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如暮鼓晨鍾,敲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從李代的聲音裏,沒有誰還聽不出李代的心意。
是啊!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大家既然能夠從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本身便是一場天大的緣分,更何況王爺說的多好多動聽啊!
沒有誰的一生會一帆豐順,更沒有誰的一生,會永遠沾染不上是非麻煩,但若是自己的身邊,有一群值得信賴的朋友相互幫襯著的話,那一定會成就人世間最美好的情事。
未來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好還是壞,又會以什麽樣的方式相處,沒有誰會提前知道,但是現在,彼此真心相待,守望相助,才是人生真理,才是每一個人,本就該有的態度。
李代的話,讓大家為之動容,在感動的同時,某些人也為自己剛才的自私行為,感到羞愧難當。
就連段師子這位半個王府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熱血有些沸騰,自己的臉龐,有些潮紅,而自己的雙手,則變得潮濕而有力。
“王爺,小人不才,願為大家效犬馬之勞。”
李代看著自告奮勇,毛遂自薦的段師子,嘴角露出耐人尋味的微笑。
段師子喜歡給美女當寵物,李代早就感覺到了,不過想當梅月英的寵物,那是想都不要想。
再說,你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為什麽隻說願為大家效犬馬之勞?
怎麽?
就一點兒也不願意為小爺我效力嗎?
李代的眼睛的確不大,但依舊炯炯有神,眼光裏,始終有光芒在閃動。
那充滿智慧的目光,馬周,王蓉,李若蘭都曾經在李代那裏見識過,就連張秀雲,對此都熟悉萬分。
而今再見,李若蘭和張秀雲的心裏,都不約而同地咯噔了一下,心道,‘完了,段師子(段師兄)把王爺給得罪下了,怕是馬上就要倒黴了。’
果不其然,隻見李代對段師子緩緩說道:
“段師兄不僅文武雙全,還古道熱腸,實在是令本王欽佩萬分。這樣也好,既然段師兄肯為大家效勞,那此去敵營探查的事情,就有勞段師兄了。有段師兄出馬,本王放一百個心。段師兄,那就有勞你了。”
這任務來的是不是有點突然,有點重啊?
怎麽感覺,王爺有點兒針對段師子的意味呢?
在場之人,除了訝異之外,心中還存有不少疑惑。
興許也隻有張秀雲明白此事的真正緣由。
不過事已至此,她還能再說些什麽呢?
李代真心相邀,段師子卻固執的沒有答應,不僅拒絕的幹脆,還一個勁兒的向王府女眷示好,能不得罪李代嗎?
然而段師子,畢竟是和她一起長大的師兄,讓師兄一個人隻身犯險,張秀雲還做不到坐視不管。
“王爺,屬下想和師兄一同前往,請您應允。”
嗬嗬~
果然還得是師兄妹呀!
在別人還在計較原因的時候,也隻有真正心懷關心的親人,才會在乎他的生與死。
“你就不必去了,讓月英從特戰隊裏麵,挑選兩名得力的幹將隨他前往也就是了,女人嘛,還是不要在草原上冒險的好。月英,你可有好的人選?”
被李代一口迴絕的張秀雲,一臉希冀的看向梅月英。
盡管她也知道,特戰隊裏無弱者,每一個人都很強,但強中更有強中手吧!她當然希望梅月英所挑選出來的人,是特戰隊裏最好最優秀的隊員。
“王爺,就阿飄和阿彪吧!他們倆個在特戰隊裏的表現,一直都十分出色。而且在磁州城的時候,他們倆就跟隨段師兄一起執行過任務,彼此之間,已經十分熟悉。想必他們三人,也願意再合作一次吧!”
阿飄和阿彪的本事,張秀雲是知道的,的確如梅月英說的那樣,萬中無一,十分出色,自身的本事,也隻比她稍遜些許而已。
有此二人隨同師兄外出辦事,張秀雲自然可以放下心來。
“段師兄,時間緊迫時不我待,本王建議你們今夜就走,七日之後,本王希望你們全都可以安然凱旋。”
不打無把握的仗,這是李代的一貫作風,他可不想稀裏糊塗的再受傷一次。
畢竟他身體裏麵的毒素依然還在,與人動手,隻會讓他傷上加傷,更難痊愈。
能不動手,還是不要動手的好!
……………………………………
李靖帶著大隊人馬去了靈州,而李恪,則帶著他殘存的府兵,向長安趕去。
當初李代從長安帶出來的五千多兵馬,在五原一戰之後,僅餘下不到一千人馬,可謂是損失慘重。
若是再算上李代從蘇烈那裏,帶走的那六百府兵,傷亡人數隻會更多。
雖說突厥人死在李代手裏的人馬更多,但李代送命閻羅的稱號,卻已經開始在軍中傳頌。
送命閻羅,兩個方麵,一個意思。
這對李代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沒有誰會喜歡跟隨一位九死一生的瘋子將軍出征,即便李代是位王爺,即便能夠收獲軍功無數。
但軍功與榮耀畢竟那都是後話,首先必須的人能夠活著迴來。
所以,能夠活著迴來的薛禮等人,在還在迴京路上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朝廷恩賞。
‘……,特嘉獎薛禮,裴天嘯,趙德仁等人千牛備身,擢升副將之職,迴京之後,上千牛衛履職,等等等等……’
幾人從王府七品家將,一躍成為朝廷正五品上的副將,可謂是一步登天,連升五級。
裴天嘯一個人躲在營帳裏麵,翻來覆去地看著手裏的文書和魚符,不禁喜極而泣。
“爹娘,孩兒做到了,從此裴家再也無人敢小瞧孩兒。”
這麽多年,自己忍辱負重,苟活至今,在任何人麵前,都表現出一副色急浪蕩的模樣,此時此刻,終於峰迴路轉,得償所願。
“我的兄弟姐妹們,我的叔叔伯伯們,從今以後,你們休想再從我這裏得到任何東西,休想!”
得償所願還有薛禮和趙德仁,當然最開心的當屬李恪。
‘上柱國,護國大將軍’的名號,同樣讓李恪激動的熱淚盈眶。
“母妃,兒臣做到了……”
從李代的聲音裏,沒有誰還聽不出李代的心意。
是啊!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大家既然能夠從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本身便是一場天大的緣分,更何況王爺說的多好多動聽啊!
沒有誰的一生會一帆豐順,更沒有誰的一生,會永遠沾染不上是非麻煩,但若是自己的身邊,有一群值得信賴的朋友相互幫襯著的話,那一定會成就人世間最美好的情事。
未來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好還是壞,又會以什麽樣的方式相處,沒有誰會提前知道,但是現在,彼此真心相待,守望相助,才是人生真理,才是每一個人,本就該有的態度。
李代的話,讓大家為之動容,在感動的同時,某些人也為自己剛才的自私行為,感到羞愧難當。
就連段師子這位半個王府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熱血有些沸騰,自己的臉龐,有些潮紅,而自己的雙手,則變得潮濕而有力。
“王爺,小人不才,願為大家效犬馬之勞。”
李代看著自告奮勇,毛遂自薦的段師子,嘴角露出耐人尋味的微笑。
段師子喜歡給美女當寵物,李代早就感覺到了,不過想當梅月英的寵物,那是想都不要想。
再說,你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為什麽隻說願為大家效犬馬之勞?
怎麽?
就一點兒也不願意為小爺我效力嗎?
李代的眼睛的確不大,但依舊炯炯有神,眼光裏,始終有光芒在閃動。
那充滿智慧的目光,馬周,王蓉,李若蘭都曾經在李代那裏見識過,就連張秀雲,對此都熟悉萬分。
而今再見,李若蘭和張秀雲的心裏,都不約而同地咯噔了一下,心道,‘完了,段師子(段師兄)把王爺給得罪下了,怕是馬上就要倒黴了。’
果不其然,隻見李代對段師子緩緩說道:
“段師兄不僅文武雙全,還古道熱腸,實在是令本王欽佩萬分。這樣也好,既然段師兄肯為大家效勞,那此去敵營探查的事情,就有勞段師兄了。有段師兄出馬,本王放一百個心。段師兄,那就有勞你了。”
這任務來的是不是有點突然,有點重啊?
怎麽感覺,王爺有點兒針對段師子的意味呢?
在場之人,除了訝異之外,心中還存有不少疑惑。
興許也隻有張秀雲明白此事的真正緣由。
不過事已至此,她還能再說些什麽呢?
李代真心相邀,段師子卻固執的沒有答應,不僅拒絕的幹脆,還一個勁兒的向王府女眷示好,能不得罪李代嗎?
然而段師子,畢竟是和她一起長大的師兄,讓師兄一個人隻身犯險,張秀雲還做不到坐視不管。
“王爺,屬下想和師兄一同前往,請您應允。”
嗬嗬~
果然還得是師兄妹呀!
在別人還在計較原因的時候,也隻有真正心懷關心的親人,才會在乎他的生與死。
“你就不必去了,讓月英從特戰隊裏麵,挑選兩名得力的幹將隨他前往也就是了,女人嘛,還是不要在草原上冒險的好。月英,你可有好的人選?”
被李代一口迴絕的張秀雲,一臉希冀的看向梅月英。
盡管她也知道,特戰隊裏無弱者,每一個人都很強,但強中更有強中手吧!她當然希望梅月英所挑選出來的人,是特戰隊裏最好最優秀的隊員。
“王爺,就阿飄和阿彪吧!他們倆個在特戰隊裏的表現,一直都十分出色。而且在磁州城的時候,他們倆就跟隨段師兄一起執行過任務,彼此之間,已經十分熟悉。想必他們三人,也願意再合作一次吧!”
阿飄和阿彪的本事,張秀雲是知道的,的確如梅月英說的那樣,萬中無一,十分出色,自身的本事,也隻比她稍遜些許而已。
有此二人隨同師兄外出辦事,張秀雲自然可以放下心來。
“段師兄,時間緊迫時不我待,本王建議你們今夜就走,七日之後,本王希望你們全都可以安然凱旋。”
不打無把握的仗,這是李代的一貫作風,他可不想稀裏糊塗的再受傷一次。
畢竟他身體裏麵的毒素依然還在,與人動手,隻會讓他傷上加傷,更難痊愈。
能不動手,還是不要動手的好!
……………………………………
李靖帶著大隊人馬去了靈州,而李恪,則帶著他殘存的府兵,向長安趕去。
當初李代從長安帶出來的五千多兵馬,在五原一戰之後,僅餘下不到一千人馬,可謂是損失慘重。
若是再算上李代從蘇烈那裏,帶走的那六百府兵,傷亡人數隻會更多。
雖說突厥人死在李代手裏的人馬更多,但李代送命閻羅的稱號,卻已經開始在軍中傳頌。
送命閻羅,兩個方麵,一個意思。
這對李代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沒有誰會喜歡跟隨一位九死一生的瘋子將軍出征,即便李代是位王爺,即便能夠收獲軍功無數。
但軍功與榮耀畢竟那都是後話,首先必須的人能夠活著迴來。
所以,能夠活著迴來的薛禮等人,在還在迴京路上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朝廷恩賞。
‘……,特嘉獎薛禮,裴天嘯,趙德仁等人千牛備身,擢升副將之職,迴京之後,上千牛衛履職,等等等等……’
幾人從王府七品家將,一躍成為朝廷正五品上的副將,可謂是一步登天,連升五級。
裴天嘯一個人躲在營帳裏麵,翻來覆去地看著手裏的文書和魚符,不禁喜極而泣。
“爹娘,孩兒做到了,從此裴家再也無人敢小瞧孩兒。”
這麽多年,自己忍辱負重,苟活至今,在任何人麵前,都表現出一副色急浪蕩的模樣,此時此刻,終於峰迴路轉,得償所願。
“我的兄弟姐妹們,我的叔叔伯伯們,從今以後,你們休想再從我這裏得到任何東西,休想!”
得償所願還有薛禮和趙德仁,當然最開心的當屬李恪。
‘上柱國,護國大將軍’的名號,同樣讓李恪激動的熱淚盈眶。
“母妃,兒臣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