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連忙從懷裏,將劉靜給他的東西,一一拿了出來,一一擺在了地上。


    “我為劉靜送行,是因為緣分一場。”


    “這些是劉靜留給我的房契和錢財,我一文未動。”


    “另外,我是被劉靜擄來的,我就是他砧板上的魚,何來關係不一般?”


    李福的表現,讓李世民很詫異。


    一個農戶家的孤兒,六七歲的年紀,應該是沒機會讀書的。


    卻能將事情講的井井有條、頭頭是道。


    不應該啊?難道是天才?


    李世民很有興趣,繼續和李福聊聊天。


    “那你應該恨他才對。”


    “在他受傷之時,你更不應該為他買藥。”


    “多好的機會啊!你可以選擇逃跑,或者,殺了他?”


    “事情難道不應該是這樣才對嗎?”


    李福撇了撇嘴。


    “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的事情,傻子才會做呢!”


    李世民雖然聽的不大懂,但意思還是理解了。


    繼續問道:“你且仔細說說,這個付出與迴報不成......”


    不成什麽來著?


    李世民有些心虛的看了一眼李福。


    李福可不敢嘲笑李世民,當即接話道:


    “首先,劉靜雖然綁架了我,可他並沒有為難我。”


    “相反,這一個多月,卻是我活到現在,最輕鬆的日子。”


    “第二,劉靜並不想殺我,否則,他在第一次離開的時候,就不會留我一個人在那裏了。”


    “第三,劉靜隻是個太監,也是個身不由己的可憐人。我為什麽要殺他呢?”


    “更何況,從此背負殺人犯的惡名,不僅良心不安,還要東躲西藏的過日子。”


    “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麽快樂可言?”


    “如果是為了那些錢財,我就更不會殺他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李世民很滿意。


    可他並不打算就此放過李福。


    於是,繼續考問道:“就算你說的都是真的,可如果有人非要以此為據,告你與劉靜同謀,你要如何為自己辯解呢?”


    “君子坦蕩蕩,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事實勝於雄辯,小人無話可說!”


    話是沒錯,可這世間並非是朗朗乾坤,事不辯,何以得明?


    世間事,辯了,就可以明於天下嗎?


    還是太小了啊!


    這世上,怎麽會真的有所謂的天才呢?


    寶劍鋒從磨礪出,也許鍛煉幾年,李福真有可能成長為人才。


    磨去天真本質,洞悉世態炎涼!


    但,現在絕不是。


    “你下去吧,沒本王的話,不得離開!”


    下去去哪?


    你倒是把話說全了啊!


    怎麽,大人物都喜歡說話說一半,要小人靠猜的嗎?


    李福也不說話,將地上的東西撿起來,又揣迴懷裏,走出房門,到廊下罰站去了。


    右邊站崗的李君羨(原本應該是安元壽,不過五娘子更有意思,就提前讓他入戲了)。


    看著左邊站崗的李福,心裏說不出的別扭。


    秦王府現在很忙,有太多的人和事,都要李世民拿主意。


    能和李福聊這麽久,那是李福的福分!


    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認得李代的,點點頭,不認得的,視而不見。


    不過,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視而不見,點頭的隻有夜晚趕來的程咬金。


    程咬金不僅點頭了,還近身詢問道:


    “小王爺,站在這裏做什麽呢?”


    你看看,多貼心。


    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瞬間溫暖了,站了許久的李福的心。


    李福對程咬金的好感度,那是直線上升,比飛機上天都快。


    “不讓我離開!”


    “誰不讓你離開?”


    李福轉頭,朝屋裏努了努嘴。


    李福實在不知道,自己該怎麽稱唿李世民,索性省略掉了。


    好在程咬金是個聰明人,當即笑道:


    “小王爺稍安,等俺的事忙完了,就幫小王爺問問。”


    你瞧瞧,多會來事的程大善人啊!


    就連他坑坑窪窪的黑臉,銅鈴大的牛眼,此刻都變得英俊多了。


    李福感動得都想哭!


    程咬金進屋一瞧,屋子裏滿滿當當都是人,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瘦瘦的長孫無忌,正手撫長須,在那侃侃而談。


    “侯君集老守著太極宮,也不是個事啊!還是盡快讓皇上禪位的好!”


    天策府眾將,也都忙點頭稱是。


    大家把腦袋別在褲腰上,衝鋒陷陣,死活不忌的忙裏忙外,不就是為了那個位置嗎?


    怎麽等一切塵埃落定了,秦王李世民反倒不急了?


    李世民怎麽不著急,他比誰都著急。隻是他有苦說不出。


    父皇李淵就是不鬆口,揚言道:你李世民有本事,把父皇也殺了。


    他能有什麽辦法?


    他已經殺了兩個兄弟了,再把老爹殺了,那他李世民還是個人嗎?


    天下人怎麽看?


    更何況,他現在能掌控的地方,也隻有洛陽以東的一片區域。


    大唐大片的土地,可都還不歸他管呢!


    怎麽辦?


    一想起這些,李世民就頭疼。


    “父皇不禪位,名不正,言不順,各大世家就會大做文章。介時,兵戈四起,民不聊生,大唐可就毀在本王的手裏了。”


    李世民這些年,東征西討。


    一方麵救萬民於水火。


    一方麵也博得了眾口鑠金的好名聲。


    如若事情真演變成天下大亂。


    那他李世民在史書上,就不僅僅是殺兄弑弟的惡人。


    還是遺臭萬年的罪人。


    這是好名聲的李世民,萬萬不能接受的。


    在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之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


    李世民絕不選擇,這最後的選擇!


    問題還是出在皇上李淵身上啊。


    皇家父子之間的事,眾臣子,一時之間,也都沒了主意。


    隻得勸諫李世民,多去太極宮看看。


    說不定哪天,皇上李淵他就同意了呢?


    遇見個死結,眾人也無可奈何,於是紛紛告退離開。


    程咬金和長孫無忌沒有走。


    程咬金向李世民,轉述了手下跟蹤劉靜,發現的一些事情。


    “劉靜出了長安,在東郊灞橋南林,見了一個人,然後單人單騎,一路向北去了。恐怕真的是去往涇州。”


    李世民不相信,劉靜作為前太子李建成的貼身大太監。


    就這麽不聲不響的離開了長安。


    什麽事情也不做,根本就不可能!


    “你說他見了一個人,還是見了一群人?那些人都是誰?”


    李世民想起李福的話。


    懷疑那個人就是帶走李代的許世通。


    程咬金尷尬的撓了撓自己的腦袋。


    他手下打探消息的人,不認識許世通。


    隻知道對方是前太子府的人。


    這要怎麽跟秦王殿下解釋呢?


    隻能胡籠統的說道:“那人像是前太子府的護衛,領著十幾個人向南走了。”


    沒得到明確的迴答,李世民狠狠的瞪了程咬金一眼。


    不過,李世民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那人無疑必是許世通。


    可他們為什麽要南下呢?


    為什麽不和劉靜一起北上?


    南邊,又會去投奔誰呢?


    “都給本王盯死了,莫要打草驚蛇。”


    “本王倒要看看,他們還能翻起什麽風浪。”


    “到底還有誰,反對本王!”


    “諾!”程咬金點頭稱是。


    見李世民不再追問什麽,想起還在門口站崗的李福。


    程咬金便開口問道:“殿下,李代小王爺為何要在門口罰站呢?”


    “李代?罰站?”


    李世民這才想起。


    知道李福真實身份的,隻有他和他的暗衛頭子,李君羨。


    李福和李代長得簡直是一模一樣。


    程咬金把李福當成了李代,也在情理之中。


    李世民還沒有想好怎麽處置李福,所以並不打算與程咬金說清楚。


    可程咬金說的罰站,是怎麽個意思?


    “罰站?本王沒有要他罰站啊?”


    “沒有?那小王爺為何要在門口站著,都站了好幾個時辰了。”


    李世民也有點迷糊,不由自主的看向,長孫無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逆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迭並收藏大唐逆行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