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所有的演技,都隨著梅月英一句話而付諸東流。
李代一時之間無計可施,隻得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李若蘭的身上,那希冀的眼神,好似剛出生的小綿羊一樣可憐。
李若蘭向他隱晦一笑,暗暗輕點娥首,示意李代稍安勿躁,那胸有成竹的樣子,讓李代瞬間就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
還是若蘭懂我,有你真好!
“王爺,梅妹妹說的不錯,您的身體看上去真的很是虛弱,怕是不能再受顛簸了,我們不如就在此地休息片刻。一來可以緩解大家的疲憊,二來您也可以趁此機會,向梅妹妹多多了解了解奚人的相關情況,畢竟不久之後,我們就要進入到奚人的地盤,兩眼一抹黑豈非不妙?”
李代差點被李若蘭給氣死,你這是在幫我,還是在幫倒忙?
小爺我若是想要休息,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嗎?
用得著你們一個一個的向小爺我吐口水?
然而事已至此,李代也不好再行反駁,隻得翻著白眼,順勢而為道:
“那就在此地休息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之後,我們再行趕路。月英,那邊的野花多,我們兩個去那邊聊。”
山花爛漫滿山坡,惟有月英最嬌羞。
躺在梅月英大腿上的李代,靜靜的傾聽著梅月英的講述,逐漸對奚族這個民族,有了比較具象的了解。
奚族,也可以說是奚人,據傳是薛姓始祖奚仲的後人,乃東胡鮮卑宇文泰部的一支分支,自稱庫莫奚族。
奚仲,夏朝人,發明雙輪車的便是此人,而奚族,最是擅於造車,由於他們所打造的奚車,前寬後窄,輕便靈活,甚是好用,所以名譽八荒逾千年之久。
還有他們所發明創造出來的奚琴,便是如今的二胡,更因其聲委婉蒼涼,從而響徹整個世界。
奚族內部,共分五支五部,分別為遙裏部、伯德部、奧裏部、梅隻部和楚裏部。
其中遙裏部和楚裏部,由於長期生活在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上遊一帶,以內蒙古赤峰市為中心,向東南延伸),所以主要以遊牧狩獵為主。
而伯德部、奧裏部和梅隻部三部,由於北臨契丹,南鄰大唐(今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北部),所以除了放牧以外,還製作一些手工製品,並也開荒種地,屬於半農耕半遊牧狀態。
梅月英所生活的營州城,正北便是契丹,西北便是奚人,兩廂夾擊之下,焉能不戰火紛飛,水深火熱。
聽完梅月英的講述,李代自己則陷入到沉思之中。
李代沒有想到,營州居然地處這樣一個鬼地方,早知道就從張家口直接走幽州就好了。
現在倒好,繞遠繞路不說,自己還需要帶著人,斜穿奚族人的地盤,這上哪說理去。
要不,改變一下行程,換個方向走?
可從梅月英的聲音裏,李代卻聽到了濃濃的思鄉情意,和滿滿的期待之聲,李代又豈能拒絕一位美女的期望。
算了,小爺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心太軟,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唉!
我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以為很是簡單,卻是太難,這種日子,何時是個頭哇!
不等李代把問題都想清楚,劉能快步走了過來。
“王爺,探馬來報,說是有一支突厥人馬,正向我們這邊趕來,您看我們是不是合該立刻動身,馬上離開這裏?”
“馬上動身馬上走,月英和小爺我共乘一馬,快快快,趕快離開這裏。”
什麽叫順勢而為?什麽叫順水推舟?什麽叫蹬鼻子上臉?
劉能擠眉弄眼的打報告,李代焉能不眉飛色舞的順杆爬!
所以說,機會永遠是為有想法的人而準備,隻有有了自己想法的人,當機會到來的時候,才能夠毫不猶豫的抓住。
而李代,就是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
此時的他,已經隨了心願,正滿意的窩在梅月英的懷裏,不顧李若蘭的嘲笑,也不理會劉能繼續的擠眉弄眼,甜甜的笑看一路花開,花開一路,就連迎麵吹來的風,都是如此的香甜,仿若品味芝士甜品一般,奶香四溢。
李若蘭果然好手段,原來計謀用在了不容拒絕的這裏!
若蘭,小爺得你,如魚得水呀!有你真好!
馬背上的李代,背靠溫暖,思緒不禁再度飛揚起來。
奚族分五部,分別生活在五個不同的地方,五片區域,那殺害梅月英家人的奚人,這樣說來,也隻是其中一部的一部分而已,對付起來,難度倒是小上不少。
再者說,現在的奚人,名義上還是大唐的附屬國,和大唐屬於朝貢關係。
雖然奚人也經常南下劫掠唐人,做著陽奉陰違的勾當,但明麵上,還不不敢太過張狂。
想來,通過奚族人的地盤,難度不會很大。
“月英,離你家鄉最近的奚人,屬於哪一部族?”
“是梅隻部。”
梅隻部?梅月英?是巧合嗎?
一個想法突兀的出現在李代的腦海裏,怎麽也揮之不去。
“梅隻部裏的奚人,大都姓什麽?姓梅嗎?”
李代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梅月英無從得知,她隻是一邊駕駛著馬匹,一邊順著李代的意思,習慣性的迴答道:
“不全是姓梅,梅隻部裏,隻有真正的貴族才可以姓梅。”
貴族?是指王的血脈,還是黃金血脈?
李代依稀記得,北方契丹在安史之亂之後,才得以迅速崛起,安祿山在利用完奚族十萬將士之後,契丹又將庫莫奚族收入囊中,建立了遼國,自此,北方便與漢王朝徹底的失去了聯係。
然而此時的庫莫奚族,卻是對抗契丹的主要力量,與契丹的實力還不相上下。
突厥在經曆過巨大的白災之後,不想著好好休養生息,偏要與大唐一決生死,那分崩離析的結局,便不再遙遠。
沒了強大的突厥製衡北疆,北疆之亂,似乎也已成定局。
李代覺得,不能老是打跑了一個敵人,就又崛起一個新的敵人,而且還一個比一個強大,一個比一個難以對付,讓我之人民永不得安生。
好在現在還有二百多年的時間,足夠將契丹的野心,扼殺在萌芽之中。
“月英,你是庫莫奚族人嗎?”
李代一時之間無計可施,隻得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李若蘭的身上,那希冀的眼神,好似剛出生的小綿羊一樣可憐。
李若蘭向他隱晦一笑,暗暗輕點娥首,示意李代稍安勿躁,那胸有成竹的樣子,讓李代瞬間就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
還是若蘭懂我,有你真好!
“王爺,梅妹妹說的不錯,您的身體看上去真的很是虛弱,怕是不能再受顛簸了,我們不如就在此地休息片刻。一來可以緩解大家的疲憊,二來您也可以趁此機會,向梅妹妹多多了解了解奚人的相關情況,畢竟不久之後,我們就要進入到奚人的地盤,兩眼一抹黑豈非不妙?”
李代差點被李若蘭給氣死,你這是在幫我,還是在幫倒忙?
小爺我若是想要休息,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嗎?
用得著你們一個一個的向小爺我吐口水?
然而事已至此,李代也不好再行反駁,隻得翻著白眼,順勢而為道:
“那就在此地休息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之後,我們再行趕路。月英,那邊的野花多,我們兩個去那邊聊。”
山花爛漫滿山坡,惟有月英最嬌羞。
躺在梅月英大腿上的李代,靜靜的傾聽著梅月英的講述,逐漸對奚族這個民族,有了比較具象的了解。
奚族,也可以說是奚人,據傳是薛姓始祖奚仲的後人,乃東胡鮮卑宇文泰部的一支分支,自稱庫莫奚族。
奚仲,夏朝人,發明雙輪車的便是此人,而奚族,最是擅於造車,由於他們所打造的奚車,前寬後窄,輕便靈活,甚是好用,所以名譽八荒逾千年之久。
還有他們所發明創造出來的奚琴,便是如今的二胡,更因其聲委婉蒼涼,從而響徹整個世界。
奚族內部,共分五支五部,分別為遙裏部、伯德部、奧裏部、梅隻部和楚裏部。
其中遙裏部和楚裏部,由於長期生活在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上遊一帶,以內蒙古赤峰市為中心,向東南延伸),所以主要以遊牧狩獵為主。
而伯德部、奧裏部和梅隻部三部,由於北臨契丹,南鄰大唐(今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北部),所以除了放牧以外,還製作一些手工製品,並也開荒種地,屬於半農耕半遊牧狀態。
梅月英所生活的營州城,正北便是契丹,西北便是奚人,兩廂夾擊之下,焉能不戰火紛飛,水深火熱。
聽完梅月英的講述,李代自己則陷入到沉思之中。
李代沒有想到,營州居然地處這樣一個鬼地方,早知道就從張家口直接走幽州就好了。
現在倒好,繞遠繞路不說,自己還需要帶著人,斜穿奚族人的地盤,這上哪說理去。
要不,改變一下行程,換個方向走?
可從梅月英的聲音裏,李代卻聽到了濃濃的思鄉情意,和滿滿的期待之聲,李代又豈能拒絕一位美女的期望。
算了,小爺我最大的毛病就是心太軟,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唉!
我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以為很是簡單,卻是太難,這種日子,何時是個頭哇!
不等李代把問題都想清楚,劉能快步走了過來。
“王爺,探馬來報,說是有一支突厥人馬,正向我們這邊趕來,您看我們是不是合該立刻動身,馬上離開這裏?”
“馬上動身馬上走,月英和小爺我共乘一馬,快快快,趕快離開這裏。”
什麽叫順勢而為?什麽叫順水推舟?什麽叫蹬鼻子上臉?
劉能擠眉弄眼的打報告,李代焉能不眉飛色舞的順杆爬!
所以說,機會永遠是為有想法的人而準備,隻有有了自己想法的人,當機會到來的時候,才能夠毫不猶豫的抓住。
而李代,就是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
此時的他,已經隨了心願,正滿意的窩在梅月英的懷裏,不顧李若蘭的嘲笑,也不理會劉能繼續的擠眉弄眼,甜甜的笑看一路花開,花開一路,就連迎麵吹來的風,都是如此的香甜,仿若品味芝士甜品一般,奶香四溢。
李若蘭果然好手段,原來計謀用在了不容拒絕的這裏!
若蘭,小爺得你,如魚得水呀!有你真好!
馬背上的李代,背靠溫暖,思緒不禁再度飛揚起來。
奚族分五部,分別生活在五個不同的地方,五片區域,那殺害梅月英家人的奚人,這樣說來,也隻是其中一部的一部分而已,對付起來,難度倒是小上不少。
再者說,現在的奚人,名義上還是大唐的附屬國,和大唐屬於朝貢關係。
雖然奚人也經常南下劫掠唐人,做著陽奉陰違的勾當,但明麵上,還不不敢太過張狂。
想來,通過奚族人的地盤,難度不會很大。
“月英,離你家鄉最近的奚人,屬於哪一部族?”
“是梅隻部。”
梅隻部?梅月英?是巧合嗎?
一個想法突兀的出現在李代的腦海裏,怎麽也揮之不去。
“梅隻部裏的奚人,大都姓什麽?姓梅嗎?”
李代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梅月英無從得知,她隻是一邊駕駛著馬匹,一邊順著李代的意思,習慣性的迴答道:
“不全是姓梅,梅隻部裏,隻有真正的貴族才可以姓梅。”
貴族?是指王的血脈,還是黃金血脈?
李代依稀記得,北方契丹在安史之亂之後,才得以迅速崛起,安祿山在利用完奚族十萬將士之後,契丹又將庫莫奚族收入囊中,建立了遼國,自此,北方便與漢王朝徹底的失去了聯係。
然而此時的庫莫奚族,卻是對抗契丹的主要力量,與契丹的實力還不相上下。
突厥在經曆過巨大的白災之後,不想著好好休養生息,偏要與大唐一決生死,那分崩離析的結局,便不再遙遠。
沒了強大的突厥製衡北疆,北疆之亂,似乎也已成定局。
李代覺得,不能老是打跑了一個敵人,就又崛起一個新的敵人,而且還一個比一個強大,一個比一個難以對付,讓我之人民永不得安生。
好在現在還有二百多年的時間,足夠將契丹的野心,扼殺在萌芽之中。
“月英,你是庫莫奚族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