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趕往長安城裏販賣鮮花的百姓特別多。


    自開春伊始,就有百姓手提肩扛,成群結隊,將裝有鮮花的籮筐,一筐接著一筐,連續不斷的運進長安城。


    每日清晨,沿著朱雀大街運送鮮花的人群,就像一條用鮮花裝點的花龍,起伏連綿,蜿蜒不絕。


    直至仲夏之後,待百花競相開放,運進長安城的鮮花那就更多了。


    整個城市的上空,到處都彌漫著花的芬芳,花香之濃烈,仿若將人置身於花海之中。


    無論你走到哪裏,亦或者是深居內院之人,隻需要一個愜意的唿吸,就能夠享受得到花的甘甜。


    成山一樣的鮮花,和成海一樣的人群,相得益彰,鼎沸嬉戲,好似節日一般熱鬧。


    李代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當初隻是想要多賺一點兒小錢,想著多一份收入的下意之舉,居然造就出一個節日般的大集會來。


    更加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沿街購買鮮花最多的人,居然還不是製作香水的各個工坊,反而是在長安城中生活的百姓。


    就連終日深閨不見天,一日行路不過百的各家千金美嬌娘們,也經受不住花香的誘惑,紛紛結伴上街采購欣賞。


    有文人騷客見此盛景,滿懷激動之餘,不禁賦詩言道:


    ‘衝天香陣透長安(唐·黃巢《不第後賦菊》),連衽成帷盛世來。一半娉娉婷婷,一半婷婷聘聘,誰道是天上人間?’


    此言傳到李世民的耳中,鬱悶了好幾日的心情,當即便消減輕鬆了不少,不禁心懷快慰道:


    “好一句衝天香陣透長安,連衽成帷盛世來!這是朕即喜得皇子之後,所聽到的最合心意之祝福!此人大才。來人,快將此人速速尋來,朕要重重賞之。”


    唐貞觀二年初夏,高宗降世,得名李治,小字雉奴。


    之所以稱唿他為雉奴,源於長孫皇後的一個夢。


    夢裏百鳥齊飛,卻隻有一隻小鳥得以自在,長孫皇後便於夢境之中,稱唿其為雉奴。


    (對於李治的小字,有人寫作稚奴二字,但筆者更傾向於上者。因為稚奴之稚,有弱小且稚嫩的意思,是以稚奴便可以解釋為弱小的奴隸,實在是難以理解。而雉為鳥,兩相比較之下,雉奴相對要好上一些。)


    李世民一心想要開創出一片,前無古人而後無來者的盛世,而今盛世在文人墨客的筆下,連衽成帷的到來,他焉能不樂?


    於是在開心之餘,接連下了好幾道聖諭,其中一條,居然是允許百姓們,在朱雀大街兩側擺攤賣花,真真令人意想不到。


    朱雀大街原本是不允許任何人逗留之地,如此一來,整條街道瞬間便變得車水馬龍,人潮湧動,更加的熱鬧紛繁。


    好在朱雀大街一百五十五米的寬度,足夠寬闊,倒也不用擔心堵塞道路,隻不過治安就變成了長安兩縣的頭疼之事。


    冬梅知畫二女,本不需要親自出門采買鮮花,有外事經理玉兒和代理大管家王仲叔二人負責,就足以應對此事。


    但是長安城的熱鬧,實在是令人不忍不參與進去,再有自開春以來,二女也一直在王府裏忙忙碌碌,終不得閑,任誰也經受不住日複一日的千篇一律。


    這不,一大清早,二女便身著盛裝,精心打扮了一番,沒有驚動任何人,僅她二人,各頭戴一頂淺陋,便洋洋灑灑出門逛街去了。


    “知畫,還是宮裝穿著漂亮,王爺所設計的衣服,也隻有在幹活的時候穿著方便,那式樣其實一點兒也不好看。”


    褪下福王府的工作製服,換上昔日豔麗的宮裝,冬梅整個人都變得神采飛揚起來,精神狀態出奇的好,仿佛褪下的是一道枷鎖,而不僅僅隻是一件衣服。


    “姐姐,誰說不是呢!也不知道王爺當初是如何想的。所設計出的衣服難看不說,還不分男女,非要讓咱們福王府的人都必須穿著,真真是令人難以忍受。”


    雖說第一件王府製服,就是出自冬梅知畫二人之手,但是在那個時候,她們也隻當是李代一時異想天開,一時胡鬧而已。


    未曾想,有朝一日,她們自己也有穿著的那一天。


    李代雖然沒有像要求別人那樣要求過她們,但是所有人都穿,唯獨她們自己那麽特殊,總覺得與福王府的人格格不入,仿佛自己不是王府之人似的。


    再說,穿著王府製服在幹活的時候,也的確是方便了許多,更不必擔心刮破弄髒,大家又何樂而不為呢!


    李代若是知道,他通過抄襲剽竊所設計出來的衣服,居然是那麽的令女人們討厭,也不知他會作何感想。


    二女一路有說有笑,邊看邊鬧,不知不覺間,已經沿著朱雀大街走出了三四裏路。


    “姐姐,我們現在就往迴走吧!這裏的鮮花數量雖然眾多,但是品類卻是少之又少,難得一見的品種,更是鳳毛麟角,再看下去,著實有些無聊。”


    此時的冬梅,也不複最開始時的興奮,也漸漸感到有些乏味。


    “嗯!我們現在上街對麵去,從那邊迴去,說不定還能有所發現呢!”


    逛街的順序古已有之,一向如此,冬梅知畫亦不能免俗。


    還別說,二女剛一趕到另一邊,就發現了一株好物。


    “妹妹你看,這裏竟然有一支白色的玫瑰,相較起常見的紅色,這支白玫瑰要好看的多了。”


    冬梅一邊說著話,一邊拉起知畫的手,趕緊往前走,生怕過去的晚了,被別人搶了先去。


    “這位娘子,這支白玫瑰要多少銅錢?”


    賣花的是一位年約四旬的婦人,身形健壯,那挎著花籃的胳膊,比冬梅的大腿還要粗。


    眼見有客與自己問價,當即爽朗的笑道:


    “小娘子,奴家的花不單賣,您若是想要,喏,這一籃子鮮花您全都拿去。”


    一籃子的鮮花,說多也不多,不過也就一百多支,可冬梅知畫隻有她二人逛街,誰往迴拿?


    再說,她們倆誰也拎不動呀!


    正在冬梅猶豫之際,一向斤斤計較的王府賬房知畫,卻上前一步靠近了說道:


    “好!我們全都要了,不過需要你幫我們給送迴去,你看如何?錢絕不會少給你就是。”


    賣花大娘子很開心,正要答應之際,卻聽人群之中,有人高聲喊道:


    “等等,你的花,大爺我全都要了!”


    (祝大家新年快樂,龍年吉祥如意!紅迭給大家拜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逆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迭並收藏大唐逆行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