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會歡迎老朽?嗬嗬~那是不存在的,它們不跑出來給老朽搗亂,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作為一名有事兒沒事兒就往山上跑的人,孫思邈對此十分清楚。
得了,火狐狸都已經跑了,那我們也趕緊上路吧!
“爺爺,這裏實在是太難走了,根本就沒有路嘛!”
孫思邈帶著大家,沒有走有路的山前,而是繞過山腳,穿過一段崎嶇狹長的山穀,直接來到了太乙山的裏麵。
這裏荊棘密布,樹高林密,人跡罕至,自然無路可走。
冬梅的雙手,不是用來撥拉遮擋前路的樹枝,就是為了向上攀爬,而去抓住那些高高凸起的山石,自己都覺得自己的雙手不夠用,哪裏還有餘力去攙扶孫思邈。
不過孫思邈有木棍扶著,倒也能行動自如。
“丫頭,山前峪口的太乙宮裏,有不少老朽的故人在那裏修道。若走山前,必經太乙宮。你說,他們見到老朽,會不會強留老朽問道?所以呀,還是避開他們的好,省得麻煩。”
孫思邈口中所說的太乙宮,位於陝西秦嶺翠華山的腳下,而翠華山,也隻是終南太乙山中的其中一座山峰而已。
太乙宮始建於漢武帝於元封初(公元前110)年,成因是因為漢武帝做了一個夢,夢裏有一位太乙山神與他講經說道,於是第二年,他便在終南山大和峪口翠華山的腳下,興建起了太乙宮,以祭太乙山神。
太乙宮直至光熹元年(公元189),才有道士入宮修道。
孫思邈和太乙宮裏的道士所修之道,大有不同。
一個看重的是天地水,重在自然,與天地相親。
據說,元夕日(正月十五為天官誕辰之日);中元日(七月十五為地官誕辰之日);下元日(十月十五為水官誕辰之日),便與道教有關,筆者也不知其內容的真假。
不過後世的道教,之所以沒有佛教昌盛,大體也與道教的理念有關,這些內容以後再說,這裏就不多說了。
而孫思邈修的是天地人道,重在入世,與人為親。
在他看來,不修人道,太過孤芳自賞,難成大道。
不是有那麽一句古話嗎?
叫做道不同不相為謀!
所以孫思邈不想與他人爭論,也就不願意與之見麵,這是正常人做出的最正常的選擇。
隻是這樣一來,進山的道路,無端端的便多出一大截難行的路來,讓大家都跟著他多受了不少的苦。
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搜尋,孫思邈一行人收獲頗豐。
鬆針、鬆脂、雲母、黃精、靈芝、茯苓、何首烏、太白米、太白梅、太白茶、紫色狼毒、獨角蓮、天藍星、龍鳳草、鐵筷子、黨參、當歸、川芎、白術、黃芪、黃連、金銀花、貝母、茯苓、杜仲、天麻、凹舌蘭、手參、綬草、石斛等等等等,采摘了滿滿當當幾十大筐。
(裏麵的藥材名錄,有許多與季節不符,不過筆者隻是想要表明太乙山藥材之豐富而已,請讀者切勿較真,多謝!)
孫思邈擔心藥材的藥效會有所流失,所以,所有藥材均用藥材生長附近的苔蘚包覆,隻是這樣一來,福王府府兵們的負重,便又無端端的增加了不少重量。
當所有人都以為藥材采收了這麽多,此次采藥之旅應該快要結束的時候,孫思邈卻下了一道,令他們倍感絕望的命令。
“繼續向山頂進發。”
此道命令一下,不僅府兵們不解,就連冬梅也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來。
“爺爺,我們進山都快一個月了,采收了如此多的藥材,難道這些還不夠用嗎?”
既然有人不明白,那就必須得跟他們解釋清楚,要不然他們就會別扭,進而便會產生矛盾,那對以後的行事,十分不利。
“丫頭,爺爺我還需要解毒之藥雲霧草、毒蓮、鐵燈苔、四梁八柱和大黃。尤其是大黃,具有奪關斬將之功,犁庭掃穴之能,是必不可少的解毒聖藥,而這些藥材,大都生長在高山之上,雲霧以裏,丫頭,你說我們能不繼續向上嗎?”
四梁(君梁)八柱(臣柱)不是指一味藥材,而是四加八,一共一十幾味藥材。
其中包括桃兒七、長春七、金牛七、鐵牛七、屍兒七、朱砂七、紅毛七、盤龍七、太白三七、竹根七、鳳尾七、大救駕等。
(這些藥材具體的生長環境,筆者也不知道,權且就這麽著吧。)
孫思邈沒有明說為何需要這些解毒之藥,但是他知道,冬梅一聽就會明白。
隻要關乎李代性命的事兒,就是要冬梅上天入地,她也會在所不辭,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她也會在所不惜,否則她就不會親自上山,為李代采藥來。
“好!那我們就繼續登山,一定要把您所說的這些種藥材,全都找到。”
全部都找到,太不現實,能夠找到一半,便已是萬幸,都應該沐浴更衣,謝天謝地了。
不過這些心裏話,孫思邈並沒有說出來,免得打擊到大家的積極性。
雲霧,斷崖,鬆柏,以及漫山遍野的鮮花綠草,鑄就出太乙山如畫卷般的瑰麗。
人間盛景不過如此。
隻是此處斷崖,卻成了一道天塹,將天地隔斷,使山頂宛如天涯。
“爺爺?”
孫思邈遙望著險峻的太乙峰頂,麵露沉思之色。
他駐足站立的地方,是他不止一次,曾經停留過的地方,而對麵的山峰之上,卻是他這一生,都從未涉足過的地方。
這裏,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采藥人,都不敢輕易涉足。
這一次,能否能成功登上山頂,就要看李代府上的那些個府兵了。
這一刻,孫思邈無比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堅決拒絕冬梅等人的跟隨,否則現在,他又得望峰興歎了。
揮手將薛崇文叫到身邊,手指孤峰斷崖,孫思邈麵色凝重,被山風吹起的須發,飄飄欲飛,長袍衣擺被風吹的咧咧作響。
“薛將軍,此處斷崖能降服否?”
薛崇文被老神仙異常沉重的語氣給嚇著了,也被孤峰斷崖的險峻給唬住了,更被孫思邈和冬梅期盼的眼神,給刺痛了。
“孫神醫,梅娘子,在下定當竭盡全力,盡力為之。”
作為一名有事兒沒事兒就往山上跑的人,孫思邈對此十分清楚。
得了,火狐狸都已經跑了,那我們也趕緊上路吧!
“爺爺,這裏實在是太難走了,根本就沒有路嘛!”
孫思邈帶著大家,沒有走有路的山前,而是繞過山腳,穿過一段崎嶇狹長的山穀,直接來到了太乙山的裏麵。
這裏荊棘密布,樹高林密,人跡罕至,自然無路可走。
冬梅的雙手,不是用來撥拉遮擋前路的樹枝,就是為了向上攀爬,而去抓住那些高高凸起的山石,自己都覺得自己的雙手不夠用,哪裏還有餘力去攙扶孫思邈。
不過孫思邈有木棍扶著,倒也能行動自如。
“丫頭,山前峪口的太乙宮裏,有不少老朽的故人在那裏修道。若走山前,必經太乙宮。你說,他們見到老朽,會不會強留老朽問道?所以呀,還是避開他們的好,省得麻煩。”
孫思邈口中所說的太乙宮,位於陝西秦嶺翠華山的腳下,而翠華山,也隻是終南太乙山中的其中一座山峰而已。
太乙宮始建於漢武帝於元封初(公元前110)年,成因是因為漢武帝做了一個夢,夢裏有一位太乙山神與他講經說道,於是第二年,他便在終南山大和峪口翠華山的腳下,興建起了太乙宮,以祭太乙山神。
太乙宮直至光熹元年(公元189),才有道士入宮修道。
孫思邈和太乙宮裏的道士所修之道,大有不同。
一個看重的是天地水,重在自然,與天地相親。
據說,元夕日(正月十五為天官誕辰之日);中元日(七月十五為地官誕辰之日);下元日(十月十五為水官誕辰之日),便與道教有關,筆者也不知其內容的真假。
不過後世的道教,之所以沒有佛教昌盛,大體也與道教的理念有關,這些內容以後再說,這裏就不多說了。
而孫思邈修的是天地人道,重在入世,與人為親。
在他看來,不修人道,太過孤芳自賞,難成大道。
不是有那麽一句古話嗎?
叫做道不同不相為謀!
所以孫思邈不想與他人爭論,也就不願意與之見麵,這是正常人做出的最正常的選擇。
隻是這樣一來,進山的道路,無端端的便多出一大截難行的路來,讓大家都跟著他多受了不少的苦。
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搜尋,孫思邈一行人收獲頗豐。
鬆針、鬆脂、雲母、黃精、靈芝、茯苓、何首烏、太白米、太白梅、太白茶、紫色狼毒、獨角蓮、天藍星、龍鳳草、鐵筷子、黨參、當歸、川芎、白術、黃芪、黃連、金銀花、貝母、茯苓、杜仲、天麻、凹舌蘭、手參、綬草、石斛等等等等,采摘了滿滿當當幾十大筐。
(裏麵的藥材名錄,有許多與季節不符,不過筆者隻是想要表明太乙山藥材之豐富而已,請讀者切勿較真,多謝!)
孫思邈擔心藥材的藥效會有所流失,所以,所有藥材均用藥材生長附近的苔蘚包覆,隻是這樣一來,福王府府兵們的負重,便又無端端的增加了不少重量。
當所有人都以為藥材采收了這麽多,此次采藥之旅應該快要結束的時候,孫思邈卻下了一道,令他們倍感絕望的命令。
“繼續向山頂進發。”
此道命令一下,不僅府兵們不解,就連冬梅也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來。
“爺爺,我們進山都快一個月了,采收了如此多的藥材,難道這些還不夠用嗎?”
既然有人不明白,那就必須得跟他們解釋清楚,要不然他們就會別扭,進而便會產生矛盾,那對以後的行事,十分不利。
“丫頭,爺爺我還需要解毒之藥雲霧草、毒蓮、鐵燈苔、四梁八柱和大黃。尤其是大黃,具有奪關斬將之功,犁庭掃穴之能,是必不可少的解毒聖藥,而這些藥材,大都生長在高山之上,雲霧以裏,丫頭,你說我們能不繼續向上嗎?”
四梁(君梁)八柱(臣柱)不是指一味藥材,而是四加八,一共一十幾味藥材。
其中包括桃兒七、長春七、金牛七、鐵牛七、屍兒七、朱砂七、紅毛七、盤龍七、太白三七、竹根七、鳳尾七、大救駕等。
(這些藥材具體的生長環境,筆者也不知道,權且就這麽著吧。)
孫思邈沒有明說為何需要這些解毒之藥,但是他知道,冬梅一聽就會明白。
隻要關乎李代性命的事兒,就是要冬梅上天入地,她也會在所不辭,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她也會在所不惜,否則她就不會親自上山,為李代采藥來。
“好!那我們就繼續登山,一定要把您所說的這些種藥材,全都找到。”
全部都找到,太不現實,能夠找到一半,便已是萬幸,都應該沐浴更衣,謝天謝地了。
不過這些心裏話,孫思邈並沒有說出來,免得打擊到大家的積極性。
雲霧,斷崖,鬆柏,以及漫山遍野的鮮花綠草,鑄就出太乙山如畫卷般的瑰麗。
人間盛景不過如此。
隻是此處斷崖,卻成了一道天塹,將天地隔斷,使山頂宛如天涯。
“爺爺?”
孫思邈遙望著險峻的太乙峰頂,麵露沉思之色。
他駐足站立的地方,是他不止一次,曾經停留過的地方,而對麵的山峰之上,卻是他這一生,都從未涉足過的地方。
這裏,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采藥人,都不敢輕易涉足。
這一次,能否能成功登上山頂,就要看李代府上的那些個府兵了。
這一刻,孫思邈無比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堅決拒絕冬梅等人的跟隨,否則現在,他又得望峰興歎了。
揮手將薛崇文叫到身邊,手指孤峰斷崖,孫思邈麵色凝重,被山風吹起的須發,飄飄欲飛,長袍衣擺被風吹的咧咧作響。
“薛將軍,此處斷崖能降服否?”
薛崇文被老神仙異常沉重的語氣給嚇著了,也被孤峰斷崖的險峻給唬住了,更被孫思邈和冬梅期盼的眼神,給刺痛了。
“孫神醫,梅娘子,在下定當竭盡全力,盡力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