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畫側身躺在一邊,喃喃道:


    “不知道王爺下次出行,還要不要我們伺候了。”


    未來會怎樣,誰也說不清楚,沉默,是最好的答複。


    涇陽,厲兵秣馬。


    尉遲敬德早就準備好,與突厥大幹一場。


    李績帶著人在二十三日,趕迴涇陽。


    一進門,就哈哈大笑。


    李代見李績心情如此好,猜想遊擊戰肯定是成功了。


    “王爺真是天縱奇才,這是末將的真心話。”


    李績滿眼都是笑意。


    李代也很開心。


    “李大人,是不是占了大便宜?滅敵一萬?”


    李績搖了搖頭,笑著說:


    “具體滅敵多少,不太清楚。不過,據將士們猜測,一萬五千人,隻少不多。”


    “另外,突厥折損的馬匹糧草。不計其數。突厥人這幾天,都快被我們折磨瘋了。”


    “逃也逃不掉,打又打不著,睡也睡不好,天天跟在後麵吃土。”


    “哈哈~~老夫喜歡王爺的遛狗戰法。”


    李績原來是個喜歡亂起名字的主。


    李代也不糾正他,遊擊也好,遛狗也罷,涇陽大捷已是必然。


    尉遲敬德興奮的跳起來。


    “接下來,就看我的吧!”


    李代笑著說道:


    “大總管,莫急。”


    “王爺,輪也該輪到我了。”


    尉遲敬德很想立功。


    “大總管,沒說不讓你去,隻是讓你等一等。”


    “王爺,還等什麽?突厥人都被李大人遛了四天,早就疲憊不堪,現在出擊,正好殺之。”


    李代依舊笑著解釋。


    “大總管,你說,一個人又累又餓,終於可以休息了,他接下來,會做什麽?”


    尉遲敬德:“吃飽喝足睡覺。”


    李代哈哈大笑。


    “等突厥人睡著了,大總管再去,不更好嗎?”


    尉遲敬德和李績仔細一琢磨,相視大笑起來。


    王爺真陰險,不過我們喜歡。


    熬過夜,加過班的都知道。


    非正常睡眠,一旦睡著了,使勁抽他的臉,他都沒反應。


    二十四日一早,尉遲敬德帶著人馬出擊了。


    不到中午,便趕了迴來。


    這一仗,俘虜突厥三萬多人。


    斬殺敵將阿史德嚜啜,殺敵一千多人。


    突厥突利可汗執失思力,見勢不妙,緊率幾百親衛逃脫。


    涇陽道大捷。


    於此同時,洛陽刺史張亮,帶領兩萬五千人馬,趕到了長安。


    靈州李靖,不出三日,也將趕迴。


    長安危局已解。


    剛登基不足一月的李世民,恨不得將突厥寢皮食肉。


    然而朝中老臣,卻將突厥此次入關,歸錯於李世民。


    甚至造謠,這就是殺兄弑弟,囚禁生父的報應,是上天對李世民的懲罰。


    朝中,對李世民虛與委蛇,陽奉陰違之人,比比皆是。


    北衙十六衛裏,更有不少中高級將領,對李世民的旨意,采取聽而不為。


    李世民想殲滅突厥主力的夢想,難以實現,就此破滅。


    李世民在顯得殿,不禁仰天長歎。


    “大好局麵,付諸東流。儒夫懦夫,夫之賊乎!”


    八月二十八日,李世民馬踏渭河便橋。


    高士廉、房玄齡、周紹範、安元壽、李孟常緊隨其後。


    橋上,李世民大罵突厥可汗頡利與執失思力二可汗,背信棄義,卑鄙無恥。


    雙方大軍嚴陣以待,大有一碰雙飛之勢。


    便橋之上,無人知道二人最後說了些什麽。


    八月三十日,突厥退兵。


    自此一場兵禍,消弭無蹤。


    顯德殿裏,李績和黑敬德,正眉飛色舞,手舞足蹈的講述涇陽大捷。


    李世民常常聽著聽著,就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福王爺真是天縱奇才。”


    “王爺創造的那個減速帶,對馬匹士兵無效,但對運送糧草的車輛來說,簡直堪比災難。”


    李績迴憶起當時的情景。


    “車輛行駛在減速帶上,不停的顛簸,就跟王老二的手一樣,哆哆哆...”


    “捆綁糧草的繩索,一旦被顛開,糧草便散落一地。”


    “突厥人因此,一路上,忙個不停。”


    “而我軍,就在這時,給他們再添點亂,那叫一個熱鬧。”


    “哈哈~~~還有王爺發明的遛狗戰法……”


    別說古代的木輪馬車。


    就是現代減震良好的汽車。


    在減速帶上駛過,也得渾身顫抖。


    尉遲敬德也不甘落後,講起涇陽大捷來,也同樣吐沫橫飛。


    “陛下,王爺讓末將,等突厥人睡熟了再出擊,簡直是神來之筆。”


    “陛下,您是沒見。微臣一到突厥營地,都看傻了。”


    “隻見一群豬,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末將直接走過去,抬腳隨便踢,突厥人一點反應都沒有。”


    “居然有的還說,‘別鬧,再睡一會。’實在是笑死微臣。哈哈~~~”


    殿中群臣也跟著哈哈大笑。


    今天的顯德殿,和往常不一樣。


    今天出現在這裏的,都是天策府的老人。


    都是自己人,說起話來輕鬆了許多。


    “李代呢?他也是朕的功臣啊,怎麽沒來?”


    李世民有點想念這個,心眼多到往外流的兒子了。


    李績出聲言道:


    “陛下,福王殿下給長孫娘娘請安去了。”


    李世民笑了,子孝恭親,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李代的行為,很得君心。


    該立後了,長孫娘娘不如長孫皇後好聽。


    另外,論功行賞,以示君恩的時候,也差不多到了。


    寒了屬下的心可不好。


    正好,順便清理一下,朝堂上的二椅子。


    一個屁股想坐兩把椅子,也不怕屁股被打成八瓣。


    臣子們的賞賜好說,論功行賞就是了。


    可李代怎麽賞賜。李世民有點犯難。


    主要李代的功勞太大,單不論涇陽道大捷,是他謀劃的。


    就突厥的入侵計劃,也是李代洞察先機。


    才讓整個事件,沒發展到控製不住的地步。


    這對剛登基為帝的李世民來說,不亞於救他一命。


    如果按照他和李代事先的計劃,隻賞賜一座府邸的話,絕對萬萬不夠。


    這個時候,李世民很想聽聽李代自己的想法。


    於是,李世民在散朝後,也跑來探望未來的--長孫皇後。


    李代正跟長孫皇後,大誇秦嶺風光。


    雲山霧靄,碧波如海。一步一景,巧奪天工。


    天然的氧吧,對唿吸係統的疾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李代不會治病,熟悉的中藥,幾乎都在雞湯裏。


    李代隻能勸長孫無憂,多出去走走。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身體也許會好很多。


    李世民的到來,打斷了母子之間的談話。


    等長孫無憂離開後,李世民開啟了話匣子。


    也讓李代徹底明白,李世民渭水之盟的無奈。


    “即使滅掉突厥主力,朕手中也將,再無可用之兵,介時,大唐分崩離析,朕該如何麵對?”


    李代很理解也很了解。


    李代努力了這麽久,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曆史沒有變,依舊按照時間的軌跡,滾滾前行。


    渭水之盟,李世民實乃情非得已。


    想想也是。


    李世民在前麵打生打死,該死的陰謀者,投機者,反叛者,在後麵摘桃子。


    給誰也不能幹這傻事。


    攘外必先安內,李世民想滅突厥,一雪前恥。


    就需要把內部的垃圾,清理出來,一一消滅。


    這也是李世民對李代,說這麽多話的原因。


    畢竟李代,還肩負著魚餌的使命。


    兒子不是白認的。


    王爺不是白封的。


    餡餅不會自己掉下來。


    “李代,朕允你開府建衙如何?”


    李代覺得李世民想殺人想瘋了。


    現在能開府建衙的隻有太子李承乾。


    直到李世民對李承乾失望透頂後,才允了李泰建文學館。


    可那是貞觀十年,才發生的事。


    讓李代開府建衙,這不是沒事找事嘛!


    “留給朕的時間不多了。”


    李世民這話說的李代很別扭。


    好像終場哨,馬上就要吹響似的。


    “朕也覺得這決定,過於激進。可朕真的等不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逆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迭並收藏大唐逆行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