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個藥不知何時能研製出來?”


    有心急的文官忍不住開口詢問。


    神藥,能治百病的神藥,誰不期待?


    話說,這治百病包括難言之隱嗎?


    有文官心中暗想。


    別把高居廟堂的想的多麽偉岸,他們也是人。


    而且能爬到這般位置的,大多都是奮鬥了大半輩子,已經步入中晚年的老男人了。


    這人到中年,身不由己,聽到這麽神奇的藥有點想法也實屬正常。


    誰不想再年輕一次呢?


    當然,這也就是放在心中自己想想,說肯定是不能拿到場麵上來說的。


    他們多少個心眼子啊,肯定是到時候真拿到藥悄摸的試啊。


    朱厚煒怎麽也想不到,這朝堂上居然還能有如此思想奇特之輩,更不會想到他數年前就開始渴求的保命“神藥”,因為剛剛自己一句可治百病就在某些思想滑坡的家夥整跑偏了。


    “還在深入研究中,李大學士這次給青黴素的研究進程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撐,想來大概、也許、應該在過段時間能成吧。”


    “不過具體能不能真成功還是個未知數,畢竟研製數年下來,給李大學士用的就是目前最佳的成品率。”


    朱厚煒兩手一攤。


    研製藥物哪有那麽容易,後世許多優秀的學者畢其一生都不見得能研製出一種神藥。


    當年抗生素橫空出世可是直接讓亞曆山大·佛萊明登上了《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第四十五位的。


    它是劃時代的。


    “這樣......”


    朱厚煒的話,讓群臣們有些沮喪。


    沒人是不怕死的,朱厚煒所描述的新藥若真有那麽神奇,那他們絕對會無比推崇,這是人對死亡本能的畏懼與對生命的渴望。


    “殿下,不知是哪遇到了困難,可需要抽調人手?”


    一位老翰林不甘,拱手問道。


    老翰林名叫馬建德,大器晚成,考到四五十歲才考上進士,好在最後發揮的挺好留在了中央,但照他現在的狀態日後想要繼續在仕途上走下去怕是困難重重。


    一大把年紀了,還熬資曆,誰熬死誰還不一定呢......


    現在這種神藥出現,給了他那麽一丟丟希望。


    雖然殿下沒說能延壽,但能治百病呀。


    隻要能保持健康,他就能多活幾年。


    雖然他的年紀確實是翰林中最大的那一批了,但比起真正高位的大佬還是要年輕很多的嘛。


    有神藥加持無病無災,大概率能保佑他日後的仕途再往上走兩步。


    官大半級壓死人,體會過權力滋潤的人,誰不想繼續勇攀高峰呢?


    老翰林馬建德的話,也是在場許多官員想問沒有問出口的。


    沒人能保證自己不生病,更沒人能保證自己熬資曆的過程能順利。


    有點健康保障總是多一份希望嘛。


    這朝堂,看似和睦,其實一個個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為什麽朱厚照、朱厚煒前幾次能那麽順利的整下去一批又一批文官?


    平心而論,鎮國府還沒強大到那一步,即便是太子是皇帝要搞真麽多官員也是極為艱難的。


    弘治終究不是洪武,朱厚照也終究還沒成長成參天大樹。


    這一切最終能成,文官之間的利益關係也占據著不小的因素。


    有人別扒下去了,就注定有人補充上去,這不比熬資曆等上司退休來的快。


    反正你們犯法得罪了陛下、殿下是事實,也不能怪我們落井下石不是嗎?


    所以,這種有針對性,蓋章定論那一批文官有罪才會順利。


    雖然目前的大明朝堂還未形成數十年後那般明確的黨羽派係。


    但黨爭、利益之爭自古有之,從未消失。


    人,總是要為自己爭取利益的。


    “缺錢,要不諸位支助一些?”


    朱厚煒無語,這說到保命你們那是一個比一個積極。


    我本來以為,我已經是天字一號怕死鬼了,沒想到各位都不遑多讓啊。


    青黴素就一個成功醫治案例外加我這口頭的一點介紹,就能整的你們這麽激動?


    朱厚煒心中嘀咕著有些假。


    但其實,文官這種自信,恰恰是朱厚照、朱厚煒倆人給的。


    雖然時間尚短,不過短短五六年,但這五六年可太精彩了。


    從朱厚煒離宮入西山,到無煙煤、白糖、玻璃產業......再到拉上大量商會成立了聯合會,建立起鎮國府龐大的商業係統......


    入賀蘭,創西北。


    收白蓮,披百納。


    下西洋,滅倭寇。


    ......


    短短幾年,在文官眼中朱厚照、朱厚煒這倆就跟開掛的掛逼一般(實際上,這是文官們最接近真理,真相的時候......)


    直到去年朱厚照炮轟老天,輸出罵娘一通操作下真的降下了雨。


    他們心中已經生出來個潛意識。


    太子和蔚王搞事,絕壁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算不是十成,七八成是打底的。


    就這麽深的心機,你西山醫館能費這麽些年空耗人力物力搞不確定的新藥?


    你們肯定早就有理論基礎,甚至早就已經成功了!


    別想瞞著我們!


    文官們不傻,他們幫太醫院惡心、幹擾醫學院這邊是一迴事,得知醫學院新藥研究表示支持又是另一迴事。


    不過是看那時候怎麽選擇更符合自己利益罷了。


    之前弘治第一大案結束不久,朝堂關係冰點,站太醫院這邊符合他們從中作梗惡心人的立場。


    現在新藥理念被公之於眾,希望日後遇到事情能用上新藥又是另一個立場。


    立場嘛,就得分場合來定。


    “陛下,臣覺得此新藥之效對我大明來說無異於得一神器,朝廷應給予支持。”


    老翰林馬建德聽朱厚煒一席話後,對弘治皇帝躬身拜道。


    “陛下,臣附議,此藥還未研製成不過是次品便治好了李公的重症肺炎,若能研製出蔚王殿下所說的最終成品,將為我國祚為陛下的龍體多一份保障。”


    站在一旁的李東陽,臉色一黑。


    你妹的,你們聊就聊說就說這時候扯老夫幹什麽?


    覺得這藥好是吧,等哪天你褲子被扒了讓人圍觀打屁股針的時候,老夫看你會不會想起今天這副逼樣!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此刻,無人關心李東陽在想什麽,隻想讓醫學院把這藥趕緊整出來,讓他們未來的人生多一份醫療保障。


    當然,朱厚煒說的讓他們掏錢那是不可能的,我沒貪朝廷的銀子搜刮民脂民膏就已經是最大的善良了。


    還想掏我的兜?


    做夢呢。


    但是不套自己的,不代表不能支持嘛,這不是還有戶部還有陛下的內帑存在嗎?


    鎮國府這些年一直在這上麵投入,他們這邊這時候看到成果的可能開始催,不論怎麽講都不占理、沒資格。


    但戶部、內帑撥款就不一樣了。


    這相當於國家層麵支持新藥開發,也是新藥跟大明國家、跟朝廷產生聯係的關鍵。


    日後藥成了,他們想用藥也就會方便許多。


    怎麽,大明朝廷投入了,本官是朝廷命官於情於理有資格使用這藥吧?


    雖然不可能跟醫學院整硬的,但這是理啊,站著一個公字呢。


    不得不說,這算盤敲的是真響。


    既不用自己掏錢,又完成了站隊新藥的支持態度。


    隻是讓戶部和弘治皇帝滿臉蒙圈。


    怎麽感覺......有人對朕(對本官)不懷好意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大明攝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曦並收藏迴大明攝政最新章節