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錦衣衛、東廠監視、逮捕、審訊官員等等一係列權力全都一個個獨立劃分出來將錦衣衛按照職能拆分成為多個獨立的部門,以此開限製錦衣衛和東廠在辦事途中因為權力過大從而產生的一係列破事爛事。”


    “還有錦衣衛的選拔,不僅要進行係統的理論、實踐培訓還要通過文化和司法考試,錦衣衛要涉及的是關於國家律法之事,不能隻有武力沒有腦子,要懂法才能守法、執法。”


    “至於那些因為父輩有功於社稷朝廷給予蔭蔽而給了世襲千戶之類的這種,兒臣的建議是往後直接取消。”


    “那些有功於社稷的功臣,給予他們後代優待自然不是什麽問題,這本就是許多人努力想要給後輩留下的,但蔭蔽不宜過重。”


    “朝廷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大明百來年時間此類躺著吃飯的增加了多少人,現在或許還不至於對大明產生過大的影響,但是再過一百年兩百年呢,大明會不會被一群躺著吃飯的人吃垮?”


    “說到這兒臣不妨鬥膽再多說一點。”


    “父皇,太祖爺留下的祖宗之法,有關宗室......”


    “停!”


    弘治皇帝連忙製止。


    你小子能不能收斂一點,有些東西咱們關起門來父子慢慢說行不行,你在外麵叭叭什麽玩意!


    不知道有些事情說出來是很難處理的嘛!


    “好了,朕知道你對錦衣衛、東廠改革的想法了,你到時候拿出個章程來,朕再看看吧。”


    原本還聽的挺認可的弘治皇帝被朱厚煒後麵的幾句話直接給整的沒心情繼續聽下去打算迴宮了。


    “有些事,你們兄弟自己說說或是到時候來找朕說都行,在外麵就......”


    “知道了嗎?”弘治皇帝看向朱厚照、朱厚煒,顯然是在指剛剛朱厚煒愈發“語出驚人”然後被弘治皇帝直接製止了的事。


    “是,兒臣知道了。”朱厚照、朱厚煒乖乖點頭。


    弘治老爹還怪謹慎的嘞,今天在場都沒別人還這麽嚴肅。


    不過看來,有些事父皇心中還是挺有數的。


    “蔚王剛剛到話,你們怎麽看?”


    離去的車輦上,弘治皇帝朝著伺候在身邊的蕭敬和牟斌兩個人問道。


    “這......”


    兩人下意識悄摸瞄了一眼對方,隨即拱手。


    “陛下,內臣覺得殿下說的在理,臣等二人這兩年辦事不力東廠和錦衣衛屢屢有負陛下的信任,是該好好改治改治。”蕭敬拱手,心中有些無奈。


    他能怎麽辦呢,吃個瓜他這個東廠頭子就成了事件的中心點之一了,這誰受得了。


    算了,就這樣吧,順著殿下的意思走就是了,剛剛蔚王殿下說的陛下顯然也是很認可的,那就是大勢,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都是來自皇權,那皇權的大勢他們就不能逆。


    不就是被拆分嘛,總比雞蛋碰石頭結果最終被擼了好。


    同時,蕭敬也是不由幽怨的看了一眼身旁的牟斌,什麽玩意嘛,一天天什麽事都幹不好,咱當初居然還跟你這種人爭寵,為萬事屢次快你一步而沾沾自喜。


    咱也真是不挑,現在想想......唉。


    牟斌你個老小子把咱這個東廠頭子的逼格都拉低了。


    “臣也認為蔚王殿下說的對,錦衣衛和東廠,需要破而後立才能更好為陛下分憂。”牟斌咬牙跟上。


    蕭敬一個殃及池魚的都這麽果斷,他這個此次犯錯的主角要是猶豫拖遝那還是趁早去錦衣衛大獄找個牢坐吧。


    “嗯。”


    弘治皇帝輕輕頷首,不管自願還是無奈,兩人態度是好的,那後續將這兩把生鏽了的刀打磨重鑄就簡單多了。


    “蔚王今天說的宗室問題,給朕封鎖消息,朕不希望從別人嘴裏聽到有人說蔚王提過這個。”


    弘治皇帝語鋒一變,道。


    宗室問題,其實對於曆朝曆代來說都是一個頭疼的點。


    而對於大明,說起來、處理起來更麻煩。


    因為,他們這一係的源頭太宗皇帝,就是在宗室削藩這件事上起事搞起的奉天靖難,所以後續太宗皇帝上位後對祖宗之法那時守的很,雖然也進行過削藩,但那也隻是搞掉了兵權,至於錢什麽的那是大把的給。


    就是養著,別給主脈搗亂就行。


    因為太宗爺上位的經曆,對於宗室問題,他們這些後代子孫很多地方就更不容易去辦了。


    紮手的很。


    要是朱厚煒剛剛的話被有心人聽到,怕是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且會是大麻煩。


    “是。”


    蕭敬、牟斌嚴肅點頭。


    陛下放心,我們嘴最嚴了,人送外號秘密貔貅,隻進不出。


    “厚煒,你剛剛說的宗室啥的,你要幹嘛?”


    蔚王府內,朱厚照可就沒那麽多顧忌,拉著朱厚煒就繼續展開話題。


    “到書房,慢慢聊。”


    朱厚煒帶著朱厚照去了書房,然後讓錢安和劉瑾去泡茶順便準備點點心,光聊天不吃點東西多幹巴呀。


    “咱們大明如今有多少宗室,你知道不?”


    潤了潤嗓子,朱厚煒切入主題。


    “現在?大概......幾百?還是一兩千?”朱厚照一時間迴答不上來,他還真沒了解過詳細的。


    “估摸著上萬應該是有了。”


    “哦?咱們還有這麽多親戚那,本宮可真沒想到。”


    “這才哪到哪,你要知道太祖爺洪武年間初封的時候宗室才五十八人,到太宗爺時期則是翻了個翻還拐了個彎到了一百二十七人,而在本朝,弘治五年的時候晉府的慶城王朱鍾鎰又一次改寫了咱們老朱家的生育記載,一年時間兒女多了九十四個,孫子更離譜多了一百六十三個。”


    朱厚煒自己說著都不由咋舌。


    他們是姓朱,但不是真的朱呀,一年多了近一百個兒女,這就算每天一次次次一發入魂也得工作小半年時間吧,那他那腰子得虛到什麽地步。


    唉,年少不懂的節製,老年......哦不,這種貨色一般是沒有晚年的,基本嗨皮不了幾年就該死在女人肚皮上了。


    “按照咱們大明這百年時間以來的宗室人數變化,得出的規律是大概每過二十到三十年的時間,咱們老朱家的宗室人數就會多一倍。”


    “你猜猜看,再過一百年,咱們能有多少親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