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想在豳州城裏轉轉。
便喚了老馬,兩個人一起出了刺史府。
“老馬,你安排那麽多護衛做什麽?”
“王爺,小人擔心還有漏網之魚,所以……”
“老馬啊!不是小爺我說你。”
“弄這麽多人跟著,即便真遇見一些個好玩的,也都被嚇跑了。”
“你給小爺說說,這還怎麽玩?”
老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王爺,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李代不說了。
老馬也是為了他的安全著想。
幹嘛非要為難對你好的人呢!
不過。
“老馬,你好好看看小爺現在這個樣子。”
李代說完,還自顧自的轉了個圈。
“你覺得小爺,還能被反賊認出來嗎?”
老馬又笑了。
王爺頭戴淺露,身穿皮裘。
捂得跟個粽子似的,一點肉都不露,還真認不出來。
“可萬一反賊認得小人呢?”
看著老馬那張猥瑣的臉。
李代恨不得手持雙刀,在老馬臉上跳舞。
那樣兒,保管沒人認得出你老馬。
唉!
“走吧。”
麵對市井的誘惑,李代放棄了。
李代很少在外麵走動。
即便是身在長安,也很少外出閑逛。
一個是因為他年紀尚小,一個是他自身的原因。
李代在現代,就天天在外奔波,終年不休。
雖然有些辛苦,也不會因此而抱怨。
但總覺得生活裏,似乎缺少了一點東西。
是少了一些煙火,少了一分自由嗎?
答案肯定不止這些。
李代至今也想不明白。
到底少了些什麽?
隻知道自己的生活裏,的的確確少了點東西。
少掉的那些,雖然不影響生活。
但是卻讓李代活的很累,很累!
少了些東西,就不要生活了嗎?
每日清晨,看看那些頂風冒雨的人。
哪一個不是背負著希望前行?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哪有什麽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他負重而前行。
可誰又不是如此辛苦的活著呢?
雖然希望很渺茫,雖然希望有時候僅僅隻是希望。
可是那又能怎麽樣?
日子還是要過,生活還得繼續。
每日的柴米油鹽,房貸車貸,孩子的保育費,學費,生活費。
每一個清晨,雖然都是從負數開始。
每一個夜晚,雖然都是以疲憊結束。
每一天都像那霧霾的天,雖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可又能怎麽樣?
還不是依舊得前進,依舊要前進。
希望希望可以成為希望,而不是奢望。
不正是每個人的希望嗎?
所以李代在工作之餘。
就喜歡宅在家裏,讀書充電,哪也不去。
也不是他討厭社交,討厭消費。
隻是社交的費用太高。
李代消費不起。
而且無用的社交太多。
讓他覺得無聊。
這就造成了李代如今的習慣。
即便身在大唐,也不願外出閑逛。
即便他身為王爺,早已衣食無憂。
也沒能改變他的習慣。
今天的李代,因為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
所以才想著出來轉轉,透透氣,尋些開心。
卻被老馬給安排的興致全無,掃興之至。
“老馬,你說豳州城裏哪裏最好玩?”
“那要看王爺想要玩什麽?怎麽玩?”
李代看著老馬那張猥瑣的臉。
怎麽看,怎麽像麻將牌裏的幺雞。
能不能純潔一點,能不能不要這麽惡心。
好歹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就不能有點公德心嗎?
小爺還小,還是一朵花骨朵嘞!
需要的是陽光雨露,不是你家後院裏的農家肥。
“我們聽書去,如何?”
老馬吧唧了一下嘴巴,覺得幹巴巴的,還有點涼。
“聽哪種書?去哪裏聽書?”
好吧!老馬,你贏了。
“有沒有兩個人一起說的?”
“有,雲夢社就是兩個人一起說書的。”
“好!我們就去雲夢社。”
李代希望這個雲夢社,能夠雅俗共賞。
有老馬想聽的,也有李代想聽的。
去的路上,老馬對李代說:
“王爺,元正日就要到了,我們啥時候能迴長安?”
元正日!每年的正月初一。
日子一過,李代又癡長了一歲。
“老馬你想家了?”
老馬點了點頭。
“小人和花匠老魏頭都約好了,要在元正日那天,一起迴鄉去看看。”
“哦?你和老魏頭還是同鄉?”
“嗯。小人也是在來豳州之前,才曉得的。”
老馬說到這裏,眼神虛幻,露出向往之色。
“我們倆個差不多,都有二十多年沒迴去了。”
“所以想趁著腿腳還靈便,迴鄉看看。”
李代覺得這沒什麽,思念家鄉乃人之常情嘛。
“想迴去隨時都可以啊,沒必要非得等元正日吧?”
“你還怕小爺不給你假?”
老馬看著李代那張無所謂的笑臉。
覺得李代的腦袋又掉線了。
“平時迴去,好多人都不在。”
李代這才尷尬的笑了笑。
看來春節大運,自古有之啊!
春風一夜吹鄉夢,月是故鄉明。
少小離家老大迴,近鄉怯愁情。
老馬啊!
你還有家鄉可迴。
怎知小爺錯把長安當西安,原是兩角羚。
小爺也想迴家去看看。
去看看大海是不是全是水。
去看看大炮打不爛的榴蓮。
“老馬,你的願望,怕是要等明年才能實現嘍。”
老馬也知不是李代的錯,卻還是埋怨道:
“今年的中秋節就沒過好,元正日還是在外麵過,真是……”
過中秋節的時候,李代正在從涇陽前往武功的路上。
那時,正忙著勘察地形,排兵布陣。
哪有心思過節。
現在倒好,元正日也要在外麵過了。
“在外麵過,有何不好?”
“至少少了許多過場,那玩意,想想都累。”
老馬訕然一笑。
是王爺你累,俺可不累。
說笑間,聽書的地方到了。
二人點了一些茶點,選了個角落坐下。
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見說書人上台。
隻有商女,彈唱了一首又一首的詩詞。
“老馬,咋迴事?咋還沒人上去說書?”
詩詞彈唱雖然也很好聽,可對李代卻沒半點吸引力。
咿咿呀呀,膩膩歪歪。
淨是一些,我生君未生,君生妾已老的爛調調。
好像小牛不吃些老草,就會發育不良似的。
“王爺稍等,小的尋個人問問。”
老馬轉身去了隔壁桌,沒過多久,便苦喪著臉迴來。
“王爺,咱們來的不巧,說書的剛說完,已經下去休息了。”
“那他今天還說嗎?”
“聽說,午後還有。”
李代撇了撇嘴。
不會是午後三刻再說吧!
這是在提醒小爺早晚不行嗎?
“王爺,這裏若是不滿意,不如我們換個地方?”
這話聽的怎麽這麽熟悉?
讓李代不由得想起……
你個臭老馬,總把小爺往溝裏帶。
我換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的很!
“不換,就在這裏。”
老馬不明白自己哪裏錯了,惹得李代說話這麽衝。
不過,自從王爺清醒以後,脾氣似乎變大了不少。
老馬也隻能這樣,簡單的安慰一下自己。
不是俺的錯,是現實變化快,王爺的脾氣變壞了。
這時,臨桌幾位書生的談話,吸引了李代的注意。
“這些世家,簡直是貪得無厭,毫無人性。”
“世兄慎言,慎言啊!”
“怕他作甚?他們做得,崔某還說不得嗎?”
“世家手段通天,不得不防,不得不防啊!”
隻見此人,站起身來,義憤填膺的說道:
“哼!一群誅求無厭,羊狠狼貪之輩。”
“盡數奪泥燕口,鷹瞵虎視之徒。”
“崔某有何懼之?”
“隻可憐我大唐百姓,尚且短褐不完,食不果腹。”
“可歎我盛世大唐,無有濟世安邦,伐罪吊民之人啊!”
此人說完,捶胸頓足,早已泣不成聲。
便喚了老馬,兩個人一起出了刺史府。
“老馬,你安排那麽多護衛做什麽?”
“王爺,小人擔心還有漏網之魚,所以……”
“老馬啊!不是小爺我說你。”
“弄這麽多人跟著,即便真遇見一些個好玩的,也都被嚇跑了。”
“你給小爺說說,這還怎麽玩?”
老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王爺,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李代不說了。
老馬也是為了他的安全著想。
幹嘛非要為難對你好的人呢!
不過。
“老馬,你好好看看小爺現在這個樣子。”
李代說完,還自顧自的轉了個圈。
“你覺得小爺,還能被反賊認出來嗎?”
老馬又笑了。
王爺頭戴淺露,身穿皮裘。
捂得跟個粽子似的,一點肉都不露,還真認不出來。
“可萬一反賊認得小人呢?”
看著老馬那張猥瑣的臉。
李代恨不得手持雙刀,在老馬臉上跳舞。
那樣兒,保管沒人認得出你老馬。
唉!
“走吧。”
麵對市井的誘惑,李代放棄了。
李代很少在外麵走動。
即便是身在長安,也很少外出閑逛。
一個是因為他年紀尚小,一個是他自身的原因。
李代在現代,就天天在外奔波,終年不休。
雖然有些辛苦,也不會因此而抱怨。
但總覺得生活裏,似乎缺少了一點東西。
是少了一些煙火,少了一分自由嗎?
答案肯定不止這些。
李代至今也想不明白。
到底少了些什麽?
隻知道自己的生活裏,的的確確少了點東西。
少掉的那些,雖然不影響生活。
但是卻讓李代活的很累,很累!
少了些東西,就不要生活了嗎?
每日清晨,看看那些頂風冒雨的人。
哪一個不是背負著希望前行?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哪有什麽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他負重而前行。
可誰又不是如此辛苦的活著呢?
雖然希望很渺茫,雖然希望有時候僅僅隻是希望。
可是那又能怎麽樣?
日子還是要過,生活還得繼續。
每日的柴米油鹽,房貸車貸,孩子的保育費,學費,生活費。
每一個清晨,雖然都是從負數開始。
每一個夜晚,雖然都是以疲憊結束。
每一天都像那霧霾的天,雖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可又能怎麽樣?
還不是依舊得前進,依舊要前進。
希望希望可以成為希望,而不是奢望。
不正是每個人的希望嗎?
所以李代在工作之餘。
就喜歡宅在家裏,讀書充電,哪也不去。
也不是他討厭社交,討厭消費。
隻是社交的費用太高。
李代消費不起。
而且無用的社交太多。
讓他覺得無聊。
這就造成了李代如今的習慣。
即便身在大唐,也不願外出閑逛。
即便他身為王爺,早已衣食無憂。
也沒能改變他的習慣。
今天的李代,因為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
所以才想著出來轉轉,透透氣,尋些開心。
卻被老馬給安排的興致全無,掃興之至。
“老馬,你說豳州城裏哪裏最好玩?”
“那要看王爺想要玩什麽?怎麽玩?”
李代看著老馬那張猥瑣的臉。
怎麽看,怎麽像麻將牌裏的幺雞。
能不能純潔一點,能不能不要這麽惡心。
好歹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就不能有點公德心嗎?
小爺還小,還是一朵花骨朵嘞!
需要的是陽光雨露,不是你家後院裏的農家肥。
“我們聽書去,如何?”
老馬吧唧了一下嘴巴,覺得幹巴巴的,還有點涼。
“聽哪種書?去哪裏聽書?”
好吧!老馬,你贏了。
“有沒有兩個人一起說的?”
“有,雲夢社就是兩個人一起說書的。”
“好!我們就去雲夢社。”
李代希望這個雲夢社,能夠雅俗共賞。
有老馬想聽的,也有李代想聽的。
去的路上,老馬對李代說:
“王爺,元正日就要到了,我們啥時候能迴長安?”
元正日!每年的正月初一。
日子一過,李代又癡長了一歲。
“老馬你想家了?”
老馬點了點頭。
“小人和花匠老魏頭都約好了,要在元正日那天,一起迴鄉去看看。”
“哦?你和老魏頭還是同鄉?”
“嗯。小人也是在來豳州之前,才曉得的。”
老馬說到這裏,眼神虛幻,露出向往之色。
“我們倆個差不多,都有二十多年沒迴去了。”
“所以想趁著腿腳還靈便,迴鄉看看。”
李代覺得這沒什麽,思念家鄉乃人之常情嘛。
“想迴去隨時都可以啊,沒必要非得等元正日吧?”
“你還怕小爺不給你假?”
老馬看著李代那張無所謂的笑臉。
覺得李代的腦袋又掉線了。
“平時迴去,好多人都不在。”
李代這才尷尬的笑了笑。
看來春節大運,自古有之啊!
春風一夜吹鄉夢,月是故鄉明。
少小離家老大迴,近鄉怯愁情。
老馬啊!
你還有家鄉可迴。
怎知小爺錯把長安當西安,原是兩角羚。
小爺也想迴家去看看。
去看看大海是不是全是水。
去看看大炮打不爛的榴蓮。
“老馬,你的願望,怕是要等明年才能實現嘍。”
老馬也知不是李代的錯,卻還是埋怨道:
“今年的中秋節就沒過好,元正日還是在外麵過,真是……”
過中秋節的時候,李代正在從涇陽前往武功的路上。
那時,正忙著勘察地形,排兵布陣。
哪有心思過節。
現在倒好,元正日也要在外麵過了。
“在外麵過,有何不好?”
“至少少了許多過場,那玩意,想想都累。”
老馬訕然一笑。
是王爺你累,俺可不累。
說笑間,聽書的地方到了。
二人點了一些茶點,選了個角落坐下。
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見說書人上台。
隻有商女,彈唱了一首又一首的詩詞。
“老馬,咋迴事?咋還沒人上去說書?”
詩詞彈唱雖然也很好聽,可對李代卻沒半點吸引力。
咿咿呀呀,膩膩歪歪。
淨是一些,我生君未生,君生妾已老的爛調調。
好像小牛不吃些老草,就會發育不良似的。
“王爺稍等,小的尋個人問問。”
老馬轉身去了隔壁桌,沒過多久,便苦喪著臉迴來。
“王爺,咱們來的不巧,說書的剛說完,已經下去休息了。”
“那他今天還說嗎?”
“聽說,午後還有。”
李代撇了撇嘴。
不會是午後三刻再說吧!
這是在提醒小爺早晚不行嗎?
“王爺,這裏若是不滿意,不如我們換個地方?”
這話聽的怎麽這麽熟悉?
讓李代不由得想起……
你個臭老馬,總把小爺往溝裏帶。
我換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的很!
“不換,就在這裏。”
老馬不明白自己哪裏錯了,惹得李代說話這麽衝。
不過,自從王爺清醒以後,脾氣似乎變大了不少。
老馬也隻能這樣,簡單的安慰一下自己。
不是俺的錯,是現實變化快,王爺的脾氣變壞了。
這時,臨桌幾位書生的談話,吸引了李代的注意。
“這些世家,簡直是貪得無厭,毫無人性。”
“世兄慎言,慎言啊!”
“怕他作甚?他們做得,崔某還說不得嗎?”
“世家手段通天,不得不防,不得不防啊!”
隻見此人,站起身來,義憤填膺的說道:
“哼!一群誅求無厭,羊狠狼貪之輩。”
“盡數奪泥燕口,鷹瞵虎視之徒。”
“崔某有何懼之?”
“隻可憐我大唐百姓,尚且短褐不完,食不果腹。”
“可歎我盛世大唐,無有濟世安邦,伐罪吊民之人啊!”
此人說完,捶胸頓足,早已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