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平來問郭威的意思,也就是讓他從更高的層麵上來“審核”一下這三出戲,看看是否有什麽不當之外,如有也好趕快修改。至於清寧,已經表示過這三出戲沒毛病。雖然並未多說,但看她神情薛平平已經明白,她自然是極喜歡的。
郭威想了想道:“三出戲都沒什麽妨礙忌諱的,明天都可以演。隻是……汾陽郡王與現在雖然相隔了二百來年,而且其與我家也不是同一郡望,但按其源頭來說,仍屬同宗,都是源出於周代分封的同姓之國虢國。汾陽郡王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年八十五而壽終正寢。福祿壽考四全,曆代如唐代汾陽郡王者罕有,也是曆代臣子的典範。你排練出這出大戲,本無任何忌諱,但世人皆知汾陽郡王與我家同宗而異望,隻怕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說到這裏,他沉吟一下,沒有說下去。
清寧倒是明白他話中沒提及的意思,皺眉說道:“便是沒這出戲,那些人就不找你麻煩了?咱娘安然無恙迴來,又恰逢她老人家六十大壽,編幾出戲給老人家賀壽誰都說不出什麽來!便是汾陽郡王……那雖是咱們家的本宗,但一二百年來,其忠義之名貫於寰宇,便是勾欄瓦舍中的那些藝人說話人,也在紛紛揚揚地說著他的傳說故事,也沒見官府來管過,咱們唱一出戲,又是頌揚忠義之輩方能得福祿壽考俱全的好戲文,無論誰都挑不出毛病來!便是陛下那裏……怕也是希望你能做汾陽郡王第二吧?若是有人硬是豆腐裏麵挑石頭,雞蛋裏挑骨頭……嗬嗬……那隻能是別有用心,其心叵測!”
郭威一聽,看了妻子一眼,輕輕歎息一聲,默然不答。
張同芝先前並未說話,此時也看著郭威說道:“文仲,依愚兄看這戲真的如弟妹所說,沒有什麽忌諱妨礙的,你是不是多慮了?”
郭威微微搖了搖頭,又輕輕笑了起來:“或許是吧!”隨後又看著薛平平道,“那就這樣吧。隻是我看那出《麻姑獻壽》有幾場是不是轉換的太過生硬,是不是要再修飾一下?”
薛平平一聽,便有些尷尬,撓了撓後腦勺,支吾了一下方才說道:“那個戲以前我不喜歡看,有些地方沒記全,所以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郭威、清寧、張同芝、顧氏幾人一聽他如此說,都不約而同地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是一震!
這種大戲……曲牌至少得幾十個,出演的角色大大小小好幾十,全戲演完都得一個時辰,便是在他們的經曆和認知中,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甚至聽說過的,而薛平平卻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他至少不止看過一次,那他真的是在神仙洞府中看過的?不然這天底下哪裏會有如此龐大的戲文?便是有“梨園天子”之稱的唐明皇和唐莊宗他們的梨園之中,也絕對沒有!他還“不喜歡看”,那肯定也有喜歡看的,那得看過多少此類大戲?不知他的記憶之中,還有多少此類大戲?
顧氏倒沒想那麽多,看完這三出戲後,隻覺得意猶未盡,隻想再看一遍,好在這戲明天就會正式演出,她還能再過一遍戲癮,便笑著說道:“好孩子,你這已經做的很好很好了!你那些既好聽又好看的新鮮歌舞就不說了,還能排出這從來沒有過的大戲來給你奶奶賀壽,我估計你奶奶看到,能高興得暈過去!”
薛平平一咧嘴道:“還是別暈過去,那我不得嚇死啊?”瞥了一眼清寧,心說奶奶真要有什麽意外,那她還不得往死裏揍我啊?但他怎麽會希望奶奶出什麽事?這個世界裏他最親最敬的便是祖母韓氏了,雖然這祖孫關係對於他來說,還是有點糊裏糊塗的,但這些年被她當親孫子一樣嗬護著長大,那種在各自生命裏種下來的深厚親情,使得他們便不是親祖孫也變成了親祖孫了!
這時西邊邊門打開,從外麵駛進來一輛牛車,郭榮騎著馬跟在後邊。眾人進來後,郭榮下馬後便直接過來,朝四位長輩施了禮後,又興高采烈地說道:“爺、娘,伯父、嬸子,你們看我弄來了什麽?”說著讓隨從提過一個大竹籃子,放在桌案上。
眾人看去,不覺都是一喜。那竹籃裏裝著滿滿一籃子成年人拳頭大小的桃子,個個粉嫩帶毛,淺淺的嫩綠中帶著隱隱的血色。清寧笑道:“這是南邊過來的桃子吧?”
郭榮笑道:“祖母六十整壽,我踅摸著怎麽也得弄些好桃子迴來啊?壽桃壽桃,賀壽沒有好桃子可難免有些美中不足,可巧一位義陽的客商與兒子交情好,販來好些車的桃子,隻是路太遠了,他們緊趕慢趕還是有些爛掉了。這些桃子都是挑過的好桃,當地有名的‘五月仙’!”說到這裏他笑了笑,又接著說道,“他先來咱們家店裏見我,聽說咱們家老太太過壽,便送了這一車桃子當賀禮。”
清寧笑道:“雖然是些桃子,可也是人家好不容易給送來的,路上還壞了好些,這又挑好的送了一車,怕不要賠了?”
郭榮笑道:“說是販桃,其實是什麽生意都做的,他做的最大的仍是藥材,所以才與兒子相識。人倒是極忠厚仗義的,也會來事,來京中結下了好多人緣。不過人家會做人,兒子自然不會讓他虧了本錢。”瞥了一眼薛平平,又笑著說道,“咱們家新出的白沙糖、蚊香、火柴,都按極優惠的價格給他,他也高興得很呢,說是迴去了必能大賺一筆。”
清寧這才欣慰地點點頭:“如此才好!正是人敬我一尺,我必敬人一丈!有來有往的才好!”
郭榮笑道:“這些桃子……伯父伯母和爺娘是不是先嚐嚐,看味道對不對,我怕直接給老太太送了去,要是不合她口味,也是不好。”
顧氏笑道:“這桃子從這外麵看品相就是極好的,哪還能不合老太太口味?哈哈……都饞得我要流口水出來了!”
清寧拿起一個桃子便朝她嘴巴上塞去:“既然都這麽饞了,那你就先吃一個解解饞!”
顧氏急忙接著放了下來:“嗐,不過是說說嘴罷了,咱們家老人都沒動,咱們先嚐了算什麽?”轉對郭榮笑道:“榮哥兒,還是先緊著老太太他們吧,我就說說笑話的。”
薛平平笑著說道:“本來我還想著做些假桃子給這三出戲做道具的,可又怕時間緊來不及,現在既然有了這些桃子,可以選一些個頭兒大、品相好的明天在戲裏麵用!”
郭榮說道:“那……我就拿去洗一洗,給三位老人家送去,讓他們都嚐個鮮!”
清寧和顧氏都笑著說去吧去吧,郭榮便帶著隨從,拿著那一籃子五月仙桃去了。
郭威清寧和張同芝顧氏隨後也站了起來,讓薛平平再對這些戲文做些修飾,便離開了。
薛平平眼睛眨了眨,心說這些戲……再修飾也就那樣了,便朝關忠義囑咐了幾句,自己也跑到廚房裏去忙活一件事了。
到了次日,郭府中人都起了個大早。便是要去上早朝的郭威,也請了假迴來。朝堂上包括皇帝石敬瑭,都知道他為失散好幾年、才迴來不久的養母韓氏祝壽。
石敬瑭還特意提前散了朝會,留下郭威去了偏殿說話,親批了他三天假,並告訴他,到時候說不定皇後也要去給韓氏祝壽。
這倒把郭威給嚇住了,急忙拜謝婉拒。
石敬瑭則笑著說道:“文仲,你與旁人不同,與朕是情誼甚篤的老兄弟,其實你我君臣這些年來所結下的情誼,又何異於骨肉兄弟?皇後若是按輩份來說,也是你的長嫂,令堂先前與卿失散,深究起來與朕也有關聯,皇後去拜會一下,給老太太賀壽也是應有之誼,文仲不必惶恐!”見郭威還要推辭,便帶著些傷感的情緒說道:“文仲亦知,朕自舉義師革唐之命,不少親人被各路醜獠殺害,朕與皇後其實都把你們這些老兄弟都視為自己的親人一般來看待。皇後去你府中,不單單是為老太太祝壽,也是想找些人說說話散散心啊!”
郭威臨拜別時恭恭敬敬地說道:“陛下放心,皇後去臣那裏,由臣妻、臣三嫂魏國夫人、臣六嫂等女眷陪同,一定會讓皇後興盡而歸!”
清寧是四品郡君,李三娘是一品魏國夫人,唯劉延慶妻魏氏品級低了點,但也有朝廷六品賜封,但她又是郭威的親家母,有此身份也可以參與陪同皇後。石敬瑭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隨後又笑著問道道:“聽說令郎平哥兒又編排出了三出大戲讓大樂署、教坊司排練上了,朕聽說那三出大戲,唱做俱佳,是從未有過的大台戲文,不知你家平哥兒是從哪裏得來?”
郭威一聽,不禁苦笑一聲:“陛下,臣亦有此疑惑,他與臣失散這些年,一直是他祖母帶著他,俱臣妻義姐武氏稱,是在太行山南麓的修武境內的一個小山村裏隱居。小村無名,又在深山之中,咱們君臣先前都沒想到,所以這些年來尋找得甚苦卻也無果。去年夏天遇到變故,平哥兒方與她們失散,直到除夕那夜與臣夫妻相遇。其間不過小半年時間,按理說隻有這半年時間我們不知道他的動向,先前問他時,他也有些糊裏糊塗,就真的弄不清楚了。或許就在那段時間內有什麽際遇,也未可知。隻是……”他有些頭痛地揉了揉額頭,“隻是……僅僅就半年時間,他怎麽就能學到那麽多東西還都能記得住?”
郭威口中的清寧義姐便是武麗雲,對她的情況石敬瑭比郭威清寧夫妻還要知道的清楚,而且武麗雲早就把那些情況告訴了石敬瑭。詭異的是,他們所有與薛平平有關的人,都弄不清楚薛平平到底是從哪裏學來了那麽龐雜的技藝。
石敬瑭暗自歎息一聲,點點頭道:“文仲不必心焦,弄不清楚就別去弄別去想了,孩子多些技藝在身,總比一事無成什麽也不懂的要好!隻是孩子還小,朕聽說你們家弟妹也在為平哥兒尋找老師,找了幾個還未曾有滿意的,依朕之意,平哥兒與朕的七哥兒年歲相仿,不如讓他進宮來與七哥一塊上學如何?”
郭威一怔,頓時感動起來,急忙拜倒謝道:“陛下……這……這如何使得?陛下隆恩,臣雖粉身碎骨也無以報答。隻是……隻是……陛下亦知臣那幼子……頑劣非常,在臣府中幾乎天天都將臣妻給氣得七竅生煙,若是進宮來……他要是作起妖來……驚嚇到了七哥,臣怎麽擔得起?”
石敬瑭急忙將他扶起,想起薛平平被清寧逼到臥榻下麵還跟清寧對著拍打床板,並叫囂著“大丈夫說不出來就不出來”的那場景,頓時又忍俊不禁,噗嗤笑了出來,連連擺手道:“小孩子調皮是天性是常事,他要是跟個姑娘似的坐哪兒半天不動,咱還不得擔心死啊?隻是你家平哥兒皮得過了點,不過也不是什麽大事兒!朕想起朕幼時,不一樣與同齡幼兒大不一樣?再說了,宮中老師也不會由著他調皮搗蛋,一樣會管教的,到時候你們夫妻可不許心疼,不能埋怨朕啊!”
郭威道:“哎呀,陛下,這不但是臣子的福分,也是臣全家的福分,豈有埋怨陛下之理?那不成了忘恩負義之徒了?”
石敬瑭笑道:“卿不必過謙,如今天色不早,且迴去好生安排,務必讓老人家開開心心地樂上一天!”
郭威便即拜辭出宮,自迴府中。
因郭威被皇帝留在宮中說了一會兒話,朝臣中有與郭威交好的,此時已經迴家與家眷帶著禮物來到了郭府,他迴來算是晚的了。好在府中提前來的有張貞、劉延慶他們代郭威接待男客,有清寧、李三娘、劉延慶妻魏氏、張貞妻陸氏等通家之好的女眷陪同女客。郭威換了常服,便來正廳陪著客人說話。
這時家人來報,說是宰相李崧、楊光遠二人也來府中,說是給老太太賀壽,已經進了府門。郭威一聽,與劉知遠等人對視一眼,都有些驚異。這兩位宰相,在朝堂中可是與劉知遠、郭威他們一直處於敵對狀態!
劉知遠已經正式卸任禁軍統領一職,與新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景延廣進行了正式交接。但他身上仍掛著禁軍都指揮使的虛銜,還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銜,正式上任北京留守一職,已經去過太原進行了初步安置,此次迴朝來是跟晉廷打擂台的。原先朝廷答應下撥的錢糧不但少不說,而且連一半都沒有實際到他留守府的賬上。雖有郭威先前私贈的一筆錢款,但那是另有大用的,而且不可能明打明的用於留守府的公賬。對於一個政權來說,有人公器私用自然不行,但私器公用也是行不通的,公私不分很容易造成諸多隱患,這個道理不但劉知遠等人懂得,皇帝石敬瑭自然也懂得。
但如今晉廷已經與安重榮、安重進撕破了臉,正式開打,北南兩處同時用兵,有點錢糧也得先供給北南兩個招討行營,否則前方軍兵嘩變那可是能動搖晉廷的根本的;如此一來本來就能到處跑耗子的國庫裏如今更加四麵漏風,哪還能撥出錢糧來給他?
但劉知遠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你朝廷本來撥給我的錢糧就少,現在我不爭那數額多少了,你也總不能連原先定下的撥款也不給我吧?便跟石敬瑭和幾位宰相、尤其是和凝那位才升了官、仍負責朝廷度支的新進宰相磨嘰,鬧得那幾位一見他就頭大如鬥,但人家又占著理了,而且也不是胡攪蠻纏,隻能好言好語的給他說好話,請他稍等。
劉知遠便在自家府裏等候著,聽說義弟郭威養母平安歸來,也替他高興,當天便來拜會,跟老太太磕了個頭。這讓韓氏也有點忐忑,看著養子兼外甥,見郭威隻是微笑著點點頭,神情如常,便也放下心來,安然受了他這大禮。
等到韓氏壽誕的正日子這天,因郭威要上早朝,劉知遠、李三娘夫妻攜一家老小,都早早的便來到郭府中,與劉延慶魏氏夫妻一起代郭威接待起來賓。劉知遠現在是北京留守是外官,上不上朝看需要,而劉延慶官職則還有點低,不是朝官,沒有資格上朝。另外與郭威交好的符彥卿、趙宏殷、張貞等人,都早早來到,一起幫郭府支應著。
此時聽在府門口迎客的郭榮派家人來報,說是有兩位宰相親自上門來給郭府老太太賀壽,不管以前關係怎樣,那郭威也得親自出去相迎。劉知遠則端坐不動,另幾位也陪著他依然如故。
郭威疾步走到前麵,迎著李崧、楊光遠兩位宰相,遠遠地便躬身施禮:“不意郭某家慈壽誕,竟然驚動了兩位相公,郭威深感慚愧,迎接大駕來遲,還望二位相公勿罪!”
兩位宰相笑著還了一禮,李崧笑道:“文仲,你我同僚數載,以前雖有爭執,也不過是為了公事,咱們之間倒無什麽恩怨,你令堂高壽,帖子下遍了同僚,卻無我等,是不是以為我們會因公廢私,對你個人有什麽成見呢?”
楊光遠也接著說道:“就是!文仲與楊某也是如此啊,咱們先前雖有爭執,卻也從無私怨,令堂高壽,我在家裏等著你的帖子呢,卻始終不見,便和李相商議了一下,今天同來,文仲……你不會怪我們這倆不速之客,不告而來吧?”
郭威急忙道歉:“兩位相公言重了!隻是家慈歸來突然,雖是整壽,但時間太過緊湊,準備無多,也怕怠慢諸位貴客,所以本來隻是想著私下裏辦一下,並不曾想著鬧這麽大的動靜。看來還是郭某考慮不周,是某的不是,如今某無話可說,唯有慚愧,待會自罰三盞,如何?”
李崧笑著指了指他道:“文仲,我們可是聯袂而來……”楊光遠也跟著湊趣兒:“兩人可不是三盞嘍!”
郭威見人家如此給麵子,好像以前的齷齪根本不存在似的,也笑起來;“那兩位相公說罰多少,郭某都認了!誰讓某做錯了呢!”
李崧笑著拍了下手道:“好!不愧是郭文仲,爽快!”
郭威笑著便往裏麵讓:“二位相公,請正廳待茶!”
李崧看了楊光遠一眼,擺擺手道:“如今是來給令堂賀壽的,總得給老太太見個禮才是啊!”楊光遠也跟著連連點頭:“對對!”
既然真的是來給老太太賀壽的,人家要來給老太太見個禮,這是正事,而且郭威也不能阻攔,便領著他們來見韓氏。
雖然韓氏也有些驚愕,但劉知遠的禮都坦然受了,再來兩個宰相也就不奇怪。但李崧和楊光遠不可能像劉知遠那樣磕頭,一揖長拜也是正經的禮數。隨後郭威便領著二位相公去正廳待茶。
等到快到了巳初時分也就是大約上午九點多,郭榮便來詢問,曾經下帖子邀請的客人,已經差不多到了齊了,是否開席。說是差不多,是因為也曾向齊王石重貴這樣的王爺請石應芳代送個請帖。
石重貴身份不同普通朝臣,乃是當今朝中身份最高的親王,郭威若是親自去送請帖,恭敬倒是恭敬了,但有點以勢逼人的意思了;但通過石應芳代送,意思有了,來不來全看齊王自己方便不方便。
當然,按石應芳的意思,那位剡王妃馮氏,清寧也曾經親自去請了過來。那馮氏本來一人獨自在偌大的王府內,冷冷清清的鬱鬱寡歡,當清寧來請時,竟然有些羞澀,當然也極為高興,便即準備了幾樣禮物,隨後便來了郭府。但她未帶王妃儀仗,也未著王妃服飾,隻是平常貴婦打扮,帶著幾個侍女,乘坐一輛馬車便即趕到郭府中,自然由幾位身份貴重的命婦陪著她,開始還說些閑話,後來聽說郭府西院在排練大戲,就根本忍不住好奇心了,帶著個侍女便悄悄來到郭府西院來看熱鬧。
既然馮氏要獨自去看熱鬧,清寧也不打算揭穿,便讓花嬸子派幾個伶俐的婦人跟著服侍著,既不能怠慢了,也不要阻礙這位王妃看熱鬧。
郭威想了想道:“三出戲都沒什麽妨礙忌諱的,明天都可以演。隻是……汾陽郡王與現在雖然相隔了二百來年,而且其與我家也不是同一郡望,但按其源頭來說,仍屬同宗,都是源出於周代分封的同姓之國虢國。汾陽郡王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年八十五而壽終正寢。福祿壽考四全,曆代如唐代汾陽郡王者罕有,也是曆代臣子的典範。你排練出這出大戲,本無任何忌諱,但世人皆知汾陽郡王與我家同宗而異望,隻怕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說到這裏,他沉吟一下,沒有說下去。
清寧倒是明白他話中沒提及的意思,皺眉說道:“便是沒這出戲,那些人就不找你麻煩了?咱娘安然無恙迴來,又恰逢她老人家六十大壽,編幾出戲給老人家賀壽誰都說不出什麽來!便是汾陽郡王……那雖是咱們家的本宗,但一二百年來,其忠義之名貫於寰宇,便是勾欄瓦舍中的那些藝人說話人,也在紛紛揚揚地說著他的傳說故事,也沒見官府來管過,咱們唱一出戲,又是頌揚忠義之輩方能得福祿壽考俱全的好戲文,無論誰都挑不出毛病來!便是陛下那裏……怕也是希望你能做汾陽郡王第二吧?若是有人硬是豆腐裏麵挑石頭,雞蛋裏挑骨頭……嗬嗬……那隻能是別有用心,其心叵測!”
郭威一聽,看了妻子一眼,輕輕歎息一聲,默然不答。
張同芝先前並未說話,此時也看著郭威說道:“文仲,依愚兄看這戲真的如弟妹所說,沒有什麽忌諱妨礙的,你是不是多慮了?”
郭威微微搖了搖頭,又輕輕笑了起來:“或許是吧!”隨後又看著薛平平道,“那就這樣吧。隻是我看那出《麻姑獻壽》有幾場是不是轉換的太過生硬,是不是要再修飾一下?”
薛平平一聽,便有些尷尬,撓了撓後腦勺,支吾了一下方才說道:“那個戲以前我不喜歡看,有些地方沒記全,所以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郭威、清寧、張同芝、顧氏幾人一聽他如此說,都不約而同地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是一震!
這種大戲……曲牌至少得幾十個,出演的角色大大小小好幾十,全戲演完都得一個時辰,便是在他們的經曆和認知中,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甚至聽說過的,而薛平平卻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他至少不止看過一次,那他真的是在神仙洞府中看過的?不然這天底下哪裏會有如此龐大的戲文?便是有“梨園天子”之稱的唐明皇和唐莊宗他們的梨園之中,也絕對沒有!他還“不喜歡看”,那肯定也有喜歡看的,那得看過多少此類大戲?不知他的記憶之中,還有多少此類大戲?
顧氏倒沒想那麽多,看完這三出戲後,隻覺得意猶未盡,隻想再看一遍,好在這戲明天就會正式演出,她還能再過一遍戲癮,便笑著說道:“好孩子,你這已經做的很好很好了!你那些既好聽又好看的新鮮歌舞就不說了,還能排出這從來沒有過的大戲來給你奶奶賀壽,我估計你奶奶看到,能高興得暈過去!”
薛平平一咧嘴道:“還是別暈過去,那我不得嚇死啊?”瞥了一眼清寧,心說奶奶真要有什麽意外,那她還不得往死裏揍我啊?但他怎麽會希望奶奶出什麽事?這個世界裏他最親最敬的便是祖母韓氏了,雖然這祖孫關係對於他來說,還是有點糊裏糊塗的,但這些年被她當親孫子一樣嗬護著長大,那種在各自生命裏種下來的深厚親情,使得他們便不是親祖孫也變成了親祖孫了!
這時西邊邊門打開,從外麵駛進來一輛牛車,郭榮騎著馬跟在後邊。眾人進來後,郭榮下馬後便直接過來,朝四位長輩施了禮後,又興高采烈地說道:“爺、娘,伯父、嬸子,你們看我弄來了什麽?”說著讓隨從提過一個大竹籃子,放在桌案上。
眾人看去,不覺都是一喜。那竹籃裏裝著滿滿一籃子成年人拳頭大小的桃子,個個粉嫩帶毛,淺淺的嫩綠中帶著隱隱的血色。清寧笑道:“這是南邊過來的桃子吧?”
郭榮笑道:“祖母六十整壽,我踅摸著怎麽也得弄些好桃子迴來啊?壽桃壽桃,賀壽沒有好桃子可難免有些美中不足,可巧一位義陽的客商與兒子交情好,販來好些車的桃子,隻是路太遠了,他們緊趕慢趕還是有些爛掉了。這些桃子都是挑過的好桃,當地有名的‘五月仙’!”說到這裏他笑了笑,又接著說道,“他先來咱們家店裏見我,聽說咱們家老太太過壽,便送了這一車桃子當賀禮。”
清寧笑道:“雖然是些桃子,可也是人家好不容易給送來的,路上還壞了好些,這又挑好的送了一車,怕不要賠了?”
郭榮笑道:“說是販桃,其實是什麽生意都做的,他做的最大的仍是藥材,所以才與兒子相識。人倒是極忠厚仗義的,也會來事,來京中結下了好多人緣。不過人家會做人,兒子自然不會讓他虧了本錢。”瞥了一眼薛平平,又笑著說道,“咱們家新出的白沙糖、蚊香、火柴,都按極優惠的價格給他,他也高興得很呢,說是迴去了必能大賺一筆。”
清寧這才欣慰地點點頭:“如此才好!正是人敬我一尺,我必敬人一丈!有來有往的才好!”
郭榮笑道:“這些桃子……伯父伯母和爺娘是不是先嚐嚐,看味道對不對,我怕直接給老太太送了去,要是不合她口味,也是不好。”
顧氏笑道:“這桃子從這外麵看品相就是極好的,哪還能不合老太太口味?哈哈……都饞得我要流口水出來了!”
清寧拿起一個桃子便朝她嘴巴上塞去:“既然都這麽饞了,那你就先吃一個解解饞!”
顧氏急忙接著放了下來:“嗐,不過是說說嘴罷了,咱們家老人都沒動,咱們先嚐了算什麽?”轉對郭榮笑道:“榮哥兒,還是先緊著老太太他們吧,我就說說笑話的。”
薛平平笑著說道:“本來我還想著做些假桃子給這三出戲做道具的,可又怕時間緊來不及,現在既然有了這些桃子,可以選一些個頭兒大、品相好的明天在戲裏麵用!”
郭榮說道:“那……我就拿去洗一洗,給三位老人家送去,讓他們都嚐個鮮!”
清寧和顧氏都笑著說去吧去吧,郭榮便帶著隨從,拿著那一籃子五月仙桃去了。
郭威清寧和張同芝顧氏隨後也站了起來,讓薛平平再對這些戲文做些修飾,便離開了。
薛平平眼睛眨了眨,心說這些戲……再修飾也就那樣了,便朝關忠義囑咐了幾句,自己也跑到廚房裏去忙活一件事了。
到了次日,郭府中人都起了個大早。便是要去上早朝的郭威,也請了假迴來。朝堂上包括皇帝石敬瑭,都知道他為失散好幾年、才迴來不久的養母韓氏祝壽。
石敬瑭還特意提前散了朝會,留下郭威去了偏殿說話,親批了他三天假,並告訴他,到時候說不定皇後也要去給韓氏祝壽。
這倒把郭威給嚇住了,急忙拜謝婉拒。
石敬瑭則笑著說道:“文仲,你與旁人不同,與朕是情誼甚篤的老兄弟,其實你我君臣這些年來所結下的情誼,又何異於骨肉兄弟?皇後若是按輩份來說,也是你的長嫂,令堂先前與卿失散,深究起來與朕也有關聯,皇後去拜會一下,給老太太賀壽也是應有之誼,文仲不必惶恐!”見郭威還要推辭,便帶著些傷感的情緒說道:“文仲亦知,朕自舉義師革唐之命,不少親人被各路醜獠殺害,朕與皇後其實都把你們這些老兄弟都視為自己的親人一般來看待。皇後去你府中,不單單是為老太太祝壽,也是想找些人說說話散散心啊!”
郭威臨拜別時恭恭敬敬地說道:“陛下放心,皇後去臣那裏,由臣妻、臣三嫂魏國夫人、臣六嫂等女眷陪同,一定會讓皇後興盡而歸!”
清寧是四品郡君,李三娘是一品魏國夫人,唯劉延慶妻魏氏品級低了點,但也有朝廷六品賜封,但她又是郭威的親家母,有此身份也可以參與陪同皇後。石敬瑭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隨後又笑著問道道:“聽說令郎平哥兒又編排出了三出大戲讓大樂署、教坊司排練上了,朕聽說那三出大戲,唱做俱佳,是從未有過的大台戲文,不知你家平哥兒是從哪裏得來?”
郭威一聽,不禁苦笑一聲:“陛下,臣亦有此疑惑,他與臣失散這些年,一直是他祖母帶著他,俱臣妻義姐武氏稱,是在太行山南麓的修武境內的一個小山村裏隱居。小村無名,又在深山之中,咱們君臣先前都沒想到,所以這些年來尋找得甚苦卻也無果。去年夏天遇到變故,平哥兒方與她們失散,直到除夕那夜與臣夫妻相遇。其間不過小半年時間,按理說隻有這半年時間我們不知道他的動向,先前問他時,他也有些糊裏糊塗,就真的弄不清楚了。或許就在那段時間內有什麽際遇,也未可知。隻是……”他有些頭痛地揉了揉額頭,“隻是……僅僅就半年時間,他怎麽就能學到那麽多東西還都能記得住?”
郭威口中的清寧義姐便是武麗雲,對她的情況石敬瑭比郭威清寧夫妻還要知道的清楚,而且武麗雲早就把那些情況告訴了石敬瑭。詭異的是,他們所有與薛平平有關的人,都弄不清楚薛平平到底是從哪裏學來了那麽龐雜的技藝。
石敬瑭暗自歎息一聲,點點頭道:“文仲不必心焦,弄不清楚就別去弄別去想了,孩子多些技藝在身,總比一事無成什麽也不懂的要好!隻是孩子還小,朕聽說你們家弟妹也在為平哥兒尋找老師,找了幾個還未曾有滿意的,依朕之意,平哥兒與朕的七哥兒年歲相仿,不如讓他進宮來與七哥一塊上學如何?”
郭威一怔,頓時感動起來,急忙拜倒謝道:“陛下……這……這如何使得?陛下隆恩,臣雖粉身碎骨也無以報答。隻是……隻是……陛下亦知臣那幼子……頑劣非常,在臣府中幾乎天天都將臣妻給氣得七竅生煙,若是進宮來……他要是作起妖來……驚嚇到了七哥,臣怎麽擔得起?”
石敬瑭急忙將他扶起,想起薛平平被清寧逼到臥榻下麵還跟清寧對著拍打床板,並叫囂著“大丈夫說不出來就不出來”的那場景,頓時又忍俊不禁,噗嗤笑了出來,連連擺手道:“小孩子調皮是天性是常事,他要是跟個姑娘似的坐哪兒半天不動,咱還不得擔心死啊?隻是你家平哥兒皮得過了點,不過也不是什麽大事兒!朕想起朕幼時,不一樣與同齡幼兒大不一樣?再說了,宮中老師也不會由著他調皮搗蛋,一樣會管教的,到時候你們夫妻可不許心疼,不能埋怨朕啊!”
郭威道:“哎呀,陛下,這不但是臣子的福分,也是臣全家的福分,豈有埋怨陛下之理?那不成了忘恩負義之徒了?”
石敬瑭笑道:“卿不必過謙,如今天色不早,且迴去好生安排,務必讓老人家開開心心地樂上一天!”
郭威便即拜辭出宮,自迴府中。
因郭威被皇帝留在宮中說了一會兒話,朝臣中有與郭威交好的,此時已經迴家與家眷帶著禮物來到了郭府,他迴來算是晚的了。好在府中提前來的有張貞、劉延慶他們代郭威接待男客,有清寧、李三娘、劉延慶妻魏氏、張貞妻陸氏等通家之好的女眷陪同女客。郭威換了常服,便來正廳陪著客人說話。
這時家人來報,說是宰相李崧、楊光遠二人也來府中,說是給老太太賀壽,已經進了府門。郭威一聽,與劉知遠等人對視一眼,都有些驚異。這兩位宰相,在朝堂中可是與劉知遠、郭威他們一直處於敵對狀態!
劉知遠已經正式卸任禁軍統領一職,與新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景延廣進行了正式交接。但他身上仍掛著禁軍都指揮使的虛銜,還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銜,正式上任北京留守一職,已經去過太原進行了初步安置,此次迴朝來是跟晉廷打擂台的。原先朝廷答應下撥的錢糧不但少不說,而且連一半都沒有實際到他留守府的賬上。雖有郭威先前私贈的一筆錢款,但那是另有大用的,而且不可能明打明的用於留守府的公賬。對於一個政權來說,有人公器私用自然不行,但私器公用也是行不通的,公私不分很容易造成諸多隱患,這個道理不但劉知遠等人懂得,皇帝石敬瑭自然也懂得。
但如今晉廷已經與安重榮、安重進撕破了臉,正式開打,北南兩處同時用兵,有點錢糧也得先供給北南兩個招討行營,否則前方軍兵嘩變那可是能動搖晉廷的根本的;如此一來本來就能到處跑耗子的國庫裏如今更加四麵漏風,哪還能撥出錢糧來給他?
但劉知遠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你朝廷本來撥給我的錢糧就少,現在我不爭那數額多少了,你也總不能連原先定下的撥款也不給我吧?便跟石敬瑭和幾位宰相、尤其是和凝那位才升了官、仍負責朝廷度支的新進宰相磨嘰,鬧得那幾位一見他就頭大如鬥,但人家又占著理了,而且也不是胡攪蠻纏,隻能好言好語的給他說好話,請他稍等。
劉知遠便在自家府裏等候著,聽說義弟郭威養母平安歸來,也替他高興,當天便來拜會,跟老太太磕了個頭。這讓韓氏也有點忐忑,看著養子兼外甥,見郭威隻是微笑著點點頭,神情如常,便也放下心來,安然受了他這大禮。
等到韓氏壽誕的正日子這天,因郭威要上早朝,劉知遠、李三娘夫妻攜一家老小,都早早的便來到郭府中,與劉延慶魏氏夫妻一起代郭威接待起來賓。劉知遠現在是北京留守是外官,上不上朝看需要,而劉延慶官職則還有點低,不是朝官,沒有資格上朝。另外與郭威交好的符彥卿、趙宏殷、張貞等人,都早早來到,一起幫郭府支應著。
此時聽在府門口迎客的郭榮派家人來報,說是有兩位宰相親自上門來給郭府老太太賀壽,不管以前關係怎樣,那郭威也得親自出去相迎。劉知遠則端坐不動,另幾位也陪著他依然如故。
郭威疾步走到前麵,迎著李崧、楊光遠兩位宰相,遠遠地便躬身施禮:“不意郭某家慈壽誕,竟然驚動了兩位相公,郭威深感慚愧,迎接大駕來遲,還望二位相公勿罪!”
兩位宰相笑著還了一禮,李崧笑道:“文仲,你我同僚數載,以前雖有爭執,也不過是為了公事,咱們之間倒無什麽恩怨,你令堂高壽,帖子下遍了同僚,卻無我等,是不是以為我們會因公廢私,對你個人有什麽成見呢?”
楊光遠也接著說道:“就是!文仲與楊某也是如此啊,咱們先前雖有爭執,卻也從無私怨,令堂高壽,我在家裏等著你的帖子呢,卻始終不見,便和李相商議了一下,今天同來,文仲……你不會怪我們這倆不速之客,不告而來吧?”
郭威急忙道歉:“兩位相公言重了!隻是家慈歸來突然,雖是整壽,但時間太過緊湊,準備無多,也怕怠慢諸位貴客,所以本來隻是想著私下裏辦一下,並不曾想著鬧這麽大的動靜。看來還是郭某考慮不周,是某的不是,如今某無話可說,唯有慚愧,待會自罰三盞,如何?”
李崧笑著指了指他道:“文仲,我們可是聯袂而來……”楊光遠也跟著湊趣兒:“兩人可不是三盞嘍!”
郭威見人家如此給麵子,好像以前的齷齪根本不存在似的,也笑起來;“那兩位相公說罰多少,郭某都認了!誰讓某做錯了呢!”
李崧笑著拍了下手道:“好!不愧是郭文仲,爽快!”
郭威笑著便往裏麵讓:“二位相公,請正廳待茶!”
李崧看了楊光遠一眼,擺擺手道:“如今是來給令堂賀壽的,總得給老太太見個禮才是啊!”楊光遠也跟著連連點頭:“對對!”
既然真的是來給老太太賀壽的,人家要來給老太太見個禮,這是正事,而且郭威也不能阻攔,便領著他們來見韓氏。
雖然韓氏也有些驚愕,但劉知遠的禮都坦然受了,再來兩個宰相也就不奇怪。但李崧和楊光遠不可能像劉知遠那樣磕頭,一揖長拜也是正經的禮數。隨後郭威便領著二位相公去正廳待茶。
等到快到了巳初時分也就是大約上午九點多,郭榮便來詢問,曾經下帖子邀請的客人,已經差不多到了齊了,是否開席。說是差不多,是因為也曾向齊王石重貴這樣的王爺請石應芳代送個請帖。
石重貴身份不同普通朝臣,乃是當今朝中身份最高的親王,郭威若是親自去送請帖,恭敬倒是恭敬了,但有點以勢逼人的意思了;但通過石應芳代送,意思有了,來不來全看齊王自己方便不方便。
當然,按石應芳的意思,那位剡王妃馮氏,清寧也曾經親自去請了過來。那馮氏本來一人獨自在偌大的王府內,冷冷清清的鬱鬱寡歡,當清寧來請時,竟然有些羞澀,當然也極為高興,便即準備了幾樣禮物,隨後便來了郭府。但她未帶王妃儀仗,也未著王妃服飾,隻是平常貴婦打扮,帶著幾個侍女,乘坐一輛馬車便即趕到郭府中,自然由幾位身份貴重的命婦陪著她,開始還說些閑話,後來聽說郭府西院在排練大戲,就根本忍不住好奇心了,帶著個侍女便悄悄來到郭府西院來看熱鬧。
既然馮氏要獨自去看熱鬧,清寧也不打算揭穿,便讓花嬸子派幾個伶俐的婦人跟著服侍著,既不能怠慢了,也不要阻礙這位王妃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