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代身邊安插細作,刺探李代的行蹤。
這些李代都能忍。
為何一定要李代開府建衙?
不說李建成的那些手下,是不是有實力造反。
就算有實力,又有幾人敢造反?
誅九族啊!
不是他一人,而是成千上萬的人,一同灰飛煙滅。
李代就算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聚集到一起。
李世民難道就沒想過,這些人被殺之後呢?
事情大白於天下,所有人都會知道。
是李代和當今皇帝做局,坑殺了這麽多人。
李代還有活著的必要嗎?
即使李世民不殺李代,那些人的後人呢?朋友呢?
秦檜還有仨朋友呢!何況全是亂世梟雄?
想殺李世民的人有沒有?
可能很多。但有誰成功過?
如果換做刺殺李代呢?
一百個人,就能成功一百零一次。
受不了折磨的李代,恐怕自己都要給自己一刀。
李代不相信,李世民沒想過這些。
可李世民今天,依舊用正式的口吻,第二次給他下了通牒。
李代明白,李世民從三數到一,都用不了瞬間。
既然此事已拖不下去,李代若想爭一條活路,隻能從其他方麵想辦法。
人走的再慢,路終有盡頭。
王府第三進院子,此時人聲鼎沸。
大家都搬了過來,七八個男人,孤零零的站在一邊,看四十個女人唱戲。
李代的出現,並沒引起多大的騷亂。
短暫的寂靜,不過是一場中場休息。
李代進屋之後,吵鬧再度重現。
梅月英和懷兒,一個端著臉盆,一個奉上手巾。
等李代洗漱完畢,梅月英笑著說道:“後悔嗎?”
“什麽?”李代的腦子還沒清醒,木然的問道:“後悔什麽?”
“你聽聽外麵!”
李代想起大學宿舍,哈哈大笑。
“這算什麽?幾千人上躥下跳,比這吵鬧得多的多,小爺還不是照睡不誤!”
梅月英隻當李代在吹牛,拉過李代坐下,柔聲問道:“晚膳可用過?”
李代拍拍肚子,發出‘砰砰’的聲音。
梅月英喜歡作怪的李代,讓她覺得親近,沒那麽高不可攀。
“珠兒那個懶丫頭怎麽不在?”
提起珠兒,梅月英頓時笑逐顏開。
“她呀,和你一樣,就喜歡作怪。迴府也不願下新式馬車,居然抱了被褥,要在車上睡。”
梅月英的話,讓李代想起,明天進宮赴宴的事。
李代承諾李世民,送給長孫皇後的禮物,就是房車。
可不能讓珠兒弄髒了,到時交不了差,可就麻煩了。
“懷兒,明日東宮舉行宴會,你為何沒提醒本王?”
王爺沒告訴過懷兒啊!
懷兒委屈的,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懷兒,以後出門,單獨準備一個小本,把時間、地點、和什麽人,有什麽約會,都詳細記錄清楚,介時好提醒本王。今天差點,挨頓臭罵!”
懷兒應承完,李代叫她去把珠兒叫迴來。
順便把王仲叔、趙德仁、裴天嘯、薛禮四人,叫進來。
薛禮來到王府有段時間了,李代一直未曾關注過他。
盡管久仰其大名,李代依舊想多觀察觀察。
可惜時間不等人。
李世民的最後通牒已下,李代不得不啟用他了。
四人來的很快。
李代沒有廢話,直接吩咐道:“老王,秀雲有事外出,這段時間,你要把王府給本王打理好,有沒有信心?”
升官了,王仲叔高高興興的走馬上任。
“你們三人,負責本王開府建衙一事。明日一早,張貼招賢榜文。任何有一技之長之人,本王都歡迎。可有疑問?”
王爺終於要開府建衙了,三人都很興奮。
裴天嘯最為興奮,咧著嘴問道:“王爺,屬下三人,誰主事?”
李代瞟了一眼裴天嘯,心想,難怪安胡利看不上你。
一點沉穩都沒有,還想做大事?
“沒有主次,本王對你們三人,一視同仁。就當對你們的一次考核吧!誰還有疑問?”
三人當中,隻有薛禮,一副欲言又止的摸樣,似乎有話要說。
果然,三人離開沒多久,李代就等來薛禮求見。
薛禮不愧其名,行禮都是有板有眼。
“王爺,屬下不太明白,一技之長具體是指什麽?”
“坑蒙拐騙偷,上得房梁,下得廚房,上馬是將軍,下馬是流氓,能穿針繡花,能下田做床,打得了鐵,挖得了礦,走天下路,行天下商,造世間萬物,著名言千古。人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薛禮,您以為然否?”
薛禮聽完李代的解釋,把糊塗的弄明白了,把明白的又搞糊塗了。
王爺這是開府建衙,還是要開雜貨鋪子?怎麽什麽人都要?
要的就是這效果,都明白了,李代還上哪去找活路?
真亦假時假亦真。
虛虛實實,李代才好尋得希望。
赴宴的時間到了。
李代和懷兒,坐在寬敞的馬車裏,不時說著話。
高慧真替換了老馬,做了李代的臨時司機。
老馬是男人,進不了皇宮,而馬車是要獻給長孫皇後的。
所以高慧真被李代,臨時抓了壯丁。
新式馬車才到王府一天,就要送給別人。
府裏的女人,都萬分不舍。
李代隻得浪費點吐沫解釋。
“這輛車太大,我們坐不合適,有逾矩之嫌。”
這才把女人們,忽悠過去。
李代覺得自己是在忽悠,其實不然。
唐朝還真有這方麵的規定。
什麽身份,坐多大的車,用幾匹馬,乘什麽輦,幾人抬,隨從幾人,都有明確的規定。
就像李世民允李代,宮中坐車,其實指的是一種腰輦。
就是四個人抬著一塊,高度隻到腰部的四方木板。
李代坐在上麵,就是宮中坐車。
李代還真以為,坐著馬車,可以在皇宮跑呢!
唐朝還有一個人的輦。
在一位壯漢的肩膀上,捆放一把椅子,小姐貴婦坐在上麵出行。
最後一種,兩人抬的,像小轎子似的輦。
小日子的影視作品中,時常出現,不再贅述。
李代一個長期生活在,唐朝社會底層的平民,哪知道這些。
李代不怕你問世界有多大,就怕你說孩子舞象之年。
孩子多大歲數?
靠猜嗎?
再比如,朝廷剛結束的‘授衣假’。
又是什麽鬼東西?
李代對唐朝常識,那是一臉懵逼。
所以李代這次開府建衙,就準備找一位上知天文地理,前知五百年的老學究,充當幕僚,有備無患。
皇宮很近,李代對懷兒的叮囑,還沒十句,皇宮就到了。
李世民設的是午宴,官員們下朝不散朝,原地等著就是了。
李代來的早了些,還有一點時間,也不下車,就坐在車裏,抓緊時間給懷兒補課。
“懷兒,你是本王的秘書,一定要認真聽,認真記。明白嗎?”
懷兒很聰明,李代畫的記事表格,一學就會。
李世民在顯德殿,正和大臣們吹牛皮。
“眾位愛卿,朕手中之物,你們大都見過,不過,這塊不同。這塊是由工部製作而成,這對大唐,意味著什麽,就不用朕多說了吧!傳下去,你們都看看,都摸摸!”
李世民很高興,工部真的製作成功了。
從此,百姓又多了一種選擇,怎能不開心!
不僅如此,動物毛發也能賺錢,相應的產業,也會接連冒出來。
又解決了很多人的生計問題,李世民怎麽可能不開心。
李代這個兒子沒白認,真不錯!
李世民想起李代,才發現人來的都差不多了,李代卻不見蹤影。
“福王呢?為何還沒到?”
大太監九兒,早就收到李代在殿外的消息,連忙低聲迴話。
“啟奏陛下,福王殿下已在殿前,恭候多時。”
“哦,既然來了,讓他趕緊進來。朕還以為,臭小子又忘了。”
大太監九兒,原名張阿男。
小時候,老‘湫湫’的吸鼻涕。
所以,同一時期的小黃門,都戲謔的叫他‘湫湫’。
叫著叫著,就變成了九。
隨著地位的提高,手下稱唿他‘九叔’,李世民叫他‘九兒’。
九兒很聰明,否則也不會脫穎而出。
李世民對李代的態度,很特殊。
雖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不妨礙九兒對李代的尊敬。
聽到李世民吩咐,九兒連忙安排人,請李代上殿。
殿裏人很多。
這是李代第二次麵對群臣。
這一次,依舊有人對李代的著裝,指指點點。
李代也是馬虎,就算不是皇帝設宴,也應該著王爺蟒袍才對。
李世民也很不滿。
平常李代怎麽穿,李世民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今天是皇帝在顯德殿設宴,李代依然我行我素,穿著隨意,就顯得大不敬了。
終於有人忍不住,彈劾李代。
“福王殿下屢次穿著胡裝,出入宮廷朝堂,分明是在挑釁我漢人正統,有為胡人正名之嫌。臣請陛下,治福王背德忘祖,大不敬之罪。”
李代現在對幕僚的渴望,直達天際。
不等李世民發問,李代快步走到那人麵前。
“這位大人,你說本王穿的是胡人衣服,敢問,你見過哪位胡人穿過?還是在胡人那裏見過?”
上哪見去?
沒見過又怎麽樣,大不了不說話。
他不說話,自然有別的大臣,接過他手中的棒子。
“王爺這身裝扮,我大唐漢人,無人穿過,更沒人見過。不是胡服,難道是漢服不成?”
李代上下打量對方。
隻見此人。
頭上浦頭兩雁翎,圓領長袍飾金紋。
金劍革帶玉做鉤,青靴足上雙翹頭。
黑色的靴子,還是用皮革製成的靴子。
李代樂了。
“敢問大人,你腳上穿的是什麽?”
李代的目光,在靴子上停留的時候,好多人就知道壞了。
李代一問,大家就明白。
再揪著胡服不放,大家都得光著腳迴家了。
好在李代沒有繼續追問,而是高談闊論起來。
“不要狹隘的定義好與壞,是與非。侵略者作惡,當視之賊,然我大唐胡人將領,也是賊嗎?秦之賊趙高,難道因為他是漢人,這位大人就要為他平反嗎?還有,大人腰間掛的,可是和田玉?要不要把它扔了?”
李代環顧四周。
“馬靴方便實用,我們就穿。有什麽不好?本王穿的褲子,本王稱之為馬褲,騎馬更是方便,不必擔心開襠,也不會扯蛋,為什麽不穿?”
李代的話,引得一眾武將,轟然大笑。
尤其是胡人武將,笑的最是大聲。
李代麵向那位大人,笑著說道:“至於大人所說,沒見過,就屬於胡人。本王詫異,是朝廷棟梁皆如你,還是我大唐無賢臣?”
李代這句話,猶如巨石從天落,咂得顯德殿嗡嗡炸響。
“我朝王孝通所著《緝古算經》,你沒見過,按照你的意思,這部書,是不是應該姓‘胡’啊!?你沒見過,隻能說你見識淺薄,孤陋寡聞。居然敢在顯德殿上,大言不慚,你想羞辱何人?”
這人完了。
諸位大臣看李代的眼神變了。
太可怕了,尤其是最後一句,最為要命。
李代得理不饒人,把身上穿的衣服,抖了抖,顯擺了一下。
“這身裝束,是本王親自設計的製服。按照你的意思,本王難道也要姓‘胡’不成?”
行了,此人沒救了。
文臣武將,第一次認真打量起李代來。
誰叫李代人小能量大。
不抓緊時間認識,指不定哪天,就向自己開炮,還不把人打成篩子?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這些李代都能忍。
為何一定要李代開府建衙?
不說李建成的那些手下,是不是有實力造反。
就算有實力,又有幾人敢造反?
誅九族啊!
不是他一人,而是成千上萬的人,一同灰飛煙滅。
李代就算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聚集到一起。
李世民難道就沒想過,這些人被殺之後呢?
事情大白於天下,所有人都會知道。
是李代和當今皇帝做局,坑殺了這麽多人。
李代還有活著的必要嗎?
即使李世民不殺李代,那些人的後人呢?朋友呢?
秦檜還有仨朋友呢!何況全是亂世梟雄?
想殺李世民的人有沒有?
可能很多。但有誰成功過?
如果換做刺殺李代呢?
一百個人,就能成功一百零一次。
受不了折磨的李代,恐怕自己都要給自己一刀。
李代不相信,李世民沒想過這些。
可李世民今天,依舊用正式的口吻,第二次給他下了通牒。
李代明白,李世民從三數到一,都用不了瞬間。
既然此事已拖不下去,李代若想爭一條活路,隻能從其他方麵想辦法。
人走的再慢,路終有盡頭。
王府第三進院子,此時人聲鼎沸。
大家都搬了過來,七八個男人,孤零零的站在一邊,看四十個女人唱戲。
李代的出現,並沒引起多大的騷亂。
短暫的寂靜,不過是一場中場休息。
李代進屋之後,吵鬧再度重現。
梅月英和懷兒,一個端著臉盆,一個奉上手巾。
等李代洗漱完畢,梅月英笑著說道:“後悔嗎?”
“什麽?”李代的腦子還沒清醒,木然的問道:“後悔什麽?”
“你聽聽外麵!”
李代想起大學宿舍,哈哈大笑。
“這算什麽?幾千人上躥下跳,比這吵鬧得多的多,小爺還不是照睡不誤!”
梅月英隻當李代在吹牛,拉過李代坐下,柔聲問道:“晚膳可用過?”
李代拍拍肚子,發出‘砰砰’的聲音。
梅月英喜歡作怪的李代,讓她覺得親近,沒那麽高不可攀。
“珠兒那個懶丫頭怎麽不在?”
提起珠兒,梅月英頓時笑逐顏開。
“她呀,和你一樣,就喜歡作怪。迴府也不願下新式馬車,居然抱了被褥,要在車上睡。”
梅月英的話,讓李代想起,明天進宮赴宴的事。
李代承諾李世民,送給長孫皇後的禮物,就是房車。
可不能讓珠兒弄髒了,到時交不了差,可就麻煩了。
“懷兒,明日東宮舉行宴會,你為何沒提醒本王?”
王爺沒告訴過懷兒啊!
懷兒委屈的,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懷兒,以後出門,單獨準備一個小本,把時間、地點、和什麽人,有什麽約會,都詳細記錄清楚,介時好提醒本王。今天差點,挨頓臭罵!”
懷兒應承完,李代叫她去把珠兒叫迴來。
順便把王仲叔、趙德仁、裴天嘯、薛禮四人,叫進來。
薛禮來到王府有段時間了,李代一直未曾關注過他。
盡管久仰其大名,李代依舊想多觀察觀察。
可惜時間不等人。
李世民的最後通牒已下,李代不得不啟用他了。
四人來的很快。
李代沒有廢話,直接吩咐道:“老王,秀雲有事外出,這段時間,你要把王府給本王打理好,有沒有信心?”
升官了,王仲叔高高興興的走馬上任。
“你們三人,負責本王開府建衙一事。明日一早,張貼招賢榜文。任何有一技之長之人,本王都歡迎。可有疑問?”
王爺終於要開府建衙了,三人都很興奮。
裴天嘯最為興奮,咧著嘴問道:“王爺,屬下三人,誰主事?”
李代瞟了一眼裴天嘯,心想,難怪安胡利看不上你。
一點沉穩都沒有,還想做大事?
“沒有主次,本王對你們三人,一視同仁。就當對你們的一次考核吧!誰還有疑問?”
三人當中,隻有薛禮,一副欲言又止的摸樣,似乎有話要說。
果然,三人離開沒多久,李代就等來薛禮求見。
薛禮不愧其名,行禮都是有板有眼。
“王爺,屬下不太明白,一技之長具體是指什麽?”
“坑蒙拐騙偷,上得房梁,下得廚房,上馬是將軍,下馬是流氓,能穿針繡花,能下田做床,打得了鐵,挖得了礦,走天下路,行天下商,造世間萬物,著名言千古。人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薛禮,您以為然否?”
薛禮聽完李代的解釋,把糊塗的弄明白了,把明白的又搞糊塗了。
王爺這是開府建衙,還是要開雜貨鋪子?怎麽什麽人都要?
要的就是這效果,都明白了,李代還上哪去找活路?
真亦假時假亦真。
虛虛實實,李代才好尋得希望。
赴宴的時間到了。
李代和懷兒,坐在寬敞的馬車裏,不時說著話。
高慧真替換了老馬,做了李代的臨時司機。
老馬是男人,進不了皇宮,而馬車是要獻給長孫皇後的。
所以高慧真被李代,臨時抓了壯丁。
新式馬車才到王府一天,就要送給別人。
府裏的女人,都萬分不舍。
李代隻得浪費點吐沫解釋。
“這輛車太大,我們坐不合適,有逾矩之嫌。”
這才把女人們,忽悠過去。
李代覺得自己是在忽悠,其實不然。
唐朝還真有這方麵的規定。
什麽身份,坐多大的車,用幾匹馬,乘什麽輦,幾人抬,隨從幾人,都有明確的規定。
就像李世民允李代,宮中坐車,其實指的是一種腰輦。
就是四個人抬著一塊,高度隻到腰部的四方木板。
李代坐在上麵,就是宮中坐車。
李代還真以為,坐著馬車,可以在皇宮跑呢!
唐朝還有一個人的輦。
在一位壯漢的肩膀上,捆放一把椅子,小姐貴婦坐在上麵出行。
最後一種,兩人抬的,像小轎子似的輦。
小日子的影視作品中,時常出現,不再贅述。
李代一個長期生活在,唐朝社會底層的平民,哪知道這些。
李代不怕你問世界有多大,就怕你說孩子舞象之年。
孩子多大歲數?
靠猜嗎?
再比如,朝廷剛結束的‘授衣假’。
又是什麽鬼東西?
李代對唐朝常識,那是一臉懵逼。
所以李代這次開府建衙,就準備找一位上知天文地理,前知五百年的老學究,充當幕僚,有備無患。
皇宮很近,李代對懷兒的叮囑,還沒十句,皇宮就到了。
李世民設的是午宴,官員們下朝不散朝,原地等著就是了。
李代來的早了些,還有一點時間,也不下車,就坐在車裏,抓緊時間給懷兒補課。
“懷兒,你是本王的秘書,一定要認真聽,認真記。明白嗎?”
懷兒很聰明,李代畫的記事表格,一學就會。
李世民在顯德殿,正和大臣們吹牛皮。
“眾位愛卿,朕手中之物,你們大都見過,不過,這塊不同。這塊是由工部製作而成,這對大唐,意味著什麽,就不用朕多說了吧!傳下去,你們都看看,都摸摸!”
李世民很高興,工部真的製作成功了。
從此,百姓又多了一種選擇,怎能不開心!
不僅如此,動物毛發也能賺錢,相應的產業,也會接連冒出來。
又解決了很多人的生計問題,李世民怎麽可能不開心。
李代這個兒子沒白認,真不錯!
李世民想起李代,才發現人來的都差不多了,李代卻不見蹤影。
“福王呢?為何還沒到?”
大太監九兒,早就收到李代在殿外的消息,連忙低聲迴話。
“啟奏陛下,福王殿下已在殿前,恭候多時。”
“哦,既然來了,讓他趕緊進來。朕還以為,臭小子又忘了。”
大太監九兒,原名張阿男。
小時候,老‘湫湫’的吸鼻涕。
所以,同一時期的小黃門,都戲謔的叫他‘湫湫’。
叫著叫著,就變成了九。
隨著地位的提高,手下稱唿他‘九叔’,李世民叫他‘九兒’。
九兒很聰明,否則也不會脫穎而出。
李世民對李代的態度,很特殊。
雖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不妨礙九兒對李代的尊敬。
聽到李世民吩咐,九兒連忙安排人,請李代上殿。
殿裏人很多。
這是李代第二次麵對群臣。
這一次,依舊有人對李代的著裝,指指點點。
李代也是馬虎,就算不是皇帝設宴,也應該著王爺蟒袍才對。
李世民也很不滿。
平常李代怎麽穿,李世民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今天是皇帝在顯德殿設宴,李代依然我行我素,穿著隨意,就顯得大不敬了。
終於有人忍不住,彈劾李代。
“福王殿下屢次穿著胡裝,出入宮廷朝堂,分明是在挑釁我漢人正統,有為胡人正名之嫌。臣請陛下,治福王背德忘祖,大不敬之罪。”
李代現在對幕僚的渴望,直達天際。
不等李世民發問,李代快步走到那人麵前。
“這位大人,你說本王穿的是胡人衣服,敢問,你見過哪位胡人穿過?還是在胡人那裏見過?”
上哪見去?
沒見過又怎麽樣,大不了不說話。
他不說話,自然有別的大臣,接過他手中的棒子。
“王爺這身裝扮,我大唐漢人,無人穿過,更沒人見過。不是胡服,難道是漢服不成?”
李代上下打量對方。
隻見此人。
頭上浦頭兩雁翎,圓領長袍飾金紋。
金劍革帶玉做鉤,青靴足上雙翹頭。
黑色的靴子,還是用皮革製成的靴子。
李代樂了。
“敢問大人,你腳上穿的是什麽?”
李代的目光,在靴子上停留的時候,好多人就知道壞了。
李代一問,大家就明白。
再揪著胡服不放,大家都得光著腳迴家了。
好在李代沒有繼續追問,而是高談闊論起來。
“不要狹隘的定義好與壞,是與非。侵略者作惡,當視之賊,然我大唐胡人將領,也是賊嗎?秦之賊趙高,難道因為他是漢人,這位大人就要為他平反嗎?還有,大人腰間掛的,可是和田玉?要不要把它扔了?”
李代環顧四周。
“馬靴方便實用,我們就穿。有什麽不好?本王穿的褲子,本王稱之為馬褲,騎馬更是方便,不必擔心開襠,也不會扯蛋,為什麽不穿?”
李代的話,引得一眾武將,轟然大笑。
尤其是胡人武將,笑的最是大聲。
李代麵向那位大人,笑著說道:“至於大人所說,沒見過,就屬於胡人。本王詫異,是朝廷棟梁皆如你,還是我大唐無賢臣?”
李代這句話,猶如巨石從天落,咂得顯德殿嗡嗡炸響。
“我朝王孝通所著《緝古算經》,你沒見過,按照你的意思,這部書,是不是應該姓‘胡’啊!?你沒見過,隻能說你見識淺薄,孤陋寡聞。居然敢在顯德殿上,大言不慚,你想羞辱何人?”
這人完了。
諸位大臣看李代的眼神變了。
太可怕了,尤其是最後一句,最為要命。
李代得理不饒人,把身上穿的衣服,抖了抖,顯擺了一下。
“這身裝束,是本王親自設計的製服。按照你的意思,本王難道也要姓‘胡’不成?”
行了,此人沒救了。
文臣武將,第一次認真打量起李代來。
誰叫李代人小能量大。
不抓緊時間認識,指不定哪天,就向自己開炮,還不把人打成篩子?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