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也走近了,小聲斥責道:“你呀……你是真的無知無畏!咱們一家這麽多人,老的老小的小,男男女女一百多口,便是你帶著一百多霸王似的人,就能將咱們家的人都給帶到安全地方?”
薛平平說道:“我……我這不是預防萬一嗎?誰沒事天天想著天下大亂,讓家裏人也不得安寧啊!”隨即又將之前和韓氏、郭榮說過的所謂“天機”,告訴了他們。
這所謂的“天機”一泄,就更讓郭威清寧兩人震驚了。郭威盯著薛平平,過了一會兒方才問道:“平哥兒,你……你那神仙師父還曾給你泄漏過什麽‘天機’?”
薛平平明白郭威是想測一下他泄漏的“天機”是確有其事還是他在胡說八道,便仔細思索了一下道:“還有……安重榮、安從進必敗,安重榮首級被送往契丹;安從進則在高行周攻進襄陽前,舉族自焚;再就是石敬瑭病逝,托孤與馮道、景延廣,但馮道與景延廣二人以主幼國疑為由,另立石重貴為帝;石重貴繼位後便立其二嫂馮氏為後,就是先前來咱們家看戲的那個馮氏,長得極美的那個寡婦。”
郭威與清寧對視一眼,兩人臉色都極其凝重。隻聽薛平平又小聲說道:“劉知遠守太原,阿爺去幫他,可能有個姓白的是黨項……還是什麽部族,叛了契丹從北邊遷過來,但其部族兇殘無比,屢次在各地燒殺搶掠,名聲極壞。應該是阿爺去了後,給劉知遠出了主意,剿滅了那姓白的,得了他的部族和馬匹牛羊,實力大增,此後才有爭霸中原的本錢。”
郭威聽到這些,臉色極其精彩。清寧在旁,看到丈夫情緒的波動,急忙問道:“怎麽……都說中了麽?”郭威小聲道:“三哥跟我說過太原的形勢,說吐渾白可久部受安重榮挑唆,叛了契丹南逃,現在太原周圍,確實是難纏,擾民不說,還經常侵攏三哥的部下,讓三哥很是煩心。”
清寧驚訝地問道:“那姓白的叛了契丹?那契丹能饒他?別忘了這邊的皇帝都是人家的幹兒子,又怎能護得住他一個叛逆!”
郭威臉色凝重地點點頭道:“就是此理!原先契丹就要陛下處置安重榮,後來又加上了白可久。現在陛下出兵剿滅安重榮,那白可久肯定也不會老老實實的待在他的帳篷裏!他部族雖在太原周邊,但可不是在太原城裏,是在周圍的山區邊緣的河穀地帶,其部散則放牧,聚在成兵,不好對付。不過朝廷如今的重中之重是二安,現在正對二安用兵,暫時還顧不上他!”
清寧沉默一陣,突然又問道:“那皇帝要是諸事處置完畢……會不會……會不會……”
郭威搖搖頭道:“天心難測啊!按說應該沒什麽事,但誰知道武麗雲會怎麽說?便是不說,皇帝騰出手來也會繼續追查那件寶貝的。若是那寶貝在翠姐兒手裏還好,到時交出去就了,皇帝欣喜之餘,不會再怪罪任何人的。但若是不在的話……”
清寧道:“那會不會遷怒於人?或者以為是誰把那寶貝給私藏了起來?”
郭威苦笑一下,又搖搖頭:“方才不是說了嗎?天心難測,天意難料啊!”轉頭看了一眼薛平平,心想這倒也怨不得他,孩子嘛要是什麽都懂得,那就不是孩子了!單看他這幾個月來做的事情,也是在極力的想為這個家出力,或許有莽撞不周之處,但成年人還往往闖禍呢,一個孩子能做到這樣便可以說是驚才絕豔了!他又沉思一陣,便輕輕說道,“如今局麵難料,朝廷裏麵已有調我去北麵行營任職的傳聞,如果是真,那必是李崧、楊光遠和杜重威一起耍的把戲,我去北大營那必將落在杜重威手中,如此便會陷身於危局之中;但此局也不是不可以破解的,南麵征討安從進那邊的南大營我也可以去啊,還有太原三哥這條最後的退路!但不管我要走哪條路,必須預防杜重威他們一計不成再施一計。首先得將咱們家的人都轉出去,不能都待在這汴京城中,但也不能都走隻留咱們幾個人,老弱婦孺都走,一家子都在咱們府內的看著隻留一個人機靈身手好的,最後留在府內的不能超過三十個,差不多有先前咱們府裏一小半即可。家裏人走時,就想個理由,說親戚家裏人有事,須得迴去處置;咱們家也得去人幫忙,這就能走好多人。”
清寧點點頭道:“嗯,這些我都記下了。還有什麽?”
郭威轉眼看著薛平平,皺起眉頭對清寧說道:“其實最難的是母親!”
清寧點點頭,也盯著薛平平道:“是啊!老太太若是留下來,那是置她於危險之境;若是讓她走……有這個孽障在此,她又怎會走?”
薛平平頓時一臉的委屈,心說你們好好說話,怎麽又牽連到我身上?生怕清寧借機收拾他,急忙表態:“奶奶那裏我……我來和她說,一定讓她高高興興的離開!”
清寧輕輕啐道:“呸!你和她說,你和你祖母怎麽說?還不是想法去騙她?”
薛平平道:“阿爺不是就要去太原了嗎?安排一些人和奶奶一塊去,就說趁著現在天氣涼爽路上好走,真要是再等下去,那天熱起來,奶奶年紀大了,路上還怎麽走?”
清寧轉看著郭威道:“看到沒有?你兒子這眼睛都不帶眨的,隨便開口便是一個餿主意,你說這是隨誰呢?”
郭威苦笑道:“好好,隨我隨我!我兒子不隨我還能隨誰?”隨即又道,“不過……這主意雖餿,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隻是去太原隻是我們自己設想的,去不去得成,還得看朝廷看陛下那裏啊!”
清寧又想起來這些天來的傳言,便問道:“讓你去杜重威那裏的事,是不是定下了?現在找人說說情還來不來得及?”
郭威皺皺眉頭,搖搖頭道:“隻是傳言,幾位相公還有陛下那裏,都沒有任何明確表示。就是這種事情決不能去找人說情,因為它隻是傳言,如果是假的,人家會譏笑你連無稽的傳言也信;如果是真的,也有人會說,未有陛下明旨,未得朝廷正式詔令,你是怎麽知道的?”
清寧也跟著苦笑一下:“也不知道是哪個混賬弄出了這個傳言,竟然讓咱們全家都人心惶惶!”
薛平平聽到這裏,驚訝地說道:“咦……弄出這個傳言的,倒是個心理戰的高手啊!那這個人……不會是皇帝,因為皇帝用不著拿這個來威脅一個四品官,隻能是某位對我們有敵意的、還有一定勢力的高官,想必是某位宰相?”
郭威道:“心理戰?這話形容的倒是貼切!”隨即也跟著思索道,“想必是李崧、楊光遠之流,或者馮道也有份。這些相公不知道為什麽,一直對我十分忌憚。”
清寧目光轉向薛平平,擔心的說道:“不會是……他們也知道了那什麽‘天機’?是不是他們那邊有高人算出了未來之事?我聽說那位李崧李相公,前些天請了一位麻衣道人在家裏,每天沒事時就和那麻衣道師徒談論什麽丹道神仙的。”
薛平平一聽不覺一樂:“那麻衣道師徒在李崧那裏?哈……那不用擔心,不過是兩個凡人道士,便是會什麽卜卦也算不出來的什麽‘天機’的。”
清寧瞪了他一眼:“就你能!你怎麽知道人家算不出來?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那老神仙師父能算出來,人家就不能算出來?沒有這個道理啊!”
薛平平笑道:“他們連自己的道途都算不出來,以前遇到我時還來問我,那還能算出什麽來?”
清寧撇撇嘴巴道:“醫不自診,卜不自測!算不出來自己的事那是正常,身在局中,當然算不出來;若是算別的,那就不一定了!”
薛平平道:“不是我瞧不上他們,他們是真的算不出來。或許他們有點別的什麽出奇之處,但卜算未來‘天機’?就他們……還是歇歇吧!”
清寧又撇撇嘴巴,鄙夷地看著他道;“就你這屁大點毛孩子,還敢瞧不起人家有道之士?哼!你除了你師父告訴你的‘天機’之外,你又知道什麽?”
薛平平頓時便不服氣,瞅著清寧道:“阿娘,你想知道什麽,現在告訴我,我來給你算一算,你聽聽看準不準!”
清寧瞥一眼丈夫,見他也饒有興趣地看著,便說道:“你會卜算?那你算算我和你阿爺的未來之事!”
薛平平一聽,便有些為難了,看看二人撓了撓後腦勺,不說話了。
清寧道:“算不出來了吧?那你還逞什麽能?”
郭威倒慎重起來,微微笑著和藹地說道:“平哥兒,是不是有什麽不好的?你要是知道,但說無妨。我和你母親這些年來,不知經過了多少危難,這才走到了今天,便是再不好的事……在我們眼中,那也是百無禁忌!”
清寧也接著說道:“你阿爺都給你身上罩了張百無禁忌的神符,你就別顧忌了!”
薛平平這才捋了捋思緒,輕輕說道:“先前我讓你們練那太極拳,還有給你們找來了那些胡參,配了些補身子的方子讓你們吃,你們都照著做了嗎?”
郭威和清寧對視一眼,臉色都凝重起來,但二人都沒有直接迴答。
郭威沉聲問道:“難道……你那時就看出了……爺娘的未來之事?”
薛平平道:“不是看出來,是……是……是我師父告訴我的,他說……這個亂世可稱為‘五代十國’,說的五代是指中原有五代王朝,南方則有十國。”
清寧想了想道:“五代十國?這晉王滅了朱梁之後重建了大唐,然後是現在的大晉……之後是你說的劉漢,還有……”
薛平平道:“還有咱們家的周!”
兩人都是一驚,雖然薛平平之前告訴他們的“天機”中帶上了一點這樣的話,但他們都未在意,此時一聽,心裏想法又絕然不同。
郭威與清寧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周?咱們家的?”
薛平平道:“對!可惜那代價有點太大了!按原本的曆史軌跡,咱們家除了阿爺和哥哥外……全部都被劉承佑殺害……”
清寧又是一驚,看一眼丈夫,悄聲說道:“這……這是不是在……我看劉……承佑……我看承佑那孩子雖然有點跳脫,但哪有這樣的毒辣殘暴?”
郭威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兒,方才睜眼苦笑道:“未至其境,不能道其感受;未臨其位,不能感其真意!或許就因他本性跳脫,方會被小人蠱惑,對他父親的一幫子老兄弟下手,不然圍著他想上位的侫幸之流怎麽掌握大權?”
清寧突然說道:“哎……不對啊!如果真有那不測之事,那你怎麽還會讓我們練什麽太極拳、吃什麽補身子的藥啊?”
薛平平道:“那是……那是因為……我聽師父說……說阿娘……這兩年……這兩年……”
清寧見他支支吾吾的不肯說下去,但話說到這裏那意思也就明白了,不覺有些惱怒,伸手便又敲了他一個爆栗:“呸!你可真是越來越大膽了!連你親娘都敢咒!”
薛平平被她措不及防的狠狠敲了一下,失聲慘唿一聲:“啊……”伸手捂住腦袋,看看清寧又瞅瞅郭威,似乎在說……還不管管你老婆啊?這暴脾氣誰受得了?你這些年是怎麽過來的啊?你就沒受過她的家暴虐待?他這時卻忘記了,清寧不管怎麽說,那也是這個時代的女子,而且便是於史書上所載那也是頗有賢名。
郭威不覺失笑,伸手給他揉了揉道:“阿爺給你揉一下,揉揉就不疼了啊!”
薛平平一撇嘴,朝後退了一步,嘴裏嘟囔著:“你……你糊弄三歲小孩兒呢?”
清寧又揚起手來威脅道:“說錯了,不是三歲小孩兒是九歲小孩兒!就你這跟爺娘說話的口氣,你自己說說看,該不該揍?”
薛平平正要反駁,突然醒悟,抬頭看看他們倆,見二人目光都緊緊盯著自己,心裏湧起一個想法,千萬不能再惹他們,不然肯定要招來二人的混合雙打!隻得認慫,低下頭不說話了。
清寧倒開始逼著他說了:“你不是還有話沒說完嗎?”
薛平平道:“我一說你就打,我……我還是不說了吧!”
清寧揚起手來,冷冷盯著他說道:“讓你說你不說,我看你是找打!”
薛平平又要往郭威身後躲,郭威一把扯住他道:“好好說,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又勸妻子,“你也別那麽生氣,孩子是不是說謊你我還能看不出來?”
清寧這才放下手坐下,用手指點著薛平平:“你好好說話,再敢胡說八道有你的好!”
薛平平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無精打采地說道:“哦……好好說……嗯……聽我師父說……未來‘天機’……說阿娘命數在數年之內,阿爺命數稍後,哥哥……也在壯年……”
郭威心裏一緊,又和妻子對視一眼:“那……你呢?”
薛平平抬起頭來,眼眶裏湧出淚水來,看了看郭威清寧一眼,又將目光朝窗口投去,極其傷感悵惘的慢慢說道:“我……按理……我是原本應該已經消失,根本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人……”
清寧一聽,既感到緊張,又有些不解,急忙問道:“那……那說的是……是先前和我們失散找不迴來……可是你現在又怎麽出現了呢?”
既然說到了這裏,薛平平也不打算再瞞他們了,便輕輕說道:“我……我也不知道啊……本來……我覺得我不是你們這個世界裏的人,可是一場洪水把我給衝到了那個小山村,一睜眼便被奶奶抱在懷裏,要不是她……隻怕我……我是活不了長不大的……,我隻是納悶兒,我根本不是你們這個世界的人啊,怎麽……怎麽……就莫名其妙的成了你們的兒子呢?”
清寧一聽,頓時又跳了起來,伸手便去抓他。薛平平見她一動便知道不妙,也急忙跟著跳起來便想閃開,可他的動作又怎能快得過清寧?才跳起身來便被清寧死死抓住,一把拉到郭威麵前,將他身子轉了過來,麵對著郭威,氣唿唿地說道:“你自己看看就你這張臉,你跟你阿爺是不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又去拿了一麵銅鏡,遞給他,“你自己照照,你跟你這個老娘的眉眼是不是一模一樣?”
薛平平一顆已經跳到喉嚨眼兒的心這才落下去,心說不是揍我啊,那看……看……就……看……看看吧!他翻了翻白眼,裝作順從的樣子左看看右看看,並不說話。
清寧卻不放過他,一把將他又給拉過來:“小子!看清楚了嗎?你說你像一個還能說是湊巧了,你把你麵前這倆的麵相都給像了,怎麽說?”
怎麽說?薛平平對此就是無話可說了!他要是敢說就是湊巧,看清寧這架式肯定不會放過他。現在是雙親也認了,爺娘也叫過了,還在糾纏那虛無飄渺的事,那不是自己找抽嗎?他心裏哀歎著自己真的是越活越糊塗了,都已經決定認下他們了,還在磨嘰,難怪清寧總是看他不順眼,總想收拾他,可不是自找的嘛!
郭威見清寧揚起手來,又要揪薛平平耳朵,急忙阻攔:“哎哎……行了行了!”又朝薛平平使個眼色說道,“看把你阿娘給氣的!還不趕快認個錯?”
薛平平隻得垂頭喪氣的向清寧低頭認錯:“是……是我錯了……阿……阿娘……對不起……我以後……以後決不再說……”
清寧冷笑道:“哼!就你這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你要是能記得一天,我就阿彌陀佛了!”
郭威道:“先別怪他了,讓他繼續說下去。”又看著薛平平道,“平哥兒,你……繼續往下說。”
薛平平心有餘悸地看看清寧,清寧鄙夷地斜睨著他,便把目光轉到別處,隻郭威在催促,便接著說道:“反正咱們家……就跟絕後差不多。我問過師父,師父說他也算不出來,隻是說或有天意?”
清寧沉聲說道:“天意?我郭家數代,從未做過惡,便是從你祖父算起,那也是忠君死社稷的忠臣良臣;你父親你母親這些年來,也是多做善事,從未做過昧心之事,你父親官位雖不高,但賢名冠於朝野!你哥哥雖然年少,但這幾年來學著當家,家裏幾間鋪麵掙的不多,但舍出去的不少!每年施藥施粥從不落於人後,不說是惠及天下,但為善一方的名聲總是當得起的!若是我們這般人家都要絕後,那這天下——還有何天理?”
薛平平低頭說道:“亂世裏盜賊蜂起,人如草芥,正所謂‘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一百多年來烽火遍及天下,戰亂從未停止,人口從唐時九千萬左右銳減到如今的兩千來萬,滅門滅族的那該有多少啊……”
清寧一怔,看看薛平平,又將目光轉向丈夫,雖未出言但那疑問已經寫在了臉上。
郭威思索了一下道:“如今中原有一千萬左右,南方諸侯轄下約一千來萬,契丹西域等地有一二百萬?這加起來也就兩千多萬啊……”
清寧頓時便覺一股寒氣從心底裏涼遍全身:“九千多萬人……到如今隻剩下兩千來萬,這……這是整整少了……七千萬人啊……”見丈夫臉色沉重地點頭,便又說道,“我聽說過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胡人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男人抓起來做壯丁,老弱殺了做軍糧,女人當做兩腳羊……那些人……那些胡人……吃人……吃人啊!最後幾乎把漢人給殺絕了種啊……如今……如今這天下大亂,契丹崛起,又如利刃懸頂威脅著中原,而且每年都來打草穀,那欠下的累累血債……數也數不清,而且據說那契丹皇帝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我中原這花花江山,厲兵秣馬,不定什麽時候……那南北朝時的慘狀……就又要再臨中原!那時中原這一千萬人……還能剩下多少?”
薛平平說道:“我……我這不是預防萬一嗎?誰沒事天天想著天下大亂,讓家裏人也不得安寧啊!”隨即又將之前和韓氏、郭榮說過的所謂“天機”,告訴了他們。
這所謂的“天機”一泄,就更讓郭威清寧兩人震驚了。郭威盯著薛平平,過了一會兒方才問道:“平哥兒,你……你那神仙師父還曾給你泄漏過什麽‘天機’?”
薛平平明白郭威是想測一下他泄漏的“天機”是確有其事還是他在胡說八道,便仔細思索了一下道:“還有……安重榮、安從進必敗,安重榮首級被送往契丹;安從進則在高行周攻進襄陽前,舉族自焚;再就是石敬瑭病逝,托孤與馮道、景延廣,但馮道與景延廣二人以主幼國疑為由,另立石重貴為帝;石重貴繼位後便立其二嫂馮氏為後,就是先前來咱們家看戲的那個馮氏,長得極美的那個寡婦。”
郭威與清寧對視一眼,兩人臉色都極其凝重。隻聽薛平平又小聲說道:“劉知遠守太原,阿爺去幫他,可能有個姓白的是黨項……還是什麽部族,叛了契丹從北邊遷過來,但其部族兇殘無比,屢次在各地燒殺搶掠,名聲極壞。應該是阿爺去了後,給劉知遠出了主意,剿滅了那姓白的,得了他的部族和馬匹牛羊,實力大增,此後才有爭霸中原的本錢。”
郭威聽到這些,臉色極其精彩。清寧在旁,看到丈夫情緒的波動,急忙問道:“怎麽……都說中了麽?”郭威小聲道:“三哥跟我說過太原的形勢,說吐渾白可久部受安重榮挑唆,叛了契丹南逃,現在太原周圍,確實是難纏,擾民不說,還經常侵攏三哥的部下,讓三哥很是煩心。”
清寧驚訝地問道:“那姓白的叛了契丹?那契丹能饒他?別忘了這邊的皇帝都是人家的幹兒子,又怎能護得住他一個叛逆!”
郭威臉色凝重地點點頭道:“就是此理!原先契丹就要陛下處置安重榮,後來又加上了白可久。現在陛下出兵剿滅安重榮,那白可久肯定也不會老老實實的待在他的帳篷裏!他部族雖在太原周邊,但可不是在太原城裏,是在周圍的山區邊緣的河穀地帶,其部散則放牧,聚在成兵,不好對付。不過朝廷如今的重中之重是二安,現在正對二安用兵,暫時還顧不上他!”
清寧沉默一陣,突然又問道:“那皇帝要是諸事處置完畢……會不會……會不會……”
郭威搖搖頭道:“天心難測啊!按說應該沒什麽事,但誰知道武麗雲會怎麽說?便是不說,皇帝騰出手來也會繼續追查那件寶貝的。若是那寶貝在翠姐兒手裏還好,到時交出去就了,皇帝欣喜之餘,不會再怪罪任何人的。但若是不在的話……”
清寧道:“那會不會遷怒於人?或者以為是誰把那寶貝給私藏了起來?”
郭威苦笑一下,又搖搖頭:“方才不是說了嗎?天心難測,天意難料啊!”轉頭看了一眼薛平平,心想這倒也怨不得他,孩子嘛要是什麽都懂得,那就不是孩子了!單看他這幾個月來做的事情,也是在極力的想為這個家出力,或許有莽撞不周之處,但成年人還往往闖禍呢,一個孩子能做到這樣便可以說是驚才絕豔了!他又沉思一陣,便輕輕說道,“如今局麵難料,朝廷裏麵已有調我去北麵行營任職的傳聞,如果是真,那必是李崧、楊光遠和杜重威一起耍的把戲,我去北大營那必將落在杜重威手中,如此便會陷身於危局之中;但此局也不是不可以破解的,南麵征討安從進那邊的南大營我也可以去啊,還有太原三哥這條最後的退路!但不管我要走哪條路,必須預防杜重威他們一計不成再施一計。首先得將咱們家的人都轉出去,不能都待在這汴京城中,但也不能都走隻留咱們幾個人,老弱婦孺都走,一家子都在咱們府內的看著隻留一個人機靈身手好的,最後留在府內的不能超過三十個,差不多有先前咱們府裏一小半即可。家裏人走時,就想個理由,說親戚家裏人有事,須得迴去處置;咱們家也得去人幫忙,這就能走好多人。”
清寧點點頭道:“嗯,這些我都記下了。還有什麽?”
郭威轉眼看著薛平平,皺起眉頭對清寧說道:“其實最難的是母親!”
清寧點點頭,也盯著薛平平道:“是啊!老太太若是留下來,那是置她於危險之境;若是讓她走……有這個孽障在此,她又怎會走?”
薛平平頓時一臉的委屈,心說你們好好說話,怎麽又牽連到我身上?生怕清寧借機收拾他,急忙表態:“奶奶那裏我……我來和她說,一定讓她高高興興的離開!”
清寧輕輕啐道:“呸!你和她說,你和你祖母怎麽說?還不是想法去騙她?”
薛平平道:“阿爺不是就要去太原了嗎?安排一些人和奶奶一塊去,就說趁著現在天氣涼爽路上好走,真要是再等下去,那天熱起來,奶奶年紀大了,路上還怎麽走?”
清寧轉看著郭威道:“看到沒有?你兒子這眼睛都不帶眨的,隨便開口便是一個餿主意,你說這是隨誰呢?”
郭威苦笑道:“好好,隨我隨我!我兒子不隨我還能隨誰?”隨即又道,“不過……這主意雖餿,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隻是去太原隻是我們自己設想的,去不去得成,還得看朝廷看陛下那裏啊!”
清寧又想起來這些天來的傳言,便問道:“讓你去杜重威那裏的事,是不是定下了?現在找人說說情還來不來得及?”
郭威皺皺眉頭,搖搖頭道:“隻是傳言,幾位相公還有陛下那裏,都沒有任何明確表示。就是這種事情決不能去找人說情,因為它隻是傳言,如果是假的,人家會譏笑你連無稽的傳言也信;如果是真的,也有人會說,未有陛下明旨,未得朝廷正式詔令,你是怎麽知道的?”
清寧也跟著苦笑一下:“也不知道是哪個混賬弄出了這個傳言,竟然讓咱們全家都人心惶惶!”
薛平平聽到這裏,驚訝地說道:“咦……弄出這個傳言的,倒是個心理戰的高手啊!那這個人……不會是皇帝,因為皇帝用不著拿這個來威脅一個四品官,隻能是某位對我們有敵意的、還有一定勢力的高官,想必是某位宰相?”
郭威道:“心理戰?這話形容的倒是貼切!”隨即也跟著思索道,“想必是李崧、楊光遠之流,或者馮道也有份。這些相公不知道為什麽,一直對我十分忌憚。”
清寧目光轉向薛平平,擔心的說道:“不會是……他們也知道了那什麽‘天機’?是不是他們那邊有高人算出了未來之事?我聽說那位李崧李相公,前些天請了一位麻衣道人在家裏,每天沒事時就和那麻衣道師徒談論什麽丹道神仙的。”
薛平平一聽不覺一樂:“那麻衣道師徒在李崧那裏?哈……那不用擔心,不過是兩個凡人道士,便是會什麽卜卦也算不出來的什麽‘天機’的。”
清寧瞪了他一眼:“就你能!你怎麽知道人家算不出來?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那老神仙師父能算出來,人家就不能算出來?沒有這個道理啊!”
薛平平笑道:“他們連自己的道途都算不出來,以前遇到我時還來問我,那還能算出什麽來?”
清寧撇撇嘴巴道:“醫不自診,卜不自測!算不出來自己的事那是正常,身在局中,當然算不出來;若是算別的,那就不一定了!”
薛平平道:“不是我瞧不上他們,他們是真的算不出來。或許他們有點別的什麽出奇之處,但卜算未來‘天機’?就他們……還是歇歇吧!”
清寧又撇撇嘴巴,鄙夷地看著他道;“就你這屁大點毛孩子,還敢瞧不起人家有道之士?哼!你除了你師父告訴你的‘天機’之外,你又知道什麽?”
薛平平頓時便不服氣,瞅著清寧道:“阿娘,你想知道什麽,現在告訴我,我來給你算一算,你聽聽看準不準!”
清寧瞥一眼丈夫,見他也饒有興趣地看著,便說道:“你會卜算?那你算算我和你阿爺的未來之事!”
薛平平一聽,便有些為難了,看看二人撓了撓後腦勺,不說話了。
清寧道:“算不出來了吧?那你還逞什麽能?”
郭威倒慎重起來,微微笑著和藹地說道:“平哥兒,是不是有什麽不好的?你要是知道,但說無妨。我和你母親這些年來,不知經過了多少危難,這才走到了今天,便是再不好的事……在我們眼中,那也是百無禁忌!”
清寧也接著說道:“你阿爺都給你身上罩了張百無禁忌的神符,你就別顧忌了!”
薛平平這才捋了捋思緒,輕輕說道:“先前我讓你們練那太極拳,還有給你們找來了那些胡參,配了些補身子的方子讓你們吃,你們都照著做了嗎?”
郭威和清寧對視一眼,臉色都凝重起來,但二人都沒有直接迴答。
郭威沉聲問道:“難道……你那時就看出了……爺娘的未來之事?”
薛平平道:“不是看出來,是……是……是我師父告訴我的,他說……這個亂世可稱為‘五代十國’,說的五代是指中原有五代王朝,南方則有十國。”
清寧想了想道:“五代十國?這晉王滅了朱梁之後重建了大唐,然後是現在的大晉……之後是你說的劉漢,還有……”
薛平平道:“還有咱們家的周!”
兩人都是一驚,雖然薛平平之前告訴他們的“天機”中帶上了一點這樣的話,但他們都未在意,此時一聽,心裏想法又絕然不同。
郭威與清寧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周?咱們家的?”
薛平平道:“對!可惜那代價有點太大了!按原本的曆史軌跡,咱們家除了阿爺和哥哥外……全部都被劉承佑殺害……”
清寧又是一驚,看一眼丈夫,悄聲說道:“這……這是不是在……我看劉……承佑……我看承佑那孩子雖然有點跳脫,但哪有這樣的毒辣殘暴?”
郭威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兒,方才睜眼苦笑道:“未至其境,不能道其感受;未臨其位,不能感其真意!或許就因他本性跳脫,方會被小人蠱惑,對他父親的一幫子老兄弟下手,不然圍著他想上位的侫幸之流怎麽掌握大權?”
清寧突然說道:“哎……不對啊!如果真有那不測之事,那你怎麽還會讓我們練什麽太極拳、吃什麽補身子的藥啊?”
薛平平道:“那是……那是因為……我聽師父說……說阿娘……這兩年……這兩年……”
清寧見他支支吾吾的不肯說下去,但話說到這裏那意思也就明白了,不覺有些惱怒,伸手便又敲了他一個爆栗:“呸!你可真是越來越大膽了!連你親娘都敢咒!”
薛平平被她措不及防的狠狠敲了一下,失聲慘唿一聲:“啊……”伸手捂住腦袋,看看清寧又瞅瞅郭威,似乎在說……還不管管你老婆啊?這暴脾氣誰受得了?你這些年是怎麽過來的啊?你就沒受過她的家暴虐待?他這時卻忘記了,清寧不管怎麽說,那也是這個時代的女子,而且便是於史書上所載那也是頗有賢名。
郭威不覺失笑,伸手給他揉了揉道:“阿爺給你揉一下,揉揉就不疼了啊!”
薛平平一撇嘴,朝後退了一步,嘴裏嘟囔著:“你……你糊弄三歲小孩兒呢?”
清寧又揚起手來威脅道:“說錯了,不是三歲小孩兒是九歲小孩兒!就你這跟爺娘說話的口氣,你自己說說看,該不該揍?”
薛平平正要反駁,突然醒悟,抬頭看看他們倆,見二人目光都緊緊盯著自己,心裏湧起一個想法,千萬不能再惹他們,不然肯定要招來二人的混合雙打!隻得認慫,低下頭不說話了。
清寧倒開始逼著他說了:“你不是還有話沒說完嗎?”
薛平平道:“我一說你就打,我……我還是不說了吧!”
清寧揚起手來,冷冷盯著他說道:“讓你說你不說,我看你是找打!”
薛平平又要往郭威身後躲,郭威一把扯住他道:“好好說,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又勸妻子,“你也別那麽生氣,孩子是不是說謊你我還能看不出來?”
清寧這才放下手坐下,用手指點著薛平平:“你好好說話,再敢胡說八道有你的好!”
薛平平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無精打采地說道:“哦……好好說……嗯……聽我師父說……未來‘天機’……說阿娘命數在數年之內,阿爺命數稍後,哥哥……也在壯年……”
郭威心裏一緊,又和妻子對視一眼:“那……你呢?”
薛平平抬起頭來,眼眶裏湧出淚水來,看了看郭威清寧一眼,又將目光朝窗口投去,極其傷感悵惘的慢慢說道:“我……按理……我是原本應該已經消失,根本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人……”
清寧一聽,既感到緊張,又有些不解,急忙問道:“那……那說的是……是先前和我們失散找不迴來……可是你現在又怎麽出現了呢?”
既然說到了這裏,薛平平也不打算再瞞他們了,便輕輕說道:“我……我也不知道啊……本來……我覺得我不是你們這個世界裏的人,可是一場洪水把我給衝到了那個小山村,一睜眼便被奶奶抱在懷裏,要不是她……隻怕我……我是活不了長不大的……,我隻是納悶兒,我根本不是你們這個世界的人啊,怎麽……怎麽……就莫名其妙的成了你們的兒子呢?”
清寧一聽,頓時又跳了起來,伸手便去抓他。薛平平見她一動便知道不妙,也急忙跟著跳起來便想閃開,可他的動作又怎能快得過清寧?才跳起身來便被清寧死死抓住,一把拉到郭威麵前,將他身子轉了過來,麵對著郭威,氣唿唿地說道:“你自己看看就你這張臉,你跟你阿爺是不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又去拿了一麵銅鏡,遞給他,“你自己照照,你跟你這個老娘的眉眼是不是一模一樣?”
薛平平一顆已經跳到喉嚨眼兒的心這才落下去,心說不是揍我啊,那看……看……就……看……看看吧!他翻了翻白眼,裝作順從的樣子左看看右看看,並不說話。
清寧卻不放過他,一把將他又給拉過來:“小子!看清楚了嗎?你說你像一個還能說是湊巧了,你把你麵前這倆的麵相都給像了,怎麽說?”
怎麽說?薛平平對此就是無話可說了!他要是敢說就是湊巧,看清寧這架式肯定不會放過他。現在是雙親也認了,爺娘也叫過了,還在糾纏那虛無飄渺的事,那不是自己找抽嗎?他心裏哀歎著自己真的是越活越糊塗了,都已經決定認下他們了,還在磨嘰,難怪清寧總是看他不順眼,總想收拾他,可不是自找的嘛!
郭威見清寧揚起手來,又要揪薛平平耳朵,急忙阻攔:“哎哎……行了行了!”又朝薛平平使個眼色說道,“看把你阿娘給氣的!還不趕快認個錯?”
薛平平隻得垂頭喪氣的向清寧低頭認錯:“是……是我錯了……阿……阿娘……對不起……我以後……以後決不再說……”
清寧冷笑道:“哼!就你這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你要是能記得一天,我就阿彌陀佛了!”
郭威道:“先別怪他了,讓他繼續說下去。”又看著薛平平道,“平哥兒,你……繼續往下說。”
薛平平心有餘悸地看看清寧,清寧鄙夷地斜睨著他,便把目光轉到別處,隻郭威在催促,便接著說道:“反正咱們家……就跟絕後差不多。我問過師父,師父說他也算不出來,隻是說或有天意?”
清寧沉聲說道:“天意?我郭家數代,從未做過惡,便是從你祖父算起,那也是忠君死社稷的忠臣良臣;你父親你母親這些年來,也是多做善事,從未做過昧心之事,你父親官位雖不高,但賢名冠於朝野!你哥哥雖然年少,但這幾年來學著當家,家裏幾間鋪麵掙的不多,但舍出去的不少!每年施藥施粥從不落於人後,不說是惠及天下,但為善一方的名聲總是當得起的!若是我們這般人家都要絕後,那這天下——還有何天理?”
薛平平低頭說道:“亂世裏盜賊蜂起,人如草芥,正所謂‘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一百多年來烽火遍及天下,戰亂從未停止,人口從唐時九千萬左右銳減到如今的兩千來萬,滅門滅族的那該有多少啊……”
清寧一怔,看看薛平平,又將目光轉向丈夫,雖未出言但那疑問已經寫在了臉上。
郭威思索了一下道:“如今中原有一千萬左右,南方諸侯轄下約一千來萬,契丹西域等地有一二百萬?這加起來也就兩千多萬啊……”
清寧頓時便覺一股寒氣從心底裏涼遍全身:“九千多萬人……到如今隻剩下兩千來萬,這……這是整整少了……七千萬人啊……”見丈夫臉色沉重地點頭,便又說道,“我聽說過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胡人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男人抓起來做壯丁,老弱殺了做軍糧,女人當做兩腳羊……那些人……那些胡人……吃人……吃人啊!最後幾乎把漢人給殺絕了種啊……如今……如今這天下大亂,契丹崛起,又如利刃懸頂威脅著中原,而且每年都來打草穀,那欠下的累累血債……數也數不清,而且據說那契丹皇帝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我中原這花花江山,厲兵秣馬,不定什麽時候……那南北朝時的慘狀……就又要再臨中原!那時中原這一千萬人……還能剩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