種敵我態勢,我的老師曾經教過我‘十六字令’,那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攏,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孟崇周、郭成義、梁暉三人一聽,頓時精神又是一振,都情不自禁的重複著:“敵進我退……敵駐我攏……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三人念誦了幾遍,相互看看,頓時喜色盈麵,情不自禁地拍手讚道:“好!”“絕!”就連梁暉也朝郭壹揮了揮手大聲稱讚:“大侄子,說的好!”
孟崇周點點頭跟著附和道:“就在這兒說也好,這院子裏敞亮!”
倒是以前像個話癆的梁暉隻是跟著點頭,一句話都沒說,倒讓郭壹有點奇怪了。卻不知是孟崇周和郭成義給他下了嚴令,不許他再胡說八道,否則便不許他參戰。梁暉雖然腦筋有點不正常,但對於打仗可是盼望已久,不許他上陣,這幾乎等於要了他半條命,便答應下來。
孟崇周隨即轉身吩咐了一句,一個隨從急忙跑到大門口去,隨後便領進來抬著大木板的一群義軍士卒。他們來到院子正中,把那些大木板拚在一起,隨後便在後麵扶住。
郭壹瞅了一眼便即認出,是先前曾在聚義廳看過的那幅木板地圖。
孟崇周朝妻子周氏等一群婦人揮了揮手:“你們先去旁邊等著。”待她們退下後,方又朝清寧說道,“弟妹請這邊坐。”
清寧便走到石桌另一邊,獨自坐下,冷眼瞅著這一切,心裏不由得緊張起來,看著這麽大的陣式,也不知他們要問兒子什麽事。見郭壹仍然站在原處看那木板,瞪了他一眼輕輕喝道:“你還站那兒幹什麽?”
郭壹迴頭看看她,苦笑一下,悻悻地走過來,站在她旁邊。
孟崇周走到清寧對麵的石桌旁,向她說道:“賢侄有大才,弟妹還是不要對他太過嗬責了!”
清寧撇撇嘴巴瞥了郭壹一眼:“大才……就他……十年後還差不多,現在……就是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子,你們要是有什麽大事還是不要指望他!”她雖然仍將兒子視為離不了娘的小孩子,但明顯眼前這三位並不認同,對於郭壹似乎抱有很高的期望,這讓她心裏頓時又緊張起來。
“那弟妹答應了我們問賢侄了?”孟崇周見清寧點點頭,便朝郭成義點點頭:“八弟,開始吧!”
郭成義上前指著那地圖向郭壹說道:“賢侄,現在已經傳來的最新的消息,石賊命杜重威那草包率精兵一萬八千,分為六路,分別從這三個隘口進入太行山南麓,另外有一萬六千分別把守著這幾個隘口。消息說杜重威準備進兵至奉聖寨,占領我們這裏後,再分別擊破我們這幾個寨子,最終把我們向北趕出太行山,然後他們把守在外的這些兵馬以逸待勞,便會趁我們兵疲之際,全力剿滅我們……”
郭成義一邊說,一邊在地圖上指點著,最後又說道:“據我們的探查,他們還跟契丹賊通報了,契丹賊也會派兵在太行山北來圍困我們。契丹賊到底能派出多少兵馬還沒有探到消息,不過至少也在一萬左右。他們兵力雖少,但都是馬軍,守在山外等著我們,一旦發出我們出山便會發起進攻,這對我們的威脅也很大。”
郭壹一還未說話,便聽清寧插話道:“你們不是有十多萬號稱二十萬兵馬嗎?怎麽連人家幾萬兵馬都對付不了?”
孟崇周搖搖頭答道:“說是十幾二十來萬,人數倒是有,但他們連年把守各處山寨,墾荒種地,也沒有多少軍械,守一下山寨沒什麽,但真要打仗還是不行的。”這迴他倒說了實話,明顯不再吹噓擁兵十萬二十萬了。
清寧撇撇嘴巴,看看郭壹,又瞅瞅孟崇周他們:“那你們到底想問平哥兒什麽?你們這也算是軍國重事了吧,他一個小毛孩子懂得什麽?問他不等於問道於盲?”
郭成義笑道:“弟妹太小瞧賢侄了。他年齡雖幼,但見識不凡,要不然我們也不會浪費時間來這裏了。”便看向郭壹道,“賢侄如何看?”
郭壹搖搖頭答道:“我如何看?我什麽也看不到啊!雖然知彼但不知己,我沒什麽可說的。”
清寧看著郭壹微微點頭,接著說道:“幾位兄長,你們還是趕快去定退兵之策吧,跟我平哥兒在這裏說話,那才是浪費時間呢!雖然我不懂你們打仗的事,但也知道兵事緊急,耽擱不得!”
郭成義便看向孟崇周,孟崇周和他互視一眼,他歎息一聲點點頭,隨後便走到那大地圖前,向郭壹說道:“既然來問計於賢侄,那確實不能再藏著掖著。賢侄,此次我義軍可用兵力有步軍三萬七千,其中精銳披甲有七千,另外三萬可用於守城;另有三千馬軍,但戰馬隻有兩千。”隨後便指點著地圖說道,“如今我們這三萬兵馬分別守在這幾個寨子和這幾個隘口,那七千精銳甲兵和兩千馬軍,可隨時用於迎敵。 現在他們分別集結在這兩個寨子中,等候命令。”
清寧雖然不懂軍事,但聽到孟崇周報出的兵馬人數,還是頗為吃驚的,隨後聽其說到甲兵七千,這隻是其總兵力的零頭啊,頓時又歎息一聲,轉眼看著郭壹,連連朝他使著眼色。
郭壹朝清寧微微搖頭,隨後便走到地圖前,仔細看著,又問了一些話,便去那邊教室門口,問李靜姝要了幾支粉筆。這也是他來後才讓人製作的,另外還有黑板,這些都是很容易製作的小物件。他拿著粉筆走到木板地圖前,將郭成義、孟崇周先前所說的敵我雙方的兵馬所處位置給標注出來,隨後又問了一些問題,便看著地圖沉思起來。大概過了一柱香時間,他方才問道:“三位伯父,你們既然來問我,想必先前也有籌劃。這個我不問,就按我的想法來說一說,隻當是拋磚引玉,能給你們一點啟示也是好的。”
孟崇周點點頭道:“對!我們先前是有些想法,不管怎麽打都會有很大損失。杜重威是個草包,但石賊和他那些將領還是有些能耐的。雖然他瞧不起我們,但看其兵力布置、進攻方向,這些都沒有什麽破綻。”
郭壹看著地圖,緩緩說道:“我的想法是:你們總兵力與杜重威那邊相差不多,但軍械不全,而且你們所說的那三萬七千可用於作戰的義軍,其中的大多數平時都在墾荒種地,用來守一守寨子還行,但真打起來那肯定是給人家送菜!”
孟崇周點點頭道:“但杜重威賊軍準備了兩個來月,其軍中器械準備齊全,隻怕我們這些寨子便是能守住,也會打得很艱難。”
郭壹接著說道:“但你們要是拉出去打,也隻有七千步軍加上一千馬軍,一共八千人能上陣。這八千人單打他一路,那不說綽綽有餘,卻又不是太費勁,但就怕被他纏住;一旦被他某一路兵馬纏住,無法迅速將其打掉,那其相鄰友軍便會趕到,反倒會給你們這唯一的精銳之師帶來極大的危險。”
郭成義說是三千馬軍也就是三千騎兵,騎兵在這個時代裏最大的優勢在於其靈活性和機動性,但三千兵力卻隻有兩千戰馬,戰時不可能這三千人不可能全部騎馬參戰,便是那兩千戰馬最多能配備出一千騎兵能起到作用,因為騎兵消耗太大,勉強能做到一人雙馬的話,其機動性還能保證,一人一馬……那根本無法攜帶自身所需給養,其靈活性和機動性便無法保證,所以郭壹隻將他們的騎兵算作了一千。
孟崇周等人都神色凝重的點點頭,看他們那模樣,壓力極大。
郭壹又朝地圖上看了看問道:“那杜重威本人現在哪裏?”
孟崇周指了指地圖上一個點道:“他的帥帳設在這裏……林慮縣西。”隨即解釋道,“他自剿滅安重榮後,便開始往南撤兵。撤到這裏後便紮營等候石賊旨意,以及糧草。杜重威怕死,而且進山打仗用不著馬軍,他把近一萬馬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守在這幾個隘口外,另五千馬軍守在他的大營,另外還有約五千步軍同時守候在他身邊。”
郭壹看一眼郭成義道:“那加上他這一萬馬步軍,他的總兵力並不是三萬多,而是四萬多?也就是說他身邊這一萬兵馬隨時都可以投入戰場?”
孟崇周搖頭說道:“杜重威怕死,先前他剿滅安重榮時,身邊放了三萬馬步軍,從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到大戰之中。如今看他這態勢,他這一萬兵馬也不會動,隻是負責保護他的安全。”
郭壹道:“料敵從寬!敵軍既然有這一萬兵馬,不管他以後會不會動,必須將其算進來!伯父說他剿滅安重榮時他身邊的三萬大軍從始至終都沒動過,那是因為安重榮實力比我們之邊要強得多,他不敢動!”
孟崇周與郭成義、梁暉互視一眼,慢慢點頭讚同:“這倒也是!安重榮號稱十萬大軍,甲兵過半,比我們實力是要強得多!”
郭壹伸手在地圖上指著幾個點問道:“三位伯父,如果杜重威派人招降你們那些山寨,他們會不會投降?”
孟崇周、郭成義、梁暉都連連搖頭,紛紛說絕對不會。他們這些義軍將士,多與石敬瑭有血海深仇,並不隻是表麵上說的奉大唐正朔那樣。當年他們在雲州抗擊契丹,不料卻被石敬瑭背後捅了一刀,許多人戰死。突出重圍的這些將士多有親朋好友被石敬瑭麾下所殺,所以他們在這太行山裏堅持這麽多年,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何必苦苦堅持到現在?
孟崇周還補充道:“賢侄放心,我們那些山寨都是老兄弟們在把守,他們便是戰死,也會咬掉石賊身上一塊肉的,絕不會投降!”
郭壹點點頭道:“既然伯父們對麾下如此相信,那這仗……我覺得也就好打了!”
三人一聽,精神同時一振,看向郭壹。
郭壹接著問道:“既然山寨能守,他們能至少能守幾天?”
孟崇周、郭成義、梁暉都有些疑惑,心說難道這位大侄子要讓他們死守不成?孟崇周想了想道:“這些山寨地勢險要,小寨子至少有五百人,大寨子有七八百至一千,山寨中有水有糧,而進山寨的路都是比較陡峭狹窄的,敵軍若是攻擊山寨的話,他們人多了施展不開,人少了不頂用。怕的就是敵軍圍困,一旦守住出寨之路,敵軍便是不打那最多的也隻能守上一月左右。畢竟我們這裏糧食不多,平時都要進山種地、挖藥材、打獵,還有采礦、尋找各種外麵所需之物,賣到外麵換錢換物。”
郭成義補充道:“他們真要是不顧死傷的攻打……以命來換,估計至少也能守上五六天。因為他們兵多,每一路兵馬都有數千。但這種打法很容易造成軍心動搖,士卒一旦傷亡過大,很容易引起嘩變,所以便是杜重威下死命令讓他們那麽打,那些領兵的也不敢,因為在這山裏一旦引起嘩變,還會讓我們坐收漁利,那到時候不管是領兵的將領還是下麵的官兵,都難逃一死!”
郭壹又詢問了一些問題,又思考一會兒,便笑著說道:“先前我曾說,有了火器,可以完全將杜重威擊敗,現在我仍然堅持這個看法。”他用手指點著地圖說道,“現在製作出了地雷和手榴彈,給那些山寨都送一點,教會他們使用,然後在敵軍朝他們進攻時,將地雷先給埋上,先炸他幾次,他進兵的速度就會減緩;敵軍攻打山寨時,先用原來的軍械防守,在危急時將手榴彈扔出去炸他,可打他們個出其不意,必能收效!另外在夜間派出精銳士卒,帶上手榴彈朝他們的大營扔上幾顆,隻要炸響就撤,不要管炸死多少敵軍絕不戀戰。當然也可以派出小股兵力,隱藏在各險要之地,對行進中的敵軍進行騷擾!”他看了看最外圍的幾個寨子,皺皺眉頭:“這幾個寨子的人能撤下來嗎?”
郭成義點點頭道:“能撤。他們正擋在賊軍正麵,如果硬擋的話,不但擋不住,還會真的被賊軍剿滅。已經下令,如果敵軍逼近時,他們可以撤下來。”
孟崇周道:“我們能打,但我們也不會讓兄弟們白白送命。”
郭壹笑了笑道:“這種打法是對的。在敵強我弱之際,可以實行這種打法,先把不能防守之處的兵力撤下來,以減少損傷。”看了看地圖上的從上到下那些看似紛雜的線條,又朝外麵的巍巍太行山群峰看了看,想起千年後的那場抗戰,笑了笑道:“對於這種敵我態勢,我的老師曾經教過我‘十六字令’,那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攏,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孟崇周、郭成義、梁暉三人一聽,頓時精神又是一振,都情不自禁的重複著:“敵進我退……敵駐我攏……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三人念誦了幾遍,相互看看,頓時喜色盈麵,情不自禁地拍手讚道:“好!”“絕!”就連梁暉也朝郭壹揮了揮手大聲稱讚:“大侄子,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