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平聽了花嬸子一番話,頓時一陣懵圈兒:“花嬸子,你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啊?我怎麽就亂跑了?我什麽時候招惹宮裏人了?太太要打我三十板子……憑什麽啊?”
花嬸子撇撇嘴巴道:“哼!你娘要揍你還用問憑什麽嗎?熊孩子不聽話,那就得揍啊!我家裏那哥哥,小時候淘氣不聽話,他爹揍完我再揍,哪有那麽多憑什麽?”瞅瞅他突然一伸手揪住他耳朵用力擰了兩下,“我當時都氣壞了,跟太太說若是找到了你,我先狠狠的揪你幾下耳朵再說!”
薛平平沒防備這花嬸子也敢來揪他耳朵,而且這位嬸子身高力大,比一般婦女要強壯許多,而且揪耳朵神功練的也是出神入化,大概就是揪她倆傻兒子練出來的,此時用在他身上,當然也能讓他感覺到疼痛難忍,不由得叫了出來,見花嬸子鬆了手,頓時又氣又委屈,心說怎麽是個長輩就來揪我耳朵啊?瞪了她一眼,轉身就走。
花嬸子急忙喊道:“喂喂……平哥兒,你上哪兒去?”
薛平平頭也不迴,沒好氣地答道:“你管我呢?我上天我入地去!”
花嬸子一怔,啐道:“呸!你還真想上天?太太陪著宮裏人到你那賜第去了!你還不趕快去?”
薛平平也不理會,直接來到西院,心說應誠那邊是避不了的,怎麽才能把他和他身後的那兒皇帝給糊弄過去呢?一邊走一邊想,不知不覺來到馬棚這邊,瞅了瞅裏麵拴著的幾匹馬,其中一匹已經備上了,心說這是誰給備上的?莫非要出門?轉身朝四周看了看,也沒什麽人,便牽著馬從西門走出來。這邊也有門房,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名叫郭寶山,見薛平平牽馬出來,問了一聲,薛平平說是去賜第那邊,便把門打開,並沒有勸阻。他是知道薛平平的武藝的,別看對方年幼,就他這二十多歲看似精壯的年輕人根本不是這少年的對手,而且薛平平的騎術在郭府內也算是數得著的,有空閑時,也經常在這西院裏騎馬練武,他自然知道的很詳細,所以也放心的很。
薛平平牽著馬來到西院外的大街上,騎上馬來,雙腿輕輕一夾,揚起馬鞭甩了個鞭花兒,口中輕輕喝了一聲,那馬便輕馳小跑起來。他馬術嫻熟,大街上人也不多,速度比較快,很快便來到喜樂巷賜第大門外,見大門口站著一排皇城司的軍兵,大門口台階上則站著兩個郭府的家人,便跳下馬來,牽著馬直接往裏走。
皇城司的人立刻上前攔阻,其中一個大概是個都將之類的小軍官,眼睛瞪了起來,喝罵道:“哪來的小崽子,沒長眼睛嗎?滾滾滾!不走就把你抓起來!”
薛平平先前被花嬸子數落一通,耳朵又被李三娘、花嬸子兩個揪了又揪,正沒好心情,此時聽到這都將趕他,頓時火氣上衝,馬鞭甩起來就抽到那都將身上,“啪啪”兩鞭將那都將抽個趔趄,頓時勃然大怒,嗆啷一聲抽出佩刀來,正要再衝上前,便見站在台階上的兩名郭府家人已經衝了過來,一個攔住那都將,一個抓住薛平平:“哎呀……平哥兒……你上哪去了?”又急忙接過韁繩,朝他使個眼色,“快進去,太太正陪著宮裏來人等著你呢!”
薛平平便沉著臉朝裏走,見那都將還不服氣,將馬鞭扔給家人,冷笑一聲,指著他說道:“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我是你能攔的?小爺迴自己家,你來攔我不由你抽誰?”
一聽這位少年是這府裏的正主,那都將頓時怔住了,瞪著一雙銅鈴似的大眼,恨恨地啐了一聲,方怏怏退下。
薛平平大步流星地進了府門,徑直便朝裏走。
來到正房大廳,還沒進門便見院內廊下,站著許多內侍宮女,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侍立著,屏聲斂氣的。薛平平不禁一怔,心說這麽大動靜,難道是那兒皇帝來了?果然一進門便看到正中坐著一男一女,正是石敬瑭和李皇後,他們身後侍立著應誠和幾個內侍宮女;東邊則下首則坐著清寧,上首則是李三娘;對麵則是以前見過的四位宰相,馮道、和凝、李崧、楊光遠。
一見薛平平進來,眾人目光都向他看來。薛平平麵不改色,仍如往常一樣,平平穩穩的上前,向清寧施禮:“見過母親。”隨即又向李三娘施禮,“見過三伯母!”心裏對這位潑辣悍婦頓時又起了好感,果然說話算話,不管先前怎麽看他不慣,但還是比他提前一步趕到,這就是一大助力啊!不然單憑清寧一個,要對付皇帝兩口子還有那幾位宰相,實在是有點勉為其難了!
清寧急忙站了起來,拉住他道:“還是太小不懂事啊!陛下和皇後殿下都在,還有幾位相公,還有你三伯母在此,你怎麽還向往常那樣?快快,快來見過陛下和皇後!”
薛平平便被她扯上前,旁邊便有人提著蒲團要走過來。
薛平平一眼瞥過去,知道要是拿過蒲團來,清寧必會讓自己向皇帝皇後磕頭,便故意裝作沒看見,大步上前,躬身長揖:“拜見陛下!拜見殿下!”便低著頭等候。
那欲拿蒲團過來的內侍一見禮都施完了,一時不知所措,隻得尷尬地站在那裏。
石敬瑭揮揮手輕輕說道:“免禮!”又上下打量著薛平平,見他低頭躬身,似乎十分恭敬,便輕輕問道:“郭……郭儀,你先前曾經承諾過,說要給朕一個交待,如今朕都來了這麽久,你卻姍姍來遲,卻是什麽原因?”
薛平平輕輕說道:“我又不知道陛下來我家,所以就沒在家裏等著。”
清寧皺了皺眉責問道:“少胡說!你到底上哪裏去了?怎麽出門連我都不告訴一聲?等陛下、皇後走了我再收拾你!現在好好迴答陛下的問話!”
薛平平翻了個白眼,撇撇嘴巴答道:“我也記著先前和應少監說過的事,所以就一直在想怎麽把我師父給請來。以前我與師父相見,都是他想見我就來,想走就走,我還從來沒有找過他,他也沒有交待過怎麽找他,所以我就想,是不是要找個靈驗的道觀給他上柱香呢?可是找遍了城裏也沒找到道觀,累得我小腿都跑細了,隻得迴家。”
清寧又問道:“讓你請你師父,你去道觀幹什麽?”
薛平平又翻了個白眼,似乎這問題問的很蠢似的,卻見清寧瞪起眼睛來伸手點著他,急忙答道:“我師父是神仙,要找神仙當然去道觀了!難不成還能去寺院?那又不是去請佛祖菩薩!”
清寧喝道:“又胡說八道,你的皮是不是又癢癢了?”
薛平平急忙說道:“我沒有胡說八道啊!我真的去找道觀了,可惜沒找到!”
石敬瑭有點不耐煩了,也皺起眉頭來問道:“那你還能請到你師父來嗎?”
薛平平道:“我試試吧,可能有一半的把握把我師父給請來,但也有可能請不來。”
石敬瑭眉頭皺得更緊了:“那你準備怎麽請?”
薛平平道:“這院子裏不是有座青磚小樓嗎?我曾多次上去,默念過師父教過的一些道經,有時會感覺到師父在關注著我,還曾教過我一些道經、陣法和應用咒語。我去那裏把師父教過我的一個陣法布上,再用意念驅動師父教過的請神咒語,或許就能將師父請來。”
石敬瑭目光炯炯地盯著他,思索一會兒問道:“可需要什麽物品?”
薛平平搖搖頭道:“不需要什麽,隻是畫些陣法符,再用師父教過的方法驅動便可。”
石敬瑭有些懷疑:“這麽簡單?”
薛平平道:“又不是做什麽大事,隻是我師徒相會,還能多複雜?”
幾位宰相麵麵相覷著,李崧問道:“我等可否觀看?”
薛平平連頭都沒迴便答道:“隻要不是距離太近,隨便看,沒有任何忌諱。”
應誠則小聲向石敬瑭說道:“陛下,那磚樓有三層,樓頂不過數尺見方,也站不下這許多人,何況還要布陣,更容不下這麽多人了。”
石敬瑭道:“那咱們就在樓下觀看。”又看向薛平平問道,“可以嗎?”
薛平平點點頭道:“可以,我先前說過了,隻要別靠太近,隨便看沒有任何忌諱。”
石敬瑭見他說的這般坦然,有些放心了,便點點頭道:“如此……現在便去布陣請你師父降臨,可好?”
薛平平看了看道:“好!”
石敬瑭便站了起來,一邊朝外走一邊說道:“諸卿,想必都沒見過這神仙臨凡吧?如今不妨一同開個眼界。”
那四位宰相都笑了起來,紛紛附和著皇帝,說說笑笑的便簇擁著皇帝一起往外走。
清寧急忙上前拉住薛平平,滿臉擔憂的神色,悄聲問道:“平哥兒,你……你可有把握?”
薛平平道:“方才不是說了嗎?一半一半吧。”
清寧急的一跺腳,伸手就要來擰他耳朵,這次卻被薛平平躲過了,便順手推了他一把:“你就作吧!”
李三娘在後麵拉著清寧悄聲說道:“弟妹,不須擔憂,有我在呢,便是有什麽紕漏,也能保平哥兒無事!”
清寧突然想起了劉知遠,便也小聲問道:“三嫂,三哥呢?這朝廷裏四個宰相都來了,他也是宰相啊,聽說他已經迴京,怎麽不見他來?”
李三娘搖搖頭道:“他說去戶問催問撥給太原的糧餉去了。”又小聲說道,“他不在更好,咱們倆是女人,女人嘛……頭發長見識短,便是鬧出了什麽笑話也不怕的,他不在若是出了什麽事還能給咱們善後。”邊說邊朝他使了個眼色。
清寧便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隨後便朝薛平平喝道:“快走,別愣著了!難道還讓陛下和皇後等你不成?”
薛平平便老老實實地應聲是,便跟在後麵。
眾人來到後院那青磚小樓下,站在樓梯口朝上觀望,便見這座青磚小樓砌得整整齊齊,頂上倒是個平頂,周圍砌了一圈女牆,好像短短的一段城牆,都有些疑惑。石敬瑭便轉過身來看著應誠。應誠便上前一步,解釋這青磚小樓的來曆:“這座樓據說是唐代僧一行大師丈量大地時留下的,後來不知怎麽便被圈在這座宅院中了,現在的宅院都是後來建的,並不是唐代留存。”
薛平平站在最後邊,聽到應誠的解說,心中一動,心說僧一行可是名留青史的唐代大科學家,是世界上第一次丈量子午線的主持人,若真是他丈量大地留下的,這座建築若是能保留到後世,那肯定是國寶級的建築啊!可惜後來開封城的古建築並不沒有這個,也不知是千年的歲月中消失了呢,還是黃河水給淹沒了,亦或幹脆就是這應誠道聽途說根本沒有實際意義的傳說。
石敬瑭點點頭,朝應誠揮了揮手。應誠便走到薛平平麵前,微微笑著說道:“郭三公子,請吧——”
薛平平點點頭,便朝那樓梯口走去。可走了幾步,又停了下來,迴頭看著清寧。清寧有些著急,便小聲催促道:“快上去啊!你停下來看我幹什麽?你老娘又不懂這些!”
薛平平突然眼圈一紅,急忙低下頭來,伸手抹了一下,定了定心神,便走到清寧麵前,十分凝重地緩緩跪下,恭恭敬敬地朝她磕了三個響頭。
眾人人都是一驚,清寧急忙拉起他來:“平哥兒,你別嚇我啊!這是怎麽迴事兒?”
李三娘也急忙上前拉住他另一隻胳膊:“平哥兒,你這是怎麽了?難道會有什麽危險?要是真有危險,咱們就不做了,陛下仁義,絕不會逼迫你的啊!”
旁邊的石敬瑭聽了,不禁直皺眉頭,可李三娘雖然是拿話來套他,可這也是好話,他卻也不能反駁。
倒是李崧和楊光遠兩個對視一眼,微微點頭,然後各自上前一步,隨後兩人都微微笑了起來,伸出手來示意請對方先做。楊光遠笑了笑,便上前說道:“郭儀,雖然陛下仁義,絕不會逼迫你一介幼童,但你既然來到了這裏,不管成不成,總還是早晚要做的。”
花嬸子撇撇嘴巴道:“哼!你娘要揍你還用問憑什麽嗎?熊孩子不聽話,那就得揍啊!我家裏那哥哥,小時候淘氣不聽話,他爹揍完我再揍,哪有那麽多憑什麽?”瞅瞅他突然一伸手揪住他耳朵用力擰了兩下,“我當時都氣壞了,跟太太說若是找到了你,我先狠狠的揪你幾下耳朵再說!”
薛平平沒防備這花嬸子也敢來揪他耳朵,而且這位嬸子身高力大,比一般婦女要強壯許多,而且揪耳朵神功練的也是出神入化,大概就是揪她倆傻兒子練出來的,此時用在他身上,當然也能讓他感覺到疼痛難忍,不由得叫了出來,見花嬸子鬆了手,頓時又氣又委屈,心說怎麽是個長輩就來揪我耳朵啊?瞪了她一眼,轉身就走。
花嬸子急忙喊道:“喂喂……平哥兒,你上哪兒去?”
薛平平頭也不迴,沒好氣地答道:“你管我呢?我上天我入地去!”
花嬸子一怔,啐道:“呸!你還真想上天?太太陪著宮裏人到你那賜第去了!你還不趕快去?”
薛平平也不理會,直接來到西院,心說應誠那邊是避不了的,怎麽才能把他和他身後的那兒皇帝給糊弄過去呢?一邊走一邊想,不知不覺來到馬棚這邊,瞅了瞅裏麵拴著的幾匹馬,其中一匹已經備上了,心說這是誰給備上的?莫非要出門?轉身朝四周看了看,也沒什麽人,便牽著馬從西門走出來。這邊也有門房,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名叫郭寶山,見薛平平牽馬出來,問了一聲,薛平平說是去賜第那邊,便把門打開,並沒有勸阻。他是知道薛平平的武藝的,別看對方年幼,就他這二十多歲看似精壯的年輕人根本不是這少年的對手,而且薛平平的騎術在郭府內也算是數得著的,有空閑時,也經常在這西院裏騎馬練武,他自然知道的很詳細,所以也放心的很。
薛平平牽著馬來到西院外的大街上,騎上馬來,雙腿輕輕一夾,揚起馬鞭甩了個鞭花兒,口中輕輕喝了一聲,那馬便輕馳小跑起來。他馬術嫻熟,大街上人也不多,速度比較快,很快便來到喜樂巷賜第大門外,見大門口站著一排皇城司的軍兵,大門口台階上則站著兩個郭府的家人,便跳下馬來,牽著馬直接往裏走。
皇城司的人立刻上前攔阻,其中一個大概是個都將之類的小軍官,眼睛瞪了起來,喝罵道:“哪來的小崽子,沒長眼睛嗎?滾滾滾!不走就把你抓起來!”
薛平平先前被花嬸子數落一通,耳朵又被李三娘、花嬸子兩個揪了又揪,正沒好心情,此時聽到這都將趕他,頓時火氣上衝,馬鞭甩起來就抽到那都將身上,“啪啪”兩鞭將那都將抽個趔趄,頓時勃然大怒,嗆啷一聲抽出佩刀來,正要再衝上前,便見站在台階上的兩名郭府家人已經衝了過來,一個攔住那都將,一個抓住薛平平:“哎呀……平哥兒……你上哪去了?”又急忙接過韁繩,朝他使個眼色,“快進去,太太正陪著宮裏來人等著你呢!”
薛平平便沉著臉朝裏走,見那都將還不服氣,將馬鞭扔給家人,冷笑一聲,指著他說道:“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我是你能攔的?小爺迴自己家,你來攔我不由你抽誰?”
一聽這位少年是這府裏的正主,那都將頓時怔住了,瞪著一雙銅鈴似的大眼,恨恨地啐了一聲,方怏怏退下。
薛平平大步流星地進了府門,徑直便朝裏走。
來到正房大廳,還沒進門便見院內廊下,站著許多內侍宮女,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侍立著,屏聲斂氣的。薛平平不禁一怔,心說這麽大動靜,難道是那兒皇帝來了?果然一進門便看到正中坐著一男一女,正是石敬瑭和李皇後,他們身後侍立著應誠和幾個內侍宮女;東邊則下首則坐著清寧,上首則是李三娘;對麵則是以前見過的四位宰相,馮道、和凝、李崧、楊光遠。
一見薛平平進來,眾人目光都向他看來。薛平平麵不改色,仍如往常一樣,平平穩穩的上前,向清寧施禮:“見過母親。”隨即又向李三娘施禮,“見過三伯母!”心裏對這位潑辣悍婦頓時又起了好感,果然說話算話,不管先前怎麽看他不慣,但還是比他提前一步趕到,這就是一大助力啊!不然單憑清寧一個,要對付皇帝兩口子還有那幾位宰相,實在是有點勉為其難了!
清寧急忙站了起來,拉住他道:“還是太小不懂事啊!陛下和皇後殿下都在,還有幾位相公,還有你三伯母在此,你怎麽還向往常那樣?快快,快來見過陛下和皇後!”
薛平平便被她扯上前,旁邊便有人提著蒲團要走過來。
薛平平一眼瞥過去,知道要是拿過蒲團來,清寧必會讓自己向皇帝皇後磕頭,便故意裝作沒看見,大步上前,躬身長揖:“拜見陛下!拜見殿下!”便低著頭等候。
那欲拿蒲團過來的內侍一見禮都施完了,一時不知所措,隻得尷尬地站在那裏。
石敬瑭揮揮手輕輕說道:“免禮!”又上下打量著薛平平,見他低頭躬身,似乎十分恭敬,便輕輕問道:“郭……郭儀,你先前曾經承諾過,說要給朕一個交待,如今朕都來了這麽久,你卻姍姍來遲,卻是什麽原因?”
薛平平輕輕說道:“我又不知道陛下來我家,所以就沒在家裏等著。”
清寧皺了皺眉責問道:“少胡說!你到底上哪裏去了?怎麽出門連我都不告訴一聲?等陛下、皇後走了我再收拾你!現在好好迴答陛下的問話!”
薛平平翻了個白眼,撇撇嘴巴答道:“我也記著先前和應少監說過的事,所以就一直在想怎麽把我師父給請來。以前我與師父相見,都是他想見我就來,想走就走,我還從來沒有找過他,他也沒有交待過怎麽找他,所以我就想,是不是要找個靈驗的道觀給他上柱香呢?可是找遍了城裏也沒找到道觀,累得我小腿都跑細了,隻得迴家。”
清寧又問道:“讓你請你師父,你去道觀幹什麽?”
薛平平又翻了個白眼,似乎這問題問的很蠢似的,卻見清寧瞪起眼睛來伸手點著他,急忙答道:“我師父是神仙,要找神仙當然去道觀了!難不成還能去寺院?那又不是去請佛祖菩薩!”
清寧喝道:“又胡說八道,你的皮是不是又癢癢了?”
薛平平急忙說道:“我沒有胡說八道啊!我真的去找道觀了,可惜沒找到!”
石敬瑭有點不耐煩了,也皺起眉頭來問道:“那你還能請到你師父來嗎?”
薛平平道:“我試試吧,可能有一半的把握把我師父給請來,但也有可能請不來。”
石敬瑭眉頭皺得更緊了:“那你準備怎麽請?”
薛平平道:“這院子裏不是有座青磚小樓嗎?我曾多次上去,默念過師父教過的一些道經,有時會感覺到師父在關注著我,還曾教過我一些道經、陣法和應用咒語。我去那裏把師父教過我的一個陣法布上,再用意念驅動師父教過的請神咒語,或許就能將師父請來。”
石敬瑭目光炯炯地盯著他,思索一會兒問道:“可需要什麽物品?”
薛平平搖搖頭道:“不需要什麽,隻是畫些陣法符,再用師父教過的方法驅動便可。”
石敬瑭有些懷疑:“這麽簡單?”
薛平平道:“又不是做什麽大事,隻是我師徒相會,還能多複雜?”
幾位宰相麵麵相覷著,李崧問道:“我等可否觀看?”
薛平平連頭都沒迴便答道:“隻要不是距離太近,隨便看,沒有任何忌諱。”
應誠則小聲向石敬瑭說道:“陛下,那磚樓有三層,樓頂不過數尺見方,也站不下這許多人,何況還要布陣,更容不下這麽多人了。”
石敬瑭道:“那咱們就在樓下觀看。”又看向薛平平問道,“可以嗎?”
薛平平點點頭道:“可以,我先前說過了,隻要別靠太近,隨便看沒有任何忌諱。”
石敬瑭見他說的這般坦然,有些放心了,便點點頭道:“如此……現在便去布陣請你師父降臨,可好?”
薛平平看了看道:“好!”
石敬瑭便站了起來,一邊朝外走一邊說道:“諸卿,想必都沒見過這神仙臨凡吧?如今不妨一同開個眼界。”
那四位宰相都笑了起來,紛紛附和著皇帝,說說笑笑的便簇擁著皇帝一起往外走。
清寧急忙上前拉住薛平平,滿臉擔憂的神色,悄聲問道:“平哥兒,你……你可有把握?”
薛平平道:“方才不是說了嗎?一半一半吧。”
清寧急的一跺腳,伸手就要來擰他耳朵,這次卻被薛平平躲過了,便順手推了他一把:“你就作吧!”
李三娘在後麵拉著清寧悄聲說道:“弟妹,不須擔憂,有我在呢,便是有什麽紕漏,也能保平哥兒無事!”
清寧突然想起了劉知遠,便也小聲問道:“三嫂,三哥呢?這朝廷裏四個宰相都來了,他也是宰相啊,聽說他已經迴京,怎麽不見他來?”
李三娘搖搖頭道:“他說去戶問催問撥給太原的糧餉去了。”又小聲說道,“他不在更好,咱們倆是女人,女人嘛……頭發長見識短,便是鬧出了什麽笑話也不怕的,他不在若是出了什麽事還能給咱們善後。”邊說邊朝他使了個眼色。
清寧便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隨後便朝薛平平喝道:“快走,別愣著了!難道還讓陛下和皇後等你不成?”
薛平平便老老實實地應聲是,便跟在後麵。
眾人來到後院那青磚小樓下,站在樓梯口朝上觀望,便見這座青磚小樓砌得整整齊齊,頂上倒是個平頂,周圍砌了一圈女牆,好像短短的一段城牆,都有些疑惑。石敬瑭便轉過身來看著應誠。應誠便上前一步,解釋這青磚小樓的來曆:“這座樓據說是唐代僧一行大師丈量大地時留下的,後來不知怎麽便被圈在這座宅院中了,現在的宅院都是後來建的,並不是唐代留存。”
薛平平站在最後邊,聽到應誠的解說,心中一動,心說僧一行可是名留青史的唐代大科學家,是世界上第一次丈量子午線的主持人,若真是他丈量大地留下的,這座建築若是能保留到後世,那肯定是國寶級的建築啊!可惜後來開封城的古建築並不沒有這個,也不知是千年的歲月中消失了呢,還是黃河水給淹沒了,亦或幹脆就是這應誠道聽途說根本沒有實際意義的傳說。
石敬瑭點點頭,朝應誠揮了揮手。應誠便走到薛平平麵前,微微笑著說道:“郭三公子,請吧——”
薛平平點點頭,便朝那樓梯口走去。可走了幾步,又停了下來,迴頭看著清寧。清寧有些著急,便小聲催促道:“快上去啊!你停下來看我幹什麽?你老娘又不懂這些!”
薛平平突然眼圈一紅,急忙低下頭來,伸手抹了一下,定了定心神,便走到清寧麵前,十分凝重地緩緩跪下,恭恭敬敬地朝她磕了三個響頭。
眾人人都是一驚,清寧急忙拉起他來:“平哥兒,你別嚇我啊!這是怎麽迴事兒?”
李三娘也急忙上前拉住他另一隻胳膊:“平哥兒,你這是怎麽了?難道會有什麽危險?要是真有危險,咱們就不做了,陛下仁義,絕不會逼迫你的啊!”
旁邊的石敬瑭聽了,不禁直皺眉頭,可李三娘雖然是拿話來套他,可這也是好話,他卻也不能反駁。
倒是李崧和楊光遠兩個對視一眼,微微點頭,然後各自上前一步,隨後兩人都微微笑了起來,伸出手來示意請對方先做。楊光遠笑了笑,便上前說道:“郭儀,雖然陛下仁義,絕不會逼迫你一介幼童,但你既然來到了這裏,不管成不成,總還是早晚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