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那種防彈背心,李代是肯定做不出來的。


    由於大唐現在的材料,可供李代選擇的本就不多。


    因此,李代能做的選擇,就更少了。


    絲綢算一個,藤編算一個,粗布算一個。


    為什麽不把鋼鐵,也計算在內呢?


    大唐的盔甲,不都是用鋼鐵打造出來的嗎?


    蓋因鋼鐵盔甲的成本與周期,都太過漫長。


    你想一想。


    用小錘錘,一錘一錘的敲打出一副板甲。


    那得需要多長時間?


    李代想想都頭疼。


    況且,鋼鐵盔甲穿戴在身上。


    既沉重,又讓一個人的行動,變得極為不便。


    那麽笨重的家夥,李代幹嘛要選?


    能有別的選擇,李代幹嘛非要走別人的老路呢?


    再說,李代不認為隻用絲綢、藤條等,製作的防護服,防護的效果就比鋼鐵盔甲差。


    新國剛建立的時候,還用藤條製作的帽子,做安全帽呢!


    所以在李代的認知裏,這樣製作的防護服。


    其防護性能,反而要遠遠強於傳統鋼鐵盔甲。


    並且,穿戴在身上,還能更加的輕便靈活。


    裏麵的道理,其實很簡單。


    一張紙,你一捅就破。


    十張紙,二十張紙呢?


    絲綢的特性就是柔軟輕薄,韌性十足。


    即便是十層絲綢疊加在一起,恐怕也就和一般的粗布一般厚度。


    一件絲綢製作的長衫,可以團成個球,一隻手握在手心裏。


    實在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可惜絲綢在那個時候,是可以當錢使的硬通貨。


    其價值可想而知。


    所以李代才打算用藤編和粗布,製作防箭背心的內外兩麵。


    藤編在外,再覆一層粗布。


    既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又可以遮風擋雨。


    實在是美妙的東西。


    李代將自己的想法與李若蘭說完。


    便見到兩道銳利的光芒射向自己。


    那是李若蘭崇拜的眼神。


    這讓李代的虛榮心,得到了很好的滿足。


    怎麽樣,小爺厲害吧!


    這都能想到,還有什麽是小爺想不到的?


    “王爺,您看這是什麽?”


    李若蘭一邊說著話,一邊解開了自己,係在腰間的軟帶。


    衣衫漸鬆,李若蘭的胸口處,露出一抹亮色。


    那是李代,自在大唐重生以來,見過最白的東西。


    瑩瑩如皎月,絲滑若白冰。


    李代的眼睛都看直了。


    顫顫巍巍的伸出他的小手,輕輕地撫在上麵。


    聲如琴弦,語出如歌道:


    “這……這是什麽?”


    李若蘭聲出幽穀,氣若文蘭,嬌聲說道:


    “王爺,此乃我道家一脈之重寶,天蠶銀絲七寶甲。”


    天蠶銀絲七寶甲?


    這麽狗血的故事情節,小爺也能遇見?


    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小爺才剛想到,用絲綢製作一件防箭背心。


    你這邊就把成品,擺在了小爺的麵前。


    這不是紅果果,對小爺的嘲諷嗎?


    “好東西!天蠶銀絲七寶甲,果然是好東西啊!”


    李代收迴他垂涎的目光,還有他浪浪的小手,好奇的問道:


    “既然號稱天蠶銀絲七寶甲,豈不是說,此寶甲有七寶之說?”


    李若蘭將衣衫整理好,傲嬌的望著房頂說道:


    “此乃我家老祖,於昆侖山上,偶得一對六翅天蠶。”


    “曆經三十餘年,才得以製作出的一件寶甲。”


    “您說,能不是寶物嗎?”


    李代懊惱的後退兩步,望著李若蘭的胸口,沉默無語。


    已經被外掛遮擋住了,看不到了。


    耗費三十多年,才做出的寶物啊!


    剛才就那樣,明晃晃的裸露在自己的眼前。


    而自己卻沒能好好的仔細看看,實在是可惜。


    果真是人渣不分大小,真情賦與水流。


    “如今你讓小爺看見了,就不怕小爺貪念作祟嗎?”


    人渣,王爺你不僅是一個小人,還是個小人渣。


    “我家祖傳的東西,王爺您也敢要?”


    “還是您想用您王爺的身份,強搶呢?”


    李若蘭的聲音一點也不冷。


    相反,還有一絲絲的甜蜜,在空中飄蕩。


    李代雙手交叉,腆著個並不存在的肚子,振振有詞。


    “怎麽會呢!你家祖傳的東西,當然屬於你啦!”


    “小爺不會利用手中的權利,讓你上交的。”


    “不過嘛!你一會兒說是你道家的,一會兒說是你家祖傳的,到底是誰家的?把小爺都給說糊塗了。”


    李若蘭調皮的衝李代,眨了眨她的大眼睛,脆生生說道:


    “敢問王爺,道家老祖是哪位神仙啊?”


    切!


    這麽簡單的問題,居然也敢拿來考問小爺。


    小爺齊州小諸葛的名號,豈是浪得虛名?


    “道家老祖姓李名耳,字伯陽,河南道鹿邑縣人。”


    “博文多學,孔聖人亦曾向其問禮求學。”


    “晚年騎一青牛西行,於函穀關著作《道德經》一部,流傳千古。”


    “乃是道法自然,無為即有為,辯證思想的創造者。”


    “不知小爺說的可對?”


    李若蘭雙手平伸,手腕輕輕翻轉,豎起兩個修長的大拇指誇讚道:


    “王爺不愧是天下第一聰明人,什麽都難不倒您。”


    這話小爺愛聽,以後最好就這麽說話,聽著得勁兒!


    “王爺,若蘭的名字,您不是已經知道了嗎?”


    “現在還沒明白過來嗎?”


    名字?若蘭?李若蘭?


    李代瞪大了雙眼,一把握住李若蘭的玉手說道:


    “你才是老子的後代?”


    李若蘭驕傲的點了點頭,笑而不語。


    “你真的真的真的是老子的後代嗎?”


    李若蘭疑惑的看著李代,不明白他為什麽會如此的激動。


    “王爺,若蘭不敢撒謊。”


    “再說,若蘭有撒謊的必要嗎?”


    有!咋就沒有!


    你沒看見你家的老祖,都被人家搶走了嗎?


    “若蘭,你家老祖自函穀關離開後,又去了哪裏?”


    “是不是真的成仙,飛升了?”


    成仙?飛升?自家老祖成仙飛升了?


    我怎麽不知道。


    李代的話,又把李若蘭搞糊塗了。


    “王爺,我們是不是該說說您的防箭背心了?”


    人家不想說,就別沒完沒了的追問。


    這種行為,非常之令人厭煩。


    李代十分明白這一點。


    所以李若蘭不說了,他也便知趣的不再追問。


    “若蘭,你居然敢把老子的傳家寶,展示給小爺看。”


    “你是怎麽想的?”


    “你就不怕小爺頭腦一熱,把寶物占為己有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逆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迭並收藏大唐逆行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